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4

  • 江苏盐城:光伏装机量5.85GW 同比增长58.6%

    截至9月底,盐城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567.1万千瓦,同比增长16.3%,占全省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19.3%。其中,风电948.8万千瓦,同比增长0.1%,占全省风电装机的41.2%;光伏发电585.3万千瓦,同比增长58.6%,占全省光伏发电装机的10.7%;生物质发电33.0万千瓦,同比增长6.5%,占全省生物质发电装机的10.4%。

  • 国家能源局:上半年新增装机破100GW!

    7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0.7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1亿千瓦,同比增长51.6%;风电装机容量约4.7亿千瓦,同比增长19.9%。1-6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1666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71小时。1-6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441亿元,同比增长2.5%。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540亿元,同比增长23.7%。 太阳能装机方面,6月新增装机23.33GW,整个上半年则累计新增装机102.48GW。 相比之下,去年同期6月份的新增装机量为17.21GW,上半年新增装机78.42GW,直到8月份新增装机才实现“破百”。

  • 江苏盐城:到2025年光伏装机规模达达6.5GW

    近日,江苏省盐城市公布《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盐城)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指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光伏方面。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发展并举的原则,有序推进开展 7 家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鼓励利用企业厂房、车棚和公共建筑等屋顶资源,推动建设一批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因地制宜利用垦区农场空闲场地、沿海滩涂、鱼塘水面等空间资源,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布局,建设一批“光伏+”综合利用基地。支持探索实施一批“光伏+高速”“光伏+铁路”“光伏+机场”“光伏+道路”示范工程。到2025年,全市光伏发电装机规模650万千瓦左右。 风电方面。科学有序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打造千万千瓦级近海和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基地,推进射阳、滨海、大丰等地百万级示范项目,实施超大功率海上风机、海上风电柔性直流等示范应用。稳妥推进深远海风电试点应用,研究多种能源资源集成的海上“能源岛”建设可行性,探索盐城海上风电、光伏发电融合发展。推进研发设计、装备制造、风场开发、工程安装、运维服务等风电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打造先进风电装备制造集群,培育壮大优势企业,推动风电产业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化、市场拓展国际化、运维服务一体化,建设国家级海上风电检验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风电产业基地。到2025年底,全市风电装机规模达到1050万千瓦左右,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列全球城市首位,打造世界海上风电之都。 《方案》提到,到2025年,盐城市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突破17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35%以上。 根据《方案》,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风电方面。科学有序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打造千万千瓦级近海和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基地,推进射阳、滨海、大丰等地百万级示范项目,实施超大功率海上风机、海上风电柔性直流等示范应用。稳妥推进深远海风电试点应用,研究多种能源资源集成的海上“能源岛”建设可行性,探索盐城海上风电、光伏发电融合发展。推进研发设计、装备制造、风场开发、工程安装、运维服务等风电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打造先进风电装备制造集群,培育壮大优势企业,推动风电产业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化、市场拓展国际化、运维服务一体化,建设国家级海上风电检验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风电产业基地。到2025年底,全市风电装机规模达到1050万千瓦左右,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列全球城市首位,打造世界海上风电之都。 科技创新方面。聚焦“5+2”新兴产业和23条产业链,推动绿色低碳技术攻关,重点开展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新一代高效光伏电池、海上风电直流输电、海上风电耦合制氢、近海漂浮式光伏、节能环保、未来能源、环境治理修复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加大对风电制氢、漂浮式风电、半直驱风电机组技术等风能利用技术的研发应用,实现风能技术关键材料及核心部件自主可控。 据《方案》,其中重点工程项目汇总表内共含约7个风电相关项目,包括龙源100万千瓦海上风电、江苏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三峡能源江苏大丰800MW海上风电、天润大丰6.95万千瓦风电场、射阳港陆上分散式试验风场、射阳245万千瓦近海风电开发、大丰200MW风光同场示范等项目。 以下是具体原文: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盐城)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南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国家碳达峰试点(盐城)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盐城市人民政府 2024年7月1日 点击查看详情: 国家碳达峰试点(盐城)实施方案.pdf

