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513个
金田股份9月2日公告:公司拟将“金铜转债”原募投项目“年产7万吨精密铜合金棒材项目”变更为“年产1万吨双零级超细铜导体项目”和“450铜合金带材生产线改造升级项目”。“年产1万吨双零级超细铜导体项目”项目总投资为20,000万元人民币,其中拟使用募集资金13,485.93万元人民币(含募集资金及其相应利息,具体金额以出资时募集资金专户全部余额为准),项目建设周期27个月。“450铜合金带材生产线改造升级项目”项目总投资为15,000万元人民币,其中拟使用募集资金13,200.00万元人民币(含募集资金及其相应利息,具体金额以出资时募集资金专户全部余额为准),项目建设周期24个月。 金田股份的公告显示: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3]1375号)同意注册,公司获准向不特定对象发行面值总额1,450,000,000.00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为人民币100元,共计1,450万张,期限6年,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450,000,000.00元,扣除承销及保荐费用人民币2,830,188.68元(不含税),其他发行费用人民币2,049,528.29元(不含税)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1,445,120,283.03元。上述募集资金已于2023年8月3日全部到位,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上述募集资金到位情况进行了审验,并于2023年8月3日出具了“大华验字[2023]000439号”《验证报告》。公司开立了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并与本次发行可转债项目保荐机构、存放募集资金的银行签署了监管协议,对上述募集资金进行专户存储。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金铜转债”投资项目的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注A:公司结合下游客户群体构成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综合分析铜管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拟通过泰国铜管项目减少贸易摩擦风险,拓宽业务辐射范围,更好地满足国际客户的市场需求,经公司于2024年2月1日召开的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第八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2024年3月7日召开的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及“金铜转债”2024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批准,公司将原募投项目“年产8万吨小直径薄壁高效散热铜管项目”变更为“泰国年产8万吨精密铜管生产项目”,募投项目变更后,其剩余募集资金(含利息)全部用于新项目“泰国年产8万吨精密铜管生产项目”投资。 B:拟使用募集资金净额包含募集资金利息。) 提及本次拟变更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金田股份公告显示:为充分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资金和资源配置,保证公司募集资金合理有效使用,持续提升公司价值,促进公司长远发展,并结合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公司战略规划布局,公司拟对募投项目变动如下:拟将原募投项目“年产7万吨精密铜合金棒材项目”变更为“年产1万吨双零级超细铜导体项目”、“450铜合金带材生产线改造升级项目”,本项目变更涉及募集资金人民币26,685.93万元,占“金铜转债”总募集资金净额的比例为18.47%。变更后募投项目的情况如下: 谈及原项目变更投向的具体原因,金田股份的公告显示: 1、下游市场需求疲软,项目建设进度缓慢 铜棒的下游主要集中在水暖卫浴、建筑五金、交通运输、电力、电子等行业。房地产行业作为卫浴行业的关键下游市场,其发展态势对卫浴产品需求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房地产市场面临深度调整,行业整体呈现下行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0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8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4.10%;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0,280.21亿元,同比下降10.58%。2025年1-7月,商品房期房销售面积33,281.8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1%,房地产投资53,579.77亿元,同比下降12.0%,下行趋势仍未扭转。受此影响,卫浴行业市场需求显著萎缩,公司铜棒材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卫浴行业对铜棒材的采购需求减少。 综上,受宏观经济波动、房地产市场下行等因素的影响,铜棒下游市场需求疲软,若按原计划推进铜棒材项目,项目建成后面临产品滞销、产能过剩的风险将增加。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业务运营风险,在充分考虑行业发展情况、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公司经审慎研究,拟将“年产7万吨精密铜合金棒材项目”尚未使用的部分募集资金,调整用于与公司主营业务紧密相关的“年产1万吨双零级超细铜导体项目”和“450铜合金带材生产线改造升级项目”,以实现公司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长远战略发展。 2、深化产品客户升级,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1)年产1万吨双零级超细铜导体项目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汽车领域加速向新能源汽车转型,2024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为 47.6%;5G 通讯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核心支柱之一,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升级提供了经济可行的支撑,2024 年我国5G 基站累计建成总量突破 425 万个,同比增长 25.9%;除此之外,机器人、AI、电子线等领域近年来的高质量发展和技术突破都为铜产业带来了新增长极。