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0日,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五届有色标委会换届会议及2019年度年会在山东泰安举行。
古人云:“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两千多年前,秦凭借统一货币、度量衡,让中国走上了大一统的国家发展进程,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在国家层面推广的标准化。如今,标准化在促进技术创新、推动贸易往来、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先进科学的标准体系已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负责有色领域标准化的技术归口工作、并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相应技术委员会的国内对口工作的全国有色金属标委会,是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从事全国性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1999年成立至今,逐步建立了科学的有色标准体系,并在强制性标准制定、标准国际化战略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一批批标准人的努力下,有色标准化工作紧紧围绕行业发展需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开展有色标准化工作,逐步开创了“中国标准自信”良好局面。
目前,有色标准覆盖了行业内的各种产品,标准成果如蓓蕾绽放、芬芳四溢。无论是数量还是先进性,我国有色标准水平已稳居世界第一梯队。
进入新发展阶段,有色行业在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标准化工作也跟随行业的进步攀上了一个个新台阶,有力地推动和保障了产业的更快更好地发展。
2017年8月,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长塞尔吉奥·穆希卡专程到访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就有色金属国际标准化工作进行深入交流。
1. 继往开来 肩负使命 有色标准助力行业发展
标准为何如此重要?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开宗明义:“要促进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的联通,为互联互通提供机制保障。”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提及标准,不仅将标准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的地位提升到新高度,并明确要发挥标准的“软联通”作用。
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十三五”期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布局更加合理,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境外资产开发与国际合作稳步提升,扩大应用取得了实际成效,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加,迈出了从有色金属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坚实步伐。
2017年4月,一份《有色金属行业“十三五”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正式上报工信部。这是有色标委会按照上级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要求,并遵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和工信部编制“十三五”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的文件要求,以当时我国有色标准的发展情况梳理为切入点,以各领域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为重点,积极组织行业内专家编制完成。
“十三五”以来,有色行业在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标准化工作紧扣时代脉搏,进入崭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历经了过往十数年间的艰苦奋斗和基础夯实,有色标准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创新标准制修订工作机制,体系进一步完善。同时,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中加速国际接轨、提升竞争力和话语权提供了支撑。
站在“十四五”开局的起点上回望,过去5年,标准化工作紧紧围绕行业发展需求,以推动有色行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全方位地为有色金属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以及国际化作出了贡献。未来,有色标准化工作,也将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2. 双轮驱动 顺势而上 标准化工作再攀新台阶
2015年,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正式颁发,拉开了全面落实标准化工作改革的序幕。2017年,《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重点任务分工》的出台,使标准化改革进一步深入。此番改革明确了我国标准体系的定位、划清了各标准之间的边界,为“十三五”期间的有色标准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5年间,有色标委会围绕国家重要产业政策和有色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标准研制,开展了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和推荐性集中复审、重视标准宣贯、推行了协会标准等工作;围绕绿色制造、新材料、再生铜铝原料、能源消耗、智能制造等方面推行了新标准;在铜、铝、镁、钛等多个有色品种领域进行标准化的深耕细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在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推动发布重要标准英文版、深化秘书处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此外,标委会秘书处积极参与各类国家标准化科研项目,通过挂靠单位先后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部等主管部门积极申报各类国家标准化科研项目。先后承担了多项质检公益性科研专项,在特定领域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满足了该领域急切的标准化需求。
5年间,有色标准工作力度如何?数据,为最佳佐证之一:2016~2020年,有色标委会正式标准发布共计862项,其中国家标准410项、行业标准389项、协会标准65项。
值得一提的是,为落实国家标准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参与制修订标准的作用,有效增加有色金属行业的标准供给,2017年,有色行业实现了团体标准“0到1”的突破。