  • 山东青岛: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 打造百万千瓦级海上新能源基地

    7月6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青岛)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总体要求,聚焦能源、工业、建筑、交通、海洋等重点领域,依托科技和政策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到2025年,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体系和政策机制基本建立,碳达峰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到2030年,重点领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探索形成一批在发展中降碳、在降碳中推动更高质量发展的“青岛方案”和“青岛经验”,形成良好示范效应。 在重点任务提到,实施新能源倍增计划。坚持集散并举,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全面建设黄岛、胶州、莱西国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鼓励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等“光伏+”项目建设。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打造百万千瓦级海上新能源基地。加快建设“东方氢岛”,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培育“风光+氢储能”一体化应用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地热能,探索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等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到2025年和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分别达到600万千瓦和1000万千瓦。 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利用能源互联网、分布式微网、虚拟电厂(VPP)等,打造以高比例外电送入、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和调控为发展方向的坚强智能电网,建成岛城500千伏、正阳500千伏等骨干电网项目。加快发展新型储能,推进“可再生能源+储能”模式,新建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按比例配建或租赁储能设施。鼓励引导新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项目合理配置储能设施,全面提升新型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应用水平。到2025年和2030年,新型储能规模分别达到40万千瓦以上和100万千瓦以上。 点击跳转原文链接: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青岛)实施方案的通知 光储行业目前已经展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在全球均坚持低碳目标的当下,各国也将光储行业的发展作为其低碳路程上的重中之重,市场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如何在白热化的全球竞争中把握时代机遇?全球光伏行业未来又将是繁花似锦还是荆棘遍地? 在SMM即将于2024.10.09 - 2024.10.10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THE EGG召开的 2024 NET ZERO EUROPE 欧洲零碳之路—光伏&储能峰会 中,您将找到答案!在此次大会上,您不仅可以与不同公司的专家和领导讨论光伏的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还可以与政府人员共同讨论光伏的发展政策! 点击下图可了解会议详情~

  • 国网经营区:上半年新增风光新能源装机规模9615万千瓦

    7月11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京召开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发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服务新能源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介绍国家电网经营区新能源发展情况,总结公司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工作成效,分析新能源发展形势,发布服务新能源发展的国网行动和倡议,介绍深化电力市场建设有关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国家电网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等决策部署,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引领带动源网荷储全环节综合施策,全力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报告》详细介绍了2023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内新能源发展情况,系统阐释了国家电网公司服务新能源发展的履责意愿,从电源并网、电网建设、调度运行、市场交易、技术创新5个方面全面梳理了公司服务新能源发展的重点举措和创新实践,分析新能源发展形势,并发布服务新能源发展的国网行动和倡议。 2023年,国家电网经营区新能源并网消纳主要呈现四个特点:装机规模再上新台阶,经营区全年新增风光新能源装机容量2.26亿千瓦,新增规模约为2023年底美国新能源累计装机的80%、德国的1.5倍;分布式电源成为增长主体。累计新能源装机达到8.7亿千瓦,占电源总装机的37.7%,同比提高6.1个百分点;电力电量屡创新高,全年新能源发电量1.2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6.9%,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新能源利用率97.4%,连续4年保持在97%以上。 2023年,国家电网公司综合施策,从5方面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发挥电网平台功能,做好并网服务。坚持“全网统筹、保量稳率”,积极推进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加快配套电网工程建设,科学服务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保障新能源“应并尽并、能并早并”。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云平台,为新能源场站提供线上服务。 加快电网建设,提高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持续加强新能源接网和送出工程建设,累计建成“19交16直”特高压输电工程;推进配电网高质量发展,满足各类分布式电源并网和运行需要;加快推进调节能力建设,在运在建抽水蓄能装机9404万千瓦,服务煤电灵活性改造和新型储能发展;积极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建设。 加强全网统一调度,提升系统消纳水平。全力服务新能源建设投产、安全运行和高效利用,精心调度、度电必争,持续加强全网统一调度,推进现货和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强化极端天气下新能源功率预测能力,充分发挥新能源保供增供作用,提升新能源主动支撑能力,为新能源高比例消纳和电网安全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扩大市场交易规模,深挖新能源消纳潜能。加快推动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完善市场规则和机制,强化中长期市场连续运营,扩大绿电绿证交易规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服务电力保供和转型;服务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运行,更好适应新能源参与市场需要,积极开展风光水火打捆交易、发电权交易、新能源优先替代等多种交易,2023年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5515亿千瓦时,占新能源总发电量的45%。 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持续加强新能源技术创新,开展新型电力系统技术攻关,加大新能源领域科技研发投入,组织开展163项科技项目研究;进一步推动完善新能源标准体系,主导制定国际标准7项,国家标准17项;积极参加国际国内交流,与各方共同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2024年上半年,国家电网经营区新能源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高效消纳的良好态势。新增风光新能源装机规模9615万千瓦,同比增长18%;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4462万千瓦,同比增长18%。新能源发电量73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新能源利用率96.2%,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按照国家规划,到2025年、2030年,全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分别达到20%、25%左右,电源结构持续清洁化,新型电网建设加快推进,电力需求较快增长,储能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政策机制和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国家电网公司将坚决扛牢电网责任,统筹保供与转型,推进大力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强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加强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加强调节能力建设、加强电力调控体系建设、加强负荷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全社会节能提效、加强高水平科技创新、加强配套政策机制研究、加强统筹协调与管理创新10项工作,以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光储行业目前已经展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在全球均坚持低碳目标的当下,各国也将光储行业的发展作为其低碳路程上的重中之重,市场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如何在白热化的全球竞争中把握时代机遇?全球光伏行业未来又将是繁花似锦还是荆棘遍地? 在SMM即将于2024.10.09 - 2024.10.10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THE EGG召开的 2024 NET ZERO EUROPE 欧洲零碳之路—光伏&储能峰会 中,您将找到答案!在此次大会上,您不仅可以与不同公司的专家和领导讨论光伏的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还可以与政府人员共同讨论光伏的发展政策! 点击下图可了解会议详情~

