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0

  • 目录序号214!蔚来汽车获独立生产资质 近30亿元“拿下”F1、F2工厂

    在发布2023年三季报前日,蔚来汽车迎来了属于自己独有的“身份代码”——《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公告,序号214。 12月4日,一则企业名称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为“秦力洪”,注册地址为“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宿松路3963号恒创智能科技园F幢”,生产地址为“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白塔路299号”的信息,出现在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务服务平台车辆生产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中。业界据此推测,蔚来汽车已获得独立生产资质。 “目前没有相关信息发布。”尽管蔚来方面对业界的推测未作出肯定的回应,但有接近行业主管部门的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透露,其听说蔚来已获得了整车独立生产资质。 蔚来高管在当日的一系列“反常”动作,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信息的真实性。12月4日,在上述工信部信息被披露后,有行业媒体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摆脱‘江淮制造’蔚来汽车获得独立生产资质”的文章,引来蔚来高管的点赞;而在另一社交平台上,同样有包括沈斐、黄鑫等在内的多位蔚来高管表示,“今日将见证历史、微博暂时停更”。 公开信息表明,工信部平台车辆生产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为工信部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要求,而建立的汽车生产企业信用数据库和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库。对于生产一致性不符合要求、不按规定传送合格证信息、虚假开具合格证、倒卖合格证等违法违规失信企业,工信部会将其列入黑名单,依法进行处罚,并向社会公示。 这不仅意味着蔚来已作为一家独立的整车生产制造法人单位被纳入了上述管理系统,在“目录序号”栏更明确标识为“214”;而这一序号,对应的正是《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公告中的唯一身份。 按照目前现行的产业政策,行业主管部门对整车生产企业施行准入制管理,每家进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公告的整车生产企业均有一个相对应的目录序号。比如,中国一汽集团对应的目录序号为“1”,特斯拉(上海)对应的为“194”。 蔚来将申请独立生产资质的消息,在业内流传已久。今年10月19日,江淮汽车曾公告,公司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部分资产。涉及乘用车公司三工厂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房屋建筑物以及土地使用权及乘用车公司新桥工厂构筑物和设备资产,拟挂牌价为44.98亿元。蔚来方面彼时回应称,“公司已经了解合作伙伴相关信息,并确认该行动不会影响公司接下来的生产经营活动。公司将在合适的时候针对相关事宜与大家进行沟通,在此之前不会就此事发表评论。” 在江淮汽车发布公告后,安徽产权交易中心亦分别发布名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新桥工厂构筑物和设备转让”和“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三工厂房屋建筑物、在建工程及土地使用权转让”的资产转让信息,转让底价分别为14.92亿元和14.18亿元,信息披露起始日均为2023年11月7日,截至日期为2023年12月4日。 前述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披露的地址信息,以及资产转让信息中的“新桥工厂”,正是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所在地,即蔚来F2工厂;而“乘用车第三工厂”,则为蔚来F1工厂。 行业普遍认为,蔚来受让江淮乘用车生产工厂,并获得独立生产资质后,更有利于对其生产体系进行管控。按照计划,蔚来汽车将于明日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

