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517个
》查看SMM稀土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编者按: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稀土的价格波动与以稀土为主营业务的公司的业绩密切相关。从稀土主要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情况可以看出,与去年稀土价格整体处于上涨趋势丰厚了上市公司的业绩相比,今年一季度稀土价格的先扬后抑,使得不少稀土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出现下滑。SMM汇总了一季度稀土主要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相关业绩影响说明以及稀土价格、基本面情况,以期对未来的稀土走势和业绩提供一些参考。 1、多家一季度稀土上市公司业绩情况及业绩影响原因 6月26日,厦门钨业公告了2022年年报暨2023年一季报业绩说明会的主要内容。在稀土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普遍下滑的大背景下,作为重要的稀土生产企业之一的厦门钨业一季度业绩出现增长可谓是一枝独秀。厦门钨业在接业绩说明会上介绍了其三大板块之一的稀土业务方面时谈到,2023年一季度公司稀土业务主要深加工产品磁性材料实现销量1,392吨,同比增长3.13%。公司稀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44亿元,同比下降6.42%; 实现利润总额1.14亿元,同比增长55.82%,主要原因为本期稀土产品价格下降幅度低于产品成本下降幅度,引起利润增长。 厦门钨业日前公布的2023年一季度业绩报显示: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85.62亿元,同比减少18.51%,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因为本期公司能源新材料业务受终端需求下降影响,销售收入同比下降;合并营业成本78.65亿元,同比减少20.65%; 实现归属净利润4.4亿元,同比增加16.05%。 一季度净利润增长主要因为本期公司钨钼业务持续向好,特别是公司细钨丝产品需求旺盛,产能与销量快速增长,利润贡献增大。 》厦门钨业:一季度电池材料销量下降 钨钼业务持续向好 净利同比增16.05% 四大稀土集团之一的厦门钨业一季度业绩出现了增长,不过,剩下的北方稀土、中国稀土和广晟有色业绩均出现下降。此外,作为沪市稀土产业链重要的上市公司之一的盛和资源一季度业绩也出现了下滑。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稀土上市公司一季度的业绩情况。 北方稀土4月28日下午发布了今年的一季度报告,公告显示,一季度,营业收入92.31亿元,同比下降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22亿元,同比下降40.83%;谈到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北方稀土的公告显示:公司主要稀土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及销量同比减少。 》北方稀土:稀土产品售价、销量齐跌 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40.83% 中国稀土此前披露的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81亿元,同比增长22.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46.58万元,同比下降88.42%;扣非净利润1911.48万元,同比下降88.62%;基本每股收益为0.0198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64%。中国稀土今年一季度的资产减值损失为-128,155,777.46元,同比下降2,261.97%,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稀土产品价格下行,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较上年同期增加。 》中国稀土:前五个月部分稀土商品价格较去年同期降幅明显 一季度净利同比降88.42% 广晟有色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1.99亿元,同比增长27.38%;归母净利润565.96万元,同比下降93.05%;扣非净利润亏损825.44万元,上年同期盈利8486.61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0亿元,上年同期为-8.05亿元;报告期内,广晟有色基本每股收益为0.02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16%。谈到营业收入的增加,广晟有色表示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加强组织生产运营,扩大贸易业务所致。一季度,广晟有色的资产减值损失为-155,049,865.2元,在谈到资产减值损失的主要原因时,广晟有色在其一季报中表示:主要是报告期内稀土产品价格下降所致。 》广晟有色:稀土产品价格下降致资产减值 一季度净利同比下降93.05% 盛和资源2023年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8.03亿元,同比增长10.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37.83万元,同比下降89.14%;基本每股收益为0.0441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83%。谈到业绩变动的原因,盛和资源一季报显示,营业收入增加主要是与去年同期相比,本期合并范围内子公司增加,销售规模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是与去年同期相比本报告期主要稀土产品价格回调,公司原料成本变动滞后,毛利率降低。同时因产品价格回调计提存货跌价。 