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7

  • 本周,镍价出现底部反弹,然而市场展望却依然复杂。随着9月美国宏观经济预测的引导,尤其是围绕美联储降息预期的讨论愈发激烈,投资者对后市的看法充满了不确定性。尽管降息的可能性显著增加,但其具体幅度仍旧模糊,这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波动。 在精炼镍市场方面,目前呈现出一个过剩的格局,且伴随出口预期的减弱,国内镍库存在未来可能会持续增加。这种供给压力无疑将对镍价形成持续的压制。尽管电动汽车市场对镍的需求仍然在增长,但全球经济形势的严峻以及市场的悲观情绪或将对需求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不锈钢市场的萎靡同样在拖累镍价的表现。 印尼作为全球主要的镍矿生产国,其政策变化对整个镍市场的影响不可小觑。近期,印尼的镍矿市场承压,其9月的参考报价较上月下降了5.38%,进一步反映了镍矿市场的疲软态势。这一现象无疑会加剧市场对供需失衡的担忧。 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也是影响镍价的重要因素。美联储的加息政策、欧美经济衰退的潜在风险,都可能为镍价带来间接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市场参与者需保持警惕,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 综合目前的形势,SMM认为,镍价在短期内可能会继续承压运行。供给侧的过剩、需求端的疲软,加之外部不利因素的多重影响,镍价的上行空间看似受限。然而,市场情绪的波动也可能随时反转,特别是即将到来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将成为决定后续镍价走势的关键事件。

  • 不锈钢刷新三年低点 供给宽松、去库缓慢 短期上涨阻力大【SMM分析】

           SMM12月5日讯,日中SS不锈钢合约大幅下挫,今日开盘价13565元/吨,今日收盘价为13155元/吨,跌幅超3.02%。        宏观面:国外方面,近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猜测何时可能放松政策为时过早,美联储将“谨慎行事”;通胀已有所缓解,但核心通胀仍然过高;需要看到在将通胀降至2%方面取得更多进展。美联储降息预期暂未明朗,高盛研究报告日前指出预计美联储在2024年降息一次,最有可能的是在第四季度,降息预期较为悲观。短期大宗商品仍将承压。国内方面,今日公布11月中国大宗商品指数为101.3%,较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综合来看,中国大宗商品指数连续两个月回调,既有季节性因素影响,也表明当前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特别是需求回升动能仍显不足,投资者对后市的信心将进一步被影响。        信息面:华东某不锈钢厂电路近期检修改造完成,产线逐步恢复,不锈钢供给方面有所增加;上周二不锈钢合约异动拉升,华南某大型不锈钢厂代理集中提货,总量约20万吨,订单签约至12月底,市场流通现货大幅增加,同时昨日钢厂取消限价,临近年底下游偏向低价出货回笼资金意愿增强,不锈钢现货价格进一步承压。        基本面:供给端,据SMM初步调研统计,11月中国不锈钢粗钢产量仍将维持在295万吨以上,主流不锈钢厂未出现大幅检修减产的消息;另外,10月不锈钢进口量约32.18万吨,环比增幅约27%,海外不锈钢大幅回流国内进一步扩大了国内不锈钢供给宽松的局面。需求端,据SMM调研,截至11月30日,社会库存约80.72万吨,环比降幅约2.2%,主因上周盘面异动拉升,成交短时间回暖,但受不锈钢市场重心下移影响,需求疲弱,社会库存高企去库较缓慢。不锈钢供给过剩格局短时间难以改善,加之受镍熊市周期的影响,SS不锈钢合约上涨阻力沉重。        综上,SMM分析认为,今日SS不锈钢合约大幅下挫主要受不锈钢基本面弱势拖累,叠加宏观经济方面较为弱势,大宗商品承压运行。 》点击查看SMM不锈钢现货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不锈钢产业链数据库  

  • 周二,沪铜主力合约2307上涨0.36%,报67340元/吨,沪铝主力合约2307跌0.05%,报18325元/吨。 现货方面,6月13日上海地区电解铜价格上涨210至67535元/吨;华南18350元/吨,跌160元/吨;中原18250元/吨,跌200元/吨。 铜方面,现货市场观望本周将公布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铜价震荡下现货市场交投平淡,下游部分需求稍有回升,但整体仍然偏弱。 铝方面,云南传出可能复产的消息后,拉高供应端复产预期,但现实来看并未有实质性复产通知或动作,铝锭的低库存及持续去库对价格有支撑。 整体上来看,多空因素对价格的影响都较为有限,铜铝预计震荡运行,操作上建议以震荡思路对待。

