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能源局就《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文件提出,打造“新能源+”模式,加快提升新能源可靠替代能力。此外,近期上游硅料价格持续回调,光伏产业链下游盈利有望修复,对POE胶膜新技术的应用有更好的接纳度,且地面电站规模启动后双玻也将是POE需求的利好推动。机构指出,产业链价格大幅下降,光伏下游装机量将提升,POE胶膜等光伏耗材需求向好。建议关注:鼎际得(603255.SH)、卫星化学(002648.SH)、万华化学(600309.SH)、东方盛虹(000301.SZ)、激智科技(300566.SZ)。
1月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打造“新能源+”模式,加快提升新能源可靠替代能力。同时,降价或成2023年光伏产业链主旋律。近期以来,上游硅料价格持续回调,光伏产业链下游盈利有望修复。
据了解,封装胶膜是光伏组件的核心材料,胶膜粘结光伏电池片与光伏玻璃及背板,保护电池片并封装成能输出直流电的光伏组件。胶膜对脆弱的太阳能电池片起保护作用,延长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使阳光最大限度的透过胶膜达到电池片,提升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市场上光伏胶膜主要分为:EVA(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胶膜,市场份额超51%;白色EVA胶膜,市占率约为23.1%,主要用在光伏背面;POE(聚烯烃)胶膜和EPE(将POE树脂和EVA树脂挤出制造)胶膜,这两种胶膜市占率超23%,在新一代双玻组件中应用前景广阔。
近期的上游硅料价格回调对POE胶膜新技术的应用有更好的接纳度,且地面电站规模启动后双玻也将是POE需求的利好推动。伴随行业加大POE胶膜的投入力度,再加上EVA胶膜越来越无法满足未来光伏组件的需求,POE胶膜的市占率有望实现快速增长。根据中国光伏协会的预计,2025年POE胶膜市占率有望超20%。
厂商方面,现阶段国内POE尚未实现工业化,其研发难点主要集中在茂金属催化剂以及共聚单体α烯烃等,因此市场主要由埃克森美孚、陶氏化学、三井等国外巨头把持,特别是陶氏化学,2021年市占率接近50%。
目前国内万华化学、中石化茂名石化、东方盛虹斯尔邦等已经完成POE中试,中石化天津石化、卫星化学、浙石化、鼎际得等企业也在积极规划POE产能,国产化布局加快。同时卫星化学、浙石化等也在布局上游α烯烃原料。
除作为光伏组件外,POE还广泛应用于汽车、光伏、发泡改性、电线电缆等领域。国海证券指出,近年全球POE消费量稳步提升,从2017年的104万吨增至2021年的136万吨,年均复合增速达6.9%;同期,国内POE消费量从2017年的22.1万吨增至2021年的63.5万吨,年均复合增速达30%。由于具备低水气透过率、高强度等性能,叠加光伏装机量高增,光伏领域POE需求快速增长;同时,受益于汽车轻量化发展,车用改性塑料对POE需求稳步提升。
海通国际指出,随着光伏N型电池渗透率提升,POE胶膜需求有望较快增长。目前国内POE国产化进程加快,建议关注规划布局POE产品的卫星化学、东方盛虹、荣盛石化、万华化学等,以及积极布局高端聚烯烃的岳阳兴长。
相关概念股:
鼎际得(603255.SH):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聚烯烃高效能催化剂和化学助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聚烯烃催化剂产品对应的是下游产业烯烃聚合技术的POE粒子。
卫星化学(002648.SH):公司已在绿色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中规划了α-烯烃和POE,均是目前待国产突破的“卡脖子”新材料之一,POE在高端聚烯烃、光伏胶膜等领域都必不可少。公司自主研发α-烯烃,解决POE原料限制,连云港石化年产1,000吨α-烯烃工业试验装置项目预计在年底完成建设并进行调试和试生产。
万华化学(600309.SH):公司计划在烟台工业园实施乙烯二期工程,建设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高端聚烯烃项目,实现自主开发的POE、差异化专用料等高端聚烯烃产品产业化,乙烯二期项目将选择石脑油作为进料原料,与公司现有的PDH一体化项目和乙烯一期项目形成高效协同。项目计划投资额176亿元,预计于2024年10月开始陆续投产。
东方盛虹(000301.SZ):公司为加快新能源新材料布局,利用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的优势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进一步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公司的三级控股子公司盛景新材料拟投资建设聚烯烃弹性体(POE)等高端新材料项目。本项目总投资97.30亿元,建设期为2年。
激智科技(300566.SZ):目前EVA、POE、EPE等产品研发测试进展顺利。公司太阳能封装胶膜建设项目安徽工厂建设中,厂房建设预计年底前建设完成,设备会陆续进场,研发及产品测试工作在推进中,部分产品已开始小批量交货测试,目前客户对于产品性能较满意,初步量产顺利后,明年会按定增的募投计划加速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