》盛和资源:主要稀土产品价格回调 原料成本变动滞后 一季度净利同比降89.14% 2、年初至今 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均价整体呈下跌趋势 》点击查看SMM稀土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从以上稀土企业的一季度业绩不难看出,稀土价格的下降使得大部分上市公司一季度的业绩出现了下滑。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今年年初至今的稀土价格走势。考虑到SMM稀土产品报价的品目很多,我们就以市场比较熟悉的氧化镨钕的价格走势为例。 今年以来,稀土氧化物的价格可谓是先抑后扬,其均价走势虽中间有所反弹,不过整体呈现下跌趋势。从SMM氧化镨钕均价的历史走势来看,1月3日,其均价以712500元/吨的价格开启了其2023年的征程,尤其是春节节前下游磁材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备货,也给氧化镨钕带来了一些上涨的动力。节后归来,氧化镨钕延续涨势,其均价更是在2月1日触及了其均价750000元/吨的高点。不过,随后由于市场需求冷清,稀土价格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便一路下行。 5月4日,氧化镨钕的均价报435000元/吨,也是到目前为止其年内均价低点,这一价格与2月1日的高点750000元/吨相比,下跌了315000元/吨,跌幅为42%。 受5月初的长协交单采购导致市场上的氧化物现货大幅收紧影响,氧化镨钕告别此前跌势,迎来了一波反弹。此外,5月氧化镨钕产量环比的减少也支撑了其价格的上涨。据SMM调研统计,2023年5月国内氧化镨钕产量5741吨,环比缩减3.6%。其中广西、山东和四川地区产量有较为明显的缩减,其它地区产量环比4月份基本持平。据SMM调研了解,5月,四川地区氧化镨钕产量环比缩减了16%,山东地区环比缩减了14%,广西地区氧化镨钕产量环比也有9%的缩减。 5月30日,其均价报506000元/吨,与其435000元/吨的均价低点相比,20多天的时间里上涨了71000元/吨,涨幅为16.32%。受6月初的长协交单影响, 氧化镨钕这一506000元/吨的均价获得了一定支撑,使其均价一直稳定维持到6月15日。进入6月下半月,随着长协交单的结束,没有更多超预期的需求和利好支撑,氧化镨钕价格便出现了下跌。 6月27日,其均价报482000元/吨,与2月1日的高点750000元/吨相比,下跌了268000元/吨,跌幅为35.73%。 近半年的时间里,稀土现货的价格整体跌幅明显,不仅让人担忧稀土企业二季度的业绩情况。 3、二季度至今氧化镨钕跌幅为收窄 稀土产业链企业的库存均处于低位 在一季度稀土价格已经出现下跌调整的前提下,单独来看二季度的稀土价格走势可以看出,依然以SMM氧化镨钕均价的历史走势为例,4月3日,其均价以522500元/吨的价格作为二季度的开局。 6 月27日,其均价报482000元/吨。4月4日,氧化镨钕532000元/吨的均价是目前为止二季度的最高点。 5月4日,氧化镨钕的均价报435000元/吨,也是二季度均价的低点,这一价格与二季度4月4日的高点532000元/吨相比,下跌了97000元/吨,跌幅为18.23% 。6月27日,氧化镨钕均价报482000元/吨,与二季度4月4日的高点532000元/吨相比,下跌了50000元/吨,跌幅为9.4%。 稀土二季度的波动幅度与一季度相比虽然有收窄的趋势。不过,据SMM调研了解,考虑到稀土市场的需求现状以及价格走势,目前稀土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库存均处于低位。 这一点在沪市稀土产业链上市公司2022年度暨2023年第一季度集体业绩说明会上所作的回应得到了印证。 盛和资源总经理王晓晖近期在业绩说明会上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镨钕市场供需相对平衡、短期错配,行业处于低库存状态。” 广晟有色董事长张喜刚也表示:“目前由于稀土现货价格跌幅较大,国内生产厂商出货意愿不强,且下游应用企业处于观望状态,消耗了部分社会库存。” 对于稀土供需双弱下公司如何应对的问题, 厦门钨业 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公司秉持“低库存,快周转”的经营原则,通过加强采购管理与库存管理等措施应对原材料价格的涨跌,并根据原材料价格和市场环境适时调整产品销售价格,以此努力将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发挥全产业链协同优势,采取优化产品与客户结构、内部降本、工艺改进等措施努力提升产品盈利能力,应对原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对于在目前稀土价格持续波动的情况下,公司如何保证稀土原料的正常供应,并尽可能减少稀土价格波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的问题, 中国稀土 在业绩说明会的公告中介绍: 近年来,稀土商品价格一直处于波动状态。作为稀土行业重要参与者,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坚持专业化运营,成本控制与技术指标合理稳定,年度各项工作亦稳步推进。 对于面对下游需求降低情况,公司将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完成2023 年公司营收及净利润目标的问题, 北方稀土 在业绩说明会上答复: 公司严格执行稀土总量控制计划,扩大废料回收生产规模,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全方位满足市场对稀土原料的需求,持续开展横向、纵向对标,提升精益管理和成本网格化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制造成本、财务成本、人工成本指标,提升企业竞争力, 以优异的经营业绩回报投资者。 4、后市建议关注新能源等需求能否得到改善 氧化镨钕进入6月下半月的跌势,让市场此前靠5月份氧化物反弹、6月前半月氧化物价格企稳的心态受到了影响,现在市场悲观情绪再起。再考虑到5月份稀土进口量比较多,下游依然期盼更多需求。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了2023年5月份进出口数据,据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5月稀土金属矿进口量5343吨,同比增加43.5%,环比缩减39%。