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617

  • 工信部:2024年要出台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加快钢铁、有色等重点行业改造升级

    12月2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要求,总结2023年工作,部署2024年任务。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出席会议并讲话,部领导出席会议。辽宁省、江苏省、山东省、湖北省、四川省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会议认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掌舵领航,就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重要论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对工业化的规律性认识,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必须坚持党对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全面领导,深刻认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牢牢锚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体目标,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原则,全面落实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任务,掌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方法路径,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际行动。 会议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我国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中央召开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全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守正创新、团结奋斗,较好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工业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预计全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基本稳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和烟草行业保持较快增长。 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 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稳步推进,工业母机、关键软件等重点领域创新实现新突破,C919大型客机投入商业运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国产ECMO完成注册取证,智能6行采棉机实现量产,神舟十六号、十七号顺利升空。 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分别达到29个、26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到178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6.5万家。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完成机构转隶和职能承接工作。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1—11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出口达109.1万辆。造船业三大指标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领先。累计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近万家,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5100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系列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取得成效,45家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加快。 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步伐加快。 累计培育“小巨人”企业1.2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3万家,遴选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00个。启动首批30个城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开展系列中小企业服务活动,累计服务中小企业950余万家。 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预计全年,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6%左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同比增长13%左右。截至11月,累计建成5G基站328.2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较去年同期翻番。6G技术试验加快推进。信息通信监管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应急通信能力显著增强,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得到加强,无线电频谱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电磁空间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圆满完成重大活动通信服务、网络安全、无线电安全等保障任务。 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发布实施一批重要政策举措,建立制造业企业、中小企业常态化交流机制,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持续推动国际合作走深走实。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全力支持配合中央巡视,坚持即知即改、抓实立行立改,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进一步提振。 会议指出,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的重要一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快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物质技术基础。 会议强调,2024年要围绕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抓好十二个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抓好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深入实施十大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支持工业大省继续“挑大梁”,做好经济宣传、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深化原材料、消费品“三品”行动,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深化产融合作,做好制造业重点外资项目服务保障。保持烟草行业平稳增长。 二是全面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统筹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强化应用牵引,加快技术攻关突破和成果应用,实现“化点成珠、串珠成链”。 三是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重大项目,持续优化创新平台网络,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打造“火炬”品牌升级版。推进园区提质增效,启动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四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加快钢铁、有色、轻工等重点行业改造升级。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深化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进开源体系建设。继续办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 五是巩固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 加快强链补链延链,提升全产业竞争力。支持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发展,抓好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加强光伏行业规范引导和质量监管。促进稀土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高端应用。 六是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推进北斗规模应用和卫星互联网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新兴产业,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的增长点。出台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瞄准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等产业,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培育重点产品、拓展场景应用。 七是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 统筹“建、用、研”各项工作,推进5G、千兆光网规模部署,加快布局智能算力设施,加强6G预研。创新信息通信市场监管,纵深推进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完善应急通信预案和指挥体系。推动5G规模化应用,出台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提升专项行动,提升行业数据安全管理水平。 八是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严控钢铁、水泥、平板玻璃新增产能,开展工业数字化碳管理试点,深入实施工业能效、水效提升行动,积极探索新兴固废综合利用市场化途径,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全面推广绿色制造。 九是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一批普惠性帮扶政策,多渠道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和“三赋”专项行动。加快建设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深入实施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等系列活动。 十是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布局,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十一是支持部属高校“双一流”建设。 加强党建、思政和意识形态工作,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专业体系,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支持部属高校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保障校园安全稳定。 十二是提升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 加强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规范指导。实施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落实制造业全面对外开放措施,放宽电信市场准入,深化双多边机制合作。抓好制造业人才培养等重点项目实施。加强通信管理局建设。支持部属单位聚焦主业、突出特色,打造核心支撑能力。加强民爆行业监管,抓好通信业及通信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监管。做好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通信服务、网络安全、无线电安全等保障工作。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好“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走好“第一方阵”。要狠抓贯彻落实,按照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做善为抓落实的要求,坚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注重协同配合,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履职能力,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下决心精简论坛、展会等活动,带头过紧日子,全面完成2024年各项目标任务。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工匠精神和“哈军工”优良传统,倡导严慎细实、雷厉风行、团结协作、敬业规范的工作作风,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的给舞台、干成事的给激励,进一步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到各方面全过程,认真支持配合中央巡视,切实抓好中央巡视整改任务,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牢牢守住廉洁、保密、安全“三条红线”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会议要求,岁末年初之际,要绷紧保民生、保安全稳定这根弦,扎实做好企业帮扶、节日市场供应、通信服务、无线电检测、安全生产、应急值守等各项工作。组织做好对离退休干部、老职工的慰问。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肃查处“四风”问题,确保节日期间风清气正。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烟草专卖局负责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有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部属各单位、部属各高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部代管各基金公司主要负责同志,部机关各司局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分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 上海电驱动、鸣志、绿控、精进电动…这些电机龙头聚集上海!有啥新动作?!