  • 6月7日讯:周三,沪铜主力合约2307上涨0.06%,报收66540元/吨,沪铝主力合约2307下跌0.03%,报收18105元/吨。 现货方面,6月7日上海地区电解铜价格上涨150至67325元/吨;华南18480元/吨,涨90元/吨;中原18300元/吨,涨170元/吨。 宏观方面,高盛将美国经济在未来12个月内陷入衰退的概率从之前预计的35%下调至25%,并预计美联储7月将加息25个基点,当前6月的加息决议仍存在分歧。 铜方面,近期电解铜现货价格维持高位震荡,现货维持高升水,抑制下游采购积极性。 铝方面,随着云南降水转好,近期电解铝供应增多的预期增强,原材料成本仍有小幅下跌,行业铝水比虽稍有下降,但仍处于高位,淡季下游需求回落,基本面利空因素较多。总体来说,铜铝基本面偏弱,上方承压,预计维持震荡运行,建议震荡思路对待。

  • 沪铜周四震荡反弹,市场交投清淡。贸易数据显示外需总体好于预期,中国3月份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14.8%;进口同比 -1.4%,3月贸易顺差 881.9亿美元,均显著好于预期。现货方面,上海升水45元略有回升,下游延续按需采买。中国3月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为40.8万吨,同比下滑19%,国内产量攀升及价格上涨抑制买盘。技术上看,铜价短期处于整理,倾向于有一定回落空间。 今日沪铝窄幅震荡,临近交割华东贴水收窄,对05合约维持小幅贴水。铝市去库表现良好,今日铝锭社会库存较周一下降4万吨至96.6万吨为近年同期低位。3月以来入库水平持续偏低,出库缺少亮点。目前市场对于旺季仍有期待,但沪铝形成涨势还需看到消费的持续驱动和现货的积极反馈,暂维持在去年下半年以来运行通道内震荡格局不变。 周四沪锌延续偏弱震荡。炼厂仍有利润空间,主动减产积极性不足,云南限电影响依然有限。下游采购情绪平平,现货成交仍清淡。 周四地域性供应偏紧叠加外盘大幅拉升,带动沪铅小幅走高。精废价差扩大至120元/吨,下游观望情绪加重,04合约临近交割,铅上行仍显迟疑。可以预期的是,交割过后,仓单货源入市,缓解现货供应偏紧,铅锭库存仍有进一步下行空间,低库存局面有望延续至消费旺季。建议关注pb2306低位做多机会。 沪镍周四反弹遇阻回落,市场交投略有回落。现货方面,金川升水继续回落至8000元以下,现货强度有所削弱。镍铁反弹至1048.7元每镍点,镍铁贸易商库存去化略提升市场信心。下游不锈钢减产消息持续,从3月以来304不锈钢持续亏损,影响了总体产量。SMM数据显示,3月国内不锈钢产267.58万吨,同比减约11.62%; 随着原料端降价,4月国内不锈钢厂300系产量有所反弹。技术上看,镍价处于低位整理,等待明朗。 沪锡主力日内反弹在20日均线处遇阻,短线仍缺少日度技术上的支持,晚间关注沪锡20日均线表现。今日现锡上调到193250元/吨。市场关注交割入库,同时关注云南电力紧俏、低加工费对当地锡供应的影响。等待国内集成电路产量、集成电路出口等数据,观望。