2023年1-5月累计进口30684吨,同比减少11%。2023年我国5月份稀土永磁出口量4459吨,同比减少8.5%;据SMM调研了解,当前磁材企业虽因前期的价格上涨有部分新增订单报出,但稀土进口量增幅较大,稀土下游实际需求情况仍相对不足。 二季度稀土价格也即将收官,值得一提的是,与氧化镨钕近来的下跌不同,重稀土氧化镝、氧化铽进入六月下旬迎来了一波上涨。市场密切关注其涨势的持续情况。SMM也将及时跟踪影响其价格走势的因素。 对于稀土价格的下跌原因,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近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是消费有待进一步恢复,新能源汽车在补贴退坡后产销量明显下滑。另一方面是稀土产量增加,主要稀土供应国产量均有增加。因此,需求不足、供应增加或是今年以来稀土价格下跌的主因。 对于目前稀土产品价格走势以及公司如何看待后续稀土价格走势情况的问题, 中国稀土 近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近年来,稀土商品价格一直处于波动状态。今年1-5月,受供需调整与市场预期变化等因素影响,部分稀土商品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幅度明显。近日,稀土价格有所回升并保持相对平稳状态。 相信随着新能源材料、绿色产业应用等领域的升级发展,大力推动稀土行业创新升级理念的不断落实,稀土大集团整合工作的不断推进,稀土行业绿色发展转型以及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将进一步得到夯实。 对于后市,SMM认为,需求能否得到较大的提升和改善是影响稀土价格未来走势的重要因素。随着更多有关于风光电、汽车等新能源利好政策的出台,建议关注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工业机器人领域需求变化以及风电装机量能否出现提升。此外,对于供需等方面,建议关注稀土产量和稀土进出口数据的变化对稀土价格的影响。 机构观点 东北证券日前发布题为《稀土供需改善、价格企稳 等待下游进一步回暖》的研报表示:供给端:2023Q2 国内镨钕产量有所下降,据SMM 数据,2023 年4 月/5 月中国氧化镨钕产量分别为5958/5741 吨,分别环比-0.9%/-3.6%;2023Q1 澳大利亚Lynas、美国MP 保持稳定供给;缅甸进口矿有所恢复;海外新建项目则较多出现延后情况,2023-2024 年预计无投产项目。需求端:国内整体需求弱复苏,新能源车需求逐渐企稳。宏观层面看,2023 年4 月/5 月中国社消商品零售额两年复合增速为2.3%/2.5%(相较于2021 年),消费需求仍处于弱复苏状态;行业层面看,新能源汽车。 湘财证券研报表示:上周镨钕价格稳中略涨,重稀土镝价格稳步上行,铽价保持平稳,钆铁、钬铁继续走弱。钴现货价延续反弹,硼铁、铌铁及金属镓持稳,烧结钕铁硼毛坯价格平稳。磁材方面,短期原料价格进入震荡阶段,主要由于终端需求预期不强,钕铁硼市场需求一般,开工新增不多,企业备货意愿不足。当前磁材板块估值持续于长期历史底部位置,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 推荐阅读: 》【重要数据】2023年5月SMM中国金属产量数据发布 》2023年5月中国稀土进出口情况分析【SMM分析】
》查看SMM稀土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中国稀土集团名下资产众多,目前注册制改革也在大力推动。请问中国稀土集团名下,是否只会有中国稀土这一只上市公司?中国稀土集团未来是否有可能再IPO上市其他的上市公司,类似于中国五矿集团那样?”中国稀土6月28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作为中国稀土集团现阶段唯一上市平台,正持续梳理内部资产相关情况并积极寻求外部产业投资机会。公司未了解到集团公司有其他资产IPO上市计划,公司各项工作仍按照原计划有序推进。 对于稀土产品价格的波动,中国稀土日前在接受机构调研时介绍:近年来,稀土商品价格一直处于波动状态。 今年1-5月,受供需调整与市场预期变化等因素影响,部分稀土商品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幅度明显。近日,稀土价格有所回升并保持相对平稳状态。相信随着新能源材料、绿色产业应用等领域的升级发展,大力推动稀土行业创新升级理念的不断落实,稀土大集团整合工作的不断推进,稀土行业绿色发展转型以及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将进一步得到夯实。 推荐阅读: 》一季度稀土价格拉低企业业绩 二季度仍堪忧? 寄希望于新能源需求改善【SMM专题】
》查看SMM稀土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编者按: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稀土的价格波动与以稀土为主营业务的公司的业绩密切相关。从稀土主要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情况可以看出,与去年稀土价格整体处于上涨趋势丰厚了上市公司的业绩相比,今年一季度稀土价格的先扬后抑,使得不少稀土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出现下滑。SMM汇总了一季度稀土主要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相关业绩影响说明以及稀土价格、基本面情况,以期对未来的稀土走势和业绩提供一些参考。 1、多家一季度稀土上市公司业绩情况及业绩影响原因 6月26日,厦门钨业公告了2022年年报暨2023年一季报业绩说明会的主要内容。在稀土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普遍下滑的大背景下,作为重要的稀土生产企业之一的厦门钨业一季度业绩出现增长可谓是一枝独秀。厦门钨业在接业绩说明会上介绍了其三大板块之一的稀土业务方面时谈到,2023年一季度公司稀土业务主要深加工产品磁性材料实现销量1,392吨,同比增长3.13%。公司稀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44亿元,同比下降6.42%; 实现利润总额1.14亿元,同比增长55.82%,主要原因为本期稀土产品价格下降幅度低于产品成本下降幅度,引起利润增长。 