    内蒙古稀土产业,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 2023年10月,《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磅发布,提出“加强稀土等战略资源开发利用”,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将包头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 包头的机会来了!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今年6月7日至8日在内蒙古考察时提出的“加快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动“两个稀土基地”建设,包头市人民政府联合有色网定于2023年 12月21日(星期四)下午 在 上海虹桥绿地铂瑞酒店会议中心 召开“ 包 头市永磁电机产业(上海)合作交流座谈会 ” 包头市对本次会议高度重视,市领导将亲自出席! 部分参会企业名录 (陆续更新中) 会上,将充分宣讲包头市最新出台的永磁电机产业支持政策,推介包头市的产业基础和营商环境,为“长三角”地区电机企业了解包头、投资包头、共赢包头创造合作良机。 此在,诚挚邀请贵公司主要负责人出席本次会议,建立交流合作机制。 素柬奉邀,恭候莅临! 以下是会议日程安排! 会议日程安排 包头发展永磁电机优势分析 一、永磁电机整机生产配套优势 1、电机外壳铸件配套能力: 目前有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机电公司、包头市盛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包钢西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可铸造生产不同规格的电机外壳。 2、电机原材料配套能力: 铜导线: 10万吨阳极铜原材料产能;目前有包头震雄铜业有限公司可配套生产不同规格和型号的铜导线。 稀土永磁材料: 具备了年产10万吨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能力,2022年产量2.8万吨。目前有宁波韵升、天和磁材、金力永磁、大地熊、安泰科技、英思特稀磁等多家磁材企业为电机企业配套生产不同规格和型号的钕铁硼材料。 硅钢片: 包头威丰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取向、无取向硅钢产品,设立王一德院士工作站,目前产能已经达到15万吨。产品质量国内一流,国际领先。 二、电机产业机加工协作配套优势 包头市科研技术力量雄厚,制造设备精良,机械加工能力强。目前全市拥有主要机械设备2.6万台(套),其中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2千多台套,大型铸造、锻造设备和高精尖机床1000多台套,形成了从冶炼、铸造、锻造、冲压、焊接、精密加工制造到整机装配的产业链。为大型电机企业入驻提供了机加协作配套的设备能力保障。 三、技术人才及人力资源优势 包头有大量从事冶金铸造、机械加工等行业研究与生产的各类科研院所和企业。全市共有各类科研机构73个,其中国家级科研院所3个,市属独立科研院所17个(有两个汽车研究所)。有各类专业齐全的大中专、技工学校15所。各类科技开发企业348家。各类科研仪器设备1.1万台套。具有高素质的中高级技术、管理人才10万人,具备丰富经验和熟练操作技术的产业工人50万。 四、永磁电机产业基础优势 稀土高新区已有8家永磁电机生产企业,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工业永磁电机、永磁风力发电机、新能源领域电机、电子产品微特电机,机器人伺服电机的产业基础。企业有包头长安永磁电机研发有限公司、包头天工电机有限公司、中国中车电机有限公司、包头金风科技有限公司、包头市天隆永磁电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包头中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包头市拓又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包头江馨微电机科技有限公司等、包头北方中加特电气有限公司、内蒙古北方嘉轩科技有限公司。 五、市场发展空间优势 包头处于“新亚欧大陆桥” 主干线的节点上,集交通枢纽、陆地口岸等诸多优势于一体;包头是环渤海经济带的重要城市;是连接华北和西北重要战略通道;包头市铁路干线四通八达, 客车可直达北京、武汉、上海等多个省会城市,京包高铁现已开通运营;开通了天津至包头集装箱水陆联运;公路运输有110国道、210国道 、京包高速公路等;民航班机有直达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多条航线。呼和浩特——法兰克福“ 如意号”国际集装箱专列(即中欧班列),主要面向东欧、西欧市场,途经蒙古、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六个国家近50个城市、国际集装箱专列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包头、集宁。 在包头投资稀土永磁电机产业,不仅为当地工业企业进行配套,还可辐射中西部市场,开拓蒙古、俄罗斯、以及拓展中欧班列的沿途国家。 欢迎各位有兴趣的同仁进行咨询 会议联系人:童怡霏 15866492857 邮箱:tongyifei@smm.cn

