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1个
3月6日,祥鑫科技表示,对于一体化压铸工艺,部分整车厂有在进行布局和研发,汽车零部件的最终工艺方案以及材料是需要整车厂根据安全性能等要求综合考虑决定的。汽车零部件属于万亿级市场,存在多种工艺路线。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能够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从模具到结构件的新能源产品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也积极布局压铸成型技术,已有压铸产品研发立项并接到相关压铸产品项目。同时,公司将密切关注行业内的先进成型技术,不断积累经验和技术储备,继续推进相关项目的合作。 公司目前产能利用情况 公司在东莞、广州、苏州、天津、宁波、宜宾、重庆等地以及国外墨西哥布局了生产基地,产品覆盖了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产业集群,也将为北美地区的客户就近配套,目前产能可以满足公司未来的规划,并且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增加对应的产能。 业绩预告 2023年业绩预告公司的净利润为39,800万元-42,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55.12%-63.69%。报告期内,受益于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客户需求旺盛,前期定点的新项目进入量产阶段,市场订单量充足,公司的产能利用率提高,各类产品和业务稳步提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规模效益增加;同时,公司提升内部管理效率,积极优化生产工艺和技术,持续有效地推进降本措施。因此,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未来发展驱动力及聚焦 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是积极拥抱新能源,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逆变器和储能行业。公司未来会提高自身产品的价值量,给客户提供更方便的服务,成为平台化、集成化的供应商。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对汽车零部件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蕴含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机遇,特别是汽车模具和零部件行业领先企业将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获益。同时公司会加强北美市场以及东南亚市场的建设,以围绕海外强势出口产品与技术服务能力为中心,形成补充性产品矩阵构建与本土化工厂落地。未来也会加强欧洲市场客户开拓能力,依仗公司的模具技术、成本优势、优质服务以及在公司在欧洲的技术、售后服务团队,进一步加强欧洲市场客户开拓;同时公司也将围绕核心产品与技术路线,开发多样性的其他品类产品系列,为后期产能落地进一步做好订单准备。 光伏逆变器和储能产品近期情况 公司积极布局光伏逆变器及储能领域,公司积极布局逆变器及储能机柜的研发和生产,目前已经向H客户、锦浪科技、Enphase、C客户、亿纬锂能、蜂巢能源、欣旺达、新能安、厦门海辰、南网科技、闻储创新、麦田能源、湖北楚能、中车时代、中电新能源、多氟多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供应光伏逆变器结构件、一体化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及代工等相关产品,并不断拓展该领域的战略客户,同时公司将持续提高技术研发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力争成为更多世界级优秀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实现公司快速发展。 未来单车价值量展望 目前公司在整车中可供应车身结构件、座椅骨架、动力电池箱体、底盘系统部件等,未来目标的单车价值量在15000元-20000元左右。公司已具备研发、制造高强度钢板、汽车铝镁合金轻量化部件和大型汽车精密模具技术,还拥有行业领先的超高强度钢板和铝镁合金模具成型技术、自冲铆接(SPR)技术、热融自攻丝技术(FDS)技术、拼焊板技术、CAE模拟仿真技术等,能够为不同的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汽车轻量化和电池箱体解决方案,公司一直致力于提高产品的单车价值量。
万丰奥威表示,公司汽车轻量化业务聚焦铝合金轮毂和镁合金压铸产业。汽车铝合金轮毂行业率先完成向新能源汽车的卡位配套,为比亚迪、奇瑞、赛力斯、大众等主机厂重要的合作伙伴。公司在产业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持续优化客户结构,产能向高附加值铝轮毂产品切换,盈利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通过加大生产线转型升级改造,推进新工艺在汽车铝合金轮毂领域的应用,提升单车配套价值量和盈利水平。 在镁合金压铸领域,充分发挥镁合金轻量化、导热好、减震抗噪、抗电磁辐射等优点,在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的环境下,加大汽车CCB、门内板、电驱壳体、后掀背门板、减震塔等大型件领域国内市场开发。旗下公司镁瑞丁为全球镁合金压铸产业的领导者,在产品仿真设计、模具设计以及产品压铸等方面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同时公司产品储备丰富,并能够完成大型一体化镁合金压铸件的设计与制造。依托于海外先进的技术,逐步引入国内实现商业化落地,并力争从客户开拓与产品拓展两个维度提高国内新能源主机厂的渗透率和单车价值量。
