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621个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盘面:隔夜伦铜开于8506美元/吨,盘初短暂震荡后冲高摸高于8578美元/吨,盘中回落,盘尾窄幅震荡摸底于8461.5美元/吨,最终收于8484美元/吨,成交量至2万手,持仓量至25.3万手,跌幅达1.52%。隔夜沪铜主力2306合约高开于67000元/吨,盘初直线下行,盘中横盘整理,临近盘尾摸底于66350元/吨,最终收于66550元/吨,成交量至6.6万手,持仓量至18.3万手,跌幅达1.03%。 【SMM 铜晨会纪要】宏观:(1)美国4月未季调CPI年率4.9%,前值5.00%,预测值5.00%。(2)美国至5月5日当周API原油库存(万桶)361.8,前值-393.9,预测值-160。 现货:(1)上海:5月10日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305合约报于贴水10~升水50元/吨,均价报于升水2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0元/吨。现货市场,昨日贸易市场延续昨日压价情绪,现货成交被压至平水价格下方,好铜以及湿法铜货源稀少,持货商报价坚挺。临近交割,隔月月差BACK80元/吨附近,现货成交微幅贴水,但大部分持货商贴水出货意愿较低,若今明两日盘面与月差波动不大,现货成交或继续盘桓于平水价格附近。 (2)华南:5月10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水30元/吨- 0元/吨,均价贴1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15元/吨。总体来看,库存回落采购者增加,昨日升水小幅走高,整体交投氛围好于上一交易日。 (3)进口铜:5月10日仓单报价15-28美元/吨,QP5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3美元/吨;提单报价33-48美元/吨,QP6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3美元/吨。报价参及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到港货源。月底到港主流火法提单报价重心下移,因部分持货商担忧后市LME仓库货源被运回中国市场,致使溢价下跌,近港提单降价出货,市场交投转暖;仓单方面,持货商连续降低仍难寻实盘,且买方要求交付周期较长,卖方持仓成本压力巨大,面临亏损,市场分歧较大,难有成交。 (4)库存:5月10日LME铜库存增加3700吨至75375吨。 价格:宏观方面,美元兑一篮子货币昨日持稳,据公布数据显示美国4月通胀放缓幅度略大于预期,但市场对美国货币政策前景的看法并不明朗。基本面方面,广东地区由于到货减少与出口增加,库存首次出现回落,市场采购者相对增多,升贴水小幅回升。临近交割,华东地区现货成交显现微幅贴水,大部分持货商贴水出货意愿较低,整体成交有限。消费方面,目前铜价处于67000元/吨上方徘徊,据部分炼厂反映,下游企业采购欲望并不强主要是需求依旧不充分引起,市场预期后市铜价仍有下行空间。价格方面,美通胀数据超预期回落,但震荡的金融市场仍使得铜价上方承压,在当前需求不强劲的情况下,预计铜价仍难回弹。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盘面:隔夜伦铜开于8620美元/吨,盘初短暂震荡后摸高于8641美元/吨,盘中回落摸底于8578美元/吨,盘尾回升最终收于8604美元/吨,成交量至1.3万手,持仓量至25万手,涨幅达0.41%。隔夜沪铜主力2306合约开于67190元/吨,盘初上行摸高于67370元/吨,而后回落盘中摸底于67060元/吨,盘尾窄幅震荡,重心小幅上升最终收于67200元/吨,成交量至2.1万手,持仓量至18万手,跌幅达0.3%。 【SMM 铜晨会纪要】宏观:(1)美国4月NFIB小型企业信心指数89,前值90.1,预测值89.7。(2)英国4月Halifax季调后房价指数月率-0.3%,前值0.8%,预测值--。 现货:(1)上海:5月9日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305合约报于平水~升水60元/吨,均价报于升水3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跌35元/吨。昨日盘面回弹至67500元/吨附近,下游仍青睐湿法以及非注册等低价货源。主流平水铜成交走差,好铜价格亦被拖累。昨日伦铜回归,沪铜现货进口亏损200元/吨左右,周内趋近交割,沪铜隔月月差BACK50~BACK70元/吨,现货升水僵持于平水价格附近,若盘面与月差波动加剧,现货成交或失守平水价格。 (2)华南:5月9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水60元/吨- 0元/吨,均价贴3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15元/吨。总体来看,铜价连续反弹下游补货欲低,现货升水走低,整体交投较为冷清。 (3)进口铜:5月9日仓单报价17-32美元/吨,QP5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美元/吨;提单报价35-52美元/吨,QP6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美元/吨。报价参及4月下旬至5月上旬到港货源。昨日近港货源需求增多,部分持货商因下游在此段船期货源有较为集中需求,采购积极性提高,卖方趁机抬高提单溢价;仓单方面,昨日好铜仓单买盘在30-35美元/吨,市场交投略有回暖,但实际需求并未出现明显好转,仓单溢价上方空间有限。 (4)库存:5月9日LME铜库存增1250吨至71675吨。 价格:宏观方面,美元兑大多数主要货币昨日上涨,市场认为美国债务上限谈判不会立即取得突破,投资者在经济不确定之际寻求避险,同时等待美国通胀数据公布,以寻找利率轨迹的线索。基本面方面,昨日盘面回弹至67500元/吨附近,市场仍对于低价货源较为青睐,现货市场平水铜与好铜成交不佳。自铜价大跌后,下游需求仅当日大幅增加,后续迅速回落,一方面由于部分企业在低价时备足库存,另一方面由于需求依旧不强劲,使得市场整体成交一般。此外,据周二公布的海关数据显示,中国4月铜进口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2.5%,显现出国内消费并不及预期。价格方面,美联储并未表示加息结束,但股市与债市震荡施压于美央行,需关注本周公布的美CPI数据,预计近期铜价仍在相对低位徘徊。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我们现阶段仍处于持续投入研发,以及业务规模扩张阶段,同时也致力于在保障研发投入以及业务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效益最大化。”在今天上午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针对《科创板日报》记者提出的公司将如何改善盈利情况问题,希荻微董事长陶海做出了以上回答。 希荻微此前交出的科创板上市后第一份财报显示,2022年,公司增收不增利,营收实现同比增加20.86%至5.59亿元,而归母净利则同比大幅下降159.08%,录得净亏损1515.25万元。 从历史业绩情况看,2018-2022年五年间,希荻微仅在2021年录得归母净利2564.63万元,其余年份业绩均处于亏损状态。 对于归母净利下滑的原因,希荻微在年报中称,是因为研发投入、股份支付、管理和销售等方面的支出有所增加。2022年,希荻微研发投入合计2.02亿元,同比增长35.24%,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为36.19%。 公司称,研发费用增加主要是因为:积极扩充研发人才,薪酬成本上升;为留住人才开展三期股票激励计划,因而股份支付费用上升;为适应扩大的研发规模,公司采购研发设备以及EDA等研发软件,导致折旧与摊销成本上升。 由于消费电子增速疲软,以电源管理芯片为主的模拟芯片厂商当前都在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希荻微也不例外。公开的信息显示,希荻微当前下游应用领域较为集中,公司产品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收入占比均超过90%。 希荻微董事长陶海在业绩会上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今年公司在现有消费电子为主的应用领域的基础上,积极在汽车电子领域、白色家电领域、通信及存储等领域发力,创造新的收入增长点。同时,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布局前沿先进技术。” 针对消费电子领域,陶海在业绩会上表示,2023年,公司增加AF/OIS技术相关的音圈马达驱动芯片产品线,与现有电源管理及信号链芯片产品形成合力,巩固在消费电子领域的行业地位。 在汽车电子领域,2022年年报显示,希荻微的车规芯片布局开始于高通820车规娱乐平台,于2018年开始正式通过YuraTech向韩国现代、起亚车型规模出货车规级DC/DC芯片,随后于2021年正式向德国奥迪供货。目前,公司车规业务已经拓展至中德日韩等多国汽车品牌。 