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3

  • 崔东树:8月燃油车回暖带来SUV需求占比上升 高端消费较强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8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24万辆,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9%。今年累计批发1,537万辆,同比增长7%。受新能源市场和出口拉动的促进,8月厂商销量创出当月历史新高。 国家层面针对汽车行业的政策指引频出,旨在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工信部、商务部推动新能源车下乡,启动“百城联动”汽车节和“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等活动效果较好,各地车展及发放消费券等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厂家新品退出和促销力度较强,均对提振消费信心有较好的增进效果。 由于排放升级因素影响,市场价格促销力度大,消费购买热情高, 2023年8月乘用车市场批发和零售表现均较强。 2023年8月SUV零售增12%,表现较强。由于燃油车回暖带来SUV需求占比上升,轿车零售同比降6%,SUV零售同比增12%。轿车表现低于SUV,主要是A级轿车表现较差。 从结构看,低端消费低迷,高端消费较强。轿车市场的A0级表现很强;而SUV高端化较强,B级和 C级SUV同比去年较强。 一、经济型乘用车市场走势 1、A00级轿车市场表现 A00级轿车2023年8月批发7.46万台,占批发份额7.68%,批发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35%,批发环比今年上月增长5%;2023年8月零售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0%,零售环比今年上月增长16%。2023年1-8月批发数量42.78万台,厂家批发销售累计下降46%;2023年1-8月国内零售数量49.5万台,零售累计下降30%。 目前电动车取代微型轿车趋势较明显。前几年的燃油微型轿车销量下滑较大,原有的精品微轿下滑更为严重,微车市场近期成为电动车的主力市场。 A00级市场重回20年前的竞争格局,当年的夏利、奇瑞、吉利、长安、比亚迪均有A00级较好的产品。近期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等多元化的A00级主力车型和新品表现突出,微型电动车逐步体现增量潜力。 2、A0级轿车主力车型市场走势 A0级轿车2023年8月批发11.78万台,占批发份额12.13%,批发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69%,批发环比今年上月增长11%;2023年8月零售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9%,零售环比今年上月增长2%。2023年1-8月批发数量75万台,厂家批发销售累计增幅68%;2023年1-8月国内零售数量49.85万台,零售累计增幅43%。 自主电动车替代燃油车特征明显,竞争格局由合资主导转为自主为主的新趋势。前期日系的丰田和本田保持较强地位,近几年自主的燃油小型入门级车走势相对艰难。 8月A0级轿车是自主电动车主导,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和上汽乘用车的电动车较强。目前上汽乘用车的木兰表现较好。 3、A0级SUV销量走势 A0级SUV 2023年8月批发18.3万台,占批发份额15.63%,批发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0%,批发环比今年上月增长9%;2023年8月零售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1%,零售环比今年上月增长15%。2023年1-8月批发数量142.69万台,厂家批发销售累计增幅18%;2023年1-8月国内零售数量91.73万台,零售累计下降6%。 A0级SUV的主力车型变成电动车。A0级SUV基本都是时尚车型。比亚迪和广汽埃安电动车的表现很强,日系的燃油车表现退步。 二、A级乘用车市场走势 1、紧凑型轿车主力车型市场走势 A级轿车2023年8月批发44.89万台,占批发份额46.22%,批发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9%,批发环比今年上月增长8%;2023年8月零售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17%,零售环比今年上月增长7%。2023年1-8月批发数量323.27万台,厂家批发销售累计下降7%;2023年1-8月国内零售数量300.97万台零售累计下降8%。 8月的A级车主力车型销量走势波动较大。合资主力车型仍有一定地位,德系主力阵容仍是较多的,一汽大众的主力车型都保持较高销量,德系朗逸和日系的轩逸表现不强。入门级自主A级车表现较好。自主的比亚迪秦、埃安S等进入前10名。 2、紧凑型SUV主力车型市场走势 A级SUV 2023年8月批发63.96万台,占批发份额54.63%,批发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3%,批发环比今年上月增长11%;2023年8月零售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4%,零售环比今年上月增长8%。2023年1-8月批发数量420.71万台,厂家批发销售累计增幅7%;2023年1-8月国内零售数量335.5万台,零售累计下降1%。 A级SUV 2023年8月批发领军变成新能源车型比亚迪宋,原有领军的自主燃油车SUV表现仍不错。合资SUV市场压力较大,高价位的SUV可以在动力和品牌间选择。比亚迪动力优势带动品牌优势。 三、B 级乘用车市场走势 1、B级轿车市场走势 B级轿车2023年8月批发26.72万台,占批发份额27.52%,批发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7%,批发环比今年上月增长8%;2023年8月零售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8%,零售环比今年上月增长8%。2023年1-8月批发数量193.72万台,厂家批发销售累计增幅7%;2023年1-8月国内零售数量180.3万台,零售累计增幅7%。 近期中高级车较强,但日系表现相对平稳,电动车和插混组合的比亚迪汉表现很好,豪华车在中高端表现突出。 2、B级SUV市场走势 B级SUV 2023年8月批发30.63万台,占批发份额26.16%,批发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22%,批发环比今年上月增长9%;2023年8月零售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27%,零售环比今年上月增长16%。2023年1-8月批发数量195.67万台,厂家批发销售累计增幅20%;2023年1-8月国内零售数量173.39万台,零售累计增幅18%。 B级SUV 2023年8月批发市场仍是电动车领军,燃油车是奥迪、宝马较强,而豪华车在未来政策促进下仍会有较好表现。

