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769

  • 国晟科技拿下中国电建600MW光伏组件订单

    7月1日,国晟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二级控股子公司安徽国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签订了《中广核莱州土山600MW盐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工程 EPC 总承包工程光伏组件合同》,合同金额约7.49亿元,计划交货时间为2024年10月15日。 国晟科技表示,上述光伏组件采购项目如顺利实施,有助于为公司后续光伏组件市场开拓和项目承接打好基础,提升公司在光伏领域的市场影响力。本合同如顺利实施,预计将对公司2024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但对公司业务、经营的独立性不产生影响。

  • 我国硅片产能突破900GW

    (一)全球硅片产业发展情况 2023年硅片规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截至2023年底,全球硅片总产能约为974.2GW,同比增长46.7%,产量约为681.5GW,同比增长78.8%。从生产布局看,2023年底位于中国大陆的企业硅片产能约为953.6GW,占全球的97.9%,占据绝对领先地位。 2023年,全球生产规模前十的硅片企业总产能达到831GW,约占全球总产能的85.5%,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全球前十硅片企业总产量达到577.9GW,产量合计占比全球84.8%,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 (二)我国硅片产业发展情况 2023年,我国大陆硅片产能约953.6GW,同比增长46.6%;产量约668.3GW,同比增长80%,占全球硅片产量的98.1%,在全球硅片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进出口方面,2023年,我国硅片出口额约48.6亿美元,同比下降4.1%。出口量约70.3GW,同比增长93.7%,约占我国硅片产量的10.5%。2023年,硅片出口市场更加多元化,新兴市场的占比有所提升。 (三)产业发展特点 单晶硅棒/硅片新入局者不断涌现。2023年,单晶硅棒产能较2022年底增长近400GW,传统单晶硅片企业隆基绿能、TCL中环拉晶产能均超150GW。弘元绿能、美科股份、高景、双良等,凭借其单晶环节拉晶或切片主要设备生产企业的行业背景和技术积累,也在以较快的速度提升新产能。在硅棒、单晶硅片环节不断涌现出新入局者。 大尺寸硅片市占率进一步提升。2023年以来,182和210尺寸的硅片已成为市场主流,合计占比高达98%,而166及以下尺寸的硅片则逐渐退出主流市场,仅占2%。 硅片尺寸多元化。2023年,矩形片和微矩形片开始崭露头角,逐渐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其中,微矩形片的市场占比已达到20.3%,矩形片的市场占比也达到了10%。 硅片薄片化进程放缓。p型单晶硅片平均厚度在150μm左右,较2022年下降5μm。用于TOPCon电池的n型硅片平均厚度为125μm,用于异质结电池的硅片厚度约120μm,分别较2022年下降15μm和5μm。而2022年用于TOPCon电池和异质结电池的硅片厚度较2021年分别下降25μm和20μm。 (四)产业发展趋势 2023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垂直一体化布局,展望2024年,光伏硅片产业整合将继续深入,规模持续扩大。随着TOPCon电池片2023年开始逐步放量,n型硅片需求增长。不仅行业老牌厂商扩产n型电池产能,众多跨界新厂商也纷纷加入n型电池的竞争之中。从国内外市场的种种迹象来看,硅片行业在2024年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专业化的竞争格局,国内外竞争进一步加剧。

  • 光伏组件“风向标”