  • 供弱需强&消费复苏预期增强 提振铁矿石三连涨【SMM分析】

    SMM2月16日讯:受建筑钢材消费复苏加快、铁矿石库存明显下降以及下游消费复苏预期增强等因素提振,铁矿石期货录得三连涨。今日铁矿石主力开盘后震荡上行,日盘最终收涨1.79%,报于880元/吨,接近前高位置。 》点击查看SMM铁矿石期货行情 现货市场上,今日进口矿成交一般,价格较昨日上涨5-10元。山东主要港口PB粉880-885元,超特粉760元;河北主要港口PB粉884-888元,金布巴粉860元,麦克粉870元(计价单位:元/湿吨) 》查看SMM黑色金属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消息面来看,国外方面,美国CPI数据超出市场预期,然而国内下游数据恢复仍旧缓慢。国内方面,1月信贷数据“开门红”,政策端逆周期调整力度加大,政策利好房地产行业消费复苏,提振钢材中长期消费预期。同时,元宵节后建筑业返工加速,建筑钢材消费复苏加快,同时带动港口铁矿现货的成交,对于铁矿石起到一定的支撑。 从供给端来看,近日澳大利亚因天气等原因发运量出现下滑,或将对未来北方到港量造成影响。 与此同时,贸易商出货积极性尚可,钢厂按需采购,现货市场整体成交活跃度走高。但由于前期估值对于需求回暖预期反映地较为充分,同时现货基本面支撑和下游钢厂利润的压制,可能会限制铁矿石走势。 需求端,本周多座高炉按计划复产,钢厂高炉开工率环比大幅上升,且铁水产量环比上期上升,持续消耗钢厂内铁矿石库存。 据SMM调研,2月15日,SMM统计的 高炉开工率 为92.12%,环比上期上升0.45个百分点。高炉产能利用率为93.05%,环比上期上升0.60个百分点。样本钢厂日均铁水产量为222.42万吨,环比上期上升1.23万吨。 估算全国钢厂日均铁水产量 为264.80万吨,环比上期上升1.47万吨。 上周受成材需求小幅上涨带动,市场心态向好,铁矿石交投氛围回升,港口疏港量已有较为明显恢复。目前铁矿石基本面来看,供应偏弱,但需求偏强。但当前钢厂利润仍处于盈亏平衡线下,铁矿需求采购节奏较为一般。 此外,上周中国铁矿石到港量数据有所增加,供应量上调,或对铁矿石基本面造成一定压力。 根据SMM统计数据显示,上周(2.4-2.10)全球铁矿发运总量2507万吨,环比减少6.8%。其中澳洲发往中国环比减少9.2%,巴西发往中国环比增加328.6%。而根据SMM统计的中国铁矿石到港总量数据为2882.86万吨,环比增加26.4%。 》点击查看SMM钢铁产业链数据库 SMM调研数据显示,节后铁矿石库存明显下降。具体数据来看,今年钢厂铁矿石库存量较去年同期相比,仍有较大的下滑。1月份钢厂的进口矿的平均库存天数为19.6天;国产矿的库存天数为12.5天。较12月份分别下降1.6天和3.6天。其中降库较为明显的是西北,西南,华中区域,铁矿石库存量下降天数均在5天以上。而去年同期,钢厂的进口矿和国产矿的平均库存天数分别为20.4天和27.7天。较去年同期比分别下降7.8天和8.1天。同期库存差距较大还是在于钢厂利润亏损。 因此,进入2月份,铁矿石供弱需强,基本面相对偏强。但成材需求尚未恢复,下游实际需求还在验证期,铁矿石价格反复震荡,然受宏观政策影响,市场整体对于3月份后的复工复产预期较强,部分钢厂停产检修的高炉将在2月中下旬复产,预计2月份铁水产量仍有小幅增长。而相比成材价格,铁矿石价格估值偏高,钢厂采购仍较为谨慎,以按需补库为主,铁矿石库存天数仍将继续下降。 总体来看,当前铁矿石价格下方受到基本面的支撑,下跌空间较为有限,SMM预计短期内矿价以震荡走势为主。

  • 海内外减产氧化铝价格再起涟漪 供应过剩预期下涨势能否持续?【SMM分析】

