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快讯
共查询到334215条结果
  • 本周三元材料价格持续下调【SMM三元材料市场周评】

    本周,三元材料价格小幅下调。原材料方面,硫酸镍、硫酸钴和硫酸锰价格整体持稳,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价格则继续下行。目前市场供应主要依赖此前签订的长协订单,部分企业已对相关折扣系数进行了上调。针对散单交易,厂家普遍采取对硫酸镍、硫酸钴等原材料分别协商折扣的方式进行结算。 在生产与订单执行方面,本月小动力及消费类三元材料需求表现较好,签单情况相对积极;而大动力型三元材料需求则保持相对稳定。预计5月市场总体供给将出现小幅增长,增量主要来源于小动力、消费类订单以及部分海外大动力客户的需求。从产品结构来看,中镍三元材料在二季度需求有所增长,预计后续6系三元材料的市场占比将进一步提升,逐步挤占8系三元材料的市场份额。由于当前中镍材料在成本方面优势较为突出,未来中镍化趋势有望在海外市场同步显现。价格方面,预计本周三元材料价格仍将受锂盐价格下行影响,整体呈现小幅震荡走势。 SMM新能源行业研究部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陈泊霖021-51666836 杨玏021-51595898

  • 本周三元前驱体价格基本持稳【SMM三元前驱体市场周评】

    本周,三元前驱体市场中,5系消费型、6系消费型及8系动力型产品价格基本持稳。 在原材料成本方面,硫酸镍价格保持稳定,硫酸锰价格小幅下行,而硫酸钴价格有所回升,各系别前驱体价格未出现明显波动。 从需求端来看,本周市场整体成交情绪偏冷,企业依旧按照排产计划和既有订单执行。小动力类和消费类前驱体近期需求较好,签单情况相对积极;大动力型前驱体订单相对稳定。在供应端方面,受前驱体产品长期处于成本倒挂的影响,企业挺价意愿较强,成交价格表现坚挺。考虑到今年市场行情波动较大,动力型前驱体生产企业普遍不再签订周期较长(如半年或一年)的订单,转而采用按月协商折扣的方式;同时,部分厂家对硫酸钴和硫酸镍的折扣系数进行了上调。对于消费类前驱体市场,散单交易仍占据主导地位。 展望下周,预计硫酸盐价格将继续小幅反弹,前驱体价格或将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小幅上行。 SMM新能源行业研究部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陈泊霖021-51666836 杨玏021-51595898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 韩国也来“打脸”美国:不急于达成协议!

    本周早些时候,美国财长贝森特声称“韩方希望在大选之前敲定双方贸易磋商基本框架”,对于这一说法,韩国政府周三进行了反驳,表示韩方并不急于达成贸易协议。 韩国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周三在国会委员会会议上表示, 韩国并不急于在即将到来的总统选举前与美国完成贸易谈判 。 崔相穆表示, 韩国没有理由(急于)在6月3日举行的总统选举前(就贸易谈判)达成任何定论 。他还表示,自己对贝森特的相关言论感到意外。 周三早些时候,韩国企划财政部也否认了有关首尔方面试图在6月3日大选前敲定贸易协议的报道。 企划财政部表示,在韩美此前举行的“2+2”贸易磋商中,韩政府就曾说明,在未来的谈判过程中,双方有必要考虑韩国政局、与国会沟通等因素, 而从未表达过韩方希望在大选之前敲定磋商基本框架的意向 。 企划财政部还强调, “我们的立场没有改变,将按照程序、不急于推进谈判” 。 此前一天,美国财长贝森特在白宫举行记者会时表示,美韩贸易磋商框架雏形渐显。 对于韩国6月3日大选和日本7月参议院选举是否会导致韩美、美日推迟达成协议的提问,贝森特表示,两国政府欲在选举之前制定磋商的基本框架,以展示与美磋商取得佳绩。 上周,美韩在华盛顿举行了“2+2”高级别贸易磋商,双方商定争取到7月初,即美国对等关税暂缓期结束前,就美国撤销对韩加征关税措施及两国产业合作等问题达成“一揽子协议”。 此前有猜测称,美韩可能会在韩国举行大选前敲定一项协议。韩国将于6月3日举行总统选举,此前前总统尹锡悦因去年12月短暂实施戒yan令而遭到弹劾并被罢免。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方多次宣称各国 “渴望达成协议”的背景下, 韩国是最新一个“打脸”美国的国家 。此前,英国、日本,加拿大均已明确表态“不急于达成贸易协议”。

