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68

  • 随着全球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锰酸锂市场呈现出持续扩展的趋势。尤其是在电动两轮车以及储能设备领域,锰酸锂凭借其成本优势和安全性能,需求量预计将持续上升。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锰酸锂在低成本电池应用中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为其在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中提供了增长机会。 企业通过材料掺杂、纳米化等技术手段,持续改进锰酸锂的循环寿命、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这些技术进步不仅提升了锰酸锂电池的竞争力,还扩大了其市场份额,使其在更多的应用场景中具备更强的适用性。同时,锰酸锂的技术路线正在朝着材料的复合化方向发展,与其他正极材料的混合使用成为主流,以进一步提升电池性能。 全球供应链的完善和锰资源的稳定供应,也为锰酸锂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各大生产企业纷纷扩展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新建和扩建项目的增多将显著提高全球锰酸锂的产量,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 锰酸锂产业链的上游环节主要涉及锰矿资源、锂源以及其他化学原材料的提取和加工。作为锰酸锂生产的核心原料,锰矿资源在全球分布广泛,主要集中于南非、澳大利亚和中国。锂资源则来源于锂辉石和盐湖提锂,主要产地包括智利、澳大利亚和中国。碳酸锂的生产和供应在上游环节中同样至关重要,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锰酸锂的生产成本。 中游环节专注于锰酸锂的生产制造,关键工艺包括原料混合、煅烧、粉碎以及表面处理。生产方法多样化,包括固相反应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水热法和喷雾干燥法。固相反应法因其成熟且成本低而广泛应用,而溶胶-凝胶法可以制备出高均匀性纳米结构的锰酸锂。共沉淀法通过精准控制沉淀过程获得均匀颗粒的产品,而水热法则在高温高压下合成性能卓越的材料。喷雾干燥法则因其适合大规模连续生产而备受青睐。 锰酸锂的下游应用广泛,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涉及电动两轮车、电动工具、3C数码产品以及A00级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下游主要参与者包括锂电池生产商和终端产品制造商。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快速增长,对锰酸锂的需求持续上升。然而,在某些高端市场(如高性能电动汽车),锰酸锂面临其他正极材料的竞争,因此其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 锰酸锂产业链的主要风险包括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政策环境的变化以及下游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特别是锰矿和锂资源价格的波动,是影响锰酸锂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

  • 2025 年1月,锰酸锂的产量与上月相比有所下降,但同比有所增长。 产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国内春节假期的影响,大多数锰酸锂生产企业进行了停产检修,导致1月产量明显减少。此外,下游电芯厂的备货意愿低于往年,对市场未形成积极推动。 预计到2025年2月,锰酸锂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仍未完全恢复,加之2月天数少于1月,因此预期2月锰酸锂产量将继续下滑。

  • 2024年11月,中国四氧化三锰的产量环比小幅下滑。 11月四氧化三锰产量下行的主要原因是,锰酸锂市场目前处于去库存阶段,加之之前的价格下跌,市场情绪较为悲观,对原材料的采购量有所减少。这一趋势导致电池级四氧化三锰企业的生产计划下调。预计到12月,锰酸锂市场将进一步疲软,电池级四氧化三锰的产量可能会继续下降。同时,电子级市场面临供过于求的局面,企业在生产上表现得更加谨慎。 总体而言,预计12月中国四氧化三锰的总产量将进一步减少。

  • 在电动汽车领域,人们常常在三元锂和磷酸铁锂两大技术路线间举棋不定,而在同样关注低碳出行的电动两轮车行业中,无论是用户还是整车企业,尽管也面临着多种技术选择,但似乎更倾向于采用锰酸锂电池。这主要源于下面的三大优势: 首先,从晶体结构角度来看,尖晶石型锰酸锂相较于三元锂层状氧化物,具有更高的稳定性。锰酸锂属于立方晶系,拥有三维隧道结构,使锂离子能够可逆地嵌入和脱出而不导致晶格结构的坍塌,因此表现出卓越的倍率性能和稳定性。 其次,在热稳定性方面,虽然三元锂电池在主流锂电池中能量密度最高,但其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在约200℃时可能发生分解,引发剧烈反应,甚至爆炸。而锰酸锂的合成温度至少为700℃,其热分解温度远高于三元材料,显示出更佳的安全性。 最后,在成本方面,锰酸锂原材料资源丰富,价格也明显低于其他产品。此外,由于锰酸锂电池电压较高,需要的电芯数量较少,从而表现出体积优势。因此,锰酸锂不仅性能优异,还因安全性和经济性受到业界和消费者的关注。