厦门钨业日前公布的2023年一季度业绩报显示: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85.62亿元,同比减少18.51%,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因为本期公司能源新材料业务受终端需求下降影响,销售收入同比下降;合并营业成本78.65亿元,同比减少20.65%; 实现归属净利润4.4亿元,同比增加16.05%。 一季度净利润增长主要因为本期公司钨钼业务持续向好,特别是公司细钨丝产品需求旺盛,产能与销量快速增长,利润贡献增大。 》厦门钨业:一季度电池材料销量下降 钨钼业务持续向好 净利同比增16.05% 四大稀土集团之一的厦门钨业一季度业绩出现了增长,不过,剩下的北方稀土、中国稀土和广晟有色业绩均出现下降。此外,作为沪市稀土产业链重要的上市公司之一的盛和资源一季度业绩也出现了下滑。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稀土上市公司一季度的业绩情况。 北方稀土4月28日下午发布了今年的一季度报告,公告显示,一季度,营业收入92.31亿元,同比下降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22亿元,同比下降40.83%;谈到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北方稀土的公告显示:公司主要稀土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及销量同比减少。 》北方稀土:稀土产品售价、销量齐跌 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40.83% 中国稀土此前披露的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81亿元,同比增长22.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46.58万元,同比下降88.42%;扣非净利润1911.48万元,同比下降88.62%;基本每股收益为0.0198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64%。中国稀土今年一季度的资产减值损失为-128,155,777.46元,同比下降2,261.97%,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稀土产品价格下行,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较上年同期增加。 》中国稀土:前五个月部分稀土商品价格较去年同期降幅明显 一季度净利同比降88.42% 广晟有色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1.99亿元,同比增长27.38%;归母净利润565.96万元,同比下降93.05%;扣非净利润亏损825.44万元,上年同期盈利8486.61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0亿元,上年同期为-8.05亿元;报告期内,广晟有色基本每股收益为0.02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16%。谈到营业收入的增加,广晟有色表示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加强组织生产运营,扩大贸易业务所致。一季度,广晟有色的资产减值损失为-155,049,865.2元,在谈到资产减值损失的主要原因时,广晟有色在其一季报中表示:主要是报告期内稀土产品价格下降所致。 》广晟有色:稀土产品价格下降致资产减值 一季度净利同比下降93.05% 盛和资源2023年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8.03亿元,同比增长10.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37.83万元,同比下降89.14%;基本每股收益为0.0441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83%。谈到业绩变动的原因,盛和资源一季报显示,营业收入增加主要是与去年同期相比,本期合并范围内子公司增加,销售规模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是与去年同期相比本报告期主要稀土产品价格回调,公司原料成本变动滞后,毛利率降低。同时因产品价格回调计提存货跌价。 》盛和资源:主要稀土产品价格回调 原料成本变动滞后 一季度净利同比降89.14% 2、年初至今 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均价整体呈下跌趋势 》点击查看SMM稀土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从以上稀土企业的一季度业绩不难看出,稀土价格的下降使得大部分上市公司一季度的业绩出现了下滑。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今年年初至今的稀土价格走势。考虑到SMM稀土产品报价的品目很多,我们就以市场比较熟悉的氧化镨钕的价格走势为例。 今年以来,稀土氧化物的价格可谓是先抑后扬,其均价走势虽中间有所反弹,不过整体呈现下跌趋势。从SMM氧化镨钕均价的历史走势来看,1月3日,其均价以712500元/吨的价格开启了其2023年的征程,尤其是春节节前下游磁材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备货,也给氧化镨钕带来了一些上涨的动力。节后归来,氧化镨钕延续涨势,其均价更是在2月1日触及了其均价750000元/吨的高点。不过,随后由于市场需求冷清,稀土价格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便一路下行。 5月4日,氧化镨钕的均价报435000元/吨,也是到目前为止其年内均价低点,这一价格与2月1日的高点750000元/吨相比,下跌了315000元/吨,跌幅为42%。 受5月初的长协交单采购导致市场上的氧化物现货大幅收紧影响,氧化镨钕告别此前跌势,迎来了一波反弹。此外,5月氧化镨钕产量环比的减少也支撑了其价格的上涨。