    SNEC、Intersolar Europe,从上海到慕尼黑,两场光伏年度盛会完结,热辣滚烫的氛围之下难掩行业焦虑成为普遍感叹。不过,既定的行业变局之下也催生了确定的企业行为:穿越周期。作为驱动光伏巨轮的核心引擎,光伏组件技术狂卷仍是主旋律。一年有余,从各路组件豪强亮出的“杀手锏”,也可窥探最新的组件“风向标”。 1、效率迈上25%+ 据业内测算,在20%转换效率的基础上,电池效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为下游电站节约5%以上的成本。因此,效率也被誉为光伏技术创新的灯塔,是撬动光伏行业跃进的“第一性原理”。 持续追击更高的转换效率,N型迭代潮汹涌前进。在今年的展会上,N型组件产品也早已成为绝对主流,TOPCon、HJT、BC产品“百花齐放”。值得重视的是,相比去年22%左右的组件效率,今年企业组件产品的最高效率已奔上25%以上,足见中国光伏企业对创新的执著以及韧性。 当然,企业分化也见其中。如日中天的TOPCon组件,23%+的效率可谓普遍,而头部企业组件效率甚至已直追HJT、BC技术直奔24%以上,向市场充分展现了TOPCon技术进一步霸屏的潜力。HJT产品,同样头部企业以24%+的组件效率拉开差距。组件效率最高的仍然为BC组件,达到25%以上。 值得关注的还有钙钛矿叠层组件,据相关企业透露,吉瓦级产线达产后,钙钛矿制造成本可降低至晶硅组件的50%左右,转化效率可达22%,未来转换效率有望进一步达到26%。 而组件功率,叠加210mm硅片尺寸,组件最大功率可达700W+,目前最大的为767.38Wp。182mm及182R硅片,组件最高功率可达670Wp左右。 2、爆火的0BB 围绕降本增效的核心诉求,光伏组件技术“万花筒”持续更新,此次“新宠”则是0BB,站上各家展台C位。 据介绍,0BB技术,即无主栅技术,完全取消主栅,仅保留细栅,焊带直接与细栅互联以导出电流。作为技术平台,0BB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TOPCon、HJT、BC等不同技术路线上,因此也成为当下各家企业的研发重点。 0BB技术的优势,最直观的即降本。主要在于栅线由银浆制成,是太阳能电池非硅成本中的第一大成本。去除主栅线后,可有效降低银浆耗量,从而降低电池成本。 此外,去除主栅后,还减少了遮光面积,可大幅提升发电效率和功率。并且由于焊点更小、数量更多,电池应力分布更均匀,从而降低电池片的碎片率、断栅率和隐裂,让产品更加可靠。 3、去“银” 今年以来,受金价带动,白银价格也持续飞涨,年内累计涨幅一度超过30%。降低银浆耗量,光伏行业去“银”持续提速,银包铜甚至铜栅线。 SNEC展上,国电投新能源即展出了无银化纯铜栅线组件,相比银栅,材料成本可降低至80元/kg。 4、场景化 随着光伏场景的多元化,组件企业也告别了“一款产品打天下”,纷纷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细分需求升级组件性能。 如展会上已成各家企业“标配”的防积灰组件,通过改变边框设计,可实现组件上的积灰在重力及降雨的影响下自然滑落,避免遮挡入射光线,提升发电量,减少清洗频次及费用。但值得重视的是,产品同质化之下也潜藏着专利纠纷。 此外,还有针对风沙环境的沙漠组件、高防腐蚀性的海上光伏组件、特殊场景必备的防眩光组件等。 面向承载力不足的屋顶以及曲面建筑,轻质组件队伍也逐渐壮大, 包括南京日托光伏、上迈新能源、品诚晶耀等。据悉,轻质组件的重量可不足3kg/㎡,但价格方面是常规组件的两倍左右。 备受吸睛的还有彩色定制组件、阳台组件等。 5、低碳 作为构筑零碳的基底能源,光伏组件的低碳化也成为企业的研发重点,实现路径包括100%可再生能源生产、原材料及辅材的升级等。 由此,钢边框声势渐起。据悉现有组件边框以铝合金材质为主,但铝合金生产过程中的电解铝环节能耗和碳排放较高。相比,高强钢边框的生产更加环保。据企业综合测算,钢边框组件产品的碳排放可比铝边框组件低约5%。与此同时,钢边框在接地、防腐、载荷、安装、维护、物流等多方面也存在着诸多优势。