  • 400GWh!欧洲汽车巨头、全球第四大车企Stellantis造电池

    据外媒报道,近日欧洲汽车巨头、全球第四大车企Stellantis首个电池技术中心在意大利都灵开业。Stellantis高级副总裁Micky Bly表示,到2030年该公司计划将电池年产能扩大至400GWh。同时,公司还在努力确保关键的材料和化学品的长期供应,以满足电池产能扩张需要。 Stellantis旗下品牌包括标致、吉普、玛莎拉蒂、克莱斯勒、菲亚特、阿尔法罗密欧、道奇、雪铁龙和欧宝等。根据Stellantis的“Dare Forward 2030”战略规划,到2030年该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纯电动汽车年销量将达到500万辆,在欧洲售出的所有乘用车均为纯电动汽车,在北美售出的乘用车及轻型卡车中有50%为纯电动汽车。 值得注意的是,Stellantis旗下品牌雪铁龙将于明年销售一款价格低于2.5万欧元的车型,以吸引平价市场客户。该车型设计灵感来源于菲亚特经典的“熊猫”车型,对标在中国生产的达契亚Spring和雷诺即将推出的Renault 5 EV,以与比亚迪展开竞争。 Stellantis表示,“我们已经在全球宣布建设约250GWh的电池(年)产能,但我们需要在全球建设400GWh的(年)产能。我们已经承诺在全球建设六座电池超级工厂,未来还会有更多。”其中,Stellantis规划北美电池年产能为150GWh,欧洲年产能为250GWh。 据了解,Stellantis已在都灵电池技术中心投资4000万欧元,将专注于内部测试和开发电动汽车电芯和电池包。目前已经开始测试用于新型STLA Medium架构的电池包和电芯,2024款标致3008是首款采用该架构的车型。 铁锂、三元双路线布局 在电池技术路线上,除了采用三元电池外,Stellantis对磷酸铁锂电池也充满期待。据报道,Stellantis计划在欧洲推出使用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动汽车。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Carlos Tavares表示:“我们需要磷酸铁锂电池,我们将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因为它在成本方面更有竞争力,可以为中产阶级生产价格更实惠的车辆。” 近日,Stellantis技术主管Ned Curic表示,该公司最新的目标是开发重量更轻的电动汽车电池,最终实现重量减半,以期提高电池的可持续性。Ned Curic指出,当前电动汽车的电池都太重,这导致车辆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必须要考虑全新的材料、全新的化学、全新的方法,将沉重的材料替换成轻量化的材料”。他称。 据了解,Stellantis近期还推出了一款电动汽车电池原型,该电池在模块内集成了逆变器和充电器功能。Stellantis表示,这种应用释放了电动汽车的空间,并使电池在成本和续航里程方面更加高效。 为满足电池制造所需材料,今年年初,Stellantis和澳大利亚电池材料制造商Element签署了一项为期五年的供应协议。Element将向Stellantis供应电池级高纯度硫酸锰。此前,Stellantis已与澳洲矿企GME Resources签署了镍和钴供应协议,并与锂生产商Vulcan Energy Resources和美国CTR签署了氢氧化锂供应协议。 电池工厂快马加鞭 Stellantis雄心勃勃的电池计划,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与合作伙伴共同实现。一方面是合资建厂,另一方面是采购。目前,Stellantis的电池供应商主要包括LG新能源、三星SDI、宁德时代、瑞浦兰钧、蜂巢能源和ACC等。 早在2021年,蜂巢能源就表示,该公司已与Stellantis集团达成总额约160亿元的动力电池订单。未来,Stellantis的电池将同时来自蜂巢能源的中国工厂以及该公司在德国萨尔州建设的欧洲工厂。从电芯和高压存储系统到电池管理系统,蜂巢能源将为Stellantis集团提供广泛的产品组合。 据电池中国了解,瑞浦兰钧从2022年7月就已开始向Stellantis旗下雪铁龙STAL-Ami车型批量供应动力电池。此外,瑞浦兰钧电池系统产品还将配套Stellantis旗下品牌OPEL, citron, Fiat, Vauxhall等相关车型共计约24万辆。 作为Stellantis等欧洲车企的供应商,去年9月,宁德时代公布在欧洲建立第二家电池工厂的计划,该项目将与奔驰共同实施,投资额为73亿欧元,规划年产能将达到100GWh,该项目还计划将向大众、宝马和Stellantis供应电池。 ACC是Stellantis、梅赛德斯-奔驰和道达尔能源合资成立的一家电池企业。今年5月,ACC第一家超级电池工厂在法国落成,该电池工厂总投资8亿欧元,今年开始试运营生产,2024年底目标产能40GWh。此外,ACC还将陆续在德国和意大利建造电池工厂。到2030年,ACC三家电池工厂年总产能可达到120GWh,可满足欧洲250万台电动车的装配。 除了欧洲工厂外,Stellantis的电池项目主要布局在北美。2022年3月,Stellantis和LG新能源签署协议,以双方合资的形式共同建立加拿大境内第一家大型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厂。该项目将投资逾50亿加元,预计工厂将于2024年第一季度投产,规划年产能超过45GWh。 2022年5月,Stellantis和三星SDI宣布将投资超过25亿美元建设第一家联合电池工厂,预计2025 年第一季度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开业,初始产能为23GWh/年,最终将增至33GWh/年。今年7月,双方又计划在美国开设第二家合资工厂,生产电动汽车电池,目标是在2027年开始生产,初始产能为 34GWh/年。 值得注意的是,Stellantis还参与了硅谷电池初创公司Lyten的融资,该公司已筹集到2亿美元新资金,将扩大电动汽车用锂硫电池、轻质复合材料和传感器的生产规模。Lyten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前生产出第一批商用电芯,并于2024年初交付客户。

  • 又一巨头,在美建厂,出手147亿!