  • 【免费参会】永磁电机产业(上海)合作交流座谈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今年6月7日至8日在内蒙古考察时提出的“加快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动“两个稀土基地”建设,包头市人民政府定于2023年12月21日(星期四)下午在上海绿地铂瑞酒店会议中心召开 “包头市永磁电机产业(上海)合作交流座谈会” 。 包头市对本次会议高度重视,市领导将亲自出席。会上,将充分宣讲包头市最新出台的永磁电机产业支持政策,推介包头市的产业基础和营商环境,为“长三角”地区电机企业了解包头、投资包头、共赢包头创造合作良机。 在此,诚挚邀请贵公司主要负责人出席本次会议,建立交流合作机制。 专此致函。 会议安排 会议时间:12月21日 星期四 下午14:30 会议地点:上海虹桥绿地铂瑞酒店二楼会议中心 会议议程: (一)会议签到(13:00—14:30) (二)对接推介会(14:30-15:30) 1.观看包头市宣传片; 2.包头市有关部门领导介绍情况; 3.包头稀土高新区介绍永磁电机扶持政策; 4.电机企业代表发言; 5.包头市政府领导讲话。 (茶歇10分钟) (三)企业座谈会(15:40-17:40) 1.参会企业就投资项目关切问题提问; 2.包头市就参会企业关切问题进行解答; 3.座谈交流。 点击下载报名附件 长按识别二维码报名参会 联系方式 童怡霏 上海有色网电机事业部 联系电话:15866492857 刘玲 包头稀土高新区投资促进局 联系电话:19704721055

  • 江东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德林莅临SMM考察

    SMM12月13日讯:11月电子电路铜箔行业开工率出现环比大幅下跌,据SMM调研了解终端仅服务器及汽车电子行业新订单尚稳定,通讯及消费电子行业订单持续疲软,华东地区覆铜板开工率仅为60%左右,电子电路铜箔行业成品库存有所累库。进入12月下游覆铜板企业提货速度大幅放缓,部分长期合作订单,改为一单一议。行业乱象频生,部分电子电路铜箔工厂为保市场份额,主动与客户调降加工费以求出货,少部分新企业因有当地政府补贴,资金尚可抗住,老牌企业则纷纷表示“伤不起”。 12月13日,江东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德林来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进行考察交流,受到了SMM高级营销总监马瑶的热情接待和详细介绍。 双方围绕电子铜箔等行业发展及公司市场战略规划进行了交流,为未来双方继续深化互信,实现互利共赢,开展全方位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江东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简介 江东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系中天科技集团全资子公司,位处素有“江海门户”之称的江苏如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致力于电子铜箔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成立于2016年9月,项目总投资15亿元,总用地面积233亩,新建生产及辅助用房10万平方米,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可形成年产2.7万吨高性能电子铜箔的生产规模,可实现年销售25亿元。项目一期1万吨电子铜箔产能已于2018年建成投产,二期1.5万吨产能2023年已全部投产。 上海有色网联系人:马瑶 联系方式:18321395342 mayao@smm.cn