据SMM调研统计,2023年5月国内氧化镨钕产量5741吨,环比缩减3.6%。其中广西、山东和四川地区产量有较为明显的缩减,其它地区产量环比4月份基本持平。据SMM调研了解,5月,四川地区氧化镨钕产量环比缩减了16%,山东地区环比缩减了14%,广西地区氧化镨钕产量环比也有9%的缩减。 5月30日,其均价报506000元/吨,与其435000元/吨的均价低点相比,20多天的时间里上涨了71000元/吨,涨幅为16.32%。受6月初的长协交单影响, 氧化镨钕这一506000元/吨的均价获得了一定支撑,使其均价一直稳定维持到6月15日。进入6月下半月,随着长协交单的结束,没有更多超预期的需求和利好支撑,氧化镨钕价格便出现了下跌。 6月27日,其均价报482000元/吨,与2月1日的高点750000元/吨相比,下跌了268000元/吨,跌幅为35.73%。 近半年的时间里,稀土现货的价格整体跌幅明显,不仅让人担忧稀土企业二季度的业绩情况。 3、二季度至今氧化镨钕跌幅为收窄 稀土产业链企业的库存均处于低位 在一季度稀土价格已经出现下跌调整的前提下,单独来看二季度的稀土价格走势可以看出,依然以SMM氧化镨钕均价的历史走势为例,4月3日,其均价以522500元/吨的价格作为二季度的开局。 6 月27日,其均价报482000元/吨。4月4日,氧化镨钕532000元/吨的均价是目前为止二季度的最高点。 5月4日,氧化镨钕的均价报435000元/吨,也是二季度均价的低点,这一价格与二季度4月4日的高点532000元/吨相比,下跌了97000元/吨,跌幅为18.23% 。6月27日,氧化镨钕均价报482000元/吨,与二季度4月4日的高点532000元/吨相比,下跌了50000元/吨,跌幅为9.4%。 稀土二季度的波动幅度与一季度相比虽然有收窄的趋势。不过,据SMM调研了解,考虑到稀土市场的需求现状以及价格走势,目前稀土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库存均处于低位。 这一点在沪市稀土产业链上市公司2022年度暨2023年第一季度集体业绩说明会上所作的回应得到了印证。 盛和资源总经理王晓晖近期在业绩说明会上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镨钕市场供需相对平衡、短期错配,行业处于低库存状态。” 广晟有色董事长张喜刚也表示:“目前由于稀土现货价格跌幅较大,国内生产厂商出货意愿不强,且下游应用企业处于观望状态,消耗了部分社会库存。” 对于稀土供需双弱下公司如何应对的问题, 厦门钨业 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公司秉持“低库存,快周转”的经营原则,通过加强采购管理与库存管理等措施应对原材料价格的涨跌,并根据原材料价格和市场环境适时调整产品销售价格,以此努力将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发挥全产业链协同优势,采取优化产品与客户结构、内部降本、工艺改进等措施努力提升产品盈利能力,应对原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对于在目前稀土价格持续波动的情况下,公司如何保证稀土原料的正常供应,并尽可能减少稀土价格波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的问题, 中国稀土 在业绩说明会的公告中介绍: 近年来,稀土商品价格一直处于波动状态。作为稀土行业重要参与者,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坚持专业化运营,成本控制与技术指标合理稳定,年度各项工作亦稳步推进。 对于面对下游需求降低情况,公司将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完成2023 年公司营收及净利润目标的问题, 北方稀土 在业绩说明会上答复: 公司严格执行稀土总量控制计划,扩大废料回收生产规模,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全方位满足市场对稀土原料的需求,持续开展横向、纵向对标,提升精益管理和成本网格化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制造成本、财务成本、人工成本指标,提升企业竞争力, 以优异的经营业绩回报投资者。 4、后市建议关注新能源等需求能否得到改善 氧化镨钕进入6月下半月的跌势,让市场此前靠5月份氧化物反弹、6月前半月氧化物价格企稳的心态受到了影响,现在市场悲观情绪再起。再考虑到5月份稀土进口量比较多,下游依然期盼更多需求。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了2023年5月份进出口数据,据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5月稀土金属矿进口量5343吨,同比增加43.5%,环比缩减39%。2023年1-5月累计进口30684吨,同比减少11%。2023年我国5月份稀土永磁出口量4459吨,同比减少8.5%;据SMM调研了解,当前磁材企业虽因前期的价格上涨有部分新增订单报出,但稀土进口量增幅较大,稀土下游实际需求情况仍相对不足。 二季度稀土价格也即将收官,值得一提的是,与氧化镨钕近来的下跌不同,重稀土氧化镝、氧化铽进入六月下旬迎来了一波上涨。市场密切关注其涨势的持续情况。SMM也将及时跟踪影响其价格走势的因素。 对于稀土价格的下跌原因,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近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是消费有待进一步恢复,新能源汽车在补贴退坡后产销量明显下滑。另一方面是稀土产量增加,主要稀土供应国产量均有增加。因此,需求不足、供应增加或是今年以来稀土价格下跌的主因。 对于目前稀土产品价格走势以及公司如何看待后续稀土价格走势情况的问题, 中国稀土 近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近年来,稀土商品价格一直处于波动状态。今年1-5月,受供需调整与市场预期变化等因素影响,部分稀土商品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幅度明显。近日,稀土价格有所回升并保持相对平稳状态。 相信随着新能源材料、绿色产业应用等领域的升级发展,大力推动稀土行业创新升级理念的不断落实,稀土大集团整合工作的不断推进,稀土行业绿色发展转型以及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将进一步得到夯实。 