    》查看SMM铝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SMM2月9日讯:节后回归,氧化铝价格在经历了春节假期前后短暂的稳定之后,因贵州及滨州地区价格小幅上调再次出现波动。 此前,贵州地区氧化铝价格小幅上抬,主要是因重庆博赛万州氧化铝厂,因焙烧产能受限,从贵州地区少量采购以弥补自身的长单导致的。近日,滨州市发布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通知,将对当地氧化铝厂的焙烧生产有所限制。市场存减产预期使得滨州地区氧化铝价格出现小幅上调。 而回顾近半年来的氧化铝行情走势可以看出,经历了一波下探在11月下旬触及年度低点后,氧化铝再度进入上行通道。截至2月8日, SMM氧化铝现货报价 2950元/吨,价格较之11月21日的2764元/吨,已累计上涨186元/吨,涨幅达到6.73%。 》点击查看SMM铝产品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回顾12月份至1月份春节假期之前的整体行情,氧化铝价格一方面受到春节补库需求的拉动,一方面则是受到海外及国内减产引发的情绪驱动,从而出现了持续的反弹。 2022年1月初,美国铝业表示,由于天然气供应短缺,预计其旗下西澳大利亚州Kwinana氧化铝精炼厂的产量将削减约30%。此外,澳大利亚政府于2022年12月宣布对天然气和煤炭价格实行12个月的价格上限,以遏制能源价格上涨,但天然气生产商表示,这可能会使供应面临风险。 此次减产推动海外氧化铝价格持续上行,同时因其氧化铝成品主要出口至中东、印度、中国及东南亚等地区,因此海外氧化铝价格上行使得进口窗口关闭,国内氧化铝需求因此受到拉动,从而间接影响到国内氧化铝价格。 而国内方面,年前1月中旬,因山西、重庆、河北地区的天然气供应持续紧张,部分氧化铝企业的焙烧炉无法开工,导致了氧化铝供应有所减少,氧化铝价格出现反弹波动。 根据SMM调研数据显示,1月(31天) 冶金级氧化铝产量 636.8万吨,冶金级日均产量20.5万吨/天,总产量环比去年12月减少0.9%,同比增长1.4%。截至1月末 中国氧化铝建成产能 为9775万吨,运行产能为7494万吨,全国开工率为77%。 整体来看,1月估算氧化铝净进口11.5万吨,月内小幅短缺9.7万吨。 》点击查看SMM铝产业链数据库 回归当前氧化铝市场现状, SMM认为短期氧化铝价格或将持稳,暂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 首先看供应端,目前新投及复产陆续启动。2月份贵州和山西地区部分氧化铝厂有复产计划,1月底河北文丰氢氧化铝项目第三条生产线顺利投产,该条产线氧化铝产能120万吨/年;贵州某氧化铝厂也因电力恢复,2月初将正式复产。因此供给方面稳步回升。预计2月份氧化铝日度产量将增加至21万吨/天,2月(28天)国内冶金级氧化铝总产量为583万吨。 但是需求端,近期,云南地区因电力紧张或将限电减产的消息持续发酵。根据SMM调研,部分铝厂有反馈短期云南省内电解铝企业或面临再度限电减产的情况,但目前仍未有明确文件等实质性减产措施落地。据SMM数据显示,目前云南电解铝总运行产能约为404万吨附近。若正式落地,氧化铝需求端将被削弱,后续仍需关注电力等官方部门信息。 总体而言,氧化铝供应端新投和复产的情况开始出现,而下游电解铝厂存在一定的减产预期,在供应有过剩预期的前提下,下游采购观望情绪渐浓,预计短期内价格或以平稳运行为主。 2023年迎来新变局,促经济成为政策主基调,经济复苏在望。在此背景下,2023年铝市将走向何方?产业链供需端将呈现什么变化?更多铝市基本面、政策面、消息面、技术面深度解析,敬请关注 2023SMM(第十八届)国际铝业峰会 ,与行业大咖一同探讨行业发展,把握市场先机!