  • 人形机器人行业不断有重量级玩家进入 未来空间不逊3C、新能源汽车【机构研报】

    中信建投指出, 近日,特斯拉发布2023年12月最新版本(Gen-2)的Optimus: ①从设计来看,最新版本的人形机器人使用特斯拉设计执行器和传感器,颈部具备双自由度,驱动和控制采用集成化设计。②从性能来看,Optimus Gen-2的步行速度提升30%、重量减轻10千克(不牺牲性能)、平衡性和全身控制力提升。③从脚部设计细节来看,Optimus Gen-2脚步有力/扭矩传感,脚趾为铰接式设计、脚部几何设计也是仿人的。④从手部细节来看,Optimus Gen-2拥有相应速度更快的11自由度手部设计,所有手指均具备触觉感应,拥有精细的操作能力。 我们认为: ①人形机器人行业不断有重量级玩家进入,特斯拉是行业“鲶鱼”,促进产品快速迭代与商业化落地;②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广泛,包括工业、商业、民用、特种甚至外太空,是工业机器人与其他自动化设备的有力补充; ③未来人形机器人全球规模可达数万亿级别,不逊色于3C、新能源汽车;④产业链将迎来极大放量,同时伴随价格下行 。 政策方面,工信部近日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正式提出:2025年国内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在部分场景得到示范应用;2027年相关产品深度融入实体经济,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 一、 哑铃型投资机会,人形机器人与低估值并重 人形机器人:未来空间不逊色于3C、新能源汽车 ①人形机器人行业不断有重量级玩家进入,特斯拉是行业“鲶鱼”,促进产品快速迭代与商业化落地;②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广泛,包括工业、商业、民用、特种甚至外太空,是工业机器人与其他自动化设备的有力补充;③未来人形机器人全球规模可达数万亿级别,不逊色于3C、新能源汽车;④产业链将迎来极大放量,同时伴随价格下行。 人形机器人行业不断有重量级玩家进入 人形机器人研究起步于双足行走的模仿,在AI时代有望商业化落地。由日本早稻田大学加藤一郎教授率先解决了人形机器人的双足行走问题,至此揭开了人形机器人研究的序幕。行走机构的设计以及相应控制方法的解决推动着人形机器人迈向自主式:1973年,加藤一郎等人在WL-5的基础上配置了机械手以及人工视觉、听力装置组成了自主式机器人WAROT-1,人形机器人的研究也逐渐扩展到人工智能方面。1990年以来,机器人的行走能力、智能化和功能也越来越强大,本田公司的ASIMO是行业的典范。2010以来,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人形机器人受到了更多大众关注,技术也愈发成熟,2015年,Pepper的市售是人形机器人走入大众市场的重大尝试;2021年波士顿动力旗下Atlas的跑酷视频一经发出便收获百万点赞;电动车巨头特斯拉也于2021年宣布将推出人形机器人产品“Optimus(擎天柱)”,至此,人形机器人批量生产的商业化时代拉开序幕。 国内重量级玩家不断增多,小鹏、小米等公司入局人形机器人领域。2016年,优必选原型机诞生,腿部拥有12个自由度,实现了多种场景下的行走,2021年Walker X发布,视觉定位导航和手眼协调操作技术全面升级,使得Walker X可以更生动地与人交互,还学会了下象棋。2022年8月,小米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正式亮相。据2023年10月,小鹏推出了自研的人形态双足机器人PX5,2024年10月小鹏希望人形机器人在自己工厂里面初步使用。华为等公司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2023年6月19日,东莞极目机器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注册资本为8.7亿元,市场预期华为也将入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特斯拉是人形机器人行业的“鲶鱼”,促进产品快速迭代与商业化落地 从步态行走技术来看,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在2022年4月就完成了第一次步态行走,其后在6月、8月、9月持续完善行走功能,在2023年5月的股东大会上,Optimus已经能够在工厂内实现稳步行走。 从任务执行能力来看, ① 2022年10月,Tesla Bot具备了一定的抓取、搬运、上下料功能。②2023年3月,Optimus展示了使用螺丝刀的功能。③2023年5月股东大会上,Optimus展示了双手处理任务的能力。④2023年9月,Optimus展示了仅使用视觉和关节位置编码器,即可在空间中精确定位四肢的能力,并且能够执行整理物品任务的过程中的克服人为干扰,还可以实现单腿站立和拉伸等动作。 我们认为: ①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进展加快。Optimus的物品整理能力已经可以与2023年7月底谷歌展示的RT-2大模型媲美,并且更进一步实现了克服干扰的能力。在运动性能上,Optimus单腿站立并且可以实现拉伸、瑜伽等较为复杂的动作,表明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性能上有了明显突破(2022AI DAY 强调过平衡性问题还没有解决)。②视觉方案重要性进一步体现。我们认为,Optimus使用视觉手段精准操作四肢的证明了强视觉方案的可行性,也有望推进其他人形机器人厂商在视觉方面进一步加快布局。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广泛,是工业机器人与其他自动化设备的有力补充 马斯克预期人形机器人可以用车辆周边、生活居家、工商业和外太空场景。 在马斯克在2021年AI DAY提及人形机器人的研发目标:“我们要确保它会一直对人友好,能把人从危险的、重复的,无聊的任务中解放出来,甚至还能跟已经高度自动化的特斯拉车辆生产进一步结合协作。” 具体应用场景包括:①车辆周边场景:特斯拉机器人和汽车在底层算法上互通,因此预计Optimus能够协同电动车实现多个场景应用,机器人将成为电动车智能场景中的一环。②生活居家场景:a.初期预计只能完成简单工作,例如室内场景中实现搬东西、收快递、倒垃圾等功能,在外出场景中实现陪伴、监测外界环境等功能;b.在经过真实场景积累,迭代更新算法和功能后,Optimus预计能够进一步从事精细化工作。 ③工商业等应用场景: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作为人类生产力的延伸,预计未来可以用于节拍要求不高、灵活性要求高的工商业场景,替代人类从事一些危险或者重复单调的工作。 ④外太空场景:马斯克在2021年AI日上宣称希望未来能将机器人送到外太空,做一些人类无法从事的工作。 