对于后市,SMM认为,需求能否得到较大的提升和改善是影响稀土价格未来走势的重要因素。随着更多有关于风光电、汽车等新能源利好政策的出台,建议关注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工业机器人领域需求变化以及风电装机量能否出现提升。此外,对于供需等方面,建议关注稀土产量和稀土进出口数据的变化对稀土价格的影响。 机构观点 东北证券日前发布题为《稀土供需改善、价格企稳 等待下游进一步回暖》的研报表示:供给端:2023Q2 国内镨钕产量有所下降,据SMM 数据,2023 年4 月/5 月中国氧化镨钕产量分别为5958/5741 吨,分别环比-0.9%/-3.6%;2023Q1 澳大利亚Lynas、美国MP 保持稳定供给;缅甸进口矿有所恢复;海外新建项目则较多出现延后情况,2023-2024 年预计无投产项目。需求端:国内整体需求弱复苏,新能源车需求逐渐企稳。宏观层面看,2023 年4 月/5 月中国社消商品零售额两年复合增速为2.3%/2.5%(相较于2021 年),消费需求仍处于弱复苏状态;行业层面看,新能源汽车。 湘财证券研报表示:上周镨钕价格稳中略涨,重稀土镝价格稳步上行,铽价保持平稳,钆铁、钬铁继续走弱。钴现货价延续反弹,硼铁、铌铁及金属镓持稳,烧结钕铁硼毛坯价格平稳。磁材方面,短期原料价格进入震荡阶段,主要由于终端需求预期不强,钕铁硼市场需求一般,开工新增不多,企业备货意愿不足。当前磁材板块估值持续于长期历史底部位置,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 推荐阅读: 》【重要数据】2023年5月SMM中国金属产量数据发布 》2023年5月中国稀土进出口情况分析【SMM分析】
据北方稀土消息,为有效落实公司“十四五”发展战略和“打造世界一流稀土领军企业行动方案”专项部署,进一步明确北方稀土智能制造工作的推进方向,切实指导公司智能化工作推进实施,推进北方稀土产业数字化进程,近日,北方稀土制定下发《智能制造实施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指出 近年来,北方稀土以“十四五”发展战略为方向,以《北方稀土数字化转型规划概要方案》为基础,以提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生产设备数字化率为抓手,持续开展“两化”融合、智能制造工作,按照统筹规划、服务战略,对标先进、聚焦重点,共享共建、整体建设,标准规范、技术成熟,安全适用、合理投入等原则,持续推进智能化工作,促进公司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指导意见》要求 智能化生产是一流企业的重要标准,各分子公司要通过“数智化”装备升级,在智能制造上“突围”;要对装备、系统等开展集成,实现跨业务间的数据共享,加快在“脏难累”岗位、重复劳动岗位、高精度控制岗位推动机器换人,提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关键设备自动化率,彻底扭转“作坊式”生产方式;要按照国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智能制造企业成熟度3级要求,围绕数字工厂、生产管理、机器换人、装备升级、设备管理、安全管控、能源管理、环保管控、智慧物流、网络协同、数据应用等领域,结合自身业务活动,有选择、有计划、有重点的逐步开展提升,实现企业模型可视化、生产制造执行信息化、艰苦岗位少人化和无人化、装备数控化、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智能化、风险监测和管理智慧化、能源消耗数字化和精细化、污染监测和防治在线化、仓储业务智能化、信息传递高效化、数据价值化,形成一流企业应有的装备水平和现场环境。 《指导意见》提出了推进智能制造的实施目标 在自动化程度方面,通过自动化改造升级以及生产过程集中控制的加强,将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整体提升至80%。 在数字化程度方面,使用的智能仪表支持HART、FF、DP、PA等协议,实现DCS、PLC以及其他控制系统对智能仪表、电机的统一管理功能,生产设备数字化率提升到60%。 在智能化程度方面,通过新增智能机器设备,加快在“脏累险”岗位、重复劳动岗位、高精度控制岗位推动机器换人,使机器换人率达到 100%。 在智慧化程度方面,对生产运营过程数字化赋能,提升生产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优化运营挖潜增效;结合各类传感器、智能巡检机器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安全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安全风险、污染物管控目标,达到绿色制造成效显著;同时,通过智慧化运营、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达到过程管理精准高效。 《指导意见》强调 各分子公司要根据企业特点和自身情况,积极推动智能制造实施,加快提升智能化应用水平,为北方稀土打造世界一流稀土领军企业打下坚实基础。
当地时间周二(6月27日),全球最大矿业公司必和必拓CEO迈克·亨利警告称,各国政府应避免过多干预关键矿产的供应链,否则可能会阻碍全球向清洁能源转型的进程。 亨利周二出席了在布里斯班举行的世界矿业大会,他在活动上表示,各国争相确保绿色金属的国内供应,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应过度关注国内,也不应过度依赖国家补贴。 亨利指出,各国政府在努力确保自己的关键矿产供应的同时,必须确保他们不会破坏全球能源转型的趋势。 全球对锂、镍、钴和稀土等矿物的竞争持续升温,美国、欧盟以及其他经济都在寻求建立本土供应链。 去年8月,美国推出了《通胀削减法案》,该法案系美国史上规模最大的气候法案,将在新能源和气候变化项目投入3690亿美元,为一系列绿色工业产品提供补贴和税收优惠,但设置了苛刻的条件。 比如,电动汽车必须在北美组装才有资格获得补贴,电动汽车的电池必须由在美国或其自由贸易伙伴国境内开采或加工的部件制造。 《通胀削减法案》具有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就连美国的盟友也感到不满。欧盟推出了《关键原材料法案》,试图实现工业关键原材料的本土化生产,并反制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 亨利并未直接批评上述措施,但他警告称,像澳大利亚这样相对较小的经济体不应跟风,任何推出类似法案的举动都将是失败的主张。 亨利表示:“这里的政府,无论是联邦政府,还是州政府,应该关注的是他们控制范围内的事情,以从根本上提高投资吸引力。” 必和必拓估计,全球每年需要在资源领域额外投资1000亿美元,才能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即把全球变暖幅度限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摄氏度内的水平。
