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加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审议通过《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
生态环境部部长曾表示,我国空气质量改善取得历史性成就,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未来要持续发力保卫蓝天。业内专家建议,要通过科学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等实现节能减排、保护大气环境的目的。
业内专家还表示,支付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市场和行业也亟需有最新的适用于目前行业发展的监管条例出台。预计随着《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的出台,将会继续引领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今日国常会审议通过《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要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产业、能源、交通等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切实增强发展潜力和后劲。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大气污染防治,营造共同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良好氛围。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今年7月27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空气质量改善取得历史性成就。从2013年到2022年,我国PM2.5平均浓度下降57%,重污染天数减少93%,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除了加快推动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外,黄润秋还表示将持续发力保卫蓝天:一是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大力发展绿色运输体系,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优先采用铁路和水路。二是加快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和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等,以更大减排量冲抵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带来的不确定性。三是持续组织开展好对重点区域的监督帮扶。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牛凤瑞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我国的高质量发展关健在于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核心是科技进步。这与保护环境高度重合。换言之,高质量发展本身就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发展。应该在技术创新上下大力气,推动科学技术进步,通过技术创新、装备创新、产品创新来实现节能减排、保护大气环境的目标。
黄润秋也表示,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在生态环境领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个永恒课题。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首先,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应有之义。其次,高水平保护可以通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环境影响评价这样一些手段,为高质量发展把好关、守好底线。再者,高水平保护可以通过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环境标准提升,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转型升级,从而倒逼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开发绿色金融、生态补偿机制这样一些政策工具,推动生态环保工程建设和环保产业发展,从而助力高水平保护。
严把支付机构准入关 促进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今日国常会还审议通过《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会议指出,非银行支付行业发展对于活跃交易、繁荣市场有着重要作用。要引导支付机构牢固树立“支付为民”理念,坚守小额、便民宗旨,专注主业、提升服务,更好满足用户支付结算需求。要强化全链条、全周期监管,严把支付机构准入关,防范业务异化、资金挪用、数据泄露等风险,严防利用支付平台从事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促进行业良性竞争和规范健康发展。
博通咨询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随着支付市场的不断发展,支付产业已经成为了国之重器和金融、商业双重基础设施,支付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市场和行业也亟需有最新的适用于目前行业发展的监管条例出台。
据王蓬博介绍,2021年年初,《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一经发布便对支付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说明《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离正式发布越来越近了,正式出台后肯定也必将会继续引领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王蓬博还认为,从国常会对外的表述中有几点值得注意:第一,“对于活跃交易、繁荣市场有着重要作用”,说明非银行支付行业的作用和价值得到了肯定和确认;第二,未来非银支付机构发展和最适用的场景仍然是小额高频的便民支付场景;第三,要求支付机构仍然专注主业,防范业务异化,修改后的《条例》是否会增加这方面的表述值得关注;第四,严把支付机构准入关可能意味着支付牌照的价值会进一步扩大;第五,对支付平台的要求更多的转移到防范从事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加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
今日国常会还研究了加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近期一些地方接连发生事故,有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教训十分深刻。岁末年初各类事故易发多发,必须要坚持举一反三,严查密防各类风险隐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还指出,要紧盯重点行业,根据冬季事故特点,抓紧对能源、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行业领域进行深入细致排查,彻底整治存在的风险隐患,确保各项安全责任措施落到实处。要突出重点地区,聚焦事故多、隐患多的地方强化督促指导,真正把压力压实到各层级、传导到最末梢。要彻查漏洞盲区,全覆盖、无死角开展排查整治,加快补齐管理制度、技术标准等方面短板。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在6月2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会议也指出,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和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有效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紧抓主要矛盾,既查设施设备环境“硬伤”,更补人为因素“软肋”,大力推动公众安全意识和从业人员安全责任、安全技能提升。要强化标本兼治,针对燃气、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在抓紧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的同时,从源头上降低安全风险,避免隐患常治常存、事故屡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