《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指出要拓展人形机器人在特种领域、制造业和民生场景的应用。 人形机器人根据工信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人形机器人未来拓展的应用场景包括:①特种领域,面向恶劣条件、危险场景作业等需求,人形机器人将应用于警戒守卫场景,以及民爆、救援等特殊环境。②在制造业中,面向结构化生产制造环节,人形机器人将应用在在装配、转运、检测、维护等工序;面向非结构化生产制造环节,人形机器人将与设备、人员、环境实现协作交互能力,支撑柔性化、定制化生产制造。③在民生领域,人形机器人将应用于生命健康、陪伴护理等医疗、家政场景以及农业、物流等场景。 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展望:全球可达数万亿级别,不逊色于3C、新能源汽车 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3C、新能源汽车之后新的颠覆性产品。根据工信部发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演进,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 人形机器人是一个崭新且空间庞大的蓝海市场。根据绿的谐波公告,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对社会变革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作用,将人类从低级和高危行业中解放出来,使人类能够专注于高级智慧活动,从而提升生产力水平和工作效率。根据马斯克在2023年股东大会的预测,未来具备通用人工智能的人形机器人未来的需求会远远超过对汽车的需求,它的需求量可能会达到100亿台,特斯拉长期价值可能都会由Optimus贡献。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将迎来极大放量,同时伴随价格下行 现有工业机器人供应链受制于行业规模,还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约达到38.35万台,同比增长2.76%;202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达到51.74万台,同比增长34.90%。202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保有量达到347.71万台,同比增长15.33%。目前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年安装量水平,还不如全球挖机的年销量(超过60万台,其中中国市场2022年销量15.2万台),工业机器人与挖机都是人工替代,且前者应用场景更多,理论上工业机器人年安装量应该远高于挖机年销量。 由于工业机器人现有行业规模并不算大,供应链还保持着比较高的利润率,未来预计随着与工业机器人在零部件和算法上有众多重叠和相似之处的人形机器人放量之后,一定会推动供应链降本,可以预见,未来在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市场,零部件供应商的单价和利润率都会呈现下行趋势,可以参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利润率走势,但是以价换量,需求会极大爆发。 随着人形机器人放量,零部件价格预计会下降。 我们按照人形机器人批量化生产水平,将人形机器人生产分为三个阶段,其中阶段一是量产前,产业链还不完善,各零部件成本主要参考目前市场价格;阶段二是实现批量化生产过程中,产业链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各零部件成本较目前已经有所降低;阶段三是已经完全实现批量化生产,产业链已经成熟,各零部件成本较目前大幅降低。 不同类别零部件降价幅度会有所不同,待规模化生产零部件预计未来降幅最大。 汽车通用类零部件目前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未来新增人形机器人批量化生产以后,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有望推动其价格继续降低,但是降幅有限,我们假设阶段二、阶段三分别较前一阶段下降10%;自动化通用类零部件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已经有大批量应用,但是人形机器人新增的广阔的空间有望推动其价格明显下降,假设其阶段二、阶段三分别较前一阶段下降20%;待规模化生产零部件目前产品规模化生产水平较低,如果人形机器人实现量产,未来单一品类用量将大幅提升,规模化生产水平将推动价格大幅降低,假设其阶段二、阶段三分别较前一阶段下降40%。 经过我们测算,完全实现批量化生产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硬件成本执行系统、感知系统、控制系统和其他零部件在人形机器人分别占比48.82%、12.47%、15.06%、23.64%。根据京东工业品、百度爱采购等网站列示的相关零部件价格,我们对各部件目前市场价格做了初步估算,考虑人形机器人大规模生产以后,零部件供应价格将大幅降低,经过测算,完全实现批量化生产后(阶段三),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执行系统、感知系统、控制系统和其他零部件在人形机器人分别占比48.82%、12.47%、15.06%、23.64%。 建议与关注 过去,一方面,人形机器人参与者主要为波士顿动力、Ameca等没有实现商业化量产的厂商,零部件主要为定制产品,参与的供应商较少;另一方面,与人形机器人供应链高度重叠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也没有充分放量,供应链规模相对有限。现在,随着特斯拉发布人形机器人量产展望,越来越多的零部件供应商以及整机企业将切入人形机器人领域。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若未来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下游行业投资放缓,将可能影响制造业的发展环境和市场需求,从而给机械行业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带来不利影响。 2)国际贸易环境对行业经营影响较大的风险:近年来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加,逆全球化贸易主义进一步蔓延,部分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我国部分产业发展受到一定冲击。 3)行业扩产不及预期的风险:若下游行业扩产不及预期,则相应的专用设备等的需求将会下降,会对行业内公司订单、业绩等造成不利影响。

