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617

  • 杭州洲钜电子与您相约IEMC 2024(第四届)电机年会暨产业链博览会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电机产业作为制造业核心引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宁波,这座享誉全国的先进制造业重镇,依托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工电器等产业集群的强大支撑,正加速迈向全球智造创新前沿。宁波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新兴领域,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2024 IEMC(第四届)电机年会暨产业链博览会” 将汇聚行业精英,通过“宏观&电机行业发展论坛”、“电机创新原材料与技术论坛”、“永磁电机回收闭门会”等多元化活动,以及工厂实地考察,共谋发展,促进合作。此盛会不仅是电机行业的年度聚会,更是推动产业交流、增进友谊、实现共赢的重要平台。 值此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与“十四五”规划实施关键期,我们满怀信心与决心,精心筹备的博览会将焕发全新光彩,为参展商、专业观众及各界人士提供一个集展示、交流、合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杭州洲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诚邀您于12月4-5日在浙江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共赴盛会,把握机遇,不容错过!即刻 点击报名 ,与行业同仁携手共创电机产业更加灿烂的未来吧! 展位号:N02 杭州洲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是一家致力于直流无刷电机变频驱动、控制领域的研究,集理论算法、软硬件研究及制造、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在直流无刷电机变频驱动和控制等技术及应用,从5W—30KW电机、直流变频压缩机及应用,为客户提供理论算法、驱动、运行控制、整机系统、分析测试仪表设备等各方面的技术服务和产品,提供在技术、质量、成本等各方面领先和具有竞争力的完整解决方案。公司目前产品已涵盖电机驱动,包括空调,冰箱,厨卫,水处理,煤改电,水泵、工业电机、汽车电子、无人机等多个领域。 公司现有员工500余人,由杭州总部、长春研究院、安吉制造基地组成。安吉制造基地占地30亩,厂房面积30000平方,电控板年产能可达2000万片。2023年预计营业额5亿元。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014001和 OHSAS18001认证。 公司拥有行业一流的研发团队,其中博士五人,硕士十余人,研发工程师七十余人。公司拥有各类专利三十多项,为业内极少数拥有模型算法开发能力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技术企业。多项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实现国产技术突破。 SMM联系人 范翠 13816522387 fancui@smm.cn