    当地时间9月8日,美国伊利诺伊州政府官网发布消息,宣布国轩高科将斥资20亿美元(约147亿元人民币)在该州坎卡基县曼特诺新建电动汽车电池超级工厂。预计将生产10GWh(吉瓦时)的锂离子电池组和40GWh的锂离子电池芯,计划2024年投产。9月10日,国轩高科有关人士也对记者确认了相关投资项目。对此,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中创新航等中国上市公司纷纷在海外建厂布局,因为目前海外市场对中国磷酸铁锂电池优势产业链的需求也是重要的市场机遇。 伊利诺伊州政府官网发布消息 国轩高科在安徽桐城的生产基地 该州最大动力电池投资项目 国轩高科介绍,当地时间9月8日,国轩高科全资子公司美国国轩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宣布,公司将于伊利诺伊州坎卡基县曼特诺镇建设年产40GWh电池工厂。据悉这是迄今为止该州最大的动力电池投资项目,有望为当地带来2600个就业岗位。 根据规划,国轩伊利诺伊工厂将专注于锂离子电芯、Pack和储能系统集成业务,全部投产后将具备10GWh年产Pack产能和40GWh年产电芯产能。该工厂将基于当地现有的一座工厂分两期改造完成,预计占地910亩。其中一期工厂改造完成后,预计将于2024年投产。该工厂落地将有助于提升公司对北美地区现有和潜在合作伙伴供应能力,满足电动汽车行业不断增长的电池需求。 目前,美国国轩已获得伊利诺伊州REV(Reimagining Energy and Vehicles)政府激励项目的支持,并有望成为伊利诺伊州“投资伊利诺伊”基金的首位受益者。伊利诺伊州围绕建设综合电动汽车中心的目标,还将资助附近一所新的制造培训学院,通过培训劳动者支持当地产业发展。 “今天,在此宣布伊利诺伊迄今为止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投资,代表我们在前进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我们很高兴世界领先的电池制造商国轩高科来到伊利诺伊。”伊利诺伊州州长杰伊·罗伯特·普利兹克(J.B.Pritzker)表示,“这座创造2600个新工作岗位的国轩高科超级电池工厂,是数十年来本州最重要的新制造业投资——这在证明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时代,我们始终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新的商业机遇。” 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表示,历时一年,国轩高科最终落户伊利诺伊州建设电池工厂,预计到明年底,包括伊利诺伊工厂一期工程在内,国轩在全球的电池产能将超过200GWh,“国轩落户伊利诺伊,我们没有破土建立一个新工厂,而是改造一个老工厂,让这里过去的辉煌再现,这是我们对资源的珍惜和尊重。我们坚信,国轩的电池制造技术,必将为北美的汽车电动化、美中的经贸交流,增添力量。” 宁德时代旗下德国时代新能源科技(图林根)有限公司 福特汽车在密歇根州的车间 中国头部动力电池公司加快出海布局 “出海已经是各家的核心战略了。”有国内动力电池上市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动力电池企业出海从模组、Pack入手布局是明智之举,原因在于,一是难度和挑战比直接造电芯要低一些;二是可以快速形成供应服务能力,在海外市场立足;三是海外市场对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也是重要的市场机遇。 针对美国福特汽车和宁德时代计划在美国密歇根州建设动力电池工厂的传闻,2023年2月14日,宁德时代有关人士回应记者称,宁德时代已接受美国福特公司的合作邀约,将为其在密歇根州的电池工厂提供筹建和运营服务,并就电池专利技术进行许可。双方携手合作为市场提供最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这种模式是宁德时代与福特的强强互补。 2月14日,福特汽车也宣布将投资35亿美元,在美国密歇根州建立一座磷酸铁锂电池工厂。该工厂为福特全资所有,预计于2026年投入生产,年产能约为35吉瓦时(GWh),每年可为约40万辆福特电动车提供动力电池包。到2026年,福特将在电动汽车上投资超过500亿美元。 福特汽车方面表示,作为计划的一部分,福特与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达成了一项新的协议,根据该协议,宁德时代将为福特磷酸铁锂电池工厂的生产提供技术与服务支持。福特工程师将会负责电芯与整车集成工作。 宁德时代和福特此前已经有过一段时间的合作。2022年7月,福特便与宁德时代达成了电池供应协议,后者将为前者旗下的Mach-E以及F-150 Lightning等新能源电动车型供应磷酸铁锂电池包。 有业内专家指出,双方有很强的在美国建厂合作的动力,一方面是宁德时代希望打入北美市场,在当地设厂生产可以更顺利地进入市场,同时另一方面,美国此前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也让在美国本土生产的电池成本变得更低。根据该法案,每块电池的补贴最高可以达到35美元每千瓦时,能够进一步降低电池制造成本。福特希望能够通过更低的生产成本,来应对竞争对手特斯拉的价格战。 “当前行业处于关键发展阶段。低碳发展,合作共赢。为欧洲的本土配套,我们也做好了准备。”在日前举行的2023德国慕尼黑车展上,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说。她透露,中创新航首个海外生产基地已在葡萄牙按计划推进,首期15GWh的产能,后续会根据市场规模和客户需求实施扩产。 刘静瑜进一步指出,中创新航在欧洲会建立完整的运营体系,公司已启动欧洲本土供应链的建设,在资源供应、材料加工、设计服务、基础建设等方面已与本土企业开启了合作。 同时,中创新航也关注到了欧洲相关的法案和规定的要求,在碳足迹、电池护照、电池回收、材料再生与再利用、负责任供应链等方面具体落实。