据消息显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专家、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对轻量化的需求持续增长,一体化压铸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现在行业内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的车企越来越多,2024年有望迎来采用一体化压铸车型的上市高峰。 事实上,2023年末,国内汽车市场已有多款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的新车发布,如问界M9、蔚来ET9、极氪007、小米SU7、星纪元ES等,一体化压铸热潮已在悄然涌动。2024年,一体化压铸将成为各大车企必争之地,产业发展趋势形成。被称为“卖铲人”的一体化压铸产业链上游设备厂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据消息显示,在小鹏汽车财报电话会议上,公司创始人何小鹏明确称,到2024年小鹏汽车要实现自动驾驶的BOM成本下降超50%,整车的动力和硬件系统成本降幅达到25%。为了实现这一降本目标,在具体的细节上,小鹏汽车还将扩展一台16000吨的压铸机以支持投产更大型的压铸件,并正在研究探索CIB+中地板一体压铸技术,将整车续航提升5%的同时降低10%-30%整车制造成本。小鹏汽车的肇庆工厂采购的是广东鸿图提供的一体化压铸零部件,武汉工厂则是自建压铸车间。位于广州的黄埔工厂,已安装一台16000吨的压铸机,20000吨也已在时刻表上。 据小鹏汽车最新的消息,16000T一体化压铸机将在2024年2月投产,这无疑将为企业未来的成本优化再添重磅筹码。
1月23日,东风公司研发总院举行一体化压铸样件揭幕暨装车启动仪式。这是“下一代智慧低碳架构”课题在关键技术攻关和技术货架搭建的阶段性成果,标志着东风公司研发总院在搭建下一代高集成、高性能、高轻量化平台架构方面取得新突破,进一步破解“卡脖子”难题,引领自主创新。 一体化压铸技术代表了当前新能源汽车在集约化、模块化、轻量化设计和制造工艺方面的最高水平。东风公司研发总院一体化压铸车身结构技术课题,旨在凝聚业内科研力量协同攻关,加强技术成果有效转化。 通过高集成等工艺,东风公司研发总院从模块化、碰撞、轻量化、成型性,四个维度进行多目标参数优化,实现汽车车身一体化设计和制造,机舱压铸实现66合1,轻量化效果达到15%,整体扭转刚度提升5%,碰撞达成2024版CNCAP五星要求,创造“3项第一”:行业集成化程度最高、重量最轻、开发周期最短的一体化压铸前舱。 东风公司研发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工会主席杨彦鼎表示,在东风公司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车身制造技术优化是必然之举。掌握一体化压铸技术是实现下一代智慧低碳架构的关键途径,也是推动电动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的正确方向。 未来的成功唯有创新,希望全体研发人员敢于突破、勇于创新,推动一体化压铸相关技术落地实施的同时,不断在材料、产品结构、生产制造等领域做出更大突破,持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为全价值链创造更大利益,在激烈的新能源市场竞争中抓住先机,抢占制高点,为东风公司转型升级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东风公司战略规划与科技发展部新事业发展分部处长张彦超表示,当下汽车行业风起云涌,行业技术变迁迎来爆发临界点。东风公司研发总院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速实现核心技术产业化,推动科技东风跃迁提速。希望广大研发人员瞄准目标,勇毅前行,东风公司职能部门会持续做好支持保障工作,确保东风研发事业取得更大成功。
伊之密表示,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5,300.00万元-50,067.00万元,同比增11.7%-23.5%。 业绩变动原因 1、2023年度,公司的经营情况良好,生产紧张有序,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公司的经营情况符合预期,预计营业收入约41亿元,同比上升约11.6%。 2、2023年度,公司上下齐心协力,积极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同时原材料价格回落,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 3、2023年度,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3,338万元,较去年同期3,637万元减少约299万元,主要原因是公司2023年度收到的政府补助较去年有所减少所致。