  • 人形机器人概念活跃带动电机板块走强 多家公司回应相关进展【SMM快讯】

    SMM8月29日讯:随着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圆满落幕,而相关公司公布的重大进展给资本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想象空间,人形机器人概念板块反复活跃,而电机作为与其密切相关的板块,受行业内多家企业业绩报喜以及多家电机企业回应了新业态的布局和进展等利好消息影响,电机板块两连涨,截至8月29日14:39分,电机板块涨2.7%,湘电股份涨6.22%。八方股份、卧龙电驱均涨超5%,华瑞股份、佳电股份以及江苏雷利等涨幅居前。 消息面 【李强参观调研2024世界机器人博览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25日参观调研2024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器人产业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把握机器人发展未来趋势和重大机遇,大力推动机器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财联社) 【工信部部长:要推动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 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8月24日来到北京亦庄,参观调研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金壮龙一行先后到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等企业展台,详细了解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仿生等新技术研发及应用推广情况,认真听取企业负责人介绍,并对各家企业取得的创新成果和应用案例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机器人产业是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要加快拓展应用,推动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要积极参与全球机器人治理体系建设,开展机器人伦理、数据安全、标准认证等方面研究和国际合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把发展壮大机器人产业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任务,加强规划引领、政策引导、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各方面工作,为行业发展持续营造良好环境。 【北京市市长殷勇:加快推动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全力打造全球机器人产业高地】 8月24日,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到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博览会展馆参观,察看部分创新产品展示,并与机器人产业相关企业负责人座谈。他强调,北京拥有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创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要充分发挥创新资源优势,着力优化机器人产业布局和创新生态,加强应用场景拓展、产业要素保障,加快推动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全力打造全球机器人产业高地。 随着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圆满闭幕,据悉,此次共有27款人形机器人亮相,显示了一些机器人厂商取得的一系列重大进展。从A股上市公司的动态中也可见一些机器人进展的端倪: 【天奇股份: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落地稳步推进】 8月27日电,天奇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优必选科技于2020年共同投资设立无锡优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为高端制造业提供无人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及数字化平台系统,2023年优奇智能经审计营业收入为39,662.18万元,业务详情请参考优必选科技与优奇智能披露的相关信息;2023年,公司与优必选科技合资设立无锡优奇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应用与落地。今年以来,工业人形机器人已陆续进入多家整车厂制造车间开展实景训练或专项研发,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落地稳步推进。 【OpenAI或最快今秋推出推理AI产品“草莓”】 在OpenAI筹集更多资金之际,其研究人员正试图推出一款新的人工智能产品,目标是最快今年秋天推出代号为草莓(Strawberry)的AI产品,作为聊天机器人的一部分——有可能是在ChatGPT中。参与这项工作的研究员称,草莓“可以解决它以前从未见过、目前聊天机器人无法做到的数学问题,也被训练用于解决涉及编程的问题。” 日前,Uber与美国送货机器人服务商Coco Robotics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在Uber Eats上推出Coco步行机器人送货。 【领益智造:与Hanson Robotics Limited签署谅解备忘录 合作人形机器人设计优化升级】 8月27日,领益智造在互动平台表示,在人形机器人方面,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深圳市领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与Hanson Robotics Limited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就人形机器人的设计优化升级、量产测试等方面展开合作。领鹏为工业机器人和机器人制造设备提供设计、工程和制造解决方案。公司机器人业务的相关产品的量产情况取决于下游客户需求及行业发展情况,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均普智能与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共建联合实验室 涉及工业制造、医疗养老等领域】 《科创板日报》记者独家获悉,均普智能旗下全资子公司均普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究院已与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悉,双方将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打造联合品牌等方式,实现具身智能机器人规模化、商业化落地,将机器人技术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其中,整机方面,除涉及工业制造领域场景外,还将拓展医疗养老、公共服务等领域。(《科创板日报》) 【中坚科技:拜会英伟达全球总部 探讨机器人业务未来合作模式并达成一致】 据中坚科技官微消息,日前,中坚科技副总经理、首席战略官鲍嘉龙携中坚科技机器人业务负责人在美国英伟达总部拜会了英伟达全球机器人业务负责人Mr.Murali。双方共同探讨了中坚科技与英伟达在机器人业务上未来共同合作的模式和方向并达成一致。返回国内,中坚科技团队即按照此次会谈的安排在北京拜会了英伟达中国总部,与英伟达中国机器人业务负责人就进一步落实双方业务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坚科技未来将在无人割草机器人、四足具身机器人以及更高阶的产品方向上与英伟达机器人平台形成更紧密的合作。 部分电机企业上半年业绩报喜,除了发布半年报的电机企业,近来多家电机企业公告了自己在机器人、汽车以及低空经济等多领域的业务动态和进展: 【电机品种业务多点突破 恒帅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增长26.52%】 8月28日晚间,恒帅股份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称,公司半年度营业收入约4.63亿元,同比增长16.2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16亿元,同比增长26.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1.08亿元,同比增长29.15%;基本每股收益1.45元/股,同比增长27.19%。公司主要从事车用电机技术、流体技术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电机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 【深耕电机制造行业 通达动力上半年业绩显韧性】8 月22日,通达动力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公司展现了在逆境中的韧性与抗风险能力。上半年,通达动力实现营业收入约7.95亿元。公司凭借在电动机、发电机及新能源汽车定转子铁芯等主营业务上的深厚积累和技术优势,实现了较为稳健的经营业绩,展现了企业在逆境中的韧性与抗风险能力。 微光股份8月2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未参加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北京),三款空心杯电机、四款无框力矩电机电机:BK1030 1249.74 2.68%预计年内完成设计开发。 【方正电机上半年新能源驱动电机业务稳步增长】 方正电机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66亿元,同比增长14.7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7亿元。其中,新能源驱动电机业务销售同比增长15.5%。 【拓邦股份:空心杯电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具有应用机会 直流无刷电机应用于无人机飞行器领域 已实现批量生产】 拓邦股份8月19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空心杯电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具有应用机会,目前已接到行业内客户需求。拓邦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直流无刷电机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无人机飞行器领域,且已实现批量生产。 【禾川科技展出通用型人形机器人“YOLO”游龙01】 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禾川科技展出通用型人形机器人“YOLO”游龙01,该机器人系与浙江工业大学合作研发,后者提供软件算法,禾川科技提供核心部件。目前该机器人身体部件90%为禾川科技自制,包括行星滚柱丝杠、空心杯电机、无框力矩电机、驱控单元、灵巧手,六维力矩传感器和减速器为外采。该机器人目前整体还在研发阶段。(《科创板日报》) 【奥比中光:已与部分人形机器人客户进行适配和测试】 奥比中光在互动平台表示,面向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各类型机器人,公司可提供单目/双目结构光、激光雷达、iToF等全技术路线3D视觉传感器和视觉感知方案。