  • 【国际快讯】传特斯拉墨西哥工厂推迟投产时间;比亚迪呼吁与德国车企加强合作;中国汽车行业呼吁加强全球合作

    聚焦·电动化 传特斯拉墨西哥工厂预计2026年或2027年投产 一家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透露,特斯拉墨西哥新工厂计划在2026年或2027年投产,而此前特斯拉计划于2025年投产。该供应商表示,在得知特斯拉的计划慢于预期之后,他们和其他几家中国企业可能会推迟在该工厂附近开展业务的计划。 特斯拉上海工厂第200万辆整车下线 9月6日,特斯拉官方公布,上海超级工厂第200万辆中国智造特斯拉整车下线。从时间长度来看,达成第一个100万辆,特斯拉上海工厂用时33个月,第二个100万辆则仅用时13个月,增长愈加迅猛。 印尼部长:特斯拉短期内不太可能在印尼建厂 印尼海洋事务和投资统筹部长Luhut Panjaitan在上个月会见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他在谈到与马斯克的会面时说到:“现在,我们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还不错,如果你暂时不能在印尼投资,也没问题。” 特斯拉建议澳大利亚提供税收优惠 9月5日,特斯拉董事长Robyn Denholm表示,澳大利亚若想从单纯的矿业国家转变为电动汽车电池关键矿物的加工中心,应该向企业提供税收优惠。Denholm表示,“澳大利亚在电动汽车价值链上能做的很多,而不仅仅是‘挖矿和运输’。” 比亚迪呼吁与德国车企加强合作 9月6日,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慕尼黑对德国汽车业高管表示,在电动汽车转型方面有更多合作的空间。“我们相信与德国同行有更多的合作空间……我们希望邀请德国的合作伙伴加入比亚迪,共同推动绿色交通。” 小鹏:德国车企正积极应对电动化竞争 目前,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电动化竞赛中向欧洲的竞争对手施加压力,但小鹏汽车联席总裁Brian Gu在慕尼黑车展间隙接受采访时表示,德国汽车制造商已经表现出“有史以来最坚定的改变决心”,试图赶上并应对挑战。 中国汽车行业呼吁加强全球合作 从“电动汽车之父”到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和蔚来汽车以及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的负责人,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导者们都呼吁加强全球合作和政策标准化,以促进技术转型。 聚焦·智能化 极星CEO:今年12月发布智能手机 瑞典电动汽车制造商Polestar的首席执行官Thomas Ingenlath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该公司计划于今年12月推出一款带有该品牌名称的智能手机。极星智能手机将允许极星捆绑软件、应用程序、服务和功能,如远程控制等。 宝马与亚马逊云科技合作 9月5日,宝马集团宣布选择亚马逊云科技(AWS)作为其自动驾驶平台的首选云供应商。宝马集团将使用AWS开发下一代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以帮助“Neue Klasse”新世代车型开发新功能。 聚焦·供应链 三星SDI推出高性能LMFP电池 三星SDI在IAA Mobility上推出并展示了磷酸铁锰锂(LMFP)电池。传统磷酸铁锂(LFP)电池具有制造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但能量密度低,导致行驶里程较短。LMFP电池可以克服上述问题,并将能量密度提高约15-20%。