  • 陕西有色金属集团陕西黄金贵金属前驱体新材料等高质量建设项目启动

    6月18日,陕西有色金属集团陕西黄金贵金属前驱体新材料等高质量建设项目启动仪式在渭南市华州区工业园区瓜坡精细化工产业园举行。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渭南市委书记樊维斌出席仪式,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莫勇讲话,渭南市委常委、副市长李云飞致辞。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忠良主持仪式。渭南市委常委、秘书长、宣传部部长王小平,华州区委书记王海峰参加启动仪式。 莫勇指出,陕西省明确规划渭南积极发展稀贵金属深加工产业,走有色金属材料产业特色化发展道路,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深化“三个年”活动要求,发挥有色金属产业体系优势,在渭南市布局稀贵金属基新材料产业园区,首批启动贵金属前驱体、光伏正面银浆用银粉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稀贵金属深加工基地。此次启动的两个高质量建设项目是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构建有色金属稀贵基新材料产业体系的重大举措和关键布局。下一步,还将立足陕西有色渭南稀贵金属基新材料产业园区,发挥陕西黄金集团科研优势,瞄准行业技术前沿,在航空航天、增材制造、生物医疗等战新产业领域滚动谋划建设更多高质量项目,争当陕西省稀贵金属产业链链主企业。 莫勇强调,要坚决把高质量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推进项目建设,打造高端新材料产业化项目标杆工程,全力把稀贵金属产业的创新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要把新理念新模式融入项目设计,在工程设计和施工组织过程中充分体现智能、绿色、低碳要素。要强化项目建设组织领导,建立上下联动、内外协同的抓落实工作体系,严格按照法规标准和程序要求推进项目实施。要严把工程质量关和安全关,确保工程如期竣工、项目按时投产。他指出,陕西黄金集团作为陕西省贵金属领域的领军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有责任、有能力推动陕西省有色金属稀贵基新材料高质量发展,陕西有色渭南稀贵金属基新材料产业园的落成必将成为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助推华州区和渭南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强大引擎,造福一方百姓,共创企地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李云飞在致辞中指出,新材料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是国家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方向。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此次在渭规划建设稀贵基新材料项目,与渭南市打造钢铁及金属制品、食品工业、新材料等3个千亿元级产业体系的目标高度契合。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光伏银粉生产基地,必将有力推动渭南新材料产业集群更新迭代、向价值链高端迈进,为实现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蓄势赋能、提供支撑。他表示,市区两级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流程跟进、保姆化服务,以最大诚意、最优服务、最强保障,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持和良好条件,携手打造企地合作、互利共赢、融合发展的新示范。 陕西有色金属集团董事,地矿集团、黄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秦西社介绍项目情况。他说,陕西有色金属集团陕西黄金贵金属前驱体新材料等高质量建设项目总投资10.62亿元,分两期实施,一期主要包括825吨贵金属前驱体新材料项目和500吨光伏正面银浆用银粉新材料项目,二期主要包括1.3吨贵金属增材制造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和100公斤电解水制氢用催化剂中试项目等,项目均围绕国家“双碳”目标和“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产业体系”对贵金属新材料的战略需求,致力解决国外在高端光伏用银粉领域的“卡脖子”难题。本次启动的一期项目计划总投资9.12亿元,建设周期2年,建成后预计新增年产值56亿元,可实现年销售利润6400万元。两期项目整体建成后可年新增产值58亿元,助力渭南市华州区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稀贵金属深加工基地。 渭南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华州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陕西有色金属集团相关部室负责人,陕西黄金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项目设计单位负责人等参加启动仪式。