当前,公司仍在研发推进满足车规要求的DC/DC、LDO、高侧开关、端口保护产品,截至2022年末,研发管线已有十余款按照 AEC-Q100 Grade 1标准要求开发的产品,处于在研发或定义状态。 而针对当前一些电源管理芯片厂商瞄准的储能领域,陶海在业绩会上表示, 希荻微目前没有发展储能领域应用的计划。 今年一季度业绩方面,据季报,希荻微实现营收4017.41万元,同比下降73.15%;归母净利录得5257.1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超460%。但净利的大幅增长主要来自于营业外收入,产生于与 NVTS 的股权转让以及技术许可授权的交易。 股价方面,截至今日收盘,希荻微报20.94元/股,跌1.69%,总市值85.23亿。自2022年1月登陆科创板以来,希荻微股价持续波动走低,当前股价已低于发行价近40%。 对于当前的股价走势,希荻微董秘在业绩会上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二级市场股票变化是不可预测的,影响因素较多。公司目前经营一切正常,公司将一如既往做好业务发展,以内生价值为原驱动力,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和公司价值传递。”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3.3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5.8%。其中,出口7.67万亿元,增长10.6%;进口5.65万亿元,增长0.02%;贸易顺差2.02万亿元,扩大56.7%。按美元计价,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94万亿美元,下降1.9%。其中,出口1.12万亿美元,增长2.5%;进口8227.6亿美元,下降7.3%;贸易顺差2941.9亿美元,扩大45%。 今年4月份,我国进出口3.43万亿元,增长8.9%。其中,出口2.02万亿元,增长16.8%;进口1.41万亿元,下降0.8%;贸易顺差6184.4亿元,扩大96.5%。按美元计价,今年4月份我国进出口5006.3亿美元,增长1.1%。其中,出口2954.2亿美元,增长8.5%;进口2052.1亿美元,下降7.9%;贸易顺差902.1亿美元,扩大82.3%。 今年前4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主要特点: 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提升。 前4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8.72万亿元,增长8.5%,占我外贸总值的65.4%,比去年同期提升1.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01万亿元,增长14.1%;进口3.71万亿元,增长1.8%。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2.38万亿元,下降9.8%,占17.9%。其中,出口1.57万亿元,下降4.7%;进口8107.8亿元,下降18.2%。此外,我国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1.73万亿元,增长15.4%。其中,出口6764.2亿元,增长23.4%;进口1.05万亿元,增长10.8%。 对东盟、欧盟进出口增长,对美国、日本等下降。 前4个月,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与东盟贸易总值为2.09万亿元,增长13.9%,占我外贸总值的15.7%。其中,对东盟出口1.27万亿元,增长24.1%;自东盟进口8200.3亿元,增长1.1%;对东盟贸易顺差4515.5亿元,扩大111.4%。欧盟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我与欧盟贸易总值为1.8万亿元,增长4.2%,占13.5%。其中,对欧盟出口1.17万亿元,增长3.2%;自欧盟进口6313.5亿元,增长5.9%;对欧盟贸易顺差5414.6亿元,扩大0.3%。美国为我第三大贸易伙伴,我与美国贸易总值为1.5万亿元,下降4.2%,占11.2%。其中,对美国出口1.09万亿元,下降7.5%;自美国进口4100.6亿元,增长5.8%;对美贸易顺差6768.9亿元,收窄14.1%。日本为我第四大贸易伙伴,我与日本贸易总值为7316.6亿元,下降2.6%,占5.5%。其中,对日本出口3752.4亿元,增长8.7%;自日本进口3564.2亿元,下降12.1%;对日贸易顺差188.2亿元,去年同期为贸易逆差604.4亿元。