与普通铜导线相比,镀锡铜导体具备优异的导电性能、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疲劳性等特点。双零级超细铜导线直径在 0.05mm-0.08mm,公差可控制在±0.001mm,精度远高于普通铜导线,能满足更精密的应用需求,是新能源汽车与机器人、5G通讯与 AI 算力、精密电子设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材料。当前,全球高性能铜线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德国等几个发达国家,我国铜线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国内高新产业领域的高端铜线自给率低,大部分依赖进口。 本项目产品双零(镀锡、裸铜)级超细铜导体作为高精度、高性能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 5G 通信、新能源、AI 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在充分利用现有优势资源的基础上,生产高精度高性能的双零级铜导线产品,可满足我国新能源等高端领域对高精度铜合金线材的性能要求,实现进口替代,对公司延伸产业链条,开拓高端市场,提高产能利用率,推动高性能铜线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450铜合金带材生产线改造升级项目 随着“中国制造 2025”战略的深入推进,集成电路、信息通信、智能制造、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迎来快速增长期,直接带动了市场对铜板带材的需求升级。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集成电路等信息产业、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智能制造等高端制造业领域对铜板带材的需求量将持续快速增长,推动行业加速实现产品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促使铜板带生产从传统中低档产品向满足高性能通信连接器、电子信息等产业需求的高质量、高精度中高档产品转型。与此同时,国家为促进有色金属工业优化结构、推动转型、提升效益,针对高精度铜合金带材产品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本项目对 450 铜带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升级为高端锡磷青铜带、精密紫铜带、铁青铜、铜镍硅、铜铬锆等高端铜合金带材,产品在导电率、晶粒度、光泽度等关键参数上均优于原产线铜带产品。技改后生产的高端铜合金带材可应用于开发高端接插件、汽车连接器、引线框架等产品,项目实施后可以有效满足电子信息等领域对高精度铜合金带材的需求,加快高端铜合金材料的进口替代步伐,同时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项目建设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提及本次变更部分募投项目对上市公司的影响,金田股份表示: 公司本次变更部分募投项目是公司基于募投项目实际进展情况以及公司经营发展规划进行的必要调整,有助于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将募投项目“年产7万吨精密铜合金棒材项目”变更为“年产1万吨双零级超细铜导体项目”和“450铜合金带材生产线改造升级项目”,有利于更好的推进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满足下游客户的市场需求,符合公司发展战略,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实现“世界级的铜产品和先进材料基地”的目标。 金田股份9月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2025年8月份,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1,295,500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比例为0.07%。 金田股份公告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8月27日-28日)显示: 1、公司上半年经营情况及利润同比增长的原因。 金田股份回应: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6.20亿元,同比增加3.53%;实现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91.98万吨,总销量86.03万吨,产销量保持同比增长,规模优势持续巩固;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3亿元,同比增长203.86%。2025年上半年,公司积极落实“产品、客户双升级”战略,快速切入新兴领域,公司产品在高端领域应用不断深化,实现对全球头部战略客户的深度覆盖;同时,海外市场销量继续保持增长,国际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此外,通过数字化建设,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公司产品毛利水平与盈利能力同比提升。 2、公司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 金田股份回应:公司专注铜加工行业39年,是国内规模最大且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之一。2024年,公司实现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191.62万吨,铜材总产量已位居全球第一。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91.98万吨,持续保持行业龙头地位。公司铜产品种类丰富,能够满足客户对棒、管、板带和线材等多类别铜材产品一站式采购需求。公司铜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通讯科技、电力电气、芯片半导体等领域。目前公司已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卓越组织力,具备显著的市场规模地位和全球化的产业布局;拥有领先的制造与研发实力;构建了专业化的产品矩阵,并形成稳固的行业头部客户群体,同时构筑了面向未来的绿色再生技术壁垒,为公司成为世界级的铜产品和先进材料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3、公司海外业务发展与布局情况。 金田股份回应:公司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积极克服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挑战,加强拓展国际市场。