  • 特斯拉第二代机器人来了!灵活性大幅跃升 还能两指捏起鸡蛋……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第二代来了。 就在今日, 特斯拉没有任何预告地放出了Optimus-Gen 2(第二代擎天柱)的视频 ——而眼下距离第一代Optimus的“具身智能端到端方案首秀”视频发布,仅仅过去三个月不到;距离第一代Optimus面世,也仅过去九个月。 根据视频介绍,第二代Optimus搭载: 由特斯拉设计的执行器与传感器、2自由度驱动颈部、响应更快的11自由度灵巧手、触觉传感器(十指)、执行器集成电子和线束、足部力/扭矩传感器、铰接式脚趾等 。 不仅如此,第二代Optimus多项性能显著提升: 行走速度提高30%,重量减轻10kg,平衡力及全身控制均得到提高 。 在第一代Optimus的视频中,特斯拉的重点大多落在了视觉、分拣、单平衡等能力。而最新的第二代Optimus首秀视频,则似乎更多聚焦于运动与控制——行走、平衡、精细操作与感知。 在本次视频中,特斯拉在Optimus行走的同时,对其足部进行特写。从视频来看, 不同于传统的一体脚掌,第二代Optimus的脚掌分为两个部分,使得步行姿态更接近人类 。 更引人注目的是,由于十指均搭载了手指触觉传感器, 第二代Optimus已可以两指捏起鸡蛋 。 可以看到,有了软硬件的迭代升级加持,第二代Optimus的灵活性大幅跃升。开源证券11月20日报告曾指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样机迭代即将由“功能实现”(B 样)进入到“量产实现”(C 样)环节。 这次特斯拉并未透露第二代Optimus减重的具体方法,仅仅说明“减重没有任何(功能/性能)牺牲”。开源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携带电量有限,需要通过使用轻量化材料减重、增加续航。使用轻量化材料能够提高机器人负载和灵活性,助力人形机器人高端进阶; PEEK是高端工程塑料,比强度约是铝合金8倍,是轻量化的极佳解决方案 。 此外,人形机器人要走进家庭,与人类安全交互、灵巧操作各种物体,触觉感知是基础,第二代Optimus在这一方面也已取得显著进步。 开源证券另一篇报告认为, 柔性触觉传感器(又称为“电子皮肤”) 能实现与环境接触力、温度、湿度、震动、材质、软硬等特性的检测, 是机器人直接感知环境作用的重要传感器,有助于智能化的人形机器人实现产业化落地 ,而材料技术和加工工艺是柔性触觉传感器的关键技术。 总体而言,随着特斯拉、小鹏等相继布局人形机器人,整个产业正从0迈向1的阶段。 落实到具体产业链环节上,西南证券12月10日报告建议关注硬件端核心环节:1)价值量占比较高的丝杠:贝斯特、五洲新春、鼎智科技、秦川机床;2)核心零部件减速器:绿的谐波、双环传动、中大力德;3)核心零部件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汇川技术、禾川科技、步科股份;4)机器人本体:博实股份。 此外,PEEK材料方面,中研股份具备1000吨以上PEEK量产能力,正和东华大学合作研发 CF/PEEK; 柔性触觉传感器方面,汉威科技的柔性微纳传感器产品已医疗器械领域应用,其在智能机器人领域与小米科技、九号科技、深圳科易机器人等开展合作;苏试试验正在研发基于石墨烯的柔性应力振动传感器;弘信电子子公司瑞浒科技在柔性压力传感器领域有布局。