  • 浙江湖州:到2030年光伏装机将达到5GW以上

    7月4日,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湖州)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进一步深挖光伏开发利用潜力。加快推进全域多场景光伏建设,深挖分布式光伏潜力,实施“光伏+工业”“光伏+基础设施”“光伏+公共建筑”行动,充分利用新建工业厂房屋顶、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等建设分布式光伏。持续推进省“百万家庭屋顶光伏工程”,支持居民利用屋顶发展户用光伏。 到2030年,实现具备安装条件的新建工业厂房屋顶安装光伏比例达到100%,满足条件的新建公共建筑可安装光伏屋顶面积光伏覆盖率达到100%,既有建筑宜建尽建,实现“零碳”公共机构光伏覆盖率达到60%。加快推进安吉天子湖镇115兆瓦农光互补光伏项目建设。加强电网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光伏全容量保障性并网。到2025年、2030年,全市光伏装机分别达到360万千瓦以上、500万千瓦以上。 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国家碳达峰试点(湖州)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国家碳达峰试点(湖州)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州市人民政府 2024年6月28日 点击跳转原文链接: 国家碳达峰试点(湖州)实施方案

  • 印度:2024财年光伏新增装机量14.7GW

    截至2024年3月31日,印度在2024财年安装了约14.7GW的太阳能容量,其中包括11.7 GW的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装置和3GW的屋顶太阳能装置。根据JMK Research & Analytics的数据,新增发电量最多的三个邦分别是古吉拉特邦(4.8GW)、拉贾斯坦邦(3.4GW)和中央邦(0.8GW)。 截至2024年3月31日,印度公用事业规模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为68.2GW,另有65.6GW正在筹备中(拍卖已完成)。拉贾斯坦邦的太阳能装机容量为19.9GW,紧随其后的是古吉拉特邦(10.6GW)和卡纳塔克邦(9.2GW)。 JMK表示,2025年3月31日前,印度将启动约16.9GW的新增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项目和4GW的屋顶或现场太阳能项目。 在2024财年,印度国内电池板制造商Waaree、Adani和Vikram Solar出口的太阳能组件容量约占总产量的50%至70%。阳光电源、菲美和上能电气在逆变器出货量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