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4.61万亿元,增长16%。其中,出口2.76万亿元,增长26%;进口1.85万亿元,增长3.8%。 民营企业进出口比重超五成。 前4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7.05万亿元,增长15.8%,占我外贸总值的52.9%,比去年同期提升4.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86万亿元,增长20.2%,占出口总值的63.3%;进口2.19万亿元,增长7.1%,占进口总值的38.8%。国有企业进出口2.18万亿元,增长5.7%,占我外贸总值的16.4%。其中,出口6052.4亿元,增长13.6%;进口1.57万亿元,增长3%。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06万亿元,下降8.2%,占我外贸总值的30.5%。其中,出口2.2万亿元,下降6.9%;进口1.86万亿元,下降9.8%。 机电产品、劳密产品出口均增长。 前4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4.44万亿元,增长10.5%,占出口总值的57.9%。其中,汽车2045.3亿元,增长120.3%;手机2829.5亿元,下降3.2%。同期,出口劳密产品1.31万亿元,增长8.8%,占17.1%。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3304.6亿元,增长10.6%;纺织品3078.4亿元,下降0.8%;塑料制品2351.5亿元,增长12.6%。 铁矿砂、原油、煤进口量增价跌,天然气进口量减价扬,大豆进口量价齐升。 前4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3.85亿吨,增加8.6%,进口均价(下同)每吨781.4元,下跌4.6%;原油1.79亿吨,增加4.6%,每吨4017.7元,下跌8.9%;煤1.42亿吨,增加88.8%,每吨897.5元,下跌11.8%;成品油1358.7万吨,增加68.6%,每吨4084.4元,下跌19.1%。同期,进口天然气3568.7万吨,减少0.3%,每吨4151元,上涨8%。此外,进口大豆3028.6万吨,增加6.8%,每吨4559.8元,上涨14.1%。进口初级形状的塑料951.1万吨,减少7.6%,每吨1.08万元,下跌10.8%;未锻轧铜及铜材169.5万吨,减少12.6%,每吨6.1万元,下跌5.8%。同期,进口机电产品1.93万亿元,下降14.4%。其中,集成电路1468.4亿个,减少21.1%,价值7240.8亿元,下降19.8%;汽车22.5万辆,减少28.9%,价值1004.1亿元,下降21.6%。 原文链接: 》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增长5.8% 推荐阅读: 》中国4月出口继续超预期!汽车出口同比大增近2倍 船舶增近八成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盘面:昨日伦铜休市。隔夜沪铜主力2306合约开于67570元/吨,随即摸高于67750元/吨,盘初小幅下行摸底于67480元/吨,而后窄幅震荡至盘尾,最终收于67640元/吨,成交量至2.3万手,持仓量至18.2万手,涨幅达0.91%。 【SMM 铜晨会纪要】宏观:(1)美国3月批发销售月率-2.1%,前值0.40%,预测值0.40%。(2)欧元区5月Sentix投资者信心指数-13.1,前值-8.7,预测值-8。 现货:(1)上海:5月8日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305合约报于升水50~升水80元/吨,均价报于升水6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跌5元/吨。昨日伦铜休市,贸易市场活跃度不佳,下游多以刚需采购为主,但因周末上海地区到货不多,昨日持货商仍坚挺报价。LME休市一天,沪铜现货市场交易受抑,然因流通货源未显宽松持货商多保持挺价态度,现货升水较上周五表现一致。周内未预见大量进口货源到货,预计今日现货成交仍保持现有态势。 (2)华南:5月8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水30元/吨-升水0元/吨,均价贴水1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10元/吨。总体来看,持货商看好升水不愿低价出货,令升水小幅走高,但实际成交一般。 (3)进口铜:5月8日仓单报价15-30美元/吨,QP5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持平;提单报价33-48美元/吨,QP5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持平。报价参及4月下旬至5月上旬到港货源。日逢国王加冕日,外盘休市一天。市场报盘甚少,还盘活跃度下降,美金铜市场交投清淡。市场静待明日开盘,目前提单货源较为充足,比价依旧维持亏损状态,溢价上方承压。 (4)库存:5月8日上期所铜库存减少6094吨至53515吨 。 价格:宏观方面,美元兑一篮子货币昨日小幅走高,摆脱了早些时候的疲软,主要由于市场将注意力从一项毫无意外的贷款状况调查结果转移到其他经济数据上,这些数据可能为美联储的加息路径提供新的线索。此外,本周稍晚将公布通胀数据,可能为美国利率前景提供线索。基本面方面,截至5月8日周一,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环比上周五减少0.07万吨,相较于去年同期(2022年5月9日)高4.59万吨。具体来看,华东地区去库幅度较大,主要由于周末仓库到货量较少,且近期再生铜供应偏紧,华东地区精铜出库量向好。而广东地区则由于炼厂贴水出货意愿较低,更青睐发往仓库交割,广东已连续两周表现累库。消费方面,铜价大跌后,下游加工企业订单量并未显著好转,需求量整体变化不大。价格方面,美国银行业流动性危机使得铜价上涨动力有限,预计短期内仍将处于相对低位震荡。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十年前,在家电业大家一提到白电三强,其位次排列往往是以空调强弱为序:格力、美的和海尔;十年之后,白电品牌经过多次激烈的交锋,市场格局有没有发生变化? “家电人”今天与大家一起打开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财报数据看真相。相对于其他市场调研数据,上市公司的财报数据应该更权威更有说服力。 4月底前,海尔智家、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陆续发布了2022年报及2023一季报。整体来看,在全球经济动荡的大背景下,三家企业均实现了营收、利润双增,实属不易,再次验证了中国白电市场强者恒强的特点。 具体来看,2022年,美的营收3457亿元,同比+0.7%;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3.4%。海尔智家营收2435.14亿元,同比+7.2%;归母净利润147.11亿元,同比+12.5%。格力营收1889.88亿元,同比+0.6%;归母净利润245.07亿元,同比+6.26%。 这三大巨头,从2022年体量上来看,美的集团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其营收是格力电器的1.8倍,是海尔智家的1.4倍;其净利润也是最多的,是格力电器的1.2倍,是海尔智家的2倍。格力电器营收最少,不到1900亿,增速只有0.6%,与美的、海尔的距离逐渐拉大,预示其后市仅仅依靠空调实现大增长有难度。 从增速上来看,海尔智家营收7.2%和净利润12.5%的高增长。显示其后市还有增长的潜力。美的集团增速明显放缓,营收增速只有0.7%,利润增速只有3.4%,远不及海尔智家。 再看,2022年三大品牌的空调数据: 格力,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空调业务,其空调业务收入1348.59亿元,同比+2.39%,占总营收的70%。格力空调业务增速缓慢,决定了2022年格力营收不会有太大的增长。 美的,空调实现营收1506.34亿元,消费电器营收1252.84亿元,两大业务占总营收比重达到80%。其中,暖通空调同比+6.17%,消费电器同比-4.99%,这样来看美的营收几乎没有增长是被消费电器负增长所拖累。 海尔,空调实现收入400.59 亿元,同比增长6.74%。空调位列其分产品收入第三位,第一是电冰箱776.38亿元,第二是洗衣机577.22亿元,可见海尔的强项依旧是冰洗产品,空调一直在上升的路上。 综合三家空调数据,美的空调营收1506.34亿元,比格力多出近158亿元,加之格力空调均单价要比美的的高,所以在销售量上美的也要比格力的多。2022年美的空调再次超越格力空调成为行业老大。 2023年一季度,美的营收966亿元,同比+6.3%;归母净利润80亿元,同比+12%。海尔智家营收650.66亿元,同比+8%;归母净利润39.71亿元,同比+12.6%。格力营收354.56亿元,同比+0.56%;归母净利润41.09亿元,同比+2.65%。 综合一季报数据,我们发现格力电器的营收和利润增速依旧在低位徘徊,为何增长乏力?应该引起格力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反观竞争对手美的和海尔一季度营收和利润增速都大幅提升,特别是两家的利润增速达到12%,这两大巨头后市值得期待。