  • SMM走访台一铜业(广州)有限公司 双方深入交流电磁线行业发展等问题

    SMM12月8日讯: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不断提高。据乘联会数据统计,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649.8万辆,同比增长96.3%,驱动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其性能提升尤为重要,将驱动电机中的漆包圆线替换为漆包扁线对提升电机功率密度、提升效率、降低损耗有显著作用,故扁线电机在近年成为热点。与传统圆线相比,漆包扁线具备单位空间内槽满率更高的优势,槽满率的提升使得驱动电机的多方面性能同步优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漆包线企业,12月8日,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MM”)电机事业部的范翠、张翼实地走访了台一铜业(广州)有限公司,受到了副总经理胡远强,营销经理蔡丽欣的热情接待和详细的介绍。 走访期间,双方围绕电磁线行业发展及公司市场战略规划进行了交流,并且范翠一行人在营销经理蔡丽欣的带领下参观了台一铜业漆包线生产工厂,为未来双方继续深化互信,实现互利共赢,开展全方位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台一铜业(广州)有限公司简介 台一铜业(广州)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知名漆包线生产企业,坐落于珠江三角洲核心经济圈——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资本39,837万元,占地面积158亩,年产能36,000吨,是科学城集团的全资二级企业。公司集生产与研发于一体,拥有多项发明与实用型专利。公司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以新能源汽车用线的发展为驱动,努力打造全球最强汽车用漆包线生产企业,成为大湾区铜基新材料先进龙头企业。 上海有色网联系人:范翠 联系方式:13816522387 fancui@smm.cn

  • 阿根廷对华单相交流发电机启动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

    2023年12月6日,阿根廷经济部发布2023年第1694号公告,应阿根廷企业MOTORES CZERWENY S.A.申请,对原产自中国的单相交流发电机(西语:motores eléctricos de corriente alterna, asincrónicos, monofásicos, de potencia nominal superior o igual a CERO COMA DOCE KILOVATIOS (0,12 kW) pero inferior o igual a TRES KILOVATIOS (3 kW), y de peso superior o igual a CUATRO KILOGRAMOS (4 kg) pero inferior a CUARENTA Y CINCO KILOGRAMOS (45 kg) excluidos los motores monofásicos con mecanismos de freno y embrague integrados tipo “clutch motor” y los motores para lavarropas)启动第二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案件调查期间,现行反倾销税持续有效。涉案产品为额定功率为0.12千瓦(含)~3千瓦(含)、重量为4千克(含)~45千克(含)的异步单项交流发电机,但不包括带集成离合器和制动机件的单相电机以及洗衣机电机,涉案产品的南共市海关编码为8501.40.19。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利益相关方可自网站www.argentina.gob.ar/cnce/cuestionarios下载调查问卷参与调查。 2011年3月4日,阿根廷对原产于中国的单相交流发电机启动反倾销调查。2012年9月4日,阿根廷对该案作出肯定性终裁。2017年9月1日,阿根廷对该案启动第一次日落合并情势变迁复审调查。2018年12月12日,阿根廷对该案作出日落合并情势变迁复审肯定性终裁,继续对涉案产品征收离岸价(FOB)40%的反倾销税。 (编译自:阿根廷官方公报) 原文:http://servicios.infoleg.gob.ar/infolegInternet/anexos/390000-394999/394575/norma.htm

  • SMM走访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 双方深入交流终端电机应用、新能源行业发展等问题