  • 2022年国内钢材市场回顾 从交易逻辑看,2022年钢价走势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月至4月初,在货币政策转向、宏观强预期的影响下,叠加钢厂行政限产导致钢材库存较低,支撑价格走强,螺纹钢价格从年初的4300点震荡上行,4月初一度达到5181元/吨的年内价格高位。 第二阶段:如果说1月至4月初交易的主要逻辑是需求的强预期,那么4月初至7月中下旬这一阶段的下行,交易的核心逻辑就是预期的落空和弱现实的压制。3月底,随着全国疫情逐渐加重、蔓延,传统的“金三银四”需求落空,在宏观预期提振效果减弱后,弱现实对盘面压制作用逐渐明显,盘面开始下行。5月底至6月初,由于疫情明显好转,稳增长再出新政,盘面曾短期重拾信心。但复工后需求持续疲弱使得预期再一次落空,叠加高温淡季将要到来,市场悲观情绪开始蔓廷,钢厂也在库存压力明显的情况下降价减产,螺纹钢盘面在6月中旬开始再次承压下行,且下行速度远快于5月。市场对未来需求充满担忧。从6月至7月中旬,螺纹钢盘面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从4800迅速跌至3600左右。 第三阶段:7月下旬至10月底,在前期螺纹钢价格快速走弱后,钢厂在库存压力和亏损影响下,开始大规模主动减产,螺纹钢供应端收缩明显,市场供需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再叠加“金九银十”旺季需求预期,7月下旬开始,钢价开始低位反弹。但房地产持续走差,“金九银十”旺季需求并未如期兑现,盘面在预期与现实之间反复博弈,震荡走弱。 第四阶段: 11月开始,在国内防疫政策放松、房地产融资政策频发、美联储加息放缓等利多因素影响下,悲观预期被逐步扭转,螺纹钢盘面也逐步走强。 供给端 我们在《2023年铁矿石供需情况展望》文章中对2023年钢材供给端进行过分析,2023年预计呈现产能淘汰为主,利润主导供给的格局。2023年全国钢铁行业计划新增高炉26座,计划淘汰高炉63座,全年计划净淘汰产能约500万吨。利润方面,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自去年7月开始便处于连续亏损状态,全国247家钢厂全年盈利率不超过84%,最低仅9.96%,创历史新低。考虑到2023年疫情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减弱,宏观面利好政策不断,房地产行业将呈现逐步修复态势,市场信心提振利好成材终端需求,钢厂利润或将得到一定修复。 需求端 ① 地产行业 用钢需求主要看新开工面积,其次参考施工面积和施工强度,竣工阶段的用钢量最小。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895.00亿元,同比下降10.0%;土地购置面积10,052.0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3.4%;商品房销售面积135,836.8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3%;房屋新开工面积120,587.0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4%。从数据上看,目前房地产需求依然疲弱,而拿地作为地产新开工的先行指标,土地购置面积的大幅减少也意味着2023年房地产新开工难有明显回升,对用钢需求形成一定拖累。但考虑到2022年二季度以来房地产政策端利好频出,2023年政策可能会进一步放宽,投资和销售面积有望稳步回升,施工和竣工数据也有改善预期,地产端整体用钢需求或将出现一定改善,且需求增量预计集中在下半年。 ② 基建行业 基建是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方式。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撑基建全年保持较高增速,对钢材消费的托底作也用毋庸置疑,尤其在下半年地产表现持续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基建投资维持高位使得用钢需求明显回升。但基建作为稳经济的重要手段,与地产增速此消彼长。考虑到2023年地产数据有望在震荡筑底后逐步企稳回升,基建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或将在2023年后期逐步减弱,相应的基建对于钢材消费的带动作用也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格局。 ③ 制造业 机械制造行业:传统工程机械行业由于周期属性较强,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周期,其消费需求也呈回落态势,但受益于国内工程机械产业链的日益成熟,近几年国内工程机械的出口保持了较高的韧性,叠加国内基建仍有望在2023年继续托底,预计工程机械产量有望保持平稳;机床行业受疫情影响,进口量大幅减少,加速了我国机床国产替代的进程,使得国产机床在近几年迎来快速发展期;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新能源、光伏、锂电等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相关的机械行业发展迅猛,整体机械行业对钢材消费需求预期平稳向好。 汽车行业:2022年初受疫情冲击乘用车行业整体销售承压,6月以来乘用车购置税减免政策落地,政策刺激下乘用车销量强势反弹。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在供给端放量的带动下,销售占比逐步增长。考虑到政策层面重视扶持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较为广阔。展望2023年,汽车行业总体销量或保持平稳,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或继续提升。考虑到新能源汽车在耗钢量较低,因此汽车行业整体钢材需求或有所减少。 家电行业:疫情以来,受海外通胀高企、经济下行影响,国内家电出口持续下滑。考虑到海外家电龙头及渠道库存仍在去化阶段,预计2023年国内家电出口仍将承压。国内方面,随着地产政策发力,作为地产后周期板块的家电行业可能受到一定的提振,国内家电终端消费有望小幅改善。总体来看,2023年家电行业对用钢需求改善不大。 造船行业:从国内主要造船指标来看,当前中国手持船舶订单量仍处于历史高位,虽然2022年我国新接船舶订单量较2021年有所下滑,但仍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在手持订单量及新接订单量均处于高位的情况下,预计2023年国内造船业对钢材的消费需求仍将保持强劲。 ④ 钢材出口 22年前11月钢材累计出口6194万吨,同比增长0.4%。钢材出口主要取决于出口利润,而出口利润由海内外需求的相对强弱决定。2023年预期海外经济进入衰退,而国内经济是触底回暖的一年,预计钢厂出口或呈现同比下降的状态。 总结 从国内钢材消费的供需总量来看,2023年国内钢材仍将呈现供大于求的格局,考虑到2023年疫情对国内经济的影响逐渐减弱,叠加2022年以来各项经济政策有望在2023年进一步落地实施,预计2023年钢材消费或将呈现前低后高、逐渐回升的态势,但在钢材供应弹性足够大的情况下,钢价走势可能依然表现为震荡偏弱运行。