拓普集团表示,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25,000万元~2,025,000万元,同比增长20.37%~26.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5,000万元~225,000万元,同比增长20.58%~32.34%。 公司预计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93,000万元~213,000万元,同比增长16.58%~28.66%。 本期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战略落地,提升运营能力,降低各项成本,经营绩效持续提升。 一、公司持续推进平台化战略。依托研发创新及数智制造能力,公司内饰功能件、轻量化底盘、热管理业务的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销售额增长迅速;汽车电子类业务迎来收获期,闭式空气悬架系统、智能刹车系统IBS、电动转向系统EPS、智慧电动门系统等项目逐步量产落地,为“科技拓普”做出重要贡献。 二、公司国际化战略不断加速,国际业务占比持续提升。 三、公司Tier0.5级创新型商业模式继续快速发展,针对头部智能电动车企的单车配套价值不断提升。此外,公司电驱系统等在研新兴项目进展顺利,为后续持续高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泰瑞机器表示,公司首台IKON 450压铸机已于2023年8月份调试完成,并通过了客户结构件严苛的试模和小批量生产,性能和稳定性达到了设计目标和客户要求。此次发布的是第二台IKON 450压铸机,目前IKON全系列压铸机1400T-9200T已完成研发,2024年将批量生产推向市场。 本次发布的IKON 450压铸机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的生产。目前在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领域,车身结构件质量占汽车整体质量的20-30%,是一体压铸轻量化的重点区域。因产品尺寸大、填充行程长,厚薄差异大、重要位置较分散,结构件已成为汽配压铸领域生产难度较高的品类之一,目前进口压铸机设备仍然占据了绝大多数汽车结构件生产市场,随着国产替代的进程不断加快,未来泰瑞的IKON系列压铸产品也将在新能源汽车结构件成型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IKON系列压铸机最大的技术亮点 在压射工艺方面,公司自主研发了全闭环式SNP实时控制系统,该系统融合了MCK大模型自学习算法以实现机器的智能化监测、分析与调整,显著提高了实时控制精度,使得压射工艺过程具有启动平稳、速度响应及时、精确度高、节约增压时间等优点。同时,公司参考并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独创双互锁式增压结构、整体式快排油制板、内置式位移检测、多出口伺服阀同步控制等先进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压铸产品的良品率。 在合模工艺方面,公司自主研发了行业内首创的三板直压式合模结构技术。该技术主要具备四大优势,一是锁模力分布更均匀,能够减少废料的产生和提高压铸精度;二是具备自适应调整锁模力的功能,能够进一步提升压铸精度并延长机器使用寿命;三是合模接触板使用延伸率较高和具备可焊接性的钢件材料,能够进一步延长机器使用寿命,且接触板破裂时可直接通过焊接解决,无需重新更换,降低了客户使用成本;四是合模机构中使用四高压油缸先进技术替代铰链结构,铰链结构是合模机构中故障频发率最高的部件并且维护成本通常较高,公司独创的三板直压式压铸机能够大幅降低客户使用成本,并在根本上解决调模困难和机铰磨损导致精度下降等问题。目前,IKON三板直压式合模系统已取得中国发明专利。
泰瑞机器表示,近两年因排放政策要求高、新能源车里程焦虑强,倒逼车企推进轻量化应用。 结合现有的一体化压铸发展情况,从需求端来看,一体化压铸工艺显著弥补了传统冲压+焊装工艺的短板,具备更高的生产效益及生产效率。特斯拉使用一体化压铸后交付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且生产成本降低。 从产业端来看,目前产业由特斯拉引领发展,新势力车企蔚来、小鹏、理想加速布局,赛力斯、小米、高合、华为等新能源车企业相继跟进,传统国际品牌车企如沃尔沃、大众、奔驰、丰田以及自主品牌如长城、长安、一汽、吉利等均开始加码介入到一体化压铸的行列中。由此可以发现,一体化压铸发展将势在必行。 2024年对整个一体化压铸行业可能会是一个突破点,因为前期一体化压铸一直在做研发和试生产,目前底层技术已经搭建完毕,产品也已趋于成熟,因此2024年可能会迎来小批量生产前机舱的一体化压铸产品高潮。2025年还要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需求是否能继续延续。
深圳新星表示,全资子公司新星轻合金材料(洛阳)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河南省税务局联合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证书编号为GR202341002663,发证时间为2023年11月22日,有效期三年。 本次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系子公司洛阳新星原证书有效期满后的重新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及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税收规定,洛阳新星自本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连续三年(即2023年至2025年)继续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按照15%的所得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