人形机器人需要实现自主移动、识别和交互,对3D视觉会有更直接且必要的需求。目前公司已与部分人形机器人客户进行适配和测试,但因未达到法定披露要求和商业保密需要,公司无法就与特定客户合作内容进行选择性对外披露。 【震裕科技: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电机铁芯处于小批量送样阶段】 8月15日,震裕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一方面积极向机器人执行机构精密零部件领域拓展;另一方面全资子公司苏州范斯特与下游重点客户联合开发无框力矩电机,利用苏州范斯特胶粘工艺电机铁芯全面提升电机性能,满足机器人对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要求,该电机铁芯尚处于小批量送样阶段。 【德昌股份:目前自动驾驶项目在研发验证阶段 尚未量产】 德昌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EPS转向系统、自动刹车系统是自动驾驶L3/L4的必备系统,公司研制的EPS线控冗余电机为EPS转向系统配套产品、OneBox无刷直流电机为自动刹车系统配套产品,可以应用于汽车无人驾驶。目前自动驾驶项目在研发验证阶段,尚未量产。 【步科股份:除无框力矩电机外 为部分机器人客户提供定制关节模组产品】 8月13日,有投资者问步科股份,请问除了无框力矩电机外,公司还有什么其他产品可配套人形机器人公司?步科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除无框力矩电机外,公司为部分机器人客户提供定制关节模组产品。 【江苏雷利:16mm空心杯电机已批量生产 行星滚柱丝杠正在送样】 8月8日,有投资者问江苏雷利,请问公司的空心杯电机和行星滚柱丝杠是否具备批量生产能力?江苏雷利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8mm有刷空心杯和10mm无刷空心杯已经自研完成,最高转速可达10万转,16mm空心杯电机已批量生产,供货于海外市场;公司行星滚柱丝杠已研发完成,正在送样。此外,还有投资者问,公司人形机器人产品是否有优于其他公司的性能。江苏雷利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储备了梯形丝杆、行星滚柱丝杆、电机、精密齿轮箱等机器人核心部件产品和技术,相关产品处于送样和客户验证阶段。 【震裕科技:目前公司在低空经济领域产品实现了重大突破】 震裕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低空经济领域是公司重点的布局方向,电机是低空经济设备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公司的定转子铁芯也是电机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公司在低空经济领域产品实现了重大突破,全资子公司范斯特利用在胶粘铁芯工艺的技术优势,与客户联合开发下一代eVTOL驱动电机将搭载于小鹏飞行汽车,产品将于本月实现小批量送样。 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驱动电机全年累计搭载量同比上涨44% SMM据公开资料整理,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驱动电机全年累计搭载量833万台,同比上涨44%。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和普通工业电机区别 先登高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熙云在 2023(第八届)SMM电工材料产业年会暨导体线材工业展览会 上对中国电磁线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其介绍 有几点不同时表示: 1、乘用车的空间有限,电机体积太大会占用有效荷载空间,重量太重影响荷载能力和续航里程,所以要求驱动电机的体积越小越好;2、新能源驱动电机要更加高效节能,所以必然要采取PWM调制的变频器驱动,而且频率越来越高,要求绝缘具备足够的耐高频脉冲能力;3、对线路损耗非常敏感,驱动电压不断提升,要求绝缘具备足够的耐高压能力;4、汽车运行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时刻处于额外震动、湿热、高低温冲击,并且经常有过载情况发生,要求绝缘具备优异的耐高温和抗过载能力。以上是新能源驱动电机的主要特征,不同结构的设计可能带来对电机绝缘的特殊要求,比如耐油、耐水、耐焊接等。 高效电机产量将继续保持增长 对“铜”、“铁”、“铝”需求也将稳步增长 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旋转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副总师、教授级高工黄坚在 2023(第八届)SMM电工材料产业年会暨导体线材工业展览会 上,讲解了中小型电机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从一系列的国家政策可以看到,国家已将高效电机的推广应用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目前我国高效电机的市场份额还较小,还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电机行业近中期仍以高效、绿色为发展方向。 按实现“双碳”目标的要求,高效电机产量将继续保持增长,对“铜”、“铁”、“铝”的需求量也将稳步增长。电动机的“高效率、轻量化”,对电磁线漆膜厚度进一步减薄、导电率进一步提升,提出了新要求。 》点击查看详情 稀土永磁风力发电机具有出色发电效率 成为节能减排理想选择 稀土材料因其优异的电学、磁学、光学和化学性能,已经成为新能源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 永磁材料方面: 稀土永磁材料的应用可以提高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保证了发电机、电动车等设备的高效运转。 》点击查看SMM电机价格 欲知更多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电机、直流有刷电机、扁平电机、减速电机、线性电机、空心杯电机、无刷电机、电机铁芯各种型号含税的周度价格,敬请点击查看 SMM电机专区 ( https://hq.smm.cn/electric-machinery )。 机构声音 【中金:至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有望达35万台】 中金公司研报表示,具身智能是本体与智能体的结合,本体实现与物理环境的交互,感知环境做出行动;智能体通过环境信息持续学习赋予智慧。我们看到,近年来具身智能成为AI领域关注的焦点,海内外众多厂商于2023年推出人形机器人新品,又于2024年开启商业化路径的初探,其中不乏特斯拉、Figure.ai以及国内大疆、宇树等企业。我们认为,具身智能未来有望在各行各业中落地,发展前景广阔。报告中,我们将人类技能分为多个细项的不同类元任务,结合具身智能产业的进步以及各行业各元任务需要分配的就业人员对应市场空间进行测算分析,我们预计,至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有望达35万台,市场空间有望至581亿元人民币,2024-30E CAGR均有望超过250%。 据《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7.6亿元;到2029年达到750亿元,将占世界总量的32.7%,占比位居世界第一;到203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元。 Omdia运动控制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独立推车技术(ICT)市场规模达到3.2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0%,主要来自行业需求带动。Omdia预测未来5年全球独立推车技术市场趋势向好,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28年,该市场有望达到4.6亿美元的规模。Omdia预测,全球独立推车技术增长最快的应用行业是光伏制造、机器人和电池制造行业,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0.5%, 10.2%和10.1%。独立推车车技术是一种运用线性电机的新方法,使用磁体以无摩擦推进的方式精确控制运动,由磁驱电机模块、控制系统与环形导轨组合而成的新型智能输送线。 五矿证券研报指出:新能源电机发展趋势-高电压和油冷方案的推广使用。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800V高压平台和油冷方案已经成为各家车厂新一代电机平台的发展方向,中高端新车陆续开始匹配这种新的技术方案。这会进一步推进相关的材料更新。 财通证券点评兆威机电的研报表示:汽车电子是主要增长贡献,关注电机、机器人新进展:汽车电子:公司与博世、比亚迪、长城等主要汽车行业客户具有深度合作基础,产品得到了行业内外广泛认可,在国内自主品牌、新势力车企中成功应用。同时,公司也持续加大海外市场的布局力度,顺应车企出海趋势。电机:完成高转矩直流电机、无刷直流电机以及微型无刷空心杯电机和永磁步进电机的开发,其中,高转矩直流电机和无刷空心杯电机均已形成系列产品,成功用于汽车、医疗、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正开展4mm直径无刷空心杯电机攻关,以突破国外技术壁垒;8mm永磁步进电机实现自动化量产,还积极布局3.4mm和4.4mm更具挑战的产品。机器人:公司开发仿生机器人灵巧手产品,助力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西南证券点评伟创电气的研报认为:布局完善,多领域有望迎突破。医疗:公司利用精密、高度集成的运动控制和驱控一体技术,研发高效手术动力系统VPS1000系列,应用于神经外科、骨科等。机器人:公司继续进行机器人领域的空心杯电机、伺服一体轮、等产品开发。高端装备:公司AC800系列变频器、AC310-Pro系列变频器取得中国船级社(CCS)型认可证书,涵盖电力推进、电池/氢燃料电池及纯电新能源船舶等。 国海证券8月24日发布研报称,给予峰岹科技买入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基本面梳理:高性能电机驱控芯片提供商,多场景渗透增长动能充盈;2)大容量下国产自主持续渗透,新兴应用打开成长空间;3)公司核心看点:技术为基,广阔市场容量下迎接渗透率提升+国产替代+新兴终端机遇。风险提示:下游BLDC电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电机控制专用芯片技术路线的风险;供应商集中的风险;研发不及预期。 东吴证券研报提及:伺服系统是实现自动化的关键通用型部件,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伺服系统是实现自动化的关键部件,在机床、电子制造设备、包装机械、纺织机械等领域都有应用。2023年国内伺服系统市场规模达195亿元,汇川技术以16%的市占率位居第一,安川电机、松下、三菱、西门子在国内共计占据38%的市场份额,国产替代空间大。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看好新能源车驱动电机技术变革带来的新投资机会。驱动电机作为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之一,直接关系到新能源车的动力性能,也是众多车企和电机厂商创新竞争的领域,其技术持续变革。过去几年新能源车驱动电机逐步走向油冷化、扁线化、多合一集成化,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望倾向于低损耗和高可靠,中信证券认为非晶定子铁芯、陶瓷球轴承、碳纤维转子等有望成为驱动电机的重要发展趋势。 欲知更多电机的基本面、技术和政策面等信息,敬请参与 2024 IEMC(第四届)电机年会暨产业链博览会 。