  • 股价提前基本面底部反转?芯片设计料迎业绩估值双修复 受益上市公司一览

    费城半导体指数展现一波 趋势性上涨 行情,从10月14日低点迄今 累计反弹幅度超过36% 。 半导体行业 周期性明显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及增速2022年5月创新高后进入下行周期,目前产业周期处于 探底阶段 。IC Insights 判断“全球IC市场将于2023Q1见底,并于 2023Q2开始恢复增长 ”,而通常 股价(费城半导体指数)会先于基本面(全球半导体销售额)1~2 个季度达到阶段新高 或触底。 A股方面,业绩预降八成且14亿库存减值压不住股价,半导体龙头韦尔股份1月16日低开高走盘中甚至一度涨停。 中信证券看好2023年半导体 下游需求复苏 。根据IDC数据,2021年半导体产业下游市场划分为:通讯类(含智能手机)占比32%、计算机占比33%、消费电子占比12%、汽车占比9%、工业占比8%、有线通讯占比5%、军工航天占比1%。 中信证券预计2023年全球/中国智能机出货量同比 +5%/+5% ;XR、智能穿戴等新终端需求迎来较高增长,2023年全球VR行业出货量预计有望 达到1500+万台 ,2024年 2000+万台 ;同时新一轮信创政策定调,未来信创产业推进有望节奏更快、增量更大,测算 5年整体规模近1000亿元 。 库存水位高企 是本轮行业景气下行的重要原因,海外龙头厂商存货周转天数22Q3达历史高位,国内半导体厂商存货周转天数Q3超过200天。不过,部分IC厂商在Q2、Q3陆续进行采购策略的调整, 积极推动去库存 ,中信证券预计2023Q1前后相关芯片厂商库存压力有望逐步缓解, 23Q2末有望回到正常水平 。 纵观2022年半导体个股涨跌幅情况,跌幅排名前十的以 芯片设计公司 居多,主要受下游需求疲软影响,芯片设计公司业绩承压。中信证券看好恒玄科技、艾为电子、卓胜微、唯捷创芯、北京君正、晶晨股份、中颖电子、兆易创新、思特威、格科微、韦尔股份等A股优质IC设计公司的 超跌反弹 逻辑。 中邮证券分析师王达婷在1月2日发布的研报中也表示,2022年半导体板块跌幅较大,截至12月30日收盘,行业PE-TTM为41倍, 估值处于历史底部位置 。展望2023,随着疫情冲击减弱,下游 手机&智能汽车&风光储&AIoT&信创等终端需求回暖 ,芯片需求有望复苏, 芯片设计 等相关标的 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的双重修复 。 同时,德邦证券指出,2022年Q3开始,主要晶圆厂如联电、世界先进、中芯国际等 稼动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台积电表示从2022Q4开始6nm和7nm制程 产能利用率将下滑并持续至2023年上半年 ,后续晶圆代工价格回落有望 降低设计公司成本,改善毛利率 。 晶圆厂稼动率 业绩驱动逻辑方面,中信证券指出,龙芯中科、斯达半导、圣邦股份、纳芯微、澜起科技等部分芯片设计公司 在新能源、信创等领域布局进展顺利,2023年业绩确定性强。 不过,也有人对后续半导体市场持悲观态度。野村证券在9月初 下修了2022、2023年的全球芯片出货成长率 ,将2023年 由衰退0.5%扩大至衰退6% 。