报告期内,公司“泰国年产8万吨精密铜管生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越南新能源汽车用电磁扁线项目、越南紫铜管件项目持续扩大业务合作。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境外主营业务收入74.14亿元,同比增长21.86%,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3.57%。公司铜管、电磁线、铜带等铜材产品海外销量9.92万吨,同比增长14.52%。境外业务的稳步增长,为公司优化全球产品与客户结构奠定坚实基础。 4、公司稀土永磁产品的产能和业务情况。 金田股份回应:公司自2001年起布局磁性材料业务,经过20余年的深耕发展,现已成为国内同行业中技术较高、产品体系完善的企业之一。目前,公司设有宁波和包头两处磁性材料生产基地,包头基地一期已投产,公司稀土永磁材料的年产能已提升至9,000吨。公司积极推进包头基地二期项目,以进一步将产能提升至1.3万吨。同时公司通过新设立的德国子公司,加速国际化布局,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公司稀土永磁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高效节能电机、机器人、消费电子及医疗器械等多个高端领域。 5、公司新能源电磁扁线的建设进度及业务情况。 金田股份回应:公司积极与世界一流主机厂商及电机供应商开展新能源电磁扁线项目的深度合作。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电磁扁线开发项目已实现量产100余个,新增新能源驱动电机定点项目42项,其中800V高压平台新增定点23项,且已实现多项批量供货,2025年上半年公司800V高压电磁扁线出货量同比增长137%,高压扁线占比提升至42%。公司1000V驱动电机用扁线产品已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兆瓦闪充”技术支撑材料的业内标杆,同时有序推进1200V驱动电机扁线的客户相关认证。 6、公司在数字智能制造方面的最新成果。 金田股份回应:报告期内,公司以“融合数智技术,打造智慧金田”的数字化愿景为牵引,聚焦数字供应、数智人力、数字营销、创新研发等关键场景,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实现全价值链数据建模与流程再造,提升运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公司深度融合AI、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实现公司数字化系统多地域、全方位、系统性的重塑和优化,更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驱动商业模式革新。公司通过持续多年的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建设,已形成产业数字化典范。公司先后获评“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国家5G工厂”、“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浙江省未来工厂”、“浙江省人工智能应用标杆企业”等荣誉。 金田股份公告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会议记录显示: 1.公司跟哪些头部企业有合作?华为、英伟达有合作吗?合作份额有多少? 金田股份回应:公司作为国内铜及铜合金领域龙头企业,持续加强在新兴高端市场领域的技术储备,以更全面、深入地满足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战略新兴市场需求。具体应用相关情况请关注公司定期报告。 2.能否问下公司最新的股东人数? 金田股份回应:截至2025年8月20日的股东总户数为211,563户。 3.公司三季度生产情况,能否介绍一下? 金田股份回应:目前公司生产、研发及销售等各类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相关经营情况请关注公司后续披露的定期报告。 4.公司在外国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能介绍一下吗? 金田股份回应:公司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积极克服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挑战,加强拓展国际市场。公司“泰国年产8万吨精密铜管生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越南新能源汽车用电磁扁线项目、越南紫铜管件项目持续扩大业务合作。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境外主营业务收入74.14亿元,同比增长21.86%,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3.57%。境外业务的稳步增长,为公司优化全球产品与客户结构奠定坚实基础。 5.公司上半年经营情况及利润同比增长原因,谢谢。 金田股份回应: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6.20亿元,同比增加3.53%;实现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91.98万吨,规模优势持续巩固;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3亿元,同比增长203.86%。2025年上半年,公司积极落实“产品、客户双升级”战略,公司产品在高端领域应用不断深化;同时,海外市场销量继续保持增长,国际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此外,通过数字化建设,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公司产品毛利水平与盈利能力同比提升。 6.公司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如何? 金田股份回应:公司专注铜加工行业39年,是国内规模最大且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之一。2024年,公司实现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191.62万吨,铜材总产量已位居全球第一。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91.98万吨,持续保持行业龙头地位。公司铜产品种类丰富,能够满足客户对铜材产品一站式采购需求。公司铜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通讯科技、电力电气、芯片半导体等领域。相关竞争优势请详见公司定期报告。 