  • 佐藤自动识别系统与您相约IEMC 2024(第四届)电机年会暨产业链博览会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电机产业作为制造业核心引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宁波,这座享誉全国的先进制造业重镇,依托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工电器等产业集群的强大支撑,正加速迈向全球智造创新前沿。宁波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新兴领域,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2024 IEMC(第四届)电机年会暨产业链博览会” 将汇聚行业精英,通过“宏观&电机行业发展论坛”、“电机创新原材料与技术论坛”、“永磁电机回收闭门会”等多元化活动,以及工厂实地考察,共谋发展,促进合作。此盛会不仅是电机行业的年度聚会,更是推动产业交流、增进友谊、实现共赢的重要平台。 值此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与“十四五”规划实施关键期,我们满怀信心与决心,精心筹备的博览会将焕发全新光彩,为参展商、专业观众及各界人士提供一个集展示、交流、合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佐藤自动识别系统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诚邀您于12月4-5日在浙江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共赴盛会,把握机遇,不容错过!即刻 点击报名 ,与行业同仁携手共创电机产业更加灿烂的未来吧! 展位号:M19 依万物标识,促可持续发展 佐藤自动识别系统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2年,总部设在上海,另设深圳分公司, 广州、大连、无锡、天津、青岛、武汉、苏州、江门、沈阳、重庆、杭州办事处和无锡标签工厂,负责SATO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工作。 产品应用于众多行业,包括制造(汽车、电子、烟草等)、物流仓储、航空、医疗、零售(食品、服装和百货等)、 娱乐、政府部门等。我们以卓越的产品质量和优秀的售后服务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本着“DCS & Labeling”的方针, 不仅销售产品,更会根据您的需求,为您提供全面的条码和标签解决方案。 销售热线 4008206875 SMM联系人 张 茜 17629250652 zhangxi@smm.cn

  • 安徽英太自动化与您相约IEMC 2024(第四届)电机年会暨产业链博览会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电机产业作为制造业核心引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宁波,这座享誉全国的先进制造业重镇,依托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工电器等产业集群的强大支撑,正加速迈向全球智造创新前沿。宁波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新兴领域,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2024 IEMC(第四届)电机年会暨产业链博览会” 将汇聚行业精英,通过“宏观&电机行业发展论坛”、“电机创新原材料与技术论坛”、“永磁电机回收闭门会”等多元化活动,以及工厂实地考察,共谋发展,促进合作。此盛会不仅是电机行业的年度聚会,更是推动产业交流、增进友谊、实现共赢的重要平台。 值此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与“十四五”规划实施关键期,我们满怀信心与决心,精心筹备的博览会将焕发全新光彩,为参展商、专业观众及各界人士提供一个集展示、交流、合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安徽英太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诚邀您于12月4-5日在浙江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共赴盛会,把握机遇,不容错过!即刻 点击报名 ,与行业同仁携手共创电机产业更加灿烂的未来吧! 展位号:M18 安徽英太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以全球检漏市场为导向,立足于气密检漏仪、气密检漏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提供全球顶尖的气密检漏解决方案。 公司坐落于皖江城市经济带核心城市、安徽省省会、科教新城——合肥。公司依托于高校、军工及科研单位的技术力量,吸取国际同行业优秀品牌产品经验,结合国内外气密检测市场应用需求,研发和生产出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稳定性好,品质优异,性能卓越,操作便捷的差压式、直压式、流量式气密检漏仪;配套各产品、各行业检测的包含气密检漏仪、工装夹具、自动化控制、人机交互、安全防护等在内的全自动气密检漏系统;以及为客户量身定制的压力测试、流量测试、泄漏检测等解决方案。 随着科技的进步,气密性测试在各个行业拥有广泛的应用需求,英太科技始终定位高端市场,精益求精,注重产品核心竞争力,整合资源,全球采购,产品核心部件全进口配置,以严格的工艺、先进的理念、优质的服务、完美的方案致力于打造出全球气密检漏行业一流品牌。 应用行业涵盖汽车发动机、散热器、汽车空调、车灯、燃油系统、制动系统,燃气管路及阀门,空调两器,太阳能以及光伏,电力交通,通信,电子,化工,航空等各个领域。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以用户满意为最终目标,秉承“真诚合作,携手共赢”的经营理念,愿为您的产品气密性保驾护航! 合作联系:马华伟 13615603507 SMM联系人 张 茜 17629250652 zhangxi@smm.cn

