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讯: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新能源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而光伏风口也带动了上游原材料——硅料产能的爆发式增长,据SMM数据显示,自2020年到2022年,中国多晶硅产能从48.8万吨增长至108.5万吨,增幅高达122.34%。SMM预计,2023年中国多晶硅产能有望达到278万吨,或较2020年增幅达469.67%,产能扩张速度十分惊人!
而多晶硅产能也在产能大扩张的背景下迎来了飞速增长!据SMM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5月,我国多晶硅月度产量已经达到约11.7万吨,相较2020年6月的3.29万吨增幅达255.63%。
但在产能和产量快速扩张的同时,下游的消费却未能跟得上供应的增速,产能过剩、供需失衡的困境不期而遇,且据此前媒体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硅料企业规划扩产项目已超170万吨。
举例来看,特变电工此前便提到,其准东20万吨高端电子级多晶硅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一期10万吨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中期建设完成。到2023年底,公司多晶硅将具有年产30万吨的产能;大全能源也在3月中旬披露调研纪要时提到,目前公司新疆基地名义产能10.5万吨,2023年二季度内蒙基地一期10万吨多晶硅将项目投产,届时产能将达到20.5万吨;年底内蒙基地二期10万吨多晶硅项目投产,累计产能将达到30.5万吨。
且据SMM此前调研显示,预计7月国内将有多个多晶硅新产线投产,多晶硅新产线投产速度将远大于4、5月份,未来多晶硅产能有望持续增加,产能过剩危机仍存!
不过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供过于求导致多晶硅价格持续下跌,近乎“崩盘”。6月8日,多晶硅致密料更是以“8”字开头,一线大厂最低报价已经低至80元/千克,截止6月9日,多晶硅致密料主流现货报价在80~97元/千克之间,均价报88.5元/千克,较2月27日的230元/千克下跌141.5元/千克,跌幅达61.52%。
SMM本周调研了解到,在硅料价格跌至如此境地下,龙头企业撑市心态减弱,一线个别企业库存超过3万吨,市场进一步混乱,议价周期进一步缩短,部分代表性成交已“8”字开头,价格“跌跌不休”。后续随着硅片端的加压,预计硅料价格仍有一定走跌空间。
目前企业生产现状如何?
据SMM调研,在硅料价格最低降至80元/千克的背景下,一线新产线成本已经低于50元/千克,目前利润空间仍存。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当前硅料价格已经开始逼近部分中小型硅料企业的成本线,预计随着后续新增产能的进一步投放,不排除硅料价格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性,后续不乏出现中小型企业被迫减产的情况。
当前产业矛盾
对于多晶硅市场而言,供过于求成为市场主基调,而为了应对“跌跌不休”的硅料价格,部分企业也开始通过其他方式来提升利润,通威股份作为国内知名龙头企业,便在近期被问及硅料价格持续走低对公司影响时表示,公司硅料的品质比较有优势,成交价格处于行业上游水平,公司目前正在进行一体化的布局,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持续提升盈利能力。
而从其回应中也可以看出,对于当前的硅料市场而言,努力提升硅料品质以及寻求一体化布局,对于提升企业盈利水平也有极好的推动作用。
一体化布局方面,在SMM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上,华能集团物资供应中心光伏物资事业部总经理王枫提到,垂直一体化可降低上游环节成本,抵御供应链各环节价格波动,目前光伏一体化成为行业风向,非一体化企业更易遭受竞争冲击。主要的一体化组件龙头包括隆基、晶科、晶澳等,每家切入光伏行业的环节不同(隆基为硅片、晶澳为电池、晶科为组件),但最终都走向了垂直一体化的道路。
而SMM此前也在“价格玩“蹦极” 供应链玩”心跳“ 光伏行业卷向上下游一体化!【SMM专题】”一文中,对包括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TCL中环等在内的多家拥有一体化布局的企业相关举措做出分享,点击上文可查看详情。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一体化方面的布局,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还提到,全球化布局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同样十分重要,凭借着遵循八大区域均衡产能分配的原则,晶科能源已连续数年在全球前十大市场中的多个市场市占率居于首位。其表示,海外市场无论是集中式还是分布式,对品牌、渠道、售后服务以及可融资性的要求较高,尤其是目前国际环境下对供应链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都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非一朝一夕之功,这些潜在的进入壁垒也预示了先发者的优势。
同时,硅料价格的下跌,其实对产业链下游需求来说,能形成良好的推动作用。
中来股份总裁林建伟对此便持肯定态度,其认为,硅料价格下跌,部分部分利润会转移至电池和组件环节。且目前刚好处于在P型和N型的转换时代,N型会享受更多的红利。
光伏组件企业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便曾公开表示,随着新产能加速释放,预计二季度起硅料价格将进入稳步下降通道,对下游硅片、电池和组件生产制造环节形成较强支撑。
华能集团物资供应中心光伏物资事业部总经理王枫也表示,随着上游硅料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全行业各产业利润分配出现变化,产业链利润有望在2023年向下游转移。硅料环节释放出的利润或被硅片环节抢先截留。随着硅料价格的逐步回归,光伏产业链上游利润会逐渐向中下游分配。
光大证券在近期发布的研报中指出,随着硅料供给制约因素的逐步解除,各环节产品价格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盈利将迎来重新分配。需持续关注各环节价格和盈利的拐点以及企业盈利的分化,在行业竞争格局持续加剧背景下具备优势(成本、渠道、资源等)的企业有望获得更多的盈利溢价或更高的市场份额。
此外,随着上游硅料价格的持续下行,市场对未来光伏行业的预期也十分乐观,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此前便提到,中国光伏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实现新增装机33吉瓦,相当于去年上半年新增装机的总和。预计2023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将首次超过水电,成为第一非化石能源发电来源。
晶澳科技也在此前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随着供应链价格下降,下游需求会随之打开。从目前形势看,今年的需求会高于机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