金田股份8月18日晚间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在即将迈入“十五五”的重要阶段,公司迎来从“规模化”转向“提质增效”的关键转折点。2025年上半年,公司积极落实“产品、客户双升级”战略,快速切入新兴领域,公司产品在高端领域应用不断深化,实现对全球头部战略客户的深度覆盖;同时,海外市场销量继续保持增长,国际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此外,通过数字化建设,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公司产品毛利水平与盈利能力同比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592.94亿元,同比增加2.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73亿元,同比增加203.86%;基本每股收益0.26元,同比增加225%。 金田股份在其半年报中表示: 上半年,公司实现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91.98万吨,总销量86.03万吨,产销量保持同比增长,规模优势持续巩固; 公司境外主营业务收入74.14亿元,同比增长21.86%; 公司铜材产品海外销量9.92万吨,同比增长14.52%,国际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司稀土磁性材料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4亿元,同比增长37.76%。 金田股份介绍,上半年,公司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深化国际战略布局,打造全球竞争优势 公司以全球视野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积极克服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挑战,加强拓展国际市场,加速构建辐射全球的品牌价值体系。公司积极参加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德国柏林国际线圈展、德国斯图加特电池展等重大国际展览,把握产业发展机遇,分享产品技术创新成果,向全球市场展示研产销综合实力和国际品牌形象,进一步深化与全球产业链伙伴的互信合作。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境外主营业务收入 74.14 亿元,同比增长 21.86%,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3.57%。公司铜管、电磁线、铜带等铜材产品海外销量 9.92 万吨,同比增长14.52%。同时,公司“泰国年产 8 万吨精密铜管生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越南新能源汽车用电磁扁线项目、越南紫铜管件项目持续扩大业务合作。境外业务的稳步增长,为公司优化全球产品与客户结构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快产品客户升级,培育产业增长新引擎 公司坚持深化“产品、客户双升级”战略,攻克铜基材料高综合性能与特殊工况环境的技术瓶颈,陆续成功开发高导抗电弧、高导高韧、耐高温翘曲、高耐磨高耐蚀、高纯无氧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铜基先进材料,同时通过前瞻性布局石墨烯铜复合材料、陶瓷覆铜板等前沿技术,持续扩充高毛利产品矩阵,以更全面、深入地满足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战略新兴市场需求。2025 年上半年公司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领域的铜产品销量 10.35 万吨,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含IGBT)领域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20%。公司凭借市占率及技术储备双重优势,已确立全球新能源领域铜基材料核心供应商地位。未来,公司将紧抓新兴前沿科技领域的材料与产品需求机遇,通过技术溢价能力与高端产能释放,为公司长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新能源汽车领域 公司稀土永磁材料、电磁线、高精密铜带、铜排、合金棒线等产品已进入比亚迪、吉利、小米、宁德时代、博世、汇川、台达、博格华纳、赛力斯等标杆客户供应商体系,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等模块。 公司持续扩大高压电磁扁线行业技术领先优势,战略性培育 PEEK 材料产品已成为进口替代关键力量,实现双轮驱动快速增长。公司积极与世界一流主机厂商及电机供应商开展新能源电磁扁线项目的深度合作。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电磁扁线开发项目已实现量产100 余个,新增新能源驱动电机定点项目 42 项,其中 800V 高压平台新增定点 23 项,且已实现多项批量供货,2025年上半年公司 800V 高压电磁扁线出货量同比增长 137%,高压扁线占比提升至42%。公司1000V驱动电机用扁线产品已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兆瓦闪充”技术支撑材料的业内标杆,同时有序推进1200V 驱动电机扁线的客户相关认证。PEEK 材料产品方面,公司依托高压场景高端技术解决方案,协同欧洲知名材料供应商突破国际专利壁垒,实现头部高端新能源车企的批量供货,加速推进关键材料进口替代进程。 2、清洁能源领域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风光储行业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支柱。公司稀土永磁材料、电磁扁线、铜排、高精密铜带、铜线等产品已在风光储等清洁能源产业链中形成全面布局。其中公司高导精密铜排产品已应用于光伏组件、光伏电站建设中,并持续推进具有高导电、低含氧量、高延伸率等技术优势的高端无氧铜等产品研制。公司镀锡线产品凭借在耐紫外线、耐化学腐蚀及机械强度方面的优异性能,已批量供货于光伏接线盒、光伏连接线、储能电缆等应用场景中。报告期内,公司清洁能源领域销量增长突出,其中光伏、风电领域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17%。 同时,公司在助力下游清洁能源领域发展的基础上,以“成为低碳再生产品主力解决方案提供商”为目标,持续发展绿色高端低碳再生铜产品。报告期内,公司绿色高端低碳再生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61%。产品矩阵已覆盖铜带、铜线、电磁线、铜管、铜排、铜棒等,并应用于高端消费电子、汽车工业、电力电气等领域,具体包括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手机震动马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连接、AC/DC 电源等场景中,在多家世界知名客户产品中实现量产,形成以“绿色低碳再生铜产品”为代表的业绩驱动新要素。 