  • 集成电路和汽车等出口增长 机电产品出口前七个月同比增8.3% 【SMM专题】

    编者按:今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8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机电产品作为我国出口的重要引擎,其前7个月的出口数据依然维持了靓丽的表现。前七个月,前7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8.41万亿元,增长8.3%,占我出口总值的59%。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 、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等均增长。未来机电产品出口能否继续书写华丽篇章,SMM汇总了多方声音,以供参考! 今年前7个月我国 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8.3% 进口同比增10.7% 据海关统计,2024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下同)进出口总值24.8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6.2%。其中,出口14.26万亿元,增长6.7%;进口10.57万亿元,增长5.4%;贸易顺差3.69万亿元,扩大10.6%。按美元计价,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5万亿美元,增长3.5%。其中,出口2.01万亿美元,增长4%;进口1.49万亿美元,增长2.8%;贸易顺差5180亿美元,扩大7.9%。 2024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主要特点: 一、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等进出口增长 前7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6.08万亿元,增长4.9%,占我外贸总值的64.7%。其中,出口9.4万亿元,增长8%;进口6.68万亿元,增长0.9%。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4.33万亿元,增长3.2%,占17.4%。其中,出口2.73万亿元,下降0.2%;进口1.6万亿元,增长9.7%。 此外,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3.5万亿元,增长16.9%。其中,出口1.34万亿元,增长13.2%;进口2.16万亿元,增长19.3%。 二、对东盟、欧盟、美国和韩国进出口增长 前7个月,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与东盟贸易总值为3.92万亿元,增长10.5%,占我外贸总值的15.8%。其中,对东盟出口2.36万亿元,增长13.7%;自东盟进口1.56万亿元,增长5.9%;对东盟贸易顺差7935.5亿元,扩大33.2%。欧盟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我与欧盟贸易总值为3.22万亿元,增长0.4%,占13%。其中,对欧盟出口2.1万亿元,增长1.5%;自欧盟进口1.12万亿元,下降1.5%;对欧盟贸易顺差9850.8亿元,扩大5.1%。美国为我第三大贸易伙伴,我与美国贸易总值为2.72万亿元,增长4.1%,占11%。其中,对美国出口2.04万亿元,增长5.1%;自美国进口6839.1亿元,增长1.2%;对美国贸易顺差1.35万亿元,扩大7.2%。韩国为我第四大贸易伙伴,我与韩国贸易总值为1.32万亿元,增长8%,占5.3%。其中,对韩国出口6004.7亿元,下降0.6%;自韩国进口7201.1亿元,增长16.4%;对韩国贸易逆差1196.4亿元,扩大7倍。 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1.72万亿元,增长7.1%。其中,出口6.56万亿元,增长7.7%;进口5.16万亿元,增长6.3%。 三、民营企业进出口两位数增长 前7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3.67万亿元,增长10.9%,占我外贸总值的55.1%,比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22万亿元,增长10%,占我出口总值的64.7%;进口4.45万亿元,增长12.8%,占我进口总值的42.1%。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7.28万亿元,增长1%,占我外贸总值的29.3%。其中,出口3.92万亿元,增长1%;进口3.36万亿元,增长1.1%。国有企业进出口3.82万亿元,增长0.7%,占我外贸总值的15.4%。其中,出口1.1万亿元,增长1.8%;进口2.72万亿元,增长0.3%。 四、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6成,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 、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增长 前7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8.41万亿元,增长8.3%,占我出口总值的59%。 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 8158.8亿元,增长11.6%; 集成电路6409.1亿元,增长25.8%;汽车4628.6亿元,增长20.7%; 手机4547.4亿元,下降1.3%。同期,出口劳密产品2.43万亿元,增长5.1%,占17%。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6322.9亿元,增长1.6%;纺织品5745.3亿元,增长6%;塑料制品4372.1亿元,增长10%。出口农产品4031.2亿元,增长4.6%。 五、铁矿砂、煤和天然气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 前7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7.14亿吨,增加6.7%,进口均价(下同)每吨826.1元,上涨5.4%;原油 3.18亿吨,减少2.4%,每吨4322.3元,上涨8.1%;煤2.96亿吨,增加13.3%,每吨713.9元,下跌14.9%;天然气7544.2万吨,增加12.9%,每吨3477.7元,下跌9%;大豆5833.3万吨,减少1.3%,每吨3658.2元,下跌15.4%;成品油 2832万吨,增加4.6%,每吨4387.3元,上涨10.3%。此外,进口初级形状的塑料1677万吨,增加1.6%,每吨1.08万元,下跌1.1%;未锻轧铜及铜材320.1万吨,增加5.4%,每吨6.68万元,上涨9.9%。 同期,进口机电产品3.88万亿元,增长10.7%。其中,集成电路3081.8亿个,增加14.5%,价值1.51万亿元,增长14.4%;汽车40.2万辆,减少2.5%,价值1631.9亿元,下降7.4%。 回顾今年以来机电产品出口的表现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在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对媒体提问的有关进出口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回应:进出口方面,货物进出口质升量增,7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5%,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进出口的累计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家用电器、集成电路、船舶等重点产品的出口优势继续得到巩固。 刘爱华表示:7月份,在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进出口实现了质升量增,这是来之不易的。7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5%,比上个月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6.5%,进口增长6.6%,都保持较快增长。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贸易结构升级优化。1-7月份,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5.1%,提高2.3个百分点。重点产品出口优势继续得到巩固。1-7月份,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额同比增长11.6%,家用电器出口额增长18.1%,集成电路出口额增长25.8%,船舶出口额增长84.4%。 刘爱华介绍工业品出口带动作用继续显现。 今年以来,虽然国际经贸环境错综复杂,但我国外贸企业充分发挥韧性强、活力足的优势,抢抓全球贸易回暖机遇,工业品出口增长有所加快。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6.4%,比上月加快2.6个百分点。在有出口的39个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出口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84.6%。主要出口行业中,电子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由降转增,是带动当月出口交货值增速加快的主要支撑;汽车行业出口交货值从2023年12月份以来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化工行业也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据上海海关统计,2024年前7个月,上海市进出口总值2.46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0.7%。其中,出口1.01万亿元,增长2.2%;进口1.45万亿元,下降0.4%,贸易逆差4311.8亿元,收窄6%。船舶出口成倍增长,劳动密集型产品增势稳定。 前7个月,上海市出口机电产品6982.4亿元,增长1.2%,占同期上海市出口总值的68.8%。其中,出口集成电路1056.9亿元,增长4.6%;船舶393.2亿元,增长108.3%。( 财联社 ) 回顾2023年的机电产品出口表现可以看到,正如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1月1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那样: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货物贸易进出口好于预期、实现了促稳提质目标。据海关统计,去年我国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2%。其中,出口23.77万亿元,增长0.6%;进口17.99万亿元,下降0.3%。对主要特点进行具体分析时介绍:2023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3.92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9%,占出口总值的58.6%;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4.11万亿元,占出口总值的17.3%。机电产品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蓄电池,这三个我们叫做“新三样”,“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了29.9%。船舶、家用电器的出口分别增长35.4%和9.9%。出口动能体现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迈进。 各方声音 展望下阶段,刘爱华表示:既要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又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看到我国经济发展仍是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 从生产端看,新动能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今年以来,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稳步推进,高端制造、数字经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稳健,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产业提质升级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和新优势,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空间。1-7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同比分别提高0.6和0.9个百分点;虚拟现实设备、新能源汽车等智能绿色产品都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产品竞争力提升也在带动外贸增量提质,前七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占比达到59%,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船舶等产品出口都实现快速增长。经济新的增长点逐步形成,有利于增强经济上行动力。 交银国际证券研报指出:出口延续韧性,但结构上“冷热不均”。7月,在机电产品高景气支撑下,进出口均维持一定韧性。短期来看,我们预计在全球制造业景气度的底部回升、中国制造业投资高增长,以及在海外关税政策具不确定性之际,企业抢出口等因素影响下,出口仍有一定支撑。