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6

  • 锑镁维持强势 钨钼钛锗偏弱 钒价继续回调【机构研报】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得研报显示: 锑:地产政策频出,静待传统需求复苏,驱动锑价继续上行。近期上海、南京等地地产政策陆续推出。中金研报认为,随着各地政策的积极响应,地产需求有望逐步企稳,提振锑的传统下游阻燃剂领域需求;叠加海外夏休结束,出口有望继续改善,以及光伏玻璃需求高速拉动;在锑矿供应刚性且国内冶炼厂商锑锭库存处于历史低位的背景下,锑价有望继续攀升。 钼:钼价或维持窄幅震荡。中金研报认为,一是本周以来钢厂招标价格多在27.8-28.3 万元/吨不等,稍有稳中小幅下压趋势,但整体而言,月初仍有较多钢材企业愿意进场招标,需求仍有支撑;二是受近期降雨天气居多、环保打黑力度较大、能源价格升高等因素影响,部分矿山开采及冶炼工厂生产速度放慢,市场现货资源仍旧相对紧俏。我们认为,当前钼价处于较高位,上下游维持博弈状态,下游用户基本保持谨慎消费,钼价或维持窄幅震荡。 钨:钨价或维持震荡,关注光伏钨丝、硬质合金等需求。本周钨价维持震荡,我们认为,一是钨矿供给较为刚性,二是中游冶炼厂盈利持续承压,成本支撑较强。考虑到行业发展动态,我们建议关注光伏钨丝、硬质合金等需求。 钒:市场需求整体偏弱,短期或将延续弱势。近期终端需求释放有限以及市场供应充足导致钒价整体承压,市场交易清淡。我们认为下游合金厂成本亏损或影响采购需求,短期钒价或将延续弱势。 钛:采购信心恢复,海绵钛价格有望迎来转机。我们预计后续海绵钛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有望迎来转机,价格上涨有望进一步驱动下游客户的采购需求增长。 镁:镁价继续偏强运行,行业利润有望回升。一是低库存支撑镁价。二是近期原镁价格走强,我们测算吨镁利润继续回升。三是汽车轻量化、镁基储氢等具备发展潜力。我们认为下半年行业利润有望增长,建议关注新兴领域需求。 锗:锗价高位震荡,静待旺季到来。上游原料供应依然偏紧,支撑锗价高位运行;需求侧处于传统淡季,导致出货较难,整体成交偏淡。我们认为,随着国内秋季旺季需求复苏,锗价有望高位震荡后重回上行通道。 估值与建议 我们维持相关公司盈利预测、评级、目标价不变。建议关注锑、钒、钛、钼、镁行业机会,标的上建议关注华锡有色(未覆盖)、华钰矿业(未覆盖)、湖南黄金、钒钛股份(未覆盖)、安宁股份(未覆盖)。 风险 金属价格超预期下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 锑镁锗延续较强走势 钨钼钛趋弱 钒价短期承压【机构研报】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得研报显示: 上周钨精矿、钼精矿、五氧化二钒、钛精矿、金属镁、金属锗、锑锭价格分别环比-0.41%/+0.7%/-3.81%/+0.89%/+0.44%/持平/+0.63%。 评论 锑:地产政策优化加码,锑价有望持续上行。8 月31 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我们认为,此次地产政策调整力度超预期,随着后续政策落地有望带动阻燃剂需求迎来改善,叠加光伏玻璃需求高速拉动;在锑矿供应刚性且国内冶炼厂商锑锭库存处于历史低位的背景下,锑价有望继续攀升。 钼:国内钼价窄幅震荡,稳增长政策落地叠加需求旺季有望提振下游需求。 我们认为,供需双弱背景下供应商让利意愿较低,采购商压价情绪较强,整体成交偏淡,价格维持窄幅震荡。我们认为,考虑矿山生产、物流运输可能产生供给扰动,同时需求侧“稳增长”政策逐渐落地,主要用钢行业及机械行业总体平稳运行,叠加金九银十消费旺季将至,下游需求有望提振。 钨:三季度钨价或维持震荡,关注需求回暖节奏。本周国内钨价略有反弹,我们认为主要一是钨矿供给较为刚性,二是中游冶炼厂盈利持续承压,成本支撑较强。我们建议关注稳增长背景下,下半年传统与新兴需求有望共振。 钒:下游采购意愿不足,钒价延续承压。 钛:宏观稳增长政策刺激下,钛价有望逐步企稳。本周下游需求恢复,国内钛精矿主流成交价格持稳,考虑到下游消费商普遍持观望态度,我们预计未来国内钛价仍将以持稳为主。 镁:低库存下镁价偏强运行,行业利润有望回升。近期镁价走强,我们测算原镁利润继续回升。我们认为原镁供给偏紧,低库存支撑镁价,在汽车轻量化、镁基储氢等背景下,下半年行业利润有望增长,需关注新兴领域相关机会。 锗:锗价高位运行,静待旺季到来。我们认为,随着国内秋季旺季需求复苏,锗价有望高位震荡后重回上行通道。 估值与建议 我们维持相关公司盈利预测、评级、目标价不变。建议关注锑、钒、钛、钼行业机会,标的上建议关注华锡有色(未覆盖)、华钰矿业(未覆盖)、湖南黄金、钒钛股份(未覆盖)、安宁股份(未覆盖)。 风险 金属价格超预期下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 上半年煤炭业务同比少赚11.11亿 永泰能源持续加码钒电池