3、芯片算力、机器人等其他领域 铜凭借其卓越导电性、导热性已成为先进 AI 产业芯片互联、算力设施散热方面的核心材料,铜基材料向高附加值转型速度进一步加快。报告期内,公司铜排产品用于散热领域销量同比增长72%。其中公司高精密异型无氧铜排产品,依托高导热率、优良的焊接性能及加工性能,在3DVC新型 AI 散热结构中的量产规模持续增长,目前已应用于全球多家第一梯队散热模组企业的多款顶级 GPU 散热方案中;公司高精度异形铜排现已批量应用于算力机柜的框架母线;公司电磁线已在AI 基站高压散热系统用风扇中实现量产;公司自主研发的铜热管、液冷铜管等产品已批量供货于多家头部企业算力服务器产品中。 同时,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将持续驱动公司高端铜材与稀土永磁材料在机器人电机伺服系统、传感器、减速器、轴承、线束与连接器、热管理系统等核心部件的应用,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增长空间。报告期内,公司开发的高精密高导电微细电磁线凭借尺寸精度高、导电导热性优良的特点,现已小批量供货于多款型号机器人电机中。 另外,公司诸多产品在低空经济、轨道交通、海工装备、核电、环保制冷等细分领域的导电、导热、耐蚀场景中进一步实现应用深化。报告期内,公司开发的高精密易切削铜棒,凭借高强度耐磨等优良性能,已应用于低空飞行器的机载结构件中;公司 PEEK 材料产品,为低空经济载重飞行市场提供高压驱动稳定性技术方案,目前已与国内多家头部企业开展研发合作;公司开发的高强高导铜合金已应用于高铁驱动电机导条、高铁接触线夹等领域;公司开发的高耐蚀锻件已应用于船舶装备部件;铜线产品已应用于海缆领域;公司铜线材产品已应用于核电领域高端线缆中;公司开发的合金管材、环保无铅黄铜锭已分别应用于环保 CO2冷媒商用制冷和健康环保水暖领域。 (三)推进再生铜循环利用,引领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四)强化数智融合应用, 提升行业新质生产力;(五)持续推进研发创新,赋能产业长远发展;(六)提升资本市场价值,完善人才机制建设。 爱建证券发布的点评金田股份的研报指出:公司是全球铜及铜合金材料品类最齐全、规模最大的生产企业,在铜加工产业已构建"冶炼-初级加工-深加工"全产业链布局。2024年宁波、江苏、广东及越南等八大生产基地铜加工产能达到220万吨,铜产品产量191.6万吨,居行业第一。此外,公司也是国内技术领先、体系完善的稀土永磁材料企业之一。高端铜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为公司带来新机遇,创新型铜加工龙头市占率有望提升。铜需求结构性增长的驱动因素来自于工业及消费领域的智能化、电动化趋势:AI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催生了铜产品的新需求,促使其结构向高端化、高附加值方向转变。同时,我们判断:铜加工行业低价内卷式竞争结束,纵横整合趋势下,基于规模、技术、产品优势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将在行业向头部集中的过程中直接受益。依托“高端化、国际化、绿色化”三大优势,公司迅速抢占下游铜需求增量空间。新机遇下,公司未来盈利增长怎么看?爱建证券认为,铜价变化对公司未来毛利影响趋弱,盈利弹性逐渐释放。1)盈利能力核心影响因素——铜加工费率自2022年以来呈稳中向好趋势。根据爱建证券测算,公司铜及铜合金(不包含铜线排)产品加工费率2024年已提升至7.7%。2)铜价变化的影响究竟如何传导?公司采用"原材料价格+加工费"定价模式,铜价主要从需求侧对加工费产生间接影响;公司正加速满足下游日益增长的高端铜基材料需求,高附加值产品的高议价能力推动毛利水平结构性提升。3)公司套期保值体系优势进一步降低铜价波动带来的风险,铜价对公司成本及毛利的影响实际上趋弱。风险提示:新能源下游需求或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铜价上涨风险、海外贸易政策变化风险。
》查看SMM稀土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9月3日讯: 稀土矿 价格:碳酸稀土价格约为4.86万元/吨左右,独居石价格约为5.67万元/吨,中钇富铕矿标矿价格约为22.8万元/吨。 供需:近期,稀土矿端价格整体随下游氧化物市场出现小幅波动,但分离厂采购意愿依旧不高,市场交投冷清。 稀土氧化物。 价格:镨钕氧化物报价区间在60-60.2万元/吨,氧化镝主流成交区间在163-164万元/吨,氧化铽报价区间约为740-750万元/吨左右。 供需:昨日,氧化镨钕价格波动相对较小,上游报价坚挺的情况下,低价货源依旧难寻;中重稀土方面受消息因素影响询单活跃度较高,持货商报价不断提升,其市场成交价格也随之走高。 稀土金属 价格:镨钕金属主流报价区间在74-74.8万元/吨,镝铁合金报价约为158-160万元/吨,金属铽报价约为915-925万元/吨。 供需:昨日,镨钕金属市场价格波动相对较小,在磁材大厂继续招标镨钕金属的需求支撑下,头部金属企业报价坚挺,市场询单较为活跃。中重稀土方面,金属铽在成本支撑下,报价持续上调,但由于价格涨幅过快,下游观望情绪浓厚,并未有实际成交。 钕铁硼毛坯 价格:钕铁硼毛坯N38(Ce)报收207-217元/公斤;钕铁硼毛坯40M价格报收249-259元/公斤;钕铁硼毛坯40H价格报收253-263元/公斤;钕铁硼毛坯45SH(ce)价格报收303-323元/公斤。 供需:昨日,磁材报价持稳,交易活跃度有所回暖,价格上受当前原材料价格趋于稳定,磁材企业逐步恢复正常接单模式,同时下游应用及终端企业库存逐步消耗完毕,刚性需求持续释放,整体市场交易活跃度小幅提升。 钕铁硼废料 价格:钕铁硼废料镨钕价格报收638-649元/公斤;钕铁硼废料镝价格报收1620-1643元/公斤;钕铁硼废料铽价格报收5439-5550元/公斤。 供需:昨日,废料市场受氧化物市场交投回暖影响,头部回收企业上调废料报价,积极采购废料,废料市场流通量恢复正常,市场整体交投活跃。
据MiningNews.net网站报道,日线资源公司(Dateline Resources)在美国以每股21.5澳分的价格面向机构投资者融资2500万澳元,以加快其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科罗索姆(Colosseum)铀-稀土项目勘查。 目前,莫哈维沙漠已成为美国炙手可热的勘探目的地,联邦政府向芒廷帕斯投入了巨额资金,并为其产品设定了保底价。 科罗索姆以前是巴里克黄金公司的资产,1988年到1993年,其黄金产量达到34.4万盎司。但在日线公司收购该项目之前,科罗索姆已经被人淡忘。 金是重点。芒廷帕斯的稀土已经为人所知,但据信科罗索姆也有稀土,但对于一个当时市值不到2500万澳元的企业来说,日线公司的重点还是放在前者。 四年后,世界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虽然黄金价连续创历史新高,但对于美国来说稀土供应更为重要。 本次机构配售已经将日线公司的资金增至3500万澳元,今年早些时候两次配售融集了140万澳元。 日线公司的科罗索姆项目获得了美国政府支持,特朗普政府描述该项目具有国家安全和经济双重意义,尽管该项目因环境问题而存在法律风险。 日线公司的计划取决于1980年代的金矿许可证,公司计划将稀土加入其中。 扩大美国融资 日线公司也在考虑在美国上市,以获得美国投资者的资金,并已经向美国证券委员会提交了文件。 之前,公司最近在科罗索姆圈定了稀土元素异常以及六个尚未经钻探验证的物探靶区,该矿金资源量已达110万盎司。 与已探明角砾岩筒相比,金矿靶区中的4个规模相当或更大。附近的芒廷帕斯稀土矿说明了科罗索姆与碳酸岩相关的稀土潜力。 最大2200N稀土异常被认为可能是碳酸岩体,其特征与芒廷帕斯相似。该地区尚未进行钻探。 公司融集的资金可以支持多台钻机进行多矿种勘探,以及金矿复产的最终可行性研究。 首先是金,随后为稀土 今年初的可行性研究估算,按照2900美元/盎司的金价,科罗索姆净现值为5.5亿美元,内部收益率为61%。 在为期8年的生产期间,科罗索姆可年产金7.1万盎司,全成本为1490美元/盎司。 近来,莫哈维地区吸引了一批澳大利亚上市矿企的关注,包括大北矿产公司(Great Northern Minerals),洛克斯利资源公司(Locksley Resources)和巴彦矿业公司(Bayan Mining & Minerals)。其中,巴彦公司的项目已发现了稀土矿化。