但从结构上来看,与海外零售、消费相关的劳密产品已出现连续回落,或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海外需求回落。投资者需密切留意海外经济体变化对出口造成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内需重要性再度凸显。机电产品仍是出口主要驱动力,占出口比重升至近六成。机电产品7月出口增速达到9.7%,同比拉动出口增长近5.8个百分点,仍是出口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其中,集成电路延续高景气度,出口同比增28%,同比拉动出口增长0.7%。从量价维度来看,7月集成电路出口数量和价格整体仍处于上升轨道,背后反映了在全球半导体上升周期中,我国集成电路出口有望维持高增速。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出口加速增长,同比由上月的10.5%,增长至19.1%,同比拉动出口增长1.2%,也是本月出口的最大贡献项。汽车、船舶出口7月延续高增长,同比增速分别达13.9%和54.6%,对出口增速分别拉动0.5和0.7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包括底盘同比延续双位数增长,本月出口同比达13.9%,较上月的12.9%有所上升。从量价来看,汽车出口以价换量仍较为明显,其中出口价格同比跌幅由上月的-4.5%扩大至-10.0%,连续7个月为负,而出口量同比由上月的18.2%增至26.6%。船舶出口延续高景气度,主要受益于全球新船需求的稳步增长,预计将持续成为出口的重要支撑因素。 德邦证券认为:7月中国出口金额(美元计价)同比+7.0%,进口同比+7.2%,7月美元计价下出口延续强势,进口大幅提升,其认为对出口无需过度担忧,在制造立国背景下,以“制造立国”之战略,破局、突围。在国内发展战略加持下,有的只是产能迭代、产能保全与产能储备,在此背景下,更应该从供给端视角看出口,“性价比优势”和“渠道出海”是出口的两大核心支撑:(1)发达经济体消费K型分化明显,我国有望凭借“性价比”优势获益,渠道出海值得关注;(2)雁型模式和大国外交支撑我国对新兴国家贸易出口;(3)全球科技周期带动机电、集成电路增长,中国零部件设备性价比优势明显。中观产业层面,我们提示重点关注两大方向,一是机电产品类出口,涉及消费电子、汽车及零部件、家电、机械等。二是与美国地产后周期相关的家具、家电、轻工、纺服等,与美国制造业回流、资本开支增加相关的机械、化工等。展望下半年,我们认为“产品力”和“渠道力”分别是出口和出海的核心驱动力,“产品力”即“性价比优势”加速生产制造出海,“渠道力”即商业模式有效“复制”加速渠道出海。 中银证券指出:出口同比增速延续正增长。 汽车产业链、中游机械产品出口表现较好。 关注优势产品出口市场的结构分化。 二季度以来, 我国出口增速延续正增长, 去年同期的较低基数、 欧美发达经济体补库及一带一路市场增量均为重要贡献项。但从我国优势产品的出口结构看, 上半年对美国市场出口的正贡献主要来自周期商品及汽车相关产品, 贱金属制品、 车辆及其他运输设备对当期出口累计同比增速的正贡献分别实现 0.4 和 0.7 个百分点。 而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量主要来自一带一路市场, 上半年我国对东盟、一带一路样本国家(不包括东盟) 出口机电产品的正贡献分别实现 3.5 和 4.3 个百分点; 而对欧美出口的机电产品仍维持负贡献, 欧、美市场机电产品需求明显修复,或是出口增速持续修复的前提。风险提示: 海外主要经济体通胀韧性超预期; 地缘关系不确定因素增加。 东海证券研报表示:基建出海有望拉动相关产业受益。雅万高铁和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对中国基建出海东南亚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有助于促成更多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开展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如中国还参与投资、修建泰国高铁项目,中缅铁路也已动工建设。商务部8月份表示,今年1-7月,中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79.4亿美元,同比7.7%;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98.8亿美元,同比5.2%;新签合同额1101亿美元,同比22.3%。7月,中国出口越南、印尼等东盟7国的电机电气相关产品累计同比18.1%。我们认为,在基建出海的过程中,工程机械、交通装备等相关产业有望受益。 电机是机电产品的核心组成部分,电机行业的发展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国金证券研报表示:关注“两新”行动对于工业电机和汽车、家电领域稀土需求的提升。在大规模设备更新配套措施逐步落地的情况下,考虑目前稀土工业电机节能效果好、渗透率低,我们测算中性情况下工业电机领域2023-2026年CAGR高达65%,或为2023-2026年稀土需求最大增量。国务院7月发布《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将购买(报废更新)新能源乘用车、燃油乘用车补贴分别提高到2万元和1.5万元;购买2级及以上能效的家电产品,给予产品销售价格15%的补贴。而汽车、家电作为稀土需求的重要板块,亦将有望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加持。 开源证券研报认为:2024年8月21日,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WRC 2024)在北京开幕。本次大会突出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效,共有169家企业将展出600余件创新产品,其中首发新品60余款。启动仪式上全国首个通用机器人母平台“天工”送上会徽,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北京首秀。2024年8月以来,国内外机器人企业持续加码机器人布局。国际上,除特斯拉参展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外,谷歌旗下DeepMind推出乒乓球机器人,Figure开发的Figure 02计算推理能力显著提升。国内而言,宇树科技发布人形机器人G1量产版,智元机器人也发布“远征”与“灵犀”两大系列共五款商用人形机器人。在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上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2024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为27.6亿元,到2035年规模将达3000亿元。随着机器人产业景气度的持续高涨以及商业化进程加速,北交所企业多家企业分布于机器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涵盖机器人概念的企业有望迎来新成长机遇。其将北交所机器人概念相关标的分为三种类型:1)运动模块相关的机械零部件以及结构件相关企业,代表企业为苏轴股份(精密轴承)、鼎智科技(空心杯电机等)等;2)传感器、控制器、电子连接等相关领域,包括奥迪威(超声波传感器)、乐创技术(控制器)等代表企业。3)机器人与自动化设备制造、集成领域,代表公司为机科股份(AGV)等。 华福证券提及:8月21日,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会上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十大趋势展望》,对人形机器人产业进行了前瞻性布局。《展望》预测,在人形机器人专属部组件与材料方面,高爆发电机、高算力芯片、精密减速器、高精度传感器、长续航电池等核心零部件,将构筑起更加稳定、高性能的人形机器人硬件系统;人工智能技术将通过基于神经网络、图语法、进化算法等,将能够根据场景和任务需求自动构建人形机器人的腿足、手臂、躯干等模块,实现形态和控制的协同优化。《展望》认为,人形机器人具有通用性、智能性,可无缝使用人类工具,将保障它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和深化,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引领社会走向全新的智能化发展阶段,为各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在工业领域,它将广泛参与危险作业生产环节,极大提高生产效率与安全性;在特种领域,它将会成为极端环境下执行科研探索、抢险救灾、安防巡检等任务的重要力量;在民生领域,它也将全面融入人们生活,从提供家政服务到参与医疗辅助等,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看好新能源车驱动电机技术变革带来的新投资机会。驱动电机作为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之一,直接关系到新能源车的动力性能,也是众多车企和电机厂商创新竞争的领域,其技术持续变革。过去几年新能源车驱动电机逐步走向油冷化、扁线化、多合一集成化,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望倾向于低损耗和高可靠,中信证券认为非晶定子铁芯、陶瓷球轴承、碳纤维转子等有望成为驱动电机的重要发展趋势。 华安证券的研报指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轻量化对于提升续航里程和性能尤为重要。根据人民网的报道,新能源汽车每减重10%,续航里程可提升5%-6%,轻量化是新能源汽车节能、降耗、增加续航里程的重要技术路径之一。同时,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的轻量化是整车轻量化的关键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带动汽车轻量化零部件的发展。 华安证券此前发布的研报指出:人形机器人作为近年来的热门赛道,成为智能制造领域闪耀的明星。诸多海内外明星企业纷纷站台人形机器人,其持续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作为通用化程度高、高度集成和智能化的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既需要极强的运动控制能力,也需要强大的感知和计算能力。产业链涉及AI、机械制造、运动控制、传感器等诸多先进技术和创新,软件和硬件的有效融合,实现机器人的功能和性能优化。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包括多种精密组件,每个组件都扮演着关键角色,确保机器人能够高效、准确地执行任务。我们将人形机器人分为执行部分和感知控制部分:1、执行部分,包括减速器、丝杠、电机等。2、感知控制部分,包括IMU、力传感器、3D视觉、编码器等。风险提示:技术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研究依据的信息更新不及时;宏观经济景气度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发展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等。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航天电气与微特电机研究所所长卢琴芬在SMM主办的 2024年稀土产业论坛 上,分享了永磁直线电机发展趋势与展望。其在介绍直线同步电机的发展方向时提及:(1)无绳提升机:长初级LSM驱动无绳提升机。样机中包括两列直线电机长初级。短永磁放置在移动平台上。大容量系统结构、电机优化、分段切换、双三相电机。(2)精密磨床:电机优化设计、热性能分析、液体冷却。(3)主动避震器(damper):电机拓扑结构,优化设计,热性能分析。其对新型直线电机的研究展望如下: 同样,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旋转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副总师、教授级高工黄坚在 2023(第八届)SMM电工材料产业年会暨导体线材工业展览会 上,讲解了中小型电机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从一系列的国家政策可以看到,国家已将高效电机的推广应用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目前我国高效电机的市场份额还较小,还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电机行业近中期仍以高效、绿色为发展方向。按实现“双碳”目标的要求,高效电机产量将继续保持增长,对“铜”、“铁”、“铝”的需求量也将稳步增长。电动机的“高效率、轻量化”,对电磁线漆膜厚度进一步减薄、导电率进一步提升,提出了新要求。 》点击查看详情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电机产业作为制造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推动电机产业的发展,由国家级磁性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浙江省磁性材料创新中心、宁波市新能源汽车研究会、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招宝磁业有限公司、浙江电驱动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绿色电机系统专委会为指导单位,国家精密微特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市电机产业协会、湖州市电器工业商会、东莞市磁性材料行业协会为协办单位,宁波市磁性材料商会为支持单位,将于2024年12月4日-12月5日在浙江·宁波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 2024 IEMC (第四届)电机年会暨产业链博览会 。 欲知更多电机行业信息与发展,敬请参与 2024 IEMC (第四届)电机年会暨产业链博览会~ 会议综合事宜联系人:范 翠 138-1652-2387 Email:fancui@smm.cn 欢迎扫码咨询:

  • 中科三环:稀土原材料下跌、市场竞争加剧等 上半年净利亏损7233.77万元

    中科三环此前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 受稀土原材料价格下跌、部分下游应用领域需求不足、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产品价格同比下降、毛利收窄;报告期内稀土原材料价格下降,导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增加。 受上述因素综合影响,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的总资产为1,029,226.82万元,比上年度末下降8.2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45,576.13万元,比上年度末下降2.03%。报告期内,公司完成营业收入328,929.53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58%;利润总额为-7,053.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1.8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33.77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4.48%。 提及产业规模及产业布局,中科三环介绍:公司是国内销售收入最高的磁性材料生产企业。目前公司下纳四家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生产企业——宁波科宁达、天津三环乐喜、北京三环瓦克华和赣州三环;参股两家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生产企业——肇庆三环京粤、博迈立铖科环磁材(南通)有限公司,截止2023年底,公司烧结钕铁硼产能达到25000吨。同时,各个企业不断布局提升生产工艺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产能及生产效率的优势有效保障了各种不同应用市场产品的交付周期。此外,公司下属的粘结钕铁硼工厂产能也达到1500吨,可以提供压缩、注射、挤出和压延多种成型方式制备的粘结稀土磁体,其磁性能均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公司在磁性材料产业布局方面更加完善。金属注射成型方式制备的铁基软磁材料、兼具高磁导率和高饱和磁感应强度的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传统软磁铁氧体材料等方面的成功布局使得公司的产品结构更加完整,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磁性材料有关的产品、组件和综合服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磁性材料解决方案”,大幅提升了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提及原料供应及强化上游延伸,中科三环表示:随着我国稀土原材料产业整合政策、开采总量控制措施和出口配额制度的逐步推进,稀土金属价格涨幅加剧,供应趋紧。公司一直注重在上游产业的布局,积极强化与上游企业的战略合作。2001年,公司参股江西南方高技术和赣州科力稀土两家稀土原料企业,使自己拥有稳定的稀土原料供应渠道;2010年,公司与五矿有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五矿有色承诺,在最优惠市场价格条件下,优先向公司提供镨钕、镝铁等稀土金属或合金,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2018年,公司全资子公司宁波科宁达工业与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了虔宁特种合金有限公司。通过加强与上游企业的合作,公司与业内其他企业相比具有原材料供应优势,在稀土金属市场起伏振荡中,保证原材料供应的畅通。 中科三环8月22日公告的接受机构调研的记录显示: 1、 稀土永磁行业过去两年经历了扩产,一些企业的产能大大提高,有的还在规划或建设中,目前看整个行业的产能仍在扩大的阶段,请问公司是如何看待行业扩产?公司在产能的规划上是如何安排的? 中科三环回应: 公司所处行业为稀土永磁材料行业,预计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在高新技术领域及发展低碳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将提供愈发重要的支撑作用。公司的产能扩张计划始终是根据订单情况和市场需求情况来安排,不会盲目扩产。 2、 稀土价格波动比较剧烈,今年处于窄幅波动区间,请问公司是否有向下游传到价格的机制?整个传导周期大概是多长时间?? 中科三环回应 :公司产品价格会参考原材料价格等因素与客户协商确定,因此原材料价格波动会向下游客户传导。目前公司产品基本是 2-3 个月进行一次调价。 3、 公司今年上半年营收入 32.89 亿元,同比下降 23.58%;利润总额为-7,053.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121.85,请问营收与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中科三环回应: 今年上半年,受稀土原材料价格下跌、部分下游应用领域需求不足、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产品价格同比下降、毛利收窄;稀土原材料价格下降,导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增加。受上述因素综合影响,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4、 公司如何看节能工业电机这个市场,是否有布局? 中科三环回应: 工业电机市场较大,但目前钕铁硼磁体应用于工业电机领域的量还比较小,未来钕铁硼磁体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取决于相关政策措施的推进力度等因素。 5、 公司目前的稀土原材料库存情况? 中科三环回应: 目前公司有2-3个月的轻稀土库存,中重稀土稍微多一些,基本上用多少买多少。 公司将持续关注原材料价格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库存。 6、 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是否有布局?目前最新的进展是怎样的? 中科三环回应: 公司产品应用于机器人领域已有多年,目前主要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目前人型机器人尚处于研发阶段,未来其研发成功,真正推向消费市场后,将会给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和公司带来积极影响。 公司将继续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动态,积极与相关客户进行沟通,努力把握潜在的市场机会。 7、 粘结钕铁硼磁材的应用情况如何? 中科三环回应:粘结钕铁硼磁体具有尺寸精度高、形状自由度大等特点,但磁能积较低,因此目前主要应用于对磁能积要求不高,但对精度要求高的领域。 国金证券8月22日发布点评中科三环的研报称,给予中科三环买入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原料价格略有回升叠加产销更旺,Q2扭亏;2)降本增效不改高研发投入,资本结构持续优化;3)重视稀土永磁板块底部上行机会。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稀土价格波动超预期;汇率波动超预期。 中科三环主要业务为从事稀土永磁材料和新型磁性材料及其应用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而稀土原材料价格的下跌成为其上半年净利润亏损的重要因素之一,回顾氧化镨钕以及氧化镝好氧化铽今年上半年的走势可以看出: 》点击查看SMM稀土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今年上半年,稀土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行的走势。截至6月28日,氧化镨钕价格上半年下跌幅度约为17.97%;中重稀土下跌幅度相对更大,氧化镝价格上半年下跌了27.31%,氧化铽价格上半年下跌了27.7%。 据SMM了解,近来随着2024年稀土开采指标增幅的明显收窄以及下游需求逐渐由淡季向旺季转换带来的需求的缓慢复苏等因素,带动稀土价格出现了上涨。对于部分市场人士传出的某原料生产企业检修的问题,据SMM调研,此次检修仅为很小范围的检修,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四川当地限电目前对稀土企业的生产暂无影响,SMM将持续关注后续进展。需求方面:磁材厂的持续招标也对稀土价格的上涨起到了一定的支撑。此外,部分稀土业内人士预计北方稀土9月的挂牌价或将出现明显的上涨也对稀土现货价格带来了一定的提振。 氧化镨钕8月26日的最新报价为399000元/吨-401000元/吨,其均价为4000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了7000元/吨,涨幅为1.78%。

  • 广州天衡键贸易有限公司助力SMM打造《2024年中国电机产业分布图》

    过去的几年受跌宕起伏的疫情影响,国内工业体系开开停停,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化给电机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近期,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潜力将达5万亿元;7月2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五年,中央企业预计安排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总投资超3万亿元,电机作为直接相关行业受益匪浅,在不断出台利好政策和消费堪忧的大背景下,充分、全面、具体、深入梳理行业整体情况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普遍需求。 为了行业客户能更深入的了解电机行业的产业分布格局及发展趋势, SMM 整合行业资源,深入汇总梳理行业数据,筹备制作 《2024年中国电机产业分布图》 ,内容涵盖全国电机企业分布、主营产品、生产规模等,力求为行业客户呈现更客观、更全面的电机行业格局情况。 此次, 广州天衡键贸易有限公司 积极参与此分布图的联合制作,共同为电机行业的健康、快速的发展升级出一份力。(点击链接免费领取: https://s.wcd.im/v/470opZ14i/ ) 广州天衡键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佛山鼎煜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佛山骏铖供应链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 主营产品: 无取向硅钢: 湛江宝钢、武钢、鞍钢、首钢 取向硅钢: 宝钢、武钢、首钢 三司遵循“专业的人,专注做一件事,专心服务客户”的“三专”品牌宗旨,致力成为以客户为核心的服务型硅钢服务商,为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客户群体打造全方位、最佳的加工剪配、运输配送、后期服务体验,不断为客户提供更专业、更便捷、更优质、更贴心一条龙服务。 经过15年的稳健卓行和不断开拓探索,我司取得了公认的成绩和可验证的行业最佳实践!愿与您在这不断变化的市场里,筑梦未来,砥砺前行! 联系人:张总 15017744927 》》》点击链接,预约领取《2024年中国电机产业分布图》《《《 SMM联合制作联系人: 张镇 13793511761