中科三环近期公告了接受机构调研的情况。公告显示: 对于公司目前的产能情况,中科三环介绍:目前公司已有烧结钕铁硼产能2.5万吨,粘结钕铁硼产能1500吨。 对于公司采取了哪些方式减少重稀土的用量,中科三环回应: 公司在整个生产环节当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例如通过采用晶界扩散技术等方式,减少了重稀土的用量。 对于公司烧结钕铁硼和粘结钕铁硼产品销售占比,中科三环回应:2022年度,公司烧结钕铁硼产品占95%左右,粘结钕铁硼产品占5%左右。 对于公司海外的主要客户情况,中科三环回应:公司海外客户主要分布于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消费类电子、计算机、工业机器人、节能家电、风力发电等领域。 对于公司是否开展磁材废料回收,中科三环表示:目前公司主要是通过与外部原材料厂商进行置换等方式来进行磁材边角料的回收,能够满足客户在材料回收利用等方面的要求。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公司钕铁硼磁材产品中,高性能钕铁硼材产量占比是多少的问题,大地熊6月2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公司致力于高性能烧结钕铁硼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工业电机、汽车工业、风力发电领域产量占比70%以上。 大地熊2023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51亿元,同比下降25.99%;归母净利润亏损4160.36万元,上年同期盈利5231.43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4621.64万元,上年同期盈利4984.38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42.32万元,上年同期为-2.31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52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59%。
》查看SMM稀土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盛和资源2023年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8.03亿元,同比增长10.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37.83万元,同比下降89.14%;基本每股收益为0.0441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83%。 谈到业绩变动的原因,盛和资源一季报显示,营业收入增加主要是与去年同期相比,本期合并范围内子公司增加,销售规模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是与去年同期相比本报告期主要稀土产品价格回调,公司原料成本变动滞后,毛利率降低。同时因产品价格回调计提存货跌价。 推荐阅读: 》盛和资源:稀土生产线基本满产 需求缓慢恢复中
》查看SMM稀土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盛和资源此前发布的2022年年报显示: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约167.58亿元,同比增加57.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5.93亿元,同比增加48.09%。盛和资源表示营业收入变动原因:主要是2022年度稀土产品均价上涨,销售收入提高。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比去年大幅增长的主要因素:报告期内,受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影响,稀土主要产品全年均价同比上涨,公司业务规模提升,盈利实现大幅增长。2022年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9091元,同比增加48.09%,主要是由于本期利润较上期大幅度增长。 盛和资源去年重点做了以下方面工作: 1、优化国际合作,巩固和拓展海外经营成果 公司坚持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经营发展战略。在稀土资源方面,2022年3月,公司同美国芒廷帕斯稀土矿运营主体MP公司成功续签了包销协议,除继续延续稀土精矿的包销外,还将包销范围扩大到其他稀土产品。 2022年2月,公司收购了澳大利亚Peak公司19.9%的股权。Peak公司拥有坦桑尼亚Ngualla稀土矿项目,该项目具有资源量大、镨钕含量高的特点,符合JORC标准的矿石资源量2.14亿吨,稀土氧化物平均品位2.15%,折合461万吨REO,已升级为储量的矿石量1850万吨,稀土氧化物平均品位4.8%,折合88.7万吨REO,其中镨钕氧化物占比21.26%,Peak公司计划该项目于2025年第三季度投产。2022年10月,公司与Peak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公司拟购买Ngualla 项目产出的75-100%的产品,并探讨收购 Ngualla项目权益的可能性。目前,双方正在就谅解备忘录约定事项的落实开展商务洽谈。 在重砂资源方面,公司认购了澳大利亚盈拓资源9.9%股权,盈拓资源的旗舰项目是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艾文坝重砂矿项目,该项目锆钛和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符合JORC标准的资源量4.9亿吨,储量3.1亿吨,重矿物平均品位4.3%。