巴西关键矿产公司(Brazilian Critical Minerals)报告,其在巴西的埃玛(Ema)离子型稀土矿淋滤试验结果,经过淋滤,稀土氧化物品位上升至0.78%,较原地矿石品位增长14倍。 在24天的淋滤期内,磁体稀土氧化物(MREO)占总稀土氧化物的比例达到42-45%,平均品位0.1151%,最高0.35%,其中镝铽0.01%,钐0.0397%。 *** 恩康特资源公司(Encounter Resources)在西澳州奥伦塔地区的格林(Green)铌稀土矿加密和扩边钻探证实,碳酸岩体沿走向长2000米。 主要见矿情况为: ◎在38米深处见矿85米,铌品位1.4%,其中包括26米厚、品位2.7%的矿体; ◎在35米深处见矿90米,铌品位1.4%,其中包括20米厚、品位2.1%的矿体。 *** 巴彦矿业公司(Bayan Mining & Minerals)在加利福尼亚莫哈维沙漠的“沙漠之星”(Desert Star,DS)项目证实存在稀土元素,采样分析显示,TREO品位在1.09%到2.63%。 该矿据分析为芒廷帕斯矿带向东北方向的延伸。
SMM9月2日讯: 氧化镨钕在7月经历了18.9%的涨幅之后,8月份继续以13.06%的涨幅收官!不过,与氧化镨钕的 “高歌猛进”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为中重稀土关键品种的氧化镝与氧化铽价格在8月出现了小幅下行。氧化镨钕和中重稀土8月的产量均出现了环比增长。进入9月以来,氧化镨钕、氧化镝和氧化铽的价格在9月的前两个交易日均出现上涨。如今,随着国内工业生产逐步步入传统行业旺季,“金九” 周期已然开启,在前期价格分化、产量增长与月初普涨的多重因素交织下,稀土市场能否借势旺季需求实现行情突破? 氧化镨钕8月涨13.06% 氧化镝和氧化铽8月均小幅下行 》点击查看SMM稀土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轻稀土价格方面: 以氧化镨钕价格历史价格走势为例,据SMM报价显示:氧化镨钕8月29日的均价为597500元/吨,与其7月31日的均价528500元/吨相比,一个月的时间里上涨了69000元/吨,涨幅为13.06%。进入9月,氧化镨钕连续2个交易日均上涨,9月2日,氧化镨钕均价为601000元/吨。 中重稀土价格方面: 以氧化镝的走势为例,据SMM报价显示:氧化镝8月29日的均价为1615元/千克,与其7月31日的均价1640元/千克相比,一个月下跌了25元/千克,跌幅为1.52%。进入9月,氧化镝前2个交易日均出现上涨,其9月2日的均价为1635元/千克。 以氧化铽的走势为例,据SMM报价显示:氧化铽8月29日的均价为7075元/千克,与7月31日的均价7110元/千克相比,其均价7月下跌了35元/千克,其8月的跌幅为0.49%。进入9月,氧化铽前2个交易日均出现上涨,其9月2日的均价为7450元/千克,较前一交易日涨2.41%。 氧化镨钕、中重稀土产量8月产量环比均增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轻稀土产量方面: 8月,氧化镨钕的产量环比持续增长,主要增量集中在山东、江苏和江西。这一增长主要归因于废料回收企业开工率的进一步提升。然而,部分分离企业反映称,由于美国矿进口量减少,对其生产活动造成了一定影响。尽管如此,通过增加独居石和国内矿的使用,这些企业的开工率并未出现显著下降。 中重稀土产量方面: 8月,中重稀土氧化物的产量持续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废料回收企业开工率的提升,导致再生端的稀土氧化物产出量有显著增加。然而,从原矿生产企业的生产情况来看,这部分的产量并没有明显变化。 后市 展望后市: 供应端: 轻稀土产量方面:从当前轻稀土产业链动态来看,矿端供应短缺对产量的制约效应,预计将从第四季度起逐步显现。受此影响,稀土氧化物的原矿产出量大概率出现缩减,进而可能对轻稀土后续供应稳定性形成一定挑战。不过,短期(9 月)内轻稀土产量暂未受到明显冲击,供应端整体仍处于相对平稳的过渡阶段。 中重稀土产量方面:一方面,稀土离子矿市场交易持续低迷,分离企业普遍选择消耗现有原料库存,主动采购意愿较弱,导致上游原矿流通环节活跃度不足;另一方面,部分原矿分离企业已明确表示,计划从第四季度开始进入停产周期,这一举措若落地,将直接导致未来中重稀土氧化物的市场流通量出现缩减。但从需求端反馈来看,下游企业普遍预期,在 9 月传统旺季结束后,第四季度的稀土原料需求量将同步减少。基于 “供应缩减” 与 “需求回落” 的双向博弈,预计中重稀土氧化物后续供应虽可能收紧,但大概率不会出现严重短缺的局面,供需关系将维持相对平衡。不过,市场近期有提前交易氧化铽等稀土氧化物供应收缩的预期,从而支撑氧化铽等近期出现明显上涨。 需求方面:近期稀土市场价格整体保持相对稳定,为下游需求释放提供了良好环境。从市场动态来看,头部企业密集开展招标活动,反映出核心需求主体对稀土原料的采购积极性,也为短期市场需求提供了硬性支撑。此外,9 月作为传统行业旺季,行业需求放量的旺季效应预计将逐步释放,将从需求端口为稀土价格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对于稀土价格的后市,综合供需两端分析,9 月稀土市场将呈现 “供应相对稳定、需求增长预期较强” 的格局:供应端虽有四季度缩减预期,但当月暂未形成实质性冲击;需求端则受益于旺季效应与大厂招标,增长动力明确。在此背景下,预计 9 月稀土价格或将整体偏强运行。 机构声音 中信建投研报称,据海关数据,7月稀土永磁产品出口达5577.13吨,环比增加74.96%,同比增加5.66%。出口管制以来,海外客户备货情绪高涨,备货周期大幅延长,直接推动磁材企业订单激增,预计随更多出口许可证的下发和国内金九银十消费旺季的到来,磁材出口及国内消费持续走强,部分磁材企业排产已延至10月中旬,支撑稀土价格保持强势。 华泰证券研报称,重视稀土战略地位,看好价格上行。预期2025—2026年稀土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行。此外,在“逆全球化”背景下,稀土的战略意义愈发凸显。7月启动的金属镨钕竞拍表现活跃,市场看涨情绪浓烈。在稀土价格中枢有望上行的背景下,预期相关公司业绩将持续改善。 太平洋证券研报指出:中国从稀土资源开发到稀土永磁产业链,规模和技术均全球领先,具有国际定价权。当前,稀土产品价格合理,有望进一步上涨。我们看好稀土产业链在需求增长和涨价带动下的投资机会。重点关注:北方稀土、中国稀土、盛和资源、金力永磁和正海磁材等公司。