  • 4月30日LME金属库存及注销仓单数据

    》查看更多金属库存信息 LME库存 各具体仓库库存变化情况 LME铜库存 LME铝库存 LME铅库存 LME锌库存 LME锡库存 LME镍库存

  • 沪铜小幅承压 现货升水仍在走强【4月30日SHFE市场收盘评论】

    沪铜日内持续走软,收盘下跌0.48%。国内制造业景气度略有回落,且期市氛围偏空,沪铜承压下行,不过现货升水持续走强,下跌幅度有限。 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叠加临近五一假期,市场情绪谨慎偏空,铜价偏弱震荡。对于宏观面,五矿期货表示,随着贸易谈判推进,海外风险偏好有所回升,但关税政策预计较为反复;国内政治局会议表态并未超预期,政策或仍需等待。 目前国内铜市供需面仍有较强支撑,矿端加工费跌跌不休,仍需观察矿紧是否向冶炼端传导。最近现货升水持续走强,且国内精铜社会库存也降个不停。新湖期货表示,铜价此轮回落对国内下游消费提振显著,线缆企业开工率持续回升,而且废铜供应紧缺,精废替代也提振铜消费,国内库存持续快速去化,目前库存已降至历史偏低位置,现货报价回升,盘面月差拉大。另外铜精矿加工费持续下滑,已降-42.5美元/吨,铜矿短缺的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基本面对铜价支撑较强。中期对铜价依然偏乐观,不过目前市场对关税导致的全球需求下滑担忧仍存,宏观氛围仍不稳固。

  • 本周负极材料稳价运行【SMM锂电负极市场周评】

    SMM4月30日讯: 本周,人造石墨市场延续平稳运行态势。供需端,市场需求缺乏增长动能,下游电芯厂排产增速不及预期,负极企业的开工率也普遍维持稳定,企业出货节奏与市场需求保持同步。成本端,石墨化外协价格在供需与成本的博弈下维持稳定;原料焦价因负极和阳极采买积极性低迷而出现下滑。虽综合各项原料成本,本周负极材料生产成本有所下降,但由于当前出成交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多为前期高价购入的原料所生产的,因此,在成本支撑下,人造石墨价格保持坚挺态势。展望后续,成本端,原料焦价下行趋势延续,叠加节后电费下调一体化和委外的成本均将有所降低,以及负极企业前期高价原料库存逐步消耗,人造石墨整体生产成本将持续走低。需求端,面临关税等不确定性因素,需求难有显著增长,上下游企业观望情绪浓厚。供应端,随焦价下降人造石墨生产企业开工率将有所提升,人造石墨的供应或将仍较充足。因此,预计后续人造石墨价格在供应过剩压力与成本下行的双重作用下或将有所下调。 本周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价格稳价运行。成本端,本周上游鳞片石墨、球形石墨等核心原料价格走势平稳,未出现明显涨跌,且石墨化加工、辅料等环节成本也保持相对稳定,未对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价格形成扰动;需求端下游企业采购节奏未发生明显变化,采购规模保持稳定;供应端企业出货量亦无显著波动,整体市场维持着相对稳定的运行节奏。面临供需两端和成本端的稳定格局,天然石墨市场交易活跃度保持在常规水平,价格缺乏明显波动动力。展望后续市场,供应端,天然石墨市场供应仍然充足;需求端受关税政策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下游需求提升或将不及预期。在需求端预期转弱而供应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预计后续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价格将面临一定程度的下行压力。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徐萌琪021-20707868 胡雪洁021-20707858

  • 本周石墨化委外价格持稳运行【SMM锂电石墨市场周评】

    SMM4月30日讯: 本周石墨化价格维持稳定。需求侧受国际贸易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下游负极材料、锂电池等相关企业采购决策趋于保守,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供应端延续长期以来的产能过剩格局;石墨化外协企业的电费支出居高不下,成本结构保持高位稳定,部分外协厂商仍深陷盈亏失衡的经营困境。在供需格局未出现实质性转变的背景下,处于高位的成本对石墨化外协价格形成有力支撑,本周石墨化外协价格维持坚挺。 展望后市,供需端,随着焦价下降,负极企业停止消耗库存并积极提升产线开工率,对石墨化委外的需求或将提升。在需求提升的背景下,石墨化外协为弥补前期亏损或将产生涨价预期。但从行业整体供需结构来看,短期内新增需求难以对过剩产能形成有效消化,供大于求的市场矛盾仍将持续存在。成本端,电力资源供应进入相对宽松阶段,电费价格预期出现一定幅度下调,这将有效降低石墨化外协企业的生产成本。综合供需与成本因素分析,尽管需求有所增长,但在产能过剩与成本下降的双重制约下,石墨化外协企业难以实现大幅涨价;而下游负极企业出于成本控制考虑,也将对价格上涨形成阻力。预计后续石墨化委外价格将在多方博弈中呈现持稳震荡态势。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徐萌琪021-20707868