  • 全球能源转型势不可挡 再造一个“绿色中国石油”

    油宝发现路上的电车真的是越来越多了。十辆车可能有五辆后面挂的是绿牌、许多豪车品牌也开始出电车,电车真的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吗? 就在上周,宁德时代首次线下发布会召开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采用磷酸铁锂材料并可实现大规模量产的超充电池——神行超充电池。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超快充速度,并达到700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极大缓解用户补能焦虑。“超充”电池被认为有可能是新能源车取代燃油车的“奇点时刻”,将开启新能源汽车新时代。而这也折射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在新能源汽车的加持下,今年一季度中国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国产新能源汽车加速出海。 新能源加速推进中,传统能源公司将向何处去? 01.全球能源转型势不可挡,国际石油巨擘接连布局“新”动作 全球能源转型步伐不断加快。为应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清洁能源转型、能源低碳化发展愈加成为国际共识,越来越多的国家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今年3月,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石化集团公司之一英国石油公司(下称“bp”)发布《能源展望2023(bp Energy Outlook 2023 edition)》报告,指出未来全球能源发展将呈现:化石能源占比不断下降,可再生能源应用快速扩张,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低碳氢消耗稳步增长的发展趋势。 归结起来,当前全球能源转型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能源结构,增大可再生能源占比;二是提高能效水平,以达到“能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全球各大石油公司正在积极应对全球能源转型为公司未来发展带来的挑战,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bp在今年2月28日宣布,停止发布拥有70年历史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原因是bp高管认为这份报告不利于该公司新确立的发展方向,该公司工作重点目标已经转变为大幅减少油气产量,快速建立可再生能源业务。世界最大的非政府石油天然气生产商埃克森美孚公司近日在进军锂行业有新动作,与特斯拉、大众汽车以及福特汽车等汽车制造商就锂供应展开谈判,该公司已设定每年开采10万吨锂的目标。荷兰皇家壳牌集团的目标是到2050年成为净零排放能源企业,并致力转型为一家颇具规模的电力公司,同时实现氢能业务的快速发展。法国石油公司道达尔公司目前致力于“去石油公司化”,在2021年更名为道达尔能源,并收购了多家可再生能源公司,称未来10年石油产品销售占比将从55%降至30%…… 02.传统化石能源替代周期长,新能源发展“任重而道远” 与新能源相比,传统化石能源的开发成本更低、能量密度更高,仍受市场的追捧。 2022年,bp发布的最后一期汇总的2021年全球能源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能源消费中,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的82%,2019年和5年前分别为83%和85%。 能源转型是一项复杂工程,不是一种能源产品对另一种能源产品的简单替代,转型过程注定不会一蹴而就。全球范围内,传统能源消费仍占能源消费的大头,所以,如果想要短期内实现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与终端能源转型同步,石油资源也将从燃料型向原料型转变,作为一种重要且必要的化工原料而存在。 我们国家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全球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2022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40%。 能源安全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因此,从能源安全的角度考虑,我国在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的同时,继续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端牢端稳能源的“饭碗”。 就在上个月,国家能源局还组织召开了2023年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工作推进会,会上提出下一步全国能源系统和油气行业,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加大油气增储上产,坚决保障我国油气核心需求。自然资源部在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2022年度全国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22年度我国有3个油气田新增石油储量规模、6个油气田新增天然气储量规模达到大型。 吉林油田15万千瓦自消纳风光电项目第一台风机投产现场 于洋/摄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新能源在清洁性和高效性方面所释放的巨大发展潜力。现在,我国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潜力依然巨大,再加上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基础十分丰厚。推动能源转型,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有利于提升我国能源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03.向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转型,再造一个“绿色中国石油” 目前,中国石油在加快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的同时,也在紧抓当前新能源发展机遇期,向油气热电氢综合能源公司转型,多元布局、加快发展新能源业务,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占公司国内能源供应总量的7%,到2035年新能源与油、气三分天下,到2050年新能源产能达到2亿吨油当量、再造一个“绿色中国石油”。 2022年,中国石油新能源战略布局取得新突破,发展全面提速。根据经营业绩显示,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运,风光发电装机规模超140万千瓦,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达到800万吨标准煤/年;综合能源服务站数量较快增长,公司新开发加油站140座、新投运加油站187座,运营加油站总量22586座,充换电站416座,光伏站542座。8月22日召开的中国石油油气田新能源现场推进会上指出,今年已累计建成投产项目150个,年清洁能源利用量达166.7万吨标煤,发电量10.4亿度,供暖面积2470万平米,逐步实现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展现了新能源业务发展新局面。 炼化业务方面,中国石油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建成广东石化、塔里木和长庆yi烷制乙烯等一批世界级标志性工程,化工新材料产量连年大幅增长,2023年将突破100万吨,炼化业务从“燃料型”向“化工产品和有机材料型”加快转变。 与此同时,中国石油积极落实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成效不断提升。在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石油《2022年环境保护公报》中显示,2022年,中国石油在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7%、21%、7.1%、3.5%。国内单位油气产量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同比下降4%,甲烷排放强度同比下降11%…… 2023年上半年,中国石油频频打出“绿色招牌”,刷新“绿色纪录”—— 4月中旬,中国石油用现有天然气管道长距离输送氢气的技术获得突破,这为我国今后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远距离氢能运输提供技术支撑; 6月28日,中国石油管道局承建的玉门油田2022年水电厂氢气输送管道项目线路全部贯通,该条输氢管道工程连接玉门炼厂氢气加注站,是中国石油首个“绿氢”实验示范项目,也是甘肃省首条中长距离输氢管道; 8月4日,吉林油田新立采油厂Ⅲ区块最后一项清洁替代措施光热系统正式并网运行,标志着亚洲最大陆上采油平台集群零碳示范区建成投运,产出国内第一桶“零碳原油”; 8月8日,中国石油首个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玉门油田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开工,项目一期工程年产氢能力达2100吨,氢气产品纯度将超过99.99%,其所产绿氢将为周边工业用氢、交通用氢提供稳定氢源…… 未来,中国石油还将继续推动一体化新能源大基地和地热、集中式风光气电融合等项目落地,巩固提升新能源业务良好发展势头;坚定不移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充分发挥技术、产业和一体化优势,持续优化能源生产和供应结构,强化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向社会提供更多低碳、零碳能源。 打造绿色发展新优势,提供更清洁的能源产品,绘就生态和谐的绿色画卷,这就是“双碳”目标下的石油答卷! (原标题:“超级快充”来了,你的燃油车要被干掉?)