风险提示:(1)稀土资源供给集中,受政策影响明显。(2)稀土作为重要的材料,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多个行业,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3)全球贸易关系也有较大影响。(4)其他不可抗力。 财通证券研报显示:中长期,稀土全产业链纳入管控,产能整合供给收紧,价格易涨难跌;海外端,高冶炼成本支撑价差,美国收购底价拉高价格基数,提振涨价预期,稀土战略价值迎来重估。建议关注稀土资源相关标的:中国稀土、北方稀土、包钢股份、盛和资源、广晟有色。受益于稀土涨价带来的价值重估的磁材相关标的:金力永磁、正海磁材、中科三环、宁波韵升、华宏科技等。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部分产能释放超预期、金属价格波动加剧。 中金公司测算,2025—2027年全球氧化镨钕供需缺口为28吨、1525吨、1018吨,占需求比例为0.02%、1.24%、0.78%,全球氧化镨钕供需有望持续偏紧,稀土价格有望温和上涨。 推荐阅读: 》2025年8月SMM金属产量数据发布 》市场预期中重稀土氧化物供应收紧 氧化铽价格显著上涨【SMM分析】
》查看SMM稀土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 9月2日讯:今日稀土市场价格持续上调。具体而言,氧化物市场方面,氧化镨钕价格上调至59.9-60.3万元/吨,氧化镝价格上调至163-164万元/吨,氧化铽价格上调至740-750万元/吨,氧化钆价格稳定在17.5-17.7万元/吨;氧化钬价格上调至54.5-55.5万元/吨,氧化铒价格继续在33-33.4万元/吨之间波动。 在金属市场,镨钕金属价格下调至74-74.8万元/吨,镝铁合金价格上调至158-160万元/吨,金属铽报价上调至915-925万元/吨,钆铁合金价格稳定在17.2-17.8万元/吨,钬铁市场价格上调至55.5-56万元/吨,镧铈金属价格则继续稳定在1.7-1.9万元/吨之间。 当前,稀土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主要受市场采购需求回暖推动。在镨钕市场方面,随着金属企业增加刚需补库采购行为,氧化镨钕的低价货源迅速减少,报价随之上调。尽管昨日磁材大厂招标价格有所下调,导致部分金属企业下调报价主动出货,但在今日磁材大厂继续招标以及询盘量增加的支撑下,镨钕金属的价格并未出现明显下降。对于中重稀土而言,由于市场供应预期收紧,镝、铽等产品的价格也有所上升,特别是铽的价格涨幅尤为显著。然而,由于氧化铽价格快速攀升带来的成本压力,部分金属企业选择暂停报价以观察市场实际成交情况。这使得下游买家持观望态度,导致金属铽市场询单冷清,并未有实际成交落地。整体来看,受到市场采购需求回暖影响,稀土市场价格持续上调,其中铽的涨幅尤为明显。预计短期内,在市场交投活跃的带动下,稀土价格仍将持续走高。
》查看SMM稀土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9月2日讯: 稀土矿 价格:碳酸稀土价格约为4.84万元/吨左右,独居石价格约为5.65万元/吨,中钇富铕矿标矿价格约为22.4万元/吨。 供需:近期,稀土矿端价格整体随下游氧化物市场出现小幅波动,但分离厂采购意愿依旧不高,市场交投冷清。 稀土氧化物。 价格:镨钕氧化物报价区间在59.8-60万元/吨,氧化镝主流成交区间在162-164万元/吨,氧化铽报价区间约为730-735万元/吨左右。 供需:昨日,稀土氧化物实际成交情况不佳,中重稀土价格受消息面因素炒作影响,持货商报价普遍上调,但下游金属企业表示需求量并未增加,采购方接受度不佳的情况下,市场交投量并不多。 稀土金属 价格:镨钕金属主流报价区间在73.5-74.5万元/吨,镝铁合金报价约为156-158万元/吨,金属铽报价约为900-910万元/吨。 供需:昨日,镨钕金属市场价格持续走弱,市场询单冷清。主要是受磁材大厂招标价格下调,市场看涨预期受到削弱,部分金属厂下调报价,主动出货。中重稀土方面,金属铽在成本支撑下,报价持续上调,但实际成交并未落地,下游观望情绪浓厚。 钕铁硼毛坯 价格:钕铁硼毛坯N38(Ce)报收207-217元/公斤;钕铁硼毛坯40M价格报收249-259元/公斤;钕铁硼毛坯40H价格报收253-263元/公斤;钕铁硼毛坯45SH(ce)价格报收303-323元/公斤。 供需:昨日,磁材报价持稳,交易活跃度有所好转,价格上受当前原材料涨价潮逐步结束,原材料价格趋于稳定,磁材企业开始恢复向客户报价,终端企业开始下单刚需补库,交易活跃度小幅回暖。 钕铁硼废料 价格:钕铁硼废料镨钕价格报收628-638元/公斤;钕铁硼废料镝价格报收1620-1643元/公斤;钕铁硼废料铽价格报收5439-5550元/公斤。 供需:昨日,废料市场受氧化物市场交投影响,回收企业上调报价,积极采购废料,废料市场流通量有所好转。市场整体交投活跃。
盛和资8月29日晚间披露2025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受市场供需格局变化等因素影响, 稀土主要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实现上涨。 公司抢抓市场机遇,优化产品生产及市场营销,加强管理赋能及成本管控。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17,855.43 万元,同比增长 13.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7,690.62 万元,同比增长 650.09%。公司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1.统筹国内国际,拓展海外资源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强化全球化战略引领,成立非洲中心,以进一步聚焦及统筹目标区域业务的高效开展,加强资源整合与市场开拓,为提升公司上游资源保障能力提供坚实支撑。稀土方面,立足坦桑尼亚 Ngualla 稀土矿项目长期开发前景,通过多轮协商,公司与Peak 公司签署《方案实施契约》,约定公司以协议安排收购的方式收购 Peak 公司对外发行的全部普通股,目前该交易事项的审批工作正在推进过程中;此外,完成江阴加华、淄博加华并购项目交割,拓展了公司的业务版图。锆钛资源方面,坦桑尼亚 Fungoni 项目自去年年底投产至今已产出近2 万吨毛矿产品,预计至今年 9 月将达成 10 万吨重矿物/年的设计产能;Tajiri 项目建设工作正加快推进,预计今年年底可达到投产条件;马达加斯加重砂矿项目前期工作也在有序推进过程之中。 2.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公司重视科技创新引领作用,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开发新产品、推动数字化转型等手段,持续推动提质增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报告期内,全南新资源完成高纯氧化镱生产线改造,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矩阵;晨光稀土金属工厂金属铽产线技改实现了反应转化率与收率的显著提升;废料回收工厂成功开发铈回收工艺,预计将提升经济效益。 报告期内,公司新获得 16 项专利授权及软件著作授权,牵头实施省级重大揭榜挂帅项目及重大专项产业化项目,进一步夯实了发展的科技根基。 