  • 技术分享:耐高温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制造及应用【SMM铜业大会】

    4月24日,在由 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上海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和山东爱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鹰潭陆港控股有限公司主赞,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特邀协办,新煌集团、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的 CCIE-2025SMM(第二十届)铜业大会暨铜产业博览会——铜基新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 ,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常永勤分享了耐高温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制造及应用。 行业问题与现状 高强高导铜合金应用领域 高强高导铜合金:铜合金具备高强度的同时,保持高的导电、导热性能。 主要应用于电子通信、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高速轨道交通、电力等领域。 行业问题与当前现状 痛点:目前商用高强高导铜合金的使用温度提高时,其强度和断裂韧性等性能会显著下降,且发生严重高温蠕变变形,无法满足服役要求。 核聚变装置、连铸结晶器、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新能源汽车连接器、高铁接触线、火箭燃烧室内衬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急需提升高强高导铜合金的耐高温性能,成为“卡脖子”难题。 A.无满足设计要求的材料可用 铜合金性能要求:高强度、高热导率、较好延伸率、优良热稳定性、高抗中子辐照性能、低氚滞留特性...... 痛点:服役温度升高时,已有铜合金强度、断裂韧性等性能显著下降,且发生严重高温蠕变变形,其高温性能无法满足部件设计需求。 B. 已有产品亟需替代升级 亟需研发出高温下具有高强度、高热导、高温稳定性、抗蠕变等优异性能的铜合金。 痛点: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车用连接器使用电流逐渐升高,高的电流会使得连接器材料发热,导致工作温度升高,导致铜合金强度和断裂韧性等性能会显著下降,且发生严重高温蠕变变形,无法满足服役要求。 2025年国内汽车连接器对铜合金需求量将达29.1万吨,2021-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1.9%。其中,新能源汽车连接器2025年对铜合金需求量预计达24.7万吨。 需求:在高温下具有高导电率以及抗高温老化能力,急需提升其耐高温性能。 保证高温稳定工作,确保连接可靠安全,延长连接器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熔炼法制备耐高温高强高导铜合金 耐高温高强高导铜合金潜在客户 研发的耐高温高强高导铜合金解决了聚变堆偏滤器对高性能热沉材料的迫切需求。在连铸结晶器、火箭燃烧室内衬、新能源汽车连接器、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阻焊电极等领域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市场空间十分广泛。 核心技术:1. 合适的真空熔炼参数精准调控元素的挥发与烧损;2. 与成分相匹配的热机工艺技术控制微观组织及性能;3. 独特的“多冒口”模具设计明显提高产品率。 成分优化设计优势 目标:高温下具有高强度、高电/热导、适当塑性的铜合金 挑战:强度和电导/热导互相制约 提高铜合金高温性能,成分设计尤为重要,同时匹配与之对应的热机工艺⇒阻止位错移动+阻止晶界移动→高温组织稳定→高温性能稳定 ►创新点1 合金化元素功能多:铜中高温固溶度较高、低温固溶度低;可形成大量高熔点析出相弥散均匀分布在铜基体中; 降低层错能(促进孪晶形成)——强度、热导、塑性。 ►创新点2 考虑元素间耦合作用:同时引入V和Ti,形成高温稳定Laves相,提高高温性能(单独添加V、Ti对电导影响非常大);明显降低对电导影响(溶质原子39.4%,析出相1.6%)——强度、热导。 ►创新点3 添加稀土形成氧化物:考虑稀土与其他元素的多元耦合作用,起到强化+韧化+净化的综合作用。——热导、强度。 ►创新点4 精确调控第二相:纳米第二相具有双模态分布,与基体形成共格或半共格结构,以阻止晶内位错移动;晶界处形成均匀分布的Laves相阻碍晶界移动——强度、塑性、热导。 ►创新点5 高密度低Σ值晶界:引入大量低Σ值(Σ是重位点阵)晶界提高可加工性——塑性。 获得高温下铜合金强度和热导率等关键性能的协同提升。 2.1 耐高温高强高导铜合金-CuCrZrTiV ►高温性能全面提升:CuCrZrTiV的使用温度比C18150提高100℃以上;450℃下CuCrZrTiV使用寿命是C18150的9倍以上。 ►成功解决了铜合金的中温脆性问题 ►合金表现出优异的抗辐照性能:~3 dpa铜离子辐照后,合金内仅存在两种辐照缺陷:平均尺寸分别为5 nm的层错四面体和3.5 nm的位错环。 1. 450℃/50MPa蠕变速率:2.89*10-10S-1,2. 450℃抗拉强度为371 MPa,延伸率14.6%,3. 热导率大于300 W/m·K,4. 热稳定性明显高于IG-CuCrZr。 其还对抗蠕变高强高导铜合金-CuCrZrHf和超高导电铜合金-CuHfSc进行了阐述。 已掌握耐高温高强高导铜合金核心关键技术 主要产品:耐高温高强高导铜合金 已完成50 kg产品的规模化制造验证,产品已在全托克马克装置和连铸结晶器上验证。 粉末冶金法制备耐高温高强高导铜合金 3.1 超高强Cu-W系合金 室温抗拉强度≥795 MPa;450°C抗拉强度≥289 MPa;软化温度>1050 °C,接近纯铜的熔点;700 °C退火400 h后硬度无明显变化。 创新——获得高性能钨弥散强化铜合金,其室温拉伸强度高达795 MPa,是目前文献中报道的最高值,同时该合金具有出色的高温稳定性。 3.2 超耐高温Ta系合金 GlidCop-Al15的软化温度为850℃;CuTaZrY比其提高了至少200℃。 铜合金高温结构稳定性来源于基体中尺寸呈现双峰分布的壳-核结构纳米析出相晶界上分布的大尺寸析出相钉扎晶界,晶粒内分布的小尺寸纳米颗粒钉扎位错。 结论 1.采用优化的成分设计和合适的热机处理研发出了强韧性协同提升的CuCrZrTiV合金。其450°C高温拉伸强度高达395 MPa,明显优于IG-CuCrZr合金;软化温度为600°C,再结晶温度推迟约200℃;明显高于IG-CuCrZr合金的再结晶温度和软化温度。热稳定性优于IG-CuCrZr;同时解决了铜合金的中温脆性问题。 2.CuCrZrHf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同时兼顾电导性能,抗蠕变性能优异。 3. CuHfSc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高达623 MPa,电导率为95%IACS。 4. 研发的Cu-W系合金的强度高达795 Mpa,远高于目前已经报道的粉末冶金铜合金;同时研究良好的延展性和电导率,其高温性能也明显优于目前已经报道的粉末冶金铜合金。 5. CuTaZrY合金具有超强的耐高温性能,是已报道铜合金中软化温度最高的,软化温度大于1050℃,比GlidCop-Al15提高200 °C,同时具有高的抗拉强度和高的热导率。 》点击查看CCIE-2025SMM(第二十届)铜业大会暨铜产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 本周负极原料焦价呈下行走势【SMM锂电负极原料市场周评】