该项目的投资丰富了公司的全球业务布局,有利于增强公司的资源保障能力。 2、积极推进重大投资并购项目,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 2022年6月,公司收购了包头三隆65%的股权,该公司主要从事稀土金属加工业务,拥有5000吨/年的稀土金属加工能力,提升了公司稀土金属的产能产量,正式确立了公司在国内三大稀土基地的全面布局。 2022年6月,公司投资了巨星新材料有限公司,初始持股比例10%。该公司在四川省绵阳市投资建设了2万吨/年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项目,本项目的投资标志着公司正式以股权的形式介入了稀土下游最重要的功能材料领域。 2022年6月,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中核资源发展有限公司对盛和连云港公司增资入股,进一步深化了与中核资源的战略合作关系,为公司锆钛独居石业务的发展夯实了基础。12月,盛和连云港公司150万吨/年锆钛选矿项目正式投产,将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2022年12月,乐山盛和灾后修缮项目顺利完工,科百瑞6000吨/年稀土金属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建成并于2023年1月正式投产,晨光稀土12000吨/年智能化改造项目一期12台电解炉正式点火运行。 此外,公司的研发及信息中心项目、全南年产3300吨稀土氧化物项目、会昌3000吨/年氟新材料项目、德昌2000吨/年稀土金属加工项目、乐山盛和“退岸入园”等新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3、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创新驱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4、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为合规经营保驾护航 盛和资源还在年报中公告了2022年的产销量情况: 公司未来发展展望 谈到未来发展,盛和资源首先对行业格局和趋势进行了介绍: 1、稀土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2年,全球稀土矿产量约为30万吨。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原料生产国,2022年国家下发的稀土总量控制指标为21万吨,同比增长25%。中国之外,美国、澳大利亚、缅甸都是重要的稀土矿产地。 在稀土冶炼分离和金属加工业务环节,中国仍占有全球90%左右的市场份额。海外稀土冶炼分离和金属加工企业较少,除个别企业形成了大规模生产外,其他规模普遍较小。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确立和电动化、智能化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稀土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军工、电子信息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全球主要国家对稀土产业日益重视,稀土产业链受到高度关注,稀土产业格局预计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2、锆钛行业格局和趋势 (1)锆 中国是锆的主要需求国,需求量约占全球一半,但是锆资源贫乏,长期依赖进口。未来这一格局仍将维持。 (2)钛 中国钛矿对外依存度高。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全球钛矿产量(折合TiO2)同比基本持平,约为890万吨,我国钛铁矿产量(折合TiO2)约为 340 万吨,进口约为345万吨。 盛和资源在年报中公告了未来的经营计划 2023年,公司将努力发挥各业务板块的协同效应,充分利用好公司掌握的矿产资源优势,深入挖潜,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不断提升公司发展质量。 2023年,全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上述目标仅是公司的计划性安排,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较大,能否如期完成存在不确定性。 2023年,公司将有序推进晨光稀土“年产12000吨稀土金属及合金智能化技改项目”、乐山盛和“退岸入园”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盛和资源德昌2000吨稀土金属建设项目、全南年产3300吨稀土氧化物项目、会昌3000吨/年氟新材料项目以及公司的海外投资等项目,推动ESG管理体系建设。 通过新建、技改,降本增效,持续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推荐阅读: 》盛和资源:稀土生产线基本满产 需求缓慢恢复中
外电6月27日消息,印度中央政府即将公布关键矿物清单并计划引入一项政策草案,以规范这些矿物的开采、加工和利用。该国媒体报道称,此举“是提高关键矿物自给率和确保资源可持续性的一项重大举措”。两位政府官员表示,该国政府可能在6月28日公布关键矿物清单。 行业专家们认为,这是一项战略举措,重申了印度加强矿产部门和减少对进口依赖的承诺,而依赖进口往往会导致供应链脆弱性和价格波动。 铜、锂、镍、钴和稀土元素等关键矿物是清洁能源技术的关键,因为它们是生产风力涡轮机、电动汽车电池、光伏电池以及磁铁所需关键原料。 一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称,关键矿物清单可能包含40多种矿物。尽管印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正式的名单,但该国能源、环境和水委员会(CEEW)在其一份报告指出非燃料关键矿物为49种。研究表明,到2030年,其中24种矿物的供应风险将达100%,41种矿物的风险将超过50%。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