    剥离了营收高利润低的石化业务后,焦煤细分行业龙头企业永泰能源(600157.SH)在上半年的净利润得到进一步提高。 昨日晚间,永泰能源发布2023上半年业绩情况,公司上半年实现总营收139.82亿元,同比下降15.70%;实现净利润10.13亿元,同比增长31.45%;实现扣非净利润10.05亿元,同比增长27.29%。 谈及营降利增的原因,永泰能源证券事务处的工作人员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营收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不是煤炭,而是去年年底剥离了石化板块的贸易,出售了一部分华瀛石化的股权,石化业务的营收占比较大,但利润占比较低,所以上半年营收有所下降。 从主营业务煤炭产业表现来看,受夏季保供与煤价下行的影响下,永泰能源上半年原煤与洗选煤的产销量同比上升,但煤炭采选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6.58%,比去年少赚11.11亿元。 对该业务的表现,上述工作人员也坦言系因前一段时间煤价比较低。“近期才开始有所企稳目前来说主焦煤现货价格在2000元/吨左右。” 永泰能源也在半年报中表示,由于焦煤矿井资源禀赋及安全条件均逊于动力煤矿井,在安全、环保常态化监管背景下,国内焦煤有效供给或逐步收缩。加之焦煤资源稀缺、中长期产量预计将下降,在经济复苏背景下,焦煤供需将处于震荡偏紧状态,焦煤价格也将逐步回升。 新能源业务方面,6000吨/年高纯五氧化二钒选冶生产线的一期工程(3000吨/年)在上半年如期开工建设,该计划分为二期建设6000吨/年高纯五氧化二钒选冶生产线及配套工程。 一期工程预计于2024年下半年投产,达产后将占据目前国内石煤提钒20%左右市场份额。据永泰能源介绍,该项目是目前国内单条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环境最友好的石煤提钒生产线。 钒电池产线方面,1000MW大容量全钒液流电池及相关产品生产线一期工程(300MW)也在上半年开工建设,预计于2024年下半年投产,达产后将占据目前国内10%左右市场份额。 对于钒电池的目标客户,永泰能源证券事务处的工作人员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正在做开拓市场的工作。“大型的光伏基地或者是风电基地之类都是我们的目标客户,我们自己的电厂也可以用于调峰调频作用。但我们必须得等钒电池定型以后才能真正的往外推,所以我们现在也只是初步在做,我们争取等它在量产的同时能直接对外售卖。” 对于眼下的发展目标,永泰能源在半年报中表示,将加快推进年产 600 万吨证载规模的优质化工用煤及动力煤的海则滩煤矿建设,争取早日投产见效。 此外,在已形成的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基本架构基础上,继续积极推动钒资源开发、钒电池制造等全钒液流电池相关生产线开工建设。

