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10月19日创下的历史高点以来,煤炭系经历一波史无前例的“跳水运动”!截止目前,距离历史高点动力煤、焦炭、焦煤主力分别跌去58.47%、52.42%、39.12%。
近期,凶猛的跌势进入平缓期,截止今日日间收盘,动力煤、焦炭主力分别收涨2.06%、0.89%,焦煤主力仍收跌2.53%。
消息面上:
11月16日中焦协市场委员会召开市场分析会,来自山西、河北、内蒙、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江西、陕西、贵州等地的主要焦化企业参加了会议。会上参会企业代表通报了各自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区域市场情况。从反映的情况看,本月以来,钢厂压降库存,刻意打压焦炭价格,造成焦炭价格出现大幅下跌。由于煤价下降缓慢,企业普遍陷入深度亏损。吨焦亏损幅度普遍在400元/吨以上,一些企业已经达到800元/吨以上,企业生产经营难以为继。为减少损失,企业已经普遍开始大幅限产。截止16日,山西区域限产幅度平均达到40%,个别企业因亏损严重,已经在准备进行焖炉;河北、江苏、安徽、河南区域限产幅度达到30%以上,内蒙、陕西、云贵区域限产幅度已经达到达到45%;山东区域达到了50%。如果短期内市场形势不能缓解,各企业准备将限产幅度进一步加大,直至焖炉停产。在煤炭采购方面,大部分企业已经停采、限采,以消耗库存为主。
与会企业普遍认为当前焦化企业的“失血”生产是不可持续的,钢企过分打压焦炭价格是对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严重挑战,将会给钢厂后期原料的保障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焦煤价格降幅明显滞后于焦炭价格降幅是造成此次焦化企业严重亏损的主要原因。当前焦煤供应已经出现较大程度的过剩,焦煤价格会回归合理区间。
会议认为保障煤焦钢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是煤焦钢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当前焦化企业被迫大幅限产的情况延续下去对于产业链的稳定供应是极大的破坏。与会企业一致同意继续加大限产力度甚至焖炉;暂停煤炭采购或少量采购;坚决做到低于成本不生产,不给钱不发货,杜绝赊销行为,对于带头恶意打压焦炭价格的企业,坚决停止供货。
SMM认为,焦炭降价节奏放缓,虽后续焦炭价格仍将持续走低,但降价空间有限,市场情绪稳定,带动期货市场升温。焦煤供应过剩且价格传导滞后,预计焦炭价格仍有下降空间,看跌情绪浓厚。
动力煤方面,当前全国动力煤产量持续增加,动力煤供应充足,发电厂和港口的动力煤库存快速提升,对动力煤的采购意愿下降,煤矿的销售情况不好,加上降雪和疫情导致的运输不畅,煤矿动力煤库存压力逐步增加,少数煤矿甚至面临满仓的风险。从目前的供应水平来看,随着动力煤长期合同逐步兑现,发电厂和港口的动力煤库存还将进一步提升,对动力煤炭的采购积极性将进一步下降,短期动力煤价格将继续稳步下行,但是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冬季我国冷空气活动频繁,北方地区气温总体偏冷,长期来看,发电厂对动力煤采购需求将会增加,进而使动力煤的价格回升,预计动力煤价格将会出现先下跌后回升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