  • 2022年沪铝上演30%的落差 这些大事件须知! 2023年如何演绎?【SMM铝市年度回顾】

    》查看SMM铝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2022年金属市场随着国际宏观局势的动荡大幅波动,铝价年内也上演最大跌幅高达30%的落差。铝价因何被推向巅峰,又因何滑至谷底?去年下半年至今铝价始终在区间内震荡运行。美元进入下行通道,随着美联储加息力度减弱、中国疫情防控全面放开,2023年铝价又将如何演绎? 2022年行情回顾 回顾2022年整年度沪铝的行情走势,可以称之为“顶峰到低谷,只差一个春天”,沪铝年初攀升至24255元/吨,但却在夏天来临之际直冲17025元/吨而去,跌幅达到29.81%。幸而深跌之后的沪铝及时调整,其后随后波动,但整体保持了较为平稳的状态。 》点击查看SMM沪铝期货行情 具体来看: 站至顶峰: 3月7日可以称之为沪铝的“年度高光时刻”。1月份因为减产等因素的影响,两波拉涨给沪铝开了一个好头,虽然整个2月份在跌跌撞撞之中艰难前进着,但是随着俄乌冲突爆发,在3月初的两级跳,直接把沪铝送上了年度最高点的24255元/吨。 三级“往下跳”: 沪铝的高光时刻并未太久,便如过山车一般,进入了“倒春寒”时光,3月至5月,外有国际局势多变,内有疫情迅速蔓延,因此每当人们以为沪铝可以了的时候,沪铝总会用一次重跌告诉人们,“不,我不行!”沪铝在涨涨涨大跌之中,行情再度跌回年初水平。 一路向下: 这个夏天,是没有乐队的夏天,也是没有“心动”的夏天。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在美联储加息的巨大压力下,宏观情绪始终难言乐观,沪铝也随之一跌到底,偶尔的飘红已经无法拯救,最终在7月14日触及到年度最低点的17025元/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跌幅竟高达29.81%。 反弹整理: 虽然在这个夏天沪铝“狠”伤心,但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随着库存下降,加之国内减产频发,沪铝在宏观与基本面之间摇摆不定,回顾整个8月、9月、10月,在经历了几个波峰与波谷之后,沪铝横盘整理并没有出现较大的行情波动。 年末冲势: 沪铝在10月底来了一波深潜后,随后在国内诸多利好政策的带动下,进入了一路高歌的上行之路,最终在12月初的时候重回区间上沿。 2022年现货价格回顾 现货市场 与期货市场走势基本相同,沪铝站至顶峰的同一日,SMM A00铝锭现货报价同样达到了年内高点的23860元/吨。随即也进入震荡下行阶段,在7月中旬跌至年内低点17440元/吨,跌幅高达26.91%。 随后铝价震荡回升,在宏观利好及低库存支撑下,在12月初站至了半年来的高点19520元/吨,虽然距离年初的2万门槛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这也是距离高光时刻最近的一次。 》查看SMM铝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年度大事回顾 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而铝市每一次高光与低谷的出现都离不开“搞事情”,SMM汇总年度大事件,从地缘政治到宏观经济,从行业现状到国家政策,我们一起回顾一下,2022年都发生了哪些与铝市息息相关的事件。 北京冬奥会: 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北京冬奥会圆满举办。为营造良好的办赛环境,北京、河北等周边省市授权当地政府在冬奥会筹备和举办期间可依法依规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对污染重、排放量大、经济影响相对较小的企业和车辆进行临时性管控。 俄乌冲突: 2月底,一声炮响打破了世界的平静。俄乌冲突正式爆发,由此对有色金属、天然气、原油等大宗商品的贸易流向和价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引发了市场对俄罗斯生产的有色金属产品无法出口导致供应短缺的担忧,刺激有色金属价格上涨。而俄罗斯作为全球的能源大国,冲突升级使原油、天然气价格的大幅上涨推动了通胀预期与能源成本。 能源危机发酵: 受俄乌冲突及恶劣天气等因素影响,欧洲天然气和电力价格2022年连创新高。能源危机在欧洲引发物价飙升、电价飙涨等问题,加剧通胀压力,不少行业因此遭受严重冲击。而随着能源价格的暴涨,欧洲地区有色金属产业受到波及,自年初以来,海外铝厂频频减产,供应端持续减压。截止11月份,据SMM统计,海外减产产能已超170万吨。 疫情从静止到放开: 从3月份的深圳静默,再到3、4月份的上海,一场疫情不仅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发生了改变,同时也对工业企业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上游原材料、运输到终端产品需求、生产受到诸多限制。但进入年底,从广州率先摘下口罩,新10条横空出世,全面放开疫情,疫情扩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生产,但疫情的放开也带来了为了行业再度发展的新希望。 美联储掀起加息狂潮: 2022年以来,全球各国央行开启紧缩周期。美联储累计加息425个基点,其中连续四次加息75个基点,创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快加息速度。欧央行、英国央行2022年也进行过75个基点的激进加息,加拿大央行更是一度加息100个基点。根据美国银行的统计,超过50家央行2022年曾进行过单次75个基点的激进加息。而2022年主要央行降息的次数仅有13次,被俄罗斯和土耳其央行包揽。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冲击大宗商品市场。 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至22日胜利召开,其中在会议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同时,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 房地产三支箭落地: 2022年,房地产政策底确认。房地产行业股权融资政策自2010年起开始收紧,2013、2016年持续加码,涉房企业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基本停滞。年内,房地产行业遭遇“停供断贷”事件,保交楼压力压顶。11月28日,证监会通报在房地产企业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5项措施,包括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等等,房地产行业供给侧从“第一支箭”银行信贷支持、“第二支箭”债券融资帮扶到“第三支箭”股权融资松绑层层突破,推动行业信用端困难纾解和流动性整体优化。 限电减产频发: 2月份广西百色因疫情导致预热40万吨的产能停产是上半年唯一一次大幅度的减产。