  • 据MiningWeekly报道,澳大利亚联邦资源部长马德琳·金(Madeleine King)本周表示,政府和行业需要共同推动进一步投资来加快关键矿产行业发展。 马德琳在珀斯透露,澳大利亚关键矿产重大项目数已经从2021年的71个增加到81个,总投资额从300亿澳元增加到420亿澳元。 这些项目有一半以上位于西澳,包括11个锂矿、3个高纯氧化铝以及9个镍/钴项目。另外还有33个其他矿产项目,包括石墨、稀土和钒。 这些项目总价值超过220亿澳元。 “澳大利亚的关键矿产对于我们同国际伙伴共享清洁未来将发挥重要作用。为此,需要构建新的供应来源,打破市场集中,实现供应多元化”。 “我们必须与志同道合的经济体合作,投资关键矿产开发,应对供应链挑战”,马德琳本周称。 马德琳称,澳大利亚政府还希望帮助矿企发展下游产业。 “这与我们发展行业制造能力的计划相符。我们希望国家能够提高自己产品的附加值”。 “市场也将抓住这些机会”。 “这在锂行业特别明显,目前西澳已经有3个氢氧化锂加工项目分别处于在产、建设或计划之中。” 在稀土行业,我们也在抓住更多提升附加值的机会。 “在整个漫长而又复杂的稀土供应链中,澳大利亚目前仅涉及开采和选矿两个阶段。但是雷纳斯(Lynas)公司的卡尔古利项目和哈斯丁(Hastings)公司的扬吉巴纳(Yangibana)项目已经进入下游分离和浸出阶段”。 雷纳斯稀土公司在卡尔古利的新厂将处理来自韦尔德山(Mt Weld)的精矿,进一步巩固世界最大一体化稀土设施之一的地位。 “这是对可能停止分离和浸出的马来西亚稀土厂的一个重要替代”。 在澳交所上市的伊鲁卡资源公司(Iluka Resources)的埃内巴(Eneabba)稀土冶炼厂正在建设。该厂在珀斯北面,也有助于澳大利亚推动下游稀土氧化物的生产。 “该项目已经获得澳大利亚政府关键矿产计划12.5亿澳元的贷款支持。一旦投产,它将成为澳大利亚首个全稀土氧化物精炼厂一体化项目。” “澳大利亚政府在关键矿产行业和提高附加值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去年10月份编制的预算中,我们安排1亿澳元的资金通过关键矿产开发计划以竞争方式支持未来三年的早中期项目。” “我们还将在四年内投资5050万美元建设澳大利亚关键矿产研究和开发中心,以帮助挖掘我们国家的关键矿产潜力。为确保政策无误,政府还在研究制定新的关键矿产战略”。 “该战略将体现加速行业发展的国家目标,并将澳大利亚定位成清洁能源超级大国。目标包括为澳大利亚地方和原住民创造经济机会,提升主权和产业,并构建可靠、有竞争力和多元化的供应链。” “我们意识到开采和冶炼这些高价值矿产所面临的挑战。但是我们将同行业密切合作,确保成功完成这项重要的国家使命”。