  • 本周SMM锰酸锂,容量型平均价格为31000万元/吨,动力型平均价格为34500万元/吨。 近期,碳酸锂价格的小幅回升促使锰酸锂企业心态趋于稳定,悲观情绪有所减弱。二锰型锰酸锂由于客户需求集中,且二氧化锰的高价持续,因此企业随着碳酸锂价格回升,有意维持二锰型锰酸锂价格。而四锰型锰酸锂则因市场中存在低价出货现象,加上产品同质化明显,且下游需求未见明显改善,导致其价格依然维持低位,难有回升。预计下周锰酸锂价格将暂时保持稳定,但如果碳酸锂价格继续上涨,可能会小幅推动锰酸锂市场价格上行。  

  • 2024 年,锰酸锂正极材料的价格受制于碳酸锂价格波动及整体市场供需状况的影响。碳酸锂仍然是锰酸锂成本构成中的主要部分,因此锰酸锂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与碳酸锂的价格同步。此外,由于锰酸锂产能过剩现象明显,行业竞争激烈,部分市场参与者为促进销售采取降价策略,这导致现货价格不断下跌。在碳酸锂价格缺乏明显上涨动力的情况下,锰酸锂市场的价格缺乏有力支撑,不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滑趋势。 2024 年中国锰酸锂产量估计为12万吨,同比增加31%。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和消费电子市场的更新,锰酸锂材料凭借优越的倍率性能、低温性能及低材料成本优势,以及丰富的锰资源,继续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需求将进一步增长。然而,随着市场产能的快速扩张,供应过剩的问题将愈加明显,行业竞争加剧,面临重组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预计到2026年,中国锰酸锂产量将明显下降。 2026年至2030年,随着行业重组的完成和市场活跃度的恢复,终端应用领域的持续渗透将推动产量回升,尽管增速有所放缓,预计到2030年,中国锰酸锂产量将达到10.6万吨。

  • 锰酸锂在锂电池中的应用通常以尖晶石结构出现,这种晶体形态相较于层状结构更稳定。在实际运用中,虽然锰酸锂也能呈现层状结构,但由于尖晶石结构的稳定性,通常更倾向于采用其尖晶石形式。除了锰酸锂外,钴酸锂和三元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也具有尖晶石结构,但锰酸锂的尖晶石结构在细节上具有独特的特性。 优点:锰资源丰富,使用锰酸锂可以显著降低电池成本,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与应用。 采用LiMn2O4正极的电池即便没有保护电路,也能安全运行,具备良好的耐过充放电和低温性能。锰无毒且无污染,其回收技术已在原电池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使LiMn2O4正极材料对环境更友好。 缺点: 材料本身在稳定性上存在不足,需要与其他材料混合使用;在高温条件下性能不佳,循环寿命较短,衰减速度快。这些缺点主要源于锰的固有特性。

  • 2024 年10月,中国四氧化三锰的产量较上月和去年同期均有所增加,其中电池级四氧化三锰的增产尤为明显。 这一趋势主要得益于锰酸锂市场出现轻微回暖迹象,而四氧化三锰凭借其成本优势,在锰酸锂原料市场中的份额有所扩大,促使相关企业调整生产计划,增加产量。预计到11月,锰酸锂市场将恢复稳定,电池级四氧化三锰的产量增长可能停滞,而电子级市场仍面临供过于求的问题,改善难度较大。 整体来看,11月中国四氧化三锰的产量将环比小幅下降。

  • 2024 年10月,中国锰酸锂产量同比和环比均略有增长。 其主要原因在于碳酸锂价格较9月变化不大,逐渐趋于稳定,从而拉动锰酸锂价格趋稳,企业的产能安排略有增加,多数企业的悲观情绪也有所缓解。 预计到11月,锰酸锂市场需求增长乏力,企业将保持稳定生产。然而,由于市场整体供应过剩的情况仍然存在,部分企业可能会选择进一步减产,以应对库存过剩或价格下行的压力。根据市场反馈,预计11月中国锰酸锂产量环比将小幅下降。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