  •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第200万辆整车下线

    DoNews9月6日消息(丁凡)今日,特斯拉宣布,上海超级工厂第200万辆整车下线。 据悉,2019年1月,上海超级工厂开工建设,同年的12月30日,就完成了Model 3的首批交付。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特斯拉速度”成为了行业传奇。 除了建设速度极快,工厂也有极快的生产制造速度。2022年8月,上海超级工厂第100万辆整车下线,从“1”到“100万”用时33个月;而这次从“100万”到“200万”,只用了13个月。按照特斯拉官方的口径,不到40秒,就可以下线一辆车——这意味着,上海超级工厂的生产制造效率,远超同业者。对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来说,200万辆只是一个起点,它还会不断创造新的惊喜,打造新的纪录。

  • 丰田日本14座工厂停产一天后恢复生产,背后暴露出管理漏洞

    日本14座工厂停产1天后,丰田汽车周三表示,这些工厂正在恢复生产。此前,因生产指挥系统出现故障带来零部件订单系统崩溃,导致工厂无法生产。 由于丰田采用精益生产系统,零部件均为按需生产,库存率维持在极低的水平,因此零部件订单系统崩溃造成其生产不得不中断。 当地时间2023年8月30日,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位于爱知县的本町工厂员工前往上班。 事件背后,外界不禁疑问,为何一个如此庞大的系统,因一个小小故障就会全盘崩溃?停产1天对丰田的影响有多大?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通过公开资料进行了整理。 为何订单系统故障会导致丰田全日本工厂停产? 根据外媒报道,订单系统在进行更新时发生了错误。但是丰田没有提供更多的细节,只是说原因不是网络攻击。 去年2月,丰田也同样暂时关闭过日本14家工厂,当时其供应商之一,供应塑料零件和电子元件的Kojima Industries表示,其一台文件服务器感染了携带未披露威胁信息的病毒。 这次袭击引发了对日本供应链网络安全的质疑。 停产一天会有什么影响? 丰田今年的产量一直在稳步恢复,因此此次停产可能比2022年的供应链短缺造成的影响更大。 当地时间2023年8月29日,日本爱知县丰田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本町工厂。 丰田在日本国内的产量今年上半年增长了29%,这是近两年来首次增长。丰田在日本生产从廉价的雅力士到最昂贵的雷克萨斯车型。根据公开资料,今年上半年,丰田在日本的产量约占其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平均每天生产约13,500辆汽车,这还不包括丰田集团旗下的大发和日野的车辆。 根据丰田财报,其最近一个季度的平均全球汽车平均售价为26,384美元。简单计算,日本14家工厂停产一天相当于损失3.56亿美元。丰田尚未说明它将如何或是否会弥补损失的产量。 丰田的生产和供应商管理系统是什么? 丰田发明了带有“Kanban”系统的现代汽车组装线,用于通知供应商何时何地需要哪些零件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Kanban”在日语中的意思是招牌,开发该系统的丰田工程师从20世纪50年代美国连锁超市Piggly Wiggly管理其搁架库存的显示系统中汲取了灵感。 丰田的精益生产和“just in time(准时零件交付系统)”已被整个汽车行业采用并被广泛研究。一开始,这种Kanban系统还是用纸质工作流程记录,20多年前开始,升级为基于互联网的实时“e-kanban”系统。 自领导层过渡以来,丰田还面临哪些其他问题? 佐藤恒治于4月接任丰田章男成为新任社长。此后的几个月里,即使该公司希望着眼于全面改革应对电动汽车和相关制造挑战的方法,但收效甚微。 当地时间2023年4月7日,日本东京,丰田汽车首席执行官佐藤恒治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宣布丰田新的管理政策和方向。 4月,丰田子公司大发汽车发布公告称:“大发面向海外市场开发的车型(4款)的侧面碰撞试验认证申请存在欺诈行为。”具体情况则是这4款测试车型在进行碰撞测试前,相对量产版本进行了额外“改装”,其车辆前排车门内衬区域被故意改装成带凹槽的缺口。在侧面碰撞中,由于车辆经过了这样的改装后,可能会更有利于侧面安全气囊的展开。 而这些大发车型有些以贴牌丰田标的形式出售,涉及车辆8.8万辆。 5月,丰田又因为配置用于跟踪服务的云系统时出现错误,无意中暴露了200多万丰田车主在互联网上的客户数据。 自丰田章男卸任社长以来,新任社长带领下的丰田问题频发。对于此次的“系统故障”事件,看似偶发,实则暴露出丰田当下的管理和运营环节出现了潜在漏洞。 对于此次“系统故障”,也有猜测称,这是由于日本向公海排放核污水遭外界不满,而对其最大的生产制造巨头展开的攻击。