  • 3248.6万元!安徽第一批36个“免申即享”光储项目资金全部下达

    6月27日,安徽省工信厅发布《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290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文件提到:今年3月,省光储办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支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研究提出29项具体支持举措,首次在省级层面拿出真金白银,重点支持光储产业创新研发、补链延链、示范应用等,为安徽光储产业发展添能助力。据企业反映,这也是全国范围仅有的省级光储领域专项扶持政策。目前,第一批36个“免申即享”项目资金已全部下达,总资金3248.6万元。 详情如下: 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290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王书武等代表: 你们在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制定《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将其放到重要位置予以大力推动。2023年10月,我省组建成立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担任组长,统筹研究重大政策、重大事项、重大问题,顶格推进全省光储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您提出的建议,我厅会同相关部门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2023年9月,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创新引领推动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在省级层面明确了光储产业未来3-5年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锻长补短等七项重点任务。 二是强化政策扶持。今年3月,省光储办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支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研究提出29项具体支持举措,首次在省级层面拿出真金白银,重点支持光储产业创新研发、补链延链、示范应用等,为安徽光储产业发展添能助力。据企业反映,这也是全国范围仅有的省级光储领域专项扶持政策。目前,第一批36个“免申即享”项目资金已全部下达,总资金3248.6万元。 三是完善要素保障。《若干政策》明确提出支持龙头企业和关键配套企业在我省进行项目布局,对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清单,土地指标在省级层面统筹解决;能耗指标按照《关于优化用能预算管理精准配置能耗要素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降低目标的若干措施》规定,由省、市两级统筹解决。今年3月,我厅上线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供需对接平台,为企业搭建更加宽阔的产品、资金、技术、人才供需对接渠道,目前已入驻企业476家,发布供需信息112条。 您在议案中提出的建议契合我省实际,对我省光储产业集群建设具有指导作用。下一步,我厅将围绕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进一步加强调研论证,结合产业发展实际需求,适时启动相关工作。最后,感谢您长期以来对光储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也欢迎您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联系电话:0551-62871759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6月21日

  • 蒙西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4GW新能源大基地项目首次并网送电

    6月26日上午,蒙西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4GW新能源大基地项目首次并网仪式在鄂托克前旗举行。 蒙西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4GW新能源大基地项目总占地面积13.2万亩,位于电厂周边集中连片区域,以采煤沉陷区和待采区为主,主要利用800万千瓦火电机组进行调峰,建设4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内蒙古能源集团负责管理的蒙西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新能源项目子项目三是该批大基地项目之一,规划装机容量100万千瓦,总体建设100万千瓦光伏场区、2座220kV升压站以及长城电厂500kV升压站间隔扩建。 项目投产后,年平均上网电量约18.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5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54.59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8.9吨、氮氧化物排放量282.57吨、烟尘排放量40.1吨。

  • 5月 光伏新增装机19GW!

    6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5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截至5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0.4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6.9亿千瓦,同比增长52.2%;风电装机容量约4.6亿千瓦,同比增长20.5%。1-5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1372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59小时。1-5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2578亿元,同比增长6.5%。电网工程完成投资1703亿元,同比增长21.6%。 太阳能发电方面,1-5月新增7915万千瓦,仅5月新增装机1904万千瓦,同比增长47.6%。 2023年、2024年1~5月光伏新增装机见下图:

  • 供电公司拒绝工商业光伏并网!国家能源局回应

    近日,有网友向国家能源局提问。当地供电公司否定当地能源局的备案模式,拒绝项目公司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并网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是否违背了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建设“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相关政策?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对此做出回应! 详情见下: 咨询问题:我公司是一家光伏电站投资公司,近期与山西省一家大型冶金企业签订光伏电站投资合作协议,拟在该企业厂区场地建设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我公司在当地成立“项目公司”作为该光伏电站的投资与经营主体。这家冶金企业是用电大户,具有很强的消纳能力,所以要求光伏电站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当地能源局同意用项目公司作为备案主体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但是,我们在与当地供电公司沟通过程中,当地供电公司认为以“项目公司”作为备案主体不能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并网,须采用“全额上网”模式并网;以“冶金企业(用电主体)”作为备案主体,才能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项目公司花钱投资的光伏电站,备案在冶金企业(用电主体)名下,总感觉不放心,应该备案在自己的名下。请问:当地供电公司否定当地能源局的备案模式,拒绝项目公司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并网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是否违背了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建设“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相关政策? 答复单位:新能源司 问题答复:《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第三条明确:鼓励各类电力用户按照“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方式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第七条明确:开放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建设,支持和鼓励企业、机构、社区和家庭安装、使用光伏发电系统。鼓励专业化能源服务公司与用户合作,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为用户供电的光伏发电及相关设施。《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工作方案的通知》(国能综新能〔2013〕274号)第一条提出:光伏发电项目可由电力用户自建,也可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关于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能新能〔2013〕433号)第一章第三条提出:鼓励各类电力用户、投资企业、专业化合同能源服务公司、个人等作为项目单位,投资建设和经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建议您按照上述文件规定开展工作,感谢咨询。