    SMM4月30日讯: 本周,低硫石油焦市场延续弱势运行,市场均价4308元/吨,环比降幅达3.7%。成本端,原料价格较为稳定;供应端,因国内炼厂停工检修尚未结束,国内石油焦供应偏紧的格局仍在,但随进口焦的陆续到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供应压力;需求端,负极和阳极企业当前采买积极性偏低。因此,在上述供需关系波动下,本周低硫石油焦价格出现小幅下滑。展望后市,随着国内炼厂停工检修逐步收尾,石油焦产出量将稳步回升,市场供应有望转向宽松态势。然而,面临关税的影响,下游需求或将增长乏力。因此,在供需错配的背景下,预计后续石油焦价格或将继续呈下行趋势。 本周,油系针状焦生焦市场均价为5900元/吨,环比下降1.3%。从产业链上游来看,原料价格整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未对油系针状焦生焦价格形成明显支撑或冲击;需求端受国际贸易政策调整影响,关税压力持续传导至产业链各环节,上下游企业采购决策趋于保守,市场观望情绪浓重,采购行为明显放缓;供应端,油系针状焦生焦的供应量始终维持高位区间。综上所述,在需求端持续疲软、供应端高位运行的反差下,市场呈供大于求格局,这直接推动本周油系针状焦生焦价格小幅下滑。 ​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在现有生产计划及产能利用率维持稳定的前提下,市场供应将持续保持充裕状态;国际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仍将对需求端形成抑制。因此,预计后续油系针状焦生焦价格仍将延续下行趋势。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徐萌琪021-20707868 胡雪洁021-20707858