2017年,有色协会正式下达了第一批协会标准计划,标志着有色行业团体标准工作启动。次年6月,《铝及铝合金热挤压模具》《铝箔冲压容器》等5项标准作为有色协会的首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在有色标委会的努力下,有色领域团体标准化工作在2018年全面铺开,助力有色协会充分发挥协会标准的积极作用,规范和引导有色产业健康有序发展。2018年,团体标准共完成18项审定,其中一项获全国有色标委会技术标准优秀奖一等奖。在随后的两年里,有色标委会乘势而上,2019~2020年发布了60项团体标准。
西汉刘向的《说苑》中写道:“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道之所在,天下归之。”“道”,为遵循、为标尺、为正气、为目标,正犹如标准的奥义。随着一批批高质量标准的制定、修订,逐步覆盖了有色金属行业内的各个金属品种和各类产品,有些标准甚至具有一定超前性,构建了完善、科学、合理且与国际接轨的有色金属标准体系。这些标准的及时制定,填补了国内空白,满足了企业扩大市场的需要,推强扶优,造就了一批行业内的优秀企业,促进了有色工业的发展。
涓涓不塞,是为江河;源源不断,是为奋斗。有色标委会秘书长、稀土标委会主任委员马存真表示:“已经可以骄傲地说,我们实现了中国标准自信。”“标准自信”简单的4个字背后,映射的却是有色标准人多年来的风雨兼程和不懈努力。
3. 践行标准国际化战略 增强中国有色行业话语权
标准,被称为“世界通用语言”,也意味着话语权,是国家软实力的综合体现。作为有色标准“双轮驱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国际化战略具备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有色行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企业规模稳步扩大,500强企业的数量和排名逐年上升。推动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进程,有利于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站得稳、扎得实。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曾在2019年两会期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避免中国发展受制于人,必须加大中国标准“走出去”的步伐,让更多的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让更多的国际标准富含“中国元素”。
我国有色标准国际化战略包括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以我国为主研制国际标准。目前,在有色金属领域,我国承担运行着ISO/TC26铜及铜合金、ISO/TC79/SC5镁及镁合金、ISO/TC79/SC12铝土矿石、ISO/TC298稀土、ISO/TC333锂5个国际秘书处,并由中国专家担任其中的主席和委员会经理职务。还承担着十余个WG工作组召集人职务,通过先后承担20余个项目负责人和注册50多位国际标准专家,在相关国际标准研制过程中主动作为,在其中增加了丰富的中国元素,也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
二是制定重要中国标准英文版,推动中国特色标准“走出去”,扩大中国标准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国内外市场接轨。我国有色标准英文版翻译工作方面高占远瞩,成果颇丰。早在2008年,有色标委会在全国标准领域首次提出并由国标委发布了16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英文版,创国家标准英文版历史先河。“十三五”期间,有色标委会继续在国家标准英文版领域发力。此外,在开展国家标准英文版翻译工作的同时,首批9项行业标准英文版也于2019年正式发布。
三是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采标工作使有色金属标准体系与ISO、ASTM、EN、JIS等先进标准体系完成了接轨,有色标准国际标准采标率大幅提升,做到了兼容并蓄,标准整体水平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对企业充分了解和正确认识我国产品质量状况、跟踪国外先进水平、促进产品出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十三五”以来,国际标准化工作范围基本覆盖了全部有色金属领域,国际化战略也升级为有色标准化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不再是若干年前的点缀和补充角色。虽然在发布数量上与国内标准差距较大,但标准国际化工作的重要性非比寻常。截至2020年底,有色标委会超额完成“到‘十三五’末我国牵头制定并发布10项国际标准”的战略目标,达到了16项。5年间,三箭齐发的标准国际化工作,让更多具有权威性和“出海”能力的中国标准破茧而出,实现了为世界标准“中国造”赋能。
在我国现有承担的5个有色领域国际秘书处中,ISO/TC333锂技术委员会是“十三五”期间加入队伍中的新兵。历经4年的不懈努力,2020年,ISO/TC333锂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国际秘书处落地中国。这是我国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锂国际标准领域正式成为领头羊,对未来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当前,我们正经历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未来5年,标准化工作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马存真指出,虽然我国早已成为有色金属第一生产大国和世界第一消费大国,但有色标准化双轮驱动中,国际标准化工作仍是短板。我们要创造条件促使中国标准“走出去”,在更多国际标准化平台发出中国声音。
4. 抢占赛道 积石为山 “中国标准”未来可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9月召开的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开幕式贺信中强调,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在中国由“制造走向智造”“产品走向品牌”的过程中,先进的标准化工作可谓进入“全球经济竞争群组”的验证码。
随着《中国标准2035》的呼之欲出,我国有色标准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用马存真的话比喻中国标准发展现状,更令人印象深刻:“过去的我们,在世界标准擂台上仅作为观众在场外驻足。如今,中国标准通过不懈努力,稳步登上了擂台中央,且具备了在对抗中能够适时反超,并取得胜利的实力。”在必选题和加试题面前,有色标准化工作以实际行动回答了“时代之问”。
新一代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十四五”开局之际,新材料、质量提升、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标准国际化战略等仍然是有色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有色标委会将继续紧跟国家产业政策需求,围绕专项开展好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为“十四五”标准化布局谋划;努力将标准复审工作常态化,确保标准有用、好用、管用;提升标准立项水平;继续夯实国际标准化工作基础;加大标准宣贯,强化标准的适用性;持续夯实有色领域国际范畴的“中国标准自信”。
“肩负新时代有色标准化使命继续前行”,只要还未踏足山巅,路就永远在脚下。中国有色标准人内心秉持的信念始终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