  • 电池制造商Northvolt融资12亿美元拟用于新设工厂

    8月23日消息,8月22日,瑞典绿色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官方宣布,已从黑石集团、加拿大养老基金以及其它公司和机构筹集12亿美元资金,将用于在欧洲、北美建设新的电池工厂。 据悉,该笔资金是去年7月签署的11亿美元可转换次级票据的延伸,由安大略省投资管理公司(IMCO)、贝莱德(BlackRock)和加拿大养老金计划投资委员会(CPP Investments),以及长期金融合作伙伴 OMERS牵头,其他参与的投资者包括高盛、大众、Baillie Gifford、瑞典资产管理公司Swedbank Robur、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和中国香港的周大福企业有限公司。 Northvolt首席财务官Alexander Hartman表示,新的资金将帮助该公司扩大其工厂布局。据悉,该公司目前在欧洲有几家工厂,最近的一笔工厂投资是在今年5月份宣布投资6亿欧元(6.54亿美元)在德国建厂。 通过此次融资,Northvolt目前已获得超过90亿美元的股本和债务,以交付来自宝马、Fluence、斯堪尼亚、沃尔沃汽车和大众集团等主要客户的超过550亿美元的订单。

  • 特斯拉墨西哥超级工厂已开始建设 重型施工设备已进场

    8 月 14 日消息,在 3 月 1 日的年度投资者日活动上,特斯拉 CEO 马斯克确认他们将在墨西哥新莱昂州建厂,用于生产下一代的电动汽车。 从外媒此前的报道来看,特斯拉在墨西哥的超级工厂规模将相当庞大,占地接近 4200 英亩,也就是约 25495.2 亩,将远大于特斯拉目前已建成或在建的工厂,投资预计将会超过 50 亿美元,也有知情人士透露可能接近 100 亿美元,工厂的建设预计在夏天就会开始。 而从外媒最新的报道来看,特斯拉墨西哥超级工厂的施工,已经开始,重型设备已经进场。 外媒是根据当地媒体的航拍视频,报道特斯拉墨西哥超级工厂已经开始施工的。 航拍视频显示,特斯拉墨西哥超级工厂内已有重型施工设备在进行相关的作业,工厂所在地附近的道路上,还可以看到警示司机工地施工活动的锥形标志。 虽然外媒在报道中提到,目前已经开始建设的,是特斯拉在墨西哥新莱昂州圣卡塔琳娜的总部,但重型设备的进场也是工厂建设的一大重要进展,也似乎表明超级工厂的建设已经开始。 对于特斯拉在墨西哥的超级工厂,最初的报道是称建设在今年 3 月份就将开始,在明年的某一时间点就将开始生产电动汽车,但随后有报道称将在 2025 年一季度前后投产。 重型设备进场开始施工,可能意味着特斯拉这一超级工厂的各项审批已有进展。在上月初,工厂所在地新莱昂州的州长 Samuel Alejandro García Sepúlveda,透露工厂的所有许可都在推进,环保、能源、水资源等都已完成检查,随时都可开始第一阶段的建设。

  • 福特汽车将巴西工厂移交当地政府,或为比亚迪接管铺平道路

    彭博8月12日消息,福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已与巴西巴伊亚州政府于本周五签署了一项协议,向其移交卡马萨里工厂的所有权,并获得与市场相符的补偿金额。 报道称,福特将卡马萨里工厂的所有权移交给州政府,为比亚迪的接管铺平道路。比亚迪表示,将继续执行在卡马萨里工厂的投资计划,并与巴伊亚州政府进行必要的谈判。 当地时间7月4日,比亚迪与巴西巴伊亚州政府共同宣布,双方将在卡马萨里市设立由三座工厂组成的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总投资额达30亿雷亚尔(折合人民币约45亿元)。 据悉,比亚迪巴西生产基地综合体计划于2024年下半年投产,将由三座工厂组成,分别为一座主营电动客车和卡车底盘的生产工厂、一座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生产工厂,以及一座专门从事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的加工工厂。

