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由SMM主办的线上行情直播会议上,上海有色网(SMM)锡分析师邬小枫带来了“国内外供应短缺 锡价再创新高”的主题演讲。
全球供应短缺忧虑情绪升级,锡价不断创新高。2020年因疫情带来的暴跌之后,锡价展开强劲反弹并持续至今,2020Q4起因库存持续下降、原料短缺带来的供应担忧情绪支撑锡价接连突破阻力位,目前外盘已到达26000美元/吨上方,沪期锡逼近19万元/吨。
外盘方面,由宏观面影响转至基本面影响主导,2020年伦锡与美元显现高度负相关,美元一路走低支撑伦锡强势反弹。但2021年以来,该负相关性已减弱,支撑锡价的主要因素是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2020年中国进口量剧增,海外部分主产国产量受疫情影响下降,四季度LME锡库存急剧下降并伴随现货升水快速上涨,春节期间更是一度突破5000美元/吨,主要消费地区接近空仓,为多头提供了难得的利多因素。
锡市场供需情况分析
国内方面,原料紧张、库存不多、消费尚可支撑国内走势,2020年锡矿进口量延续下降趋势,因疫情因素佤邦锡矿进口变得不确定,国内锡矿短缺加剧。2020年年初至第三季度国内精锡社会库存持续下降,虽然近期去库速度放缓,但6000-7000吨的数量较之高峰期15000吨仍属于偏低水平。
目前,国产锡矿供应整体平稳。受环保及资源整合政策影响,近年国产锡矿供应整体趋稳,后市供应大量增长可能性不大,关注银漫矿业复产动态。进口矿方面,缅甸矿进口量继续下降,锡矿加工费受打压。受缅甸气候及疫情影响,矿端供应转为短缺。数据上来看,2020年锡矿进口总量15.8万吨,折合金属量约42000吨,累计同比减少11.3%。进口锡矿占国内矿供应总量约30%,其中缅甸矿占进口量的95%,缅甸矿的出货数量对国内原料市场非常重要。
精锡产量方面,2020年中国精炼锡产量不降反增,受锡矿进口量逐年下降的影响,2018-2019年精锡产量连续下降,但2020年精锡产量不降反增,产量增长原因主要是锡价稳健上涨提升冶炼厂生产积极性,云锡新厂投产也提升了产能和产量。2020年中国精炼锡产量为15.75万吨,同比增长7.0%。锡矿资源紧缩以及加工费低迷之下,多数冶炼厂仍保持生产,部分冶炼厂转而使用更多的再生原料,也有小部分冶炼厂削减产量或暂停生产。
进出口数据方面,2020年精锡大量进口,近期出口窗口已打开。2019年12月起,进口窗口出现打开迹象,2020年3月份起显示进口盈利更多直至7月,10-11月份每月进口量逾1000吨。2020年全年进口17718吨,累计同比增长478.1%。春节前后随着外盘奋力上扬,出现出口盈利空间,可关注相关锡制品出口动态。精锡库存方面,10月起锡锭库存去库放缓,受精锡产量以及进口锡数量双增的影响,10月起国内锡锭社会库存去库速度放缓,上海、广东地区库存在6000-7000吨左右徘徊。
精锡消费端,2020年中国锡消费占全球总消费量约49%,其中锡焊料占63%,锡化工占15%,马口铁占7%。2020Q3起焊料下游行业强劲反弹,2021年热门行业值得期待。化工端,疫情影响短期出口需求,未来仍能保持增长。镀锡板端,疫情因素支撑需求增长,原料价格上涨压缩企业利润。总体来看,2020年中国锡市场呈现紧平衡特征。
后市预测:2021年锡价或将前高后低
利多:供应端:国外的锡锭供应以及国内的锡矿供应难以快速增长,供不应求的局面将继续支撑一季度锡价走势。需求端:最大下游锡焊料行业用量受半导体、光伏、5G等行业利好支撑,热门终端市场预期普遍良好。随着疫苗的推广,欧美市场需求开始复苏,加快库存消耗。
利空:国内:锡价强劲上涨将促进缅甸低品位原矿的回采,预计二季度后期进口锡矿将出现增长。需求方面随着疫情的控制和改善,下游订单回流可能会打压一部分需求。国外:随着锡价上涨以及疫情得到进一步改善,印尼、马来西亚等主产国的锡锭产量有望回升。
价格预测:国内锡价20万元/吨可期!需关注二季度后期至下半年锡价回落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