  • 储能需求可期 钒电池概念走强【SMM快讯】

    》查看SMM小金属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钒现货历史价格 SMM2月20日讯:受储能电池需求可期等利好预期,钒电池概念午后走强。截至2月20日下午收盘,钒电池概念涨幅为1.67%。个股方面,四川长虹、龙佰集团涨超4%。西部矿业、钒钛股份均涨超3%。金岭矿业、河钢股份涨超2%。不过,根据SMM的调研,目前上游成本端挺价惜售,但是下游需求偏弱,对当前的市场报价接受度有限,市场观望情绪浓厚,若供需关系没有改善,后市钒价或将出现小幅回调。 消息面上,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日前与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大连融科储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在辽宁省大连市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各方就提高攀枝花钒钛之都钒产业引领能力,建设世界级钒产业基地和钒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中心,提升攀枝花市钒资源在非钢领域的高效率高附加值利用,推动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化、商业化快速发展,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同意建立更加紧密、深入、广泛的战略合作关系。 永泰能源此前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向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转型发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公司制定的储能发展规划第一步“1年内储能产业取得实质性突破”已得到有效落实:一是发挥合力优势,进军储能行业。二是全力拓展上游领域,获取优质钒矿资源。三是积极开展储能项目应用,加快形成示范效应。四是聚焦储能装备制造,打造全产业链发展。 中国是钒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根据USGS的估算,2021年底中国钒储量规模约为950万吨(本段均以钒金属当量计),在全球储量中的占比约为40%,而从产量来看,2021年中国钒产量达到7.3万吨,在全球产量中的占比接近2/3。 》点击查看SMM钒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储能电池的火热,让钒电池概念进入市场的视野。钒电池成本与铅酸电池相近,它还可制备兆瓦级电池组,大功率长时间提供电能,因此钒电池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具有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不可比拟的性价比优势。钒电池生产工艺简单,价格经济,电性能优异,与制造复杂、价格昂贵的燃料电池相比,无论是在大规模储能还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源的应用前景方面,都更具竞争实力。 说到钒电池,一起来看看钒现货近来的价格表现。此前受原料推动,钢厂节后入场采购以及海外钒价利好等因素推动,钒价迎来了一波上涨。根据SMM金属钒现货的历史报价显示,以五氧化二钒 (片状V2O5>=98%)的平均价为例,其均价在12月2日触及了121000元/吨的低点之后,便开启了整体的上涨之路,截至2月20日,其均价报139500元/吨,两个多月以来,涨幅为15.29%。值得注意的是,五氧化二钒 (片状V2O5>=98%)139500元/吨的这个平均价自2月8日以来,就触及了139500元/吨,近来价格处于横盘持稳状态。根据SMM的调研,目前上游成本端挺价惜售,但是下游需求偏弱,对当前的市场报价接受度有限,市场观望情绪浓厚,若供需关系没有改善,后市钒价或将出现小幅回调。 机构观点 财通证券在点评钒钛股份的研报中表示,1)三方深度合作,有利于全钒液流电池产业链加速规模化;2)政策催化钒储能电池项目加速落地,储能用钒需求增长推动钒价稳步上涨;3)定增布局钒技改与钒电解液研发,增强钒电池产业链竞争优势 光大证券此前指出,基于成本、技术、市值弹性角度,看好:1)在钒资源及生产方面有优势且逐步布局钒电池相关产业链的企业;2)在电堆的结构设计上有一定生产壁垒的环节,如质子交换膜等。3)从市值弹性角度,推荐钒钛股份,关注河钢股份、东岳集团等。 据浙商证券之前测算,1GW钒电池大约需要使用1万吨五氧化二钒。到2025年,国内钒电池将用2.64万吨五氧化二钒,占我国钒产量的15%左右。浙商证券在点评永泰能源的研报中表示,安泰能源紧盯储能赛道,聚焦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发展储能方向布局是公司确立的长期发展战略,公司已经通过合资方式成立德泰储能,通过收购优质钒矿资源和建设钒电池储能示范项目,以及为新能源及传统电力系统提供全套储能解决方案,全力打造电化学储能全产业链。 推荐阅读: 》小金属轮番抢眼钛迎“涨声”钛白粉企业纷纷跟进复苏还在路上!【SMM分析】 》钛白粉市场持续转暖 钛市场维持稳定运行【SMM钛现货周评】

  • 河钢含钒汽车钢首供国内最大清洁能源专用重卡生产企业

    近日,河钢生产的含钒汽车钢发往陕汽大同专用汽车有限公司(陕汽大同),用于汽车关键零部件制作。 今年以来,河钢持续推进“两个结构”优化,重点围绕“四个更加关注”,深度对接高端客户需求,不断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此次瞄准新产业和新业态市场确定目标客户后,在与陕汽大同的对接过程中,专门组建了技术攻关团队,快速精准对接客户,从合同签订沟通、合同交付跟踪、物流发货衔接、商务问题反馈、结算开票服务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细致梳理攻关,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客户产品应用的特点,严格控制各项工艺参数,结合产线设备运行状况,不断优化各种参数,确保产品各项性能指标满足客户需求,实现稳定供货。 陕汽大同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是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陕重汽)投资控股的专用车生产企业,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专用重卡生产企业。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