  • 罗克韦尔自动化助力奇瑞汽车打造智能网联超级工厂

    (2023年8月8日,中国上海)作为工业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之一,罗克韦尔自动化凭借专业的数字化技术和创新的解决方案,又一次帮助企业成功打造更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的超级工厂,加快产品上市速度,提升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推动新能源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制造转型发展。 不到3个月生产节拍从 15JPH 提高到 50JPH,一分钟就有一台全新整车下线,燃油车、电动车共线生产,支持客户个性化定制,100%自动化生产,生产品质“零”缺陷,短流程“零”库存,全过程低能耗、“零”排放……这不是未来的汽车工厂,而是现在已经正式投产的奇瑞智能网联超级工厂的写照。 在这个工厂中,大规模定制已经成为现实,全流程数字化已经落地,制造智能化和管理透明化已创造效益。而在打造这个超级工厂过程中,罗克韦尔自动化的数字化创新解决方案 FactoryTalk InnovationSuite 起到了中心枢纽作用,让工业互联网真正赋能汽车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变革时代,制造技术锻造车企核心竞争力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消费升级的到来,140多年历史的汽车行业正面临颠覆性变革。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核心的汽车“新四化”扑面而来。为了主动拥抱时代变革,传统车企纷纷开始全面布局新能源、智能网联、移动出行等“新增长点”。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对汽车的质量、性能和个性化也愈加看重,整个汽车制造行业的竞争已趋白热化。 为应对变革时代的挑战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有车企的新车型投放速度越来越快,上市周期越来越短,对制造成本的控制更为严格,而对消费者个性化定制等需求的响应更加迅速。这一切的实现,除了需要有极具韧性的供应链之外,更需要本身具有更为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生产制造技术将是未来车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作为国产车企的标杆企业,奇瑞汽车近年来积极践行“数字奇瑞”核心战略,并在安徽芜湖和青岛两个基地打造智能网联“超级工厂”,对现有生产规模、制造技术、管理工艺等全面升级,加速从“传统汽车”向“智能汽车”的转型,从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FactoryTalk InnovationSuite 助力智能网联超级工厂 智能和网联是奇瑞超级工厂的两大特征,具体来看,超级工厂实现了生产智慧化、品控智能化、管理数字化和运营透明化,不仅具有高智能、高品质、高效率等特点,还引入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建立了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新型生产方式。 智能和网联的实现,关键在于打通运营技术(OT)侧底层设备、控制及监控层和信息技术(IT)侧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规划(ERP)层之间的数据,将工厂的资产万物联网,实现工厂的可视化、透明化和高效协同。而能够承担这一任务的,非工业物联网平台莫属。奇瑞汽车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后,最终选择了罗克韦尔自动化的数字化创新解决方案 FactoryTalk InnovationSuite 平台技术来打造超级工厂的工业物联网平台。 FactoryTalk InnovationSuite 是业内领先的综合性数字化转型软件套件之一,提供了广泛融合的工业物联网(IIoT)、边缘到云端分析、MES和增强现实(AR)能力。在奇瑞智能网联超级工厂中,作为 FactoryTalk InnovationSuite 的一部分,ThingWorx 工业物联网平台连接了工厂中不同的设备、应用程序和数据源,从而提供了单一来源以收集、汇总和安全访问工厂现场设备和产线的运营数据,并采用直观的用户界面设计,连接、管理、监测并控制各类不同的自动化设备和软件应用程序。 ThingWorx 系统作为超级工厂“工业互联网”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打造统一系统架构、统一IoT数据格式的数据中台,提供给企业更有效的数据和深度的信息,赋能工厂各个部门,打通各个生产运营环节,将设备运检可视化、生产监控可视化、生产流程可视化和HSE可视化,让运营和系统状态一目了然,从而实现业务数据化驱动,创新应用快速落地,帮助企业优化工业运营并提升生产效率。 