3.完善公司治理,持续提升内部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顺利完成第九届董事会及经营管理层的换届工作,根据新《公司法》及新修订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法律法规有关要求修订完善公司章程及相关制度文件,进一步明晰各职能部门职责定位,强化财务管理与审计监督职能。公司坚守合规底线,在全公司范围内宣贯落实合规相关制度,开展合规工作监督核查,并督促存在薄弱环节的单位进行整改,为公司规范运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4.实施节能降碳,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关键原材料国际化供应商,公司高度重视节能环保相关工作。报告期内,盛和连云港公司 5.5MW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海拓工厂 3.29MW 项目通过验收、盛和(全南)6MW 项目顺利启动,以上项目将为公司的生产运营提供稳定清洁的能源保障。此外,公司稳步推进稀土废料原料渠道开拓、三稀渣库等项目,后续有望推动循环经济业务迈上新台阶。 盛和资源介绍,上半年,公司主要从事稀土矿采选、冶炼分离、金属加工、稀土废料回收以及锆钛矿选矿业务。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稀土精矿、稀土氧化物、稀土盐、稀土金属、独居石、锆英砂、钛精矿、金红石等。公司目前拥有稀土和锆钛两大主业。稀土业务已经形成了从选矿、冶炼分离到深加工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国内、国外的双重布局。锆钛业务涉及资源开采和选矿。 1、稀土业务 (1)稀土矿。公司在中国境内参股了冕里稀土、中稀(山东)稀土开发有限公司。参股的矿山公司按照市场化方式经营。公司在中国境外参股了美国 MP 公司、澳大利亚ETM 公司、Peak稀土公司、重要金属公司,并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或重要股东。公司正在推动收购Peak 稀土公司100%股权的交割审批工作。 (2)稀土冶炼分离。目前公司在四川、江西、山东、江苏拥有稀土冶炼分离基地,四川、山东以轻稀土矿为主要原料,江西、江苏以南方离子型稀土矿、独居石氯化片、钕铁硼废料等为主要原料。公司还在广西、湖南参股了稀土冶炼分离企业。公司严格按照国家下发的生产指标开展稀土冶炼分离业务,所产稀土氧化物等产品部分通过公司下属企业加工成稀土金属等产品后再对外销售,部分直接对外销售。 (3)稀土金属。目前公司在四川、江西、内蒙古等地拥有稀土金属加工厂,主要将公司自产和外购的稀土氧化物加工成稀土金属对外销售,也会根据市场情况从事来料加工业务。 2、锆钛业务 公司的锆钛选矿业务位于海南省文昌市和江苏省连云港市,核准备案的原料处理能力为200万吨/年。公司从境外进口锆钛毛矿、中矿等重砂矿,在境内进行分选,产出锆英砂、钛精矿、金红石、独居石等,对外销售。此外,公司收购了嘉成矿业(上海)有限公司65%的权益和非洲资源公司 100%的股权,两家公司分别在马达加斯加和坦桑尼亚拥有锆钛重矿物矿权,为公司锆钛业务储备了丰富的资源。 盛和资源公告称: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模式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盛和资源公告称: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 号——行业信息披露》等规定,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4-6 月)主要经营数据如下: 公司 2025 年上半年(1-6 月)主要经营数据如下: (以上经营数据为公司内部统计,未经审计,仅供投资者了解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敬请投资者审慎使用该等数据,注意投资风险。) 对于公司经营计划,盛和资源曾在其2024年年报中介绍:2025年,公司将努力发挥各业务板块的协同效应,充分利用好公司掌握的矿产资源优势,深入挖潜,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不断提升公司发展质量。2025年,全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150亿元。上述目标仅是公司的计划性安排,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较大,能否如期完成存在不确定性。2025年,公司将有序推进乐山15000吨/年抛光粉项目、境外稀土和锆钛资源项目,以及公司的其他投资等项目。通过新建、技改,提质增效,持续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谈及可能面对的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盛和资源在其2025年半年报中表示:公司的主要原材料为稀土精矿、海滨砂矿,主要产品为稀土氧化物、稀土盐类、稀土金属、锆英砂、钛精矿等。原材料和产品的供需关系变化及价格波动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应对措施:公司将继续立足成本管理,通过技术创新,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员工及设备效率,降低单位成本。同时加强行业研究、价格走势分析、延伸产业链、加强上下游协同等工作,增强对市场整体行情的把握以制定合理的生产和经营策略。 回顾SMM氧化镨钕今年上半年的价格走势可以看到:氧化镨钕6月30日的均价为444500元/吨,与其2024年12月31日的均价398000元/吨相比,今年上半年的涨幅为11.68%。而对比氧化镨钕2025年上半年的日均价430952.99元/吨与2024年上半年的日均价381350.43元/吨可以看出,其今年上半年日均价同比上涨了13.01%。 》点击查看SMM稀土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9月1日,稀土市场价格小幅上调,中重稀土涨幅明显。具体而言,氧化镨钕价格上调至59.8-60.2万元/吨,氧化镝价格上调至162-164万元/吨,氧化铽价格上调至725-730万元/吨。氧化镨钕受金属企业补库采购影响,市场低价货源减少,报价出现小幅上调。然而,受制于金属市场成交僵持,多数金属企业采取寻低补库的采购策略,导致氧化镨钕实际涨幅有限。中重稀土方面,铽的价格涨幅尤为显著。随着磁材大厂陆续发布对镝铽等中重稀土金属招标,金属铽市场整体交投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受宏观消息面因素影响,中重稀土市场后市信心改善,金属企业对氧化铽采购活跃,导致低价氧化铽迅速收紧,价格快速上行。不过,铽的价格涨幅过快也引发了下游磁材企业的观望态度。整体来看,受下游采购需求影响,铽为主的中重稀土出现明显上涨,镨钕市场有小幅上涨。预计短期内,随着市场采购需求逐步回暖,稀土价格仍有上行空间。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