  • 电机狂欢Party席卷而来!“一窥” 电机界的那些事儿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电机作为工业的 “心脏”,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智能制造到新能源汽车,从智能家居到航空航天,电机的创新与发展始终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为推动电机产业的发展, 2024年12月4日-5日,上海有色网将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2024 IEMC(第四届)电机年会暨产业链博览会 。 本届展会由上海有色网、宁波招宝磁业有限公司、浙江电驱动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主办,我们诚邀您参与这场盛会,与业界精英共同探讨电机产业的未来发展。期待2024年12月4日-5日与您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相聚,共同开启这场电机产业的盛宴! #前沿技术呈现: 汇聚全球顶尖电机企业,展示最新电机技术和产品。 #聚焦电机全产业链: 围绕行业发展、电机制造、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控制系统提供、应用领域等多个领域展开。 #行业大咖云集: 众多专家、学者和企业领袖将齐聚一堂,分享在电机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打造多元化活动: 展会期间将举行采购对接会,倾力打造优质商贸配对环节!更有探访“行业标杆工厂”等一系列精彩活动。 IEMC 电机展聚焦电机全产业链,围绕行业发展、电机制造、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应用领域等多个领域展开,将集中展示 电机种类、电机控制系统及装置类、配套产品及材料类、测试仪器及设备类 等多个板块。 电机种类: 中、小型电机,新能源电机,小功率电机,永磁电机、特种电机、超声电机,异步电机,调速电机,家用电机,节能电机,微特电机,无刷电机,高速电机,伺服电机,汽车电机,同步电机,变频电机,发电机组等直流电机,低速电机,交流电机,电动工具等 电机控制系统及装置类: 继电器、调速器、编码器、电容器、控制系统、数控装置、变频器、连接器、传感器、转换器、伺服系统、驱动器、控制器、电力电子器件、真空设备、保护与控制装置、变压器等 配套产品及材料类: 换向器、转轴、电磁线、电刷、集电环、冲片、半导体材料、绝缘材料、工程塑料、管理软件、轴承、电机壳、漆包线、模具、碳素、铝压铸、烘箱、永磁材料、电工材料、接线盒、润滑油、电碳、铁芯、冲压模、接插件、制造、电工合金等 测试仪器及设备类: 绕线机、锻压设备、电机传动、保护与控制装置、冲制设备、绝缘片插入机、点焊机、工模夹具、绝缘性能测试仪、CAT、生产线等高速冲床、锻压机械、工控设备、真空设备、塑压机、刻配槽机、激光切割机、充磁机、机械检验设备、绝缘涂覆设备、焊接机、静电粉末、涂敷机、工模具等 从电机制造商到零部件供应商,从控制系统开发者到原材料生产商,IEMC 电机展将呈现完整的电机产业生态结构,携手 招宝磁业、尼得科、华能发电机、金雁电工、凯圣传动、山口精工机电、宁波韵升、佐藤、安徽英太、洲钜电子等优质品牌企业 发布最新产品、展示最前沿的技术应用案例。 2024 IEMC电机展预计将吸引2000+来自电机制造商、零部件及控制系统供应商、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力设备、家电、新能源等各个领域的专业观众汇聚IEMC展会现场。IEMC 电机展参观企业有哪些?让我们一起揭晓第一批观众名单☟ 在电机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一场充满机遇与活力的采购对接会即将于12月4日宁波拉开帷幕。针对采购商,您将接触来自全球各地的供应商,我们为你提供专业的采购咨询服务,帮助您筛选合适的供应商。针对供应商,IEMC电机展组委会将于展前征集采购需求,现场对接你与采购商的深入沟通。通过采购对接会,您将有机会与国内外的知名企业搭建合作桥梁!精准建联,促进供需高度匹配! 【电机采购需求征集清单】 三一重工 海信三电中国区 深圳市明明机器人有限公司 九号智能(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包头市起重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宁波光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八达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 【其他采购需求征集清单】 博世汽车系统(无锡)有限公司 采购:电机、电控子零件 -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 采购:铜制品及绝缘材料等 -浙江盖亚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采购:磁钢、漆包线、绝缘材料 -江苏一东航空机械有限公司 采购:电机类零部件 -全南县超亚科技有限公司 采购:漆包线、钢材 -安徽明腾永磁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采购:电机各种零部件 -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采购:磁钢 -浙江幸福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鼎亿创(苏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采购:磁钢、漆包线 展会期间将举行高端“宏观&电机行业发展论坛”、“电机创新原材料论坛”、“电机创新节能技术论坛”、“稀土永磁闭门会”、“电磁线闭门会”等一系列精彩主题论坛。盛邀业内40+专家莅临现场,聚焦行业热点分享前沿洞见。 IEMC电机展为上下游企业全新设立展会约见系统【1V1约见系统】,打破传统展会现场配对规则,抢先锁定合作伙伴,助力企业展前建立有效联系,合理规划行程安排,高效会面,快速成单,赢在起跑线! 提前安排约见 现场1V1—高效对接 想约演讲嘉宾----可以! 想约参会嘉宾---可以! 想约见展商----可以! 想在会前结识人脉----可以! 想在会后持续对接----可以! 想线上约见----可以! 想会场1V1商务约见区见----可以! 想自己定地点见面----可以! 了解更多1V1约见系统详情,请点击?? 点击此处了解约见操作流程 IEMC 电机展观众组团招募正式启动, 满8人即可组团参观IEMC,预约到场尊享八大VIP礼遇: 组团参观权益福利: ✔专人服务,一人填写全团报名信息,免个人预登记问卷 ✔每满8人到场,获赠论坛门票1张(价值3800元) ✔增值精准商贸配对服务,提供定制化组团对接专场 ✔每满8人到场,获赠大会晚宴名额1位 ✔免费赠送2024年中国电机产业分布图 ✔免费获得部分嘉宾演讲PPT资料 ✔获得企业专访一次(含软文推广1篇) ✔团长更有额外精美纪念品一份 欢迎各位电机产业链专业观众组团参与,如需申请,扫码报名 【扫码登记 一键参与】 展会免费门票火热派送中… 国内外专业观众 专业采购团莅临 电机产业盛会 就等你来! 提前预登记 获注册大礼包↓↓

  • 李强:深刻把握机器人发展未来趋势和重大机遇,大力推动机器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25日参观调研2024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器人产业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把握机器人发展未来趋势和重大机遇,大力推动机器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以“共育新质生产力共享智能新未来”为主题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李强来到2024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展馆,参观ABB、库卡、新松、宇树科技、北京术锐、中信重工、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和机构的机器人展台,与相关单位负责人交流,详细询问产品性能、技术水平特别是应用情况。 李强表示,机器人体现了各种现代技术的综合集成,融合了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仿生等新科技新产业,是衡量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要面向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需求,瞄准国际前沿进展,推进机器人技术革新,持续强化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创新载体建设,加强相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快高端整机、关键零部件和工艺软件创新突破,为我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李强强调,科技的生命力在于应用。机器人产业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入人类的生产生活。要充分发挥我国市场规模超大、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将发展机器人纳入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支持,强化应用验证,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推动机器人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特殊环境等各领域加快拓展普及。要加大制度供给,引导创业投资积极参与,培育更多机器人领域“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李强指出,推动机器人发展,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要着力营造开放创新生态,支持外资企业和研发机构来华投资兴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要搭建、用好机器人产业交流合作平台,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更好促进全球机器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吴政隆陪同。

  • 宁波韵升股份有限公司助力SMM打造《2024年中国电机产业分布图》

    过去的几年受跌宕起伏的疫情影响,国内工业体系开开停停,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化给电机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近期,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潜力将达5万亿元;7月2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五年,中央企业预计安排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总投资超3万亿元,电机作为直接相关行业受益匪浅,在不断出台利好政策和消费堪忧的大背景下,充分、全面、具体、深入梳理行业整体情况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普遍需求。 为了行业客户能更深入的了解电机行业的产业分布格局及发展趋势, SMM 整合行业资源,深入汇总梳理行业数据,筹备制作 《2024年中国电机产业分布图》 ,内容涵盖全国电机企业分布、主营产品、生产规模等,力求为行业客户呈现更客观、更全面的电机行业格局情况。 此次, 宁波韵升股份有限公司 积极参与此分布图的联合制作,共同为电机行业的健康、快速的发展升级出一份力。(点击链接免费领取: https://s.wcd.im/v/470opZ14i/ ) 宁波韵升股份有限公司 自1995年以来专业从事稀土永磁材料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宁波、包头建有2个坯料生产基地,拥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磁钢坯料生产、机械加工、表面处理及晶界扩散生产线,具有年产坯料27000吨的生产能力,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商之一。目前公司在包头开工建设的15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项目将成为行业内首个提出并实施“数字化车间”和“黑灯工厂”的智能制造项目。公司于2000年10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0366”) 。 公司的研发项目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公司先后获评院士工作站、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CNAS实验室等。 公司是一家在行业内有重大影响力的企业,下辖工业电机产业部、美洲产业部、消费电子产业部、新能源汽车磁钢事业部、欧洲磁钢事业部、磁组件事业部、材料制造部、包头强磁、材料研究院、粘结磁体公司等,致力于发展欧洲、美洲、亚洲及国内市场,已与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产品广泛应用于传统及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信息储存、移动智能、工业电机、伺服电机、医疗保健、白色家电、高级音响等领域。 SMM联合制作联系人 童怡霏 15866492857 tongyifei@smm.cn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