不仅如此,ThingWorx 作为贯穿底层设备和上层管理系统的工业物联网平台,通过流动的数据为工厂各个业务系统提供了支持和功能扩展。比如通过底层设备数据、工艺数据、生产数据的控制和监控,ThingWorx 打造了一个精益制造执行中的核心工具Andon(安灯)系统,所有工厂车间生产过程的管理做到了目视化,信息传递做到快捷化,工序过程透明化,而且生产工艺的改变和迭代,该安灯系统可以通过ThingWorx来快速变更。同时,ThingWorx还集成了工厂的能源管理系统,不仅实现各个生产设备的能耗监控,而且还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能源管理的优化。 另外,罗克韦尔自动化在提供 FactoryTalk InnovationSuite 的同时,还利用 FactoryTalk ProductionCentre 进一步扩展了工厂原有的 MES 系统,通过连接各种工业设备生产数据以及各业务系统,将企业的人员、设备、物料和能源等资源进行统一协调管理,成为覆盖整个工厂的MOM(制造运营管理)系统。FactoryTalk InnovationSuite 和FactoryTalk ProductionCentre 双平台架构及原厂交付实施工程团队,为超级工厂极大提升了明捷部署的效率,缩短了量产时间,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将生产节拍从 15JPH 顺利爬产到 50JPH。 以硬核实力赋能“智能造车” 汽车制造向来是自动化水平最高的几个行业之一,然而,新车上市周期越来越短、车型高速迭代、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的汽车新时代,倒逼着汽车生产由“制造”走向“智造”,新产线不仅要能快速上线,而且还要支持柔性制造、敏捷制造和智能化制造。罗克韦尔自动化凭借几十年的积累汽车制造领域硬核实力,赋能汽车行业由“制造”走向“智造”。 在奇瑞智能网联超级工厂中,罗克韦尔自动化以工业物联网项目总包商(EPC)的角色,为奇瑞提供了从咨询、项目调研,到系统蓝图设计、目标系统的功能设计,以及项目实施、系统开发、上线调试验收等全生命周期服务。通过工业物联网项目的实施,不仅实现整厂的生产无纸化、透明化,人力成本减少了30% 以上,产能提升 10% 以上,而且整个项目的实施时间减少了30% 以上。该项目取得如此的成功,这与罗克韦尔自动化领先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汽车行业积累的行业经验知识分不开的。 在项目开始之前,奇瑞汽车的各个生产基地及各工艺存在多套工厂侧的IoT平台,但是这些平台架构不统一,技术架构和功能架构存在差异,稳定性无法保证,急需在后续新工厂IoT平台建设中统一平台架构,并逐步向老工厂进行推广。而罗克韦尔自动化 FactoryTalk InnovationSuite 中的 ThingWorx 凭借其超强的连接性和稳定性成为了奇瑞的首选。 由于汽车制造涉及上万种零部件,装配和生产工艺非常复杂,需要有大量的机器人、数控机床以及定制的各类专用设备来完成自动化生产,这些设备多不胜数的异构数据,数据时序也大不相同,而且还要将要工艺数据和生产数据都统一采集到单个数据源,连接起原本互相独立的难度很大。ThingWorx 拥有超20年历史的 Kepware 工业连接软件,其内建超过200种驱动程序,不仅涵盖所有国际大厂的PLC,不仅支持常见的 OPC UA、MQTT、REST、EFM、ODBC 或 SNMP 等通用协议,而且还支持 GE NIO、SuiteLink/FastDDE和Splunk等众多专有协议,让数据的采集、设备的互联不再是难题。 灵活敏捷地开发也是 ThingWorx 为何在如此短时间内就能完成项目实施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得益于 ThingWorx 已经是经过很多成功案例验证过的物联网平台,成熟度和稳定性非常高。另一方面,由于 ThingWorx 本身就带有常用的软件接口,可以通过拖拉拽无需代码或者低代码的方式就可以完成定制开发,因此本来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ThingWorx 只需要一周不到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快速验证、快速部署。 当然,不光是平台本身,还有更重要的一点,罗克韦尔自动化经验丰富的汽车行业“智造”项目实施专家团队为项目的成功提供了人力保证。罗克韦尔自动化是对自动化和信息化层面有深刻理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公司,在30年前就开始做汽车行业的MES项目,熟悉汽车制造中的痛点和需求,在诸多汽车制造工厂都有成功的项目实施经验。 从“制造”到“智造”,是制造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对于汽车制造业来说,高质量发展时不我待,奇瑞汽车打造的智能网联超级工厂为整个汽车行业树立了一个“智造”的标杆,而罗克韦尔自动化的 FactoryTalk InnovationSuite 数字化创新解决方案无疑是汽车走向“智造”之路的加速器。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