    SMM12月1日讯:新能源汽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动力性、经济性、通用性、安全性是主机厂共性需求点。为了满足整车的要求,电驱动供应商需要开发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高性价比、低噪音的电机电控,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电动汽车的实际需求。采用新型的材料、先进的绕组制造工艺、以及高效的冷却散热技术已成为提升功率密度以及效率的主要手段。不断提高材料利用率、驱动电机的设计精度、工艺制造水平、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成为驱动电机的主要发展方向。 为了更好的了解驱动电机发展现状、更好地服务电机全产业链,11月22日,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MM”)电机事业部的范翠、童怡霏实地走访了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受到了工艺开发主管工程师任志杰、采购供应部主管仲大利、技术中心电机设计经理李森的热情接待和详细的介绍。 走访期间,双方就SMM有色金属价格、从数据到终端电机的应用,新能源行业发展以及目前原材料降本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并对接下来的双方的合作方向做了深入探讨。此次交流,为未来双方继续深化互信,实现互利共赢,开展全方位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简介 华域汽车坚持“零级化、中性化、国际化”战略,积极把握全球汽车行业“新四化”变革,聚焦“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择优汰劣进一步打造核心主业,形成软硬兼备的集成能力,覆盖品价皆优的客户群体,完善全球融合的运营体系,树立智能制造的示范标杆,力争成为全球领先的独立供应汽车零部件系统公司。 华域汽车拥有完整的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体系,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设立有353个研发、制造和服务基地,在美国、德国、泰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印度、墨西哥、加拿大、南非、日本、西班牙、意大利、巴西、爱尔兰、印度尼西亚、塞尔维亚、马来西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设立有103个生产制造(含研发)基地,全球超过11万员工为整车客户提供优质的本土化研发和供货服务。 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2011年成立于上海,是华域汽车(600741)下属子公司。公司专注于新能源及节能汽车电机电控的研发与制造,在核心技术方面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并具备多条全球领先的全自动化产线,是国内具有先进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新能源电驱系统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公司通过自主创新,不断优化产品设计,使得各项性能指标及工艺制造始终居于行业领先水平,获得了国内外客户的青睐。自2017年推出国内第一代量产扁线电机,到第四代高性能8层扁线平台系列,累计销量突破100万台,成为扁线电机的领军企业。此外,公司的电控产品也具有丰富的乘用车和商用车配套经验,并升级形成三大平台高低压全覆盖系列,可以满足国内外多样化动力总成的需求。目前,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德国大众、北美通用、沃尔沃、上汽乘用车、飞凡汽车、智己汽车、合众汽车、上汽大通等知名车企。 上海有色网联系人:童怡霏 联系方式:15866492857 tongyifei@smm.cn

  • SMM走访宁波招宝磁业有限公司 双方深入交流稀土永磁价格及未来走势

    SMM11月27日讯:电机作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其性能表现直接影响到整个机器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磁钢作为电机中的重要材料,其厚度对电机的性能也有着一定的影响。磁钢的厚度会影响到电机的磁通密度、磁通量和磁阻等因素,从而影响到电机的转矩、效率、输出功率等性能参数。 为了更好地了解磁材企业,11月23日,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MM”)电机事业部的范翠、童怡霏实地走访了宁波招宝磁业有限公司,受到了总经理陈威,总经理助理林建强,部长周迪锋的热情接待和详细的介绍。 走访期间,双方围绕稀土永磁价格及未来走势进行了交流,为未来双方继续深化互信,实现互利共赢,开展全方位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宁波招宝磁业有限公司简介 宁波招宝磁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国内首家以永磁电机磁钢为主导的烧结钕铁硼(NdFeB)磁钢制造企业,年产能达8000吨。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汽车工业、清洁能源等高端领域,其中各类电机磁钢占公司产品95%以上,具体市场主要有电梯电机、伺服电机、新能源汽车电机、风力电机、压缩机电机、高速电机、防爆电机等各类高效节能永磁电机。 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高矫顽力、低可逆温度系数、低失重特性的钕铁硼磁钢产品,拥有自主研发和申请的独立知识产权的专利30余项,和中国科学院一同成立的永磁电机磁钢工程技术中心,成功开发N54SH、N54UH、N48EH、N45AH、N42TH和N40RH等系列产品。 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完整的产业链、完善的质保体系,产品符合RoHS、PEACH要求。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公司在行业内率先通过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ATF16949:2016,ISO9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201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45001:2018和社会责任管理体系SA8000:2014认证。 上海有色网联系人:范翠 联系方式:13816522387 fancui@smm.cn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