而进入下半年之后,减产似乎从未停歇。8月份,四川因极端高温天气电力紧张,因此对全省工业限电停产,由此影响了四川地区近80万电解铝产能。而就在四川刚结束限电,电解铝产能艰难恢复的时候,9月云南地区因再传因电力紧张要求电解铝企业压减负荷的消息,最终影响云南地区100-130万吨电解铝产能,而因枯水期影响较长导致复产遥遥无期。此外,11月初河南地区部分电解铝厂因亏损减产、12月贵州再因电力紧张限电,两次限产累积影响电解铝产能超60万吨。 2022年基本面表现 行情走势除了行业事件、宏观驱动等因素,更离不开基本面的表现,而2022年铝市“供需双弱”可谓是贯穿全年始终。 供应端: 2022年国内电解铝厂运行产能就像是一只顽强的“蜗牛”,从年初努力往上爬的时候,好不容易在7月份的时候爬到了高处,却在夏天的“狂风暴雨”中再度下滑,于是10月份再度坚强往上爬,以为年底之前总能有所收获的时候,12月份却再度遭遇“滑铁卢”。 具体来看,2022年一季度国内电解铝复产提速,加之利润可观的情况下,新增产能及产能置换项目进展向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逐月爬升,电解铝日均产量向上修复并逐步超越去年同期水平,SMM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达4407万吨,运行产能达3997万吨附近。 上半年国内电解铝供应端持续抬升,运行产能逐月提升,据SMM数据显示,截止7月初,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达4105万吨,创历史新高位,国内有效建成产能规模4457万吨,全国电解铝开工率约为92.1%。 受四川、云南电解铝企业相继减产影响,9月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下滑明显,据SMM统计,截至10月初 SMM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至4516万吨,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4028.1万吨,全国电解铝开工率下降至89.2%。 12月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在贵州大幅减产的影响下,产能增长不及预期,SMM初步测算,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回落至4035万吨左右。相较于年初有大幅提升,但相较于年内高点,却仍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需求端: 排除1月底农历春节的影响,铝下游加工行业平均开工率仅在年中经历了一次大幅下挫,随后便迅速回升,就在人们以为市场会好起来的时候,预想之中的“金九银十”,没有来,进入11月份开工率反而在一路下滑的路上一去不返。 具体来看,一季度开工率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农历春节导致下游订单减弱,企业开工持续下滑,春节后复工刚刚起步,河南、山东等地区部分企业遭遇环保管控,多家龙头企业位于河南的铝板带开工率因此暴跌,使得年内铝下游加工企业开工率跌至低点,仅为54.5%。 随后环保管控放松、铝价回撤等因素刺激生产,企业生产积极性提升,铝下游加工企业开工率在3月中旬回升至年内高点70.2%的水平,但并未能保持住这一走势。从3月份持续到5月份的疫情,持续影响交通运输,并限制了企业开工,使得开工率持续下滑,在五月初叠加五一假期的影响,使得铝下游加工企业开工率再度下跌至57.3%。 进入5月份,随着疫情缓解,下游汽车产业等终端需求回暖,虽然新增订单不足预期,但在国家及地方各类复工复产举措的刺激下,铝加工企业开工率持续回升,进入7、8月份虽有起伏,但总体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进入10月份后,预想之中的“金九银十”并未如期出现,下游开工始终不温不火。进入11月份,国内疫情多发的影响叠加消费淡季开始显现,导致下游企业开工率持续下滑,并且下滑趋势持续至年底未能有所改善。 库存端: 2022年铝锭库存仅在年初持续爬坡实现了大幅的累库,并在3月初达到了年内高点,但随即便走了下坡路,期间偶有累库,但并未形成长趋势,反而一路走低,更在2022年年底持续刷新库存历史低位。 具体来看,2022年年初因环保限产及春节假期等因素的影响,铝锭库存出现了是短暂的下滑。春节后随着电解铝产能修复,电解铝库存持续攀升,并在3月7日达到了年内高点的114,4万吨。 随后铝锭库存总体便进入了去库阶段,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呈现去库状态,但因素却不尽相同。3月份至5月份,主要因为疫情扩散,影响交通运输效率下降,导致铝锭运输受限,到库不畅出现下降。 进入5月份至7月份,疫情缓解后,随着复工复产速度提升,下游消费好转,从而带动铝锭消费及去库。 8月至10月份,因四川、云南地区减产的影响逐渐显现,国庆假期节前备库带动一波显著去库,假期内出现短暂累库后,铝锭再次延续去库。 11-12月份,虽然进入传统消费淡季,但是受到疫情的影响,交通运输及入库延迟等因素,使得铝锭库存始终处于低位,并在12月22日达到了近年来的历史低点47.5万吨。仅在2022年的最后一周,铝锭出现了累库的苗头。 成本端: 2022年整体来看,受到氧化铝、煤炭等能源价格,以及铝辅料等价格变化,电解铝成本走势较为波动,而受到铝价年中走低的影响,电解铝利润甚至出现亏损状态,而在此期间,电解铝的成本支撑也对沪铝走势的稳定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具体来看,2022年年初,煤炭等价格的政策管控,能源成本波动不大。而氧化铝价格上涨,拉动电解铝成本随之攀升,2月下旬氧化铝成本出现下滑,电解铝成本也随之出现回落。但由于此时铝价高企,电解铝利润国内铝厂利润高达4500元/吨左右。 随后能源价格及氧化铝价格均有所回落,但是铝辅料预焙阳极等价格出现上涨,电解铝成本并未有明显回落,而随着铝价持续走低,电解铝利润空间持续压缩,甚至一度在7月份出现负值。而此时,电解铝厂成本支撑作用显现,也使得铝价并未一跌到底。 下半年以来,由于电力资源紧缺等问题,电力成本有所上升,但三季度氧化铝价格稍有回落,使得电解铝成本总体保持平稳,利润较上半年虽有大幅收窄,但在波动中总体保持平稳。年末虽然氧化铝价格有所回升,但铝价在这期间同样在上涨,电解铝利润有所扩大。 》点击查看SMM铝产业链数据库 2023年市场展望 对于2023年铝市行情,SMM认为目前电解铝供应方面,西南地区云贵川等地因电力问题持续处于减产状态,且预计减产将持续至2023年一季度,直至丰水期水电可进行补充后,电解铝厂或进行复产;而消费方面,春节节后复工复产,传统需求旺季叠加经济政策刺激的利好持续带动,消费回升,预计3月份开始,电解铝将进入去库趋势,在丰水期5-6月份产量有恢复后,去库幅度放缓。整体综合来看,预计铝价1季度开始修复回升,二季度维持偏强震荡。 更全面的产业链数据、现货历史价格走势及深度专业的解析,敬请申请: 》SMM中国金属产业链年报 供需、成本利润、进出口、政策、价格全面分析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