  • 场外衍生品助力铜行业高质量发展【SMM铜业大会】

    4月22日,在由 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上海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和山东爱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鹰潭陆港控股有限公司主赞,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特邀协办,新煌集团、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的 CCIE-2025SMM(第二十届)铜业大会暨铜产业博览会——铜产融创新论坛 , 金瑞期货股份有限公司衍生品事业部营销与产品部负责人 翁展图分享了场外衍生品助力铜行业高质量发展。 场外衍生品业务概述 风险管理子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名义本金增长情况 有色金属板块场外衍生品业务情况(份额) (数据来源: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 铜场内期货及期权发展情况 2024年,沪铜期货日均持仓量为38.99万手,累计成交量为5086.47万手;沪铜期权日均持仓量为5.80万手,累计成交量为2324.71万手。 提升产业风险管理能力 提升产业风险管理能力—买保险策略(买入期权) •企业需求:2024年3月29日,某铜加工企业原料采购定价后,由于价格上涨原因下游客户未点价,被动产生1000吨未保值敞口,按公司制度要求需严格保值,但是企业觉得行情大概率还会上涨,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能实现既遵守严格保值的制度要求,又能享受到铜价上涨的收益。 •传统操作:在72500的价位对05合约进行期货空头保值,期货初始保证金需要652.5万元。 •保值优化:在金瑞资本买入1000吨标的为CU2405的平值看跌期权,进场价为72500,执行价为72500,到期日为4/30,共支付权利金101.5万元。 •期权策略—买保险(买入期权) 2024年3月29日:企业在金瑞资本买入1000吨标的为CU2405的平值看跌期权,进场价为72500,执行价为72500,到期日为4/30,进场价为72500,期初支付权利金1015元/吨,权利金率约为1.40%,期初共101.5万元。 2024年4月30日:CU2405收盘价为82340元/吨,期权未行权,到期亏损即为期初权利金1015元/吨。 在大涨行情中买入看跌期权进行空头保值,一方面期初支付101.5万元后,不再需要被追保;另一方面,到期库存按照82340元/吨出售,期现结合来看企业收益增加8825元/吨,共计882.5万元,有效获取到现货端价格上涨的收益。 •买入场外期权的优势: 对比期货套保,在大行情中可避免追保问题,且能有效获取现货端上涨的收益。 对比场内期权,可灵活选择执行价和到期日。 提升产业风险管理能力—增收策略(卖出期权) •企业需求:2024年11月26日,铜价报价在74300元左右,某线缆企业根据经营计划及行情预期,计划建立原料库存储备,铜价为73000元左右时点价采购1000吨,72000元左右点价采购2000吨。 •传统操作:企业每日在盘面挂单1000吨的73000期货多头,等待成交。 ►期权策略—增收(卖出期权) 2024年11月26日:电缆企业选择卖出1000吨标的为CU2501的虚值看跌期权,进场价为74000,执行价为73000,到期日为12/25,权利金为600元/吨,保证金为4012元/吨,期初共401.2万元。 2024年12月25日:CU2501收盘价为74140元/吨,期权未行权,到期获得权利金600元/吨,共计60万元。 期权到期,期间CU2501始终没有跌破73000,企业没有采购补充库存,但是通过卖权获得了60万元的增收。 •卖出期权使用情景总结: 企业有明确的战略库存采购价位(或战略套保卖出价位);在风险敞口意愿范围内,只要行情逻辑没有变化,可以持续滚动操作。 ►场外期权与场内期权的特点总结: 提升产业风险管理能力—累计结构 其列举了相关案例,并总结了熔断增强累计期权优势:有机会获得比进场价更优的建仓价格;若价格大幅波动导致期权敲出终止,虽然无法继续获得低价的多头,但会一次性获取剩余吨数的以进场价格建仓的头寸,至少与期货直接建仓成本相同且满足期初保值数量。 服务产业国际化发展 服务产业国际化发展—出口商外盘套保策略 其列举了服务产业国际化发展—出口商外盘套保策略的相关案例并进行了总结。 境外商品收益互换:在国内以人民币结算的方式,交易挂钩境外市场商品期货的产品。 业务优势:以人民币结算更加便利,提高交易效率; 交易品种:Lme金属、comex铜及贵金属、SGX铁矿石、ICE棉花以及能源类等; 提示:具体品种、交易额度等均以实际询价为准。 此外,其还列举了服务产业国际化发展— 进口商锁比价策略的相关案例,并进行了总结。 优化产业融资模式探讨 风险管理子公司的仓单服务业务与场外衍生品业务相融合,可以为产业客户提供更丰富的现货融资模式。 例如:针对产业客户现货采购的融资需求,风险管理子公司可以提供零利率仓单服务业务。 》点击查看CCIE-2025SMM(第二十届)铜业大会暨铜产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