    6月30日,随着国电电力陕北锦界光伏100万千瓦、宁夏电力灵绍直流配套光伏100万千瓦等一批百万千瓦级新能源项目陆续并网发电,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其中风电规模6228万千瓦,保持世界第一;光伏规模4213万千瓦,实现跨越式增长;装机整体规模较“十三五”末增长超116.6%,占全集团发电装机总量比例由2021年的21.6%提升至31.4%。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国家能源集团对标对表“双碳”目标,多措并举、全面发力,多元化、快速化、规模化、效益化和科学化发展新能源,坚持区域统筹发展、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海上与陆地并进,抓实“两个联营”争取优质新能源项目,统筹谋划大基地项目,布局推进海上风电集群化发展,带动风光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实现了大基地建设率先起步、风电产业持续领跑、光伏产业跨越发展。今年上半年,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项目累计建设规模4554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增加1037万千瓦,预计今年年底新能源装机将突破1.2亿千瓦。 据悉,1亿千瓦新能源装机每年可发电2000亿千瓦时,可供6000多万户家庭使用。与火力发电相比,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60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亿吨,可有力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 5月 光伏新增装机19GW!

    6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5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截至5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0.4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6.9亿千瓦,同比增长52.2%;风电装机容量约4.6亿千瓦,同比增长20.5%。1-5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1372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59小时。1-5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2578亿元,同比增长6.5%。电网工程完成投资1703亿元,同比增长21.6%。 太阳能发电方面,1-5月新增7915万千瓦,仅5月新增装机1904万千瓦,同比增长47.6%。 2023年、2024年1~5月光伏新增装机见下图:

  • 甘肃:截至5月底 光伏装机容量同比增长67.35%

    6月13日,甘肃省电力处发布2024年5月全省电力生产运行情况。其中,甘肃省5月光伏发电32.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35%,占发电总量的18.32%。 截至5月底,全省发电装机容量9462.62万千瓦,同比增长33.02%。其中,风电2870.16万千瓦,同比增长35.52%,占30.33%;太阳能2744.02万千瓦,同比增长67.35%,占29.00%;储能365.21万千瓦,同比增长453.89%,占3.86%。 详情见下: 5月,全省完成发电量176.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9%。1-5月,全省完成发电量907.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2%。 5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142.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5%。1-5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17.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9%。 一、全省全社会用电情况 1.分产业用电 5月,第一产业用电量1.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56%,环比增长10.66%;第二产业用电量105.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5%,环比增长1.92%;第三产业用电量24.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6%,环比增长19.7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0.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0%,环比下降0.74%。 1-5月,第一产业用电量7.37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比重(下同)为1.03%,同比增长7.80%;第二产业用电量530.95亿千瓦时,占73.99%,同比增长7.40%;第三产业用电量116.24亿千瓦时,占16.20%,同比增长9.2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63.04亿千瓦时,占8.78%,同比增长5.18%。 2.分行业用电 在全社会累计用电中,农林牧渔业用电21.13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比重(下同)为2.94%,同比增长9.42%;工业用电525.39亿千瓦时,占73.21%,同比增长7.62%;建筑业用电6.33亿千瓦时,占0.88%,同比下降8.8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用电35.66亿千瓦时,占4.97%,同比增长6.4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7.96亿千瓦时,占1.11%,同比增长2.88%。 二、全省发电情况 1.发电装机规模 截至5月底,全省发电装机容量9462.62万千瓦,同比增长33.02%。其中,水电971.82万千瓦,同比增长0.00%,占总装机比重(下同)为10.27%;火电2511.42万千瓦,同比增长8.34%,占26.54%;风电2870.16万千瓦,同比增长35.52%,占30.33%;太阳能2744.02万千瓦,同比增长67.35%,占29.00%;储能365.21万千瓦,同比增长453.89%,占3.86%。 2.发电量 5月,全省完成发电量176.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9%,环比增长1.61%。其中,水电4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28%,占总发电量比重(下同)为23.57%;火电53.6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7.55%,占30.45%;风电48.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40%,占27.66%;光电32.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35%,占18.32%。 1-5月,全省完成发电量907.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2%。其中,水电124.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91%,占总发电量比重(下同)为13.74%;火电453.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2%,占49.94%;风电192.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60%,占21.26%;光电136.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84%,占15.06%。 3.平均发电利用小时 1-5月,全省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036小时,同比减少155小时,下降13.02%。其中,水电1278小时,同比增加153小时,增长13.58%;火电1803小时,同比减少164小时,下降8.35%;风电726小时,同比减少127小时,下降14.89%;光电532小时,同比减少38小时,下降6.70%。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