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盘面:上周五晚伦铜开于8506美元/吨,盘初短暂震荡后下行,摸底于8454美元/吨,而后一路上行盘中摸高于8615.5美元/吨,盘尾窄幅震荡最终收于8580美元/吨,成交量至1.8万手,持仓量至25.3万手,涨幅达0.53%。上周五晚沪铜主力2306合约开于66640元/吨,随即摸底于66470元/吨,而后一路上行盘中摸高于67310元/吨,盘尾重心小幅下移最终收于66960元/吨,成交量至4.9万手,持仓量至18.3万手,涨幅达0.56%。 【SMM 铜晨会纪要】宏观:(1)美国至5月5日当周石油钻井总数(口)588,前值591,预测值592。(2)美国4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万人)25.3,前值16.5,预测值18。 现货:(1)上海:5月5日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305合约报于升水50~升水90元/吨,均价报于升水7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5元/吨。盘面低位徘徊下游节后采购情绪向好,5月5日湿法铜以及非注册货源紧张,持货商抬价惜售。期铜破位下行,且五一假日期间上海地区去库明显,节后归来现货升水表现上抬。隔月月差于BACK100~BACK120元/吨窄幅整理,预计本周现货成交仍在50~100元/吨范围内。 (2)华南:5月5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水40元/吨-贴水10元/吨,均价贴2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25元/吨。总体来看,铜价大跌难阻升水走低,库存位于高位是主要原因,料该情况会延续到本周初。 (3)进口铜:5月5日仓单报价15-30美元/吨,QP5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3美元/吨;提单报价33-48美元/吨,QP5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调2美元/吨。报价参及4月下旬至5月上旬到港货源。5月5日进口铜比价略微走弱,月底到港主流火法提单“现身”,报价较前一交易日明显下滑;仓单方面,主流火法报价重心基本围绕30美元/吨附近,即期交货仓单难有成交。 (4)库存:5月5日LME铜库存增加2650吨至70425吨 。 价格:宏观方面,此前公布的强于预期的美国就业数据以及工资增长率,打击了对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就业市场依旧强劲。自美国第三家倒闭银行的出现,金融市场担忧较为强烈,市场关注后期对风险资产所造成的压力。基本面方面,截至5月5日上周五,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环比上周五增加0.46万吨至16.81万吨,目前总库存较春节前19.66万吨减少2.85万吨,但较去年同期高4.81万吨。五一假期后全国各地区中仅上海地区表现去库,其余地区均增加,主要是由于上海地区节后进口铜清关量不多,且部分下游趁铜价下跌积极补货,令其出现去库,而其余地区因假期需求不足,炼厂将货改发至仓库,且节后下游补货意愿一般,使得库存增加。价格方面,虽美国经济仍具有韧性,但国内需求不强使得铜价上涨动力不足,需关注后续金融市场是否将对铜价造成打击。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近日,禾盛新材发布一季度报告显示,营收为48374.3万元,同比减11.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1774.66万元,同比减27.20%。
近日,ST同洲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营收为9544万元,同比增489.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420万元,同比增80.07%。 本报告期营收同比增489.05%,主要是因为本期订单增加所致。
据产业在线月度产销数据显示,2023年3月产业链市场大多延续了2月份的良好走势,尤其是空调上下游市场同比均实现了较好增长,旺季特征明显。制冷产品和厨电产品表现差强人意。海外市场不同产品表现差异较大。 01整机 02上游 原标题:《产业在线:2023年3月全产业链数据发布》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