  • 欧洲议会通过历史性协议!2035年禁止销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

    当地时间周二(2月14日)欧洲议会在斯特拉斯堡以340票赞成,279票反对、21票弃权的投票结果,通过了欧委会和欧洲理事会达成的《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 之后,该协议将交由欧洲理事会通过并最终实施。据了解,协议的目标是2035年开始在欧盟27国范围内停售新的燃油轿车和小货车。按照普通家用轻型车15年的使用期限,这项禁令将确保欧盟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协议还设定了阶段性的目标。内容显示,欧盟方面要求,与2021年的水平相比,在2030年实现燃油轿车减排55%,远高于现有的37.5%目标,而小货车要实现50%的减排。 欧委会还定于2026年12月检测排放限值与实际排放量之间的差距,之后将根据情况调整后续措施。另外协议还为规模较小的汽车制造商提供了灵活度,允许为轿车年产量小于10000辆或小货车年产量小于22000辆的车企在2035年前设定一个较低的目标。 欧洲议会的主要谈判代表Jan Huitema表示,这目标为欧洲汽车行业创造了清晰度,有望刺激汽车制造商的创新和投资;对消费者来说,购买和驾驶零排放汽车也将变得更便宜。 Huitema指出,该协议对于欧盟实现2050年气候目标至关重要。去年7月,欧盟发布了名为“Fit for 55”的一揽子减排方案,停止销售燃油车就是12项新方案之一。 据了解,公路运输是欧盟碳密集度最高的行业之一,产生了该地区约五分之一的排放量。去年12月,40多家制造和运输领域企业还向欧盟发出联名呼吁,希望到2035年将所有在售新货运卡车均实现“零排放”。有消息称,欧委会正在拟定相关协议。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