  • 关于2465mm×1134mm光伏组件标准尺寸及安装孔位置统一共识的倡议

    当今,组件尺寸标准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21年,在《M10系列组件产品标准化的共识》中,将2465mm*1134mm定义为标准尺寸,这一极富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标准化动作,为整个光伏产业链的协同进步提供了强大助力。目前,这一标准尺寸已被广泛采纳和应用,相关优势性能在市场中被有效验证,得到了全行业的认可。 采用2465mm*1134mm标准尺寸的组件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其可以提供更高的功率和更低的系统成本,在相同安装空间内,光伏电站采用该尺寸组件总体经济性更优。同时,该尺寸组件在物流运输、安装施工以及后期维护中,均显示出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风险,达成了高功率和安全性的和谐平衡。 在此背景下,晶澳科技、中来光电、协鑫集成、一道新能、英利发展、浙江爱旭和正泰新能7家光伏企业共同倡议2465mm*1134mm在n型组件尺寸标准及安装孔位置统一,共识如下: 组件尺寸:2465mm*1134mm 组件长边纵向孔距:790mm(孔径Φ7mm*10mm)/1200mm(孔径Φ9mm*14mm)/1600mm(孔径Φ9mm*14mm) 本次共识的达成与倡议的发布,不仅仅是组件规格的统一,更是对于光伏行业健康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我们坚信,通过此次标准化尺寸及安装孔位置统一共识的倡议,能够进一步推动行业向着更高效率、更经济性、更环保的方向发展。我们诚挚邀请更多同仁加入这一行业进步的伟大征程,携手共创绿色能源的美好未来。 联合企业名单:(按公司名称首字母排序,不分先后) 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泰州中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梅耶博格将在美国组件工厂投产

    日前,梅耶博格位于亚利桑那州固特异的新工厂已通过UL测试标准的工厂审核,可以开始生产。 梅耶博格已从其位于德国塔尔海姆的生产基地向美国工厂交付了太阳能电池,以支持组件生产。公司表示,这将确保美国市场的产量增加。 该公司还计划在科罗拉多州建造一家电池工厂,投产取决于《通胀削减法案》(IRA)规定的第45X条融资。美国一家大型银行已经完成了尽职调查,目前正在谈判贷款协议。 梅耶博格目标是在第三季度中期完成交易并收到付款。它还预计德国一家银行将为美国光伏生产提供出口融资,它已经提交了美国能源部贷款的最终申请,以资助电池工厂,目前正在审查中。 已经与美国一家工业和技术集团就商业协议进行谈判,并交换了对梅耶博格的潜在投资条款清单。这项战略合作将使梅耶博格能够在美国制造太阳能组件,其国内组件的比例越来越大。 梅耶博格已与工程、采购和施工(EPC)公司以及能源供应商签署了多份合同,以购买其美国制造的太阳能组件。它还与一家美国大型能源公司签署了一份每年高达600兆瓦的购买合同,同意从2026年开始交付三年,并有两年的延期选择权。梅耶博格表示,一旦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太阳能电池工厂的融资完成,该协议将开始。 今年4月,梅耶博格关闭了位于萨克森州弗莱贝格的太阳能组件工厂,此前联邦政府内部没有就德国和欧洲光伏制造商的措施达成协议。(本文编译自pv-magazine,转载请注明来源)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