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768个
2024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产量均实现高比例增长。根据光伏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全国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30%,光伏组件出口量同比增长近20%。 多晶硅环节,1-6月全国产量达106万吨,同比增长74.9%。 硅片环节,1-6月全国产量达402GW,同比增长58.6%;出口量达38.3GW。 电池环节,1-6月全国晶硅电池产量达310GW,同比增长38.1%。 组件环节,1-6月全国晶硅组件产量达271GW,同比增长32.8%;组件出口量达129.2GW,同比增长19.7%。 光储行业目前已经展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在全球均坚持低碳目标的当下,各国也将光储行业的发展作为其低碳路程上的重中之重,市场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如何在白热化的全球竞争中把握时代机遇?全球光伏行业未来又将是繁花似锦还是荆棘遍地? 在SMM即将于2024.10.09 - 2024.10.10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THE EGG召开的 2024 NET ZERO EUROPE 欧洲零碳之路—光伏&储能峰会 中,您将找到答案!在此次大会上,您不仅可以与不同公司的专家和领导讨论光伏的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还可以与政府人员共同讨论光伏的发展政策! 点击下图可了解会议详情~
近日,“保碧新能源2024-2025年度光伏组件及BIPV集成商供应商比选”结果公布,华晟新能源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专业的客户服务以及优异的市场口碑成功入围,正式成为合肥保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碧新能源”)2024-2025年度HJT组件供应商。 根据比选文件,保碧新能源将采购规格为585W及以上、电池片尺寸182mm及以上的HJT组件。华晟新能源将充分发挥异质结技术和产品优势,以“华晟速度”和“华晟态度”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项目各环节的交付,为保碧新能源提供从安装并网到售后服务全方位的支持,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保碧新能源成立于2022年6月,专注于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和运营,以“风光储”协同发展为核心,致力于成为全国最大的园区和社区综合能源管理服务商,为社会提供清洁、智慧、可靠的能源。此次合作是华晟异质结在分布式光伏领持续发力的又一块里程碑,凭借卓越的技术和丰富的项目经验,华晟新能源将赋能保碧新能源,助力实现更多高效、可靠的异质结光伏项目的稳步落地和高效运行。作为异质结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华晟新能源针对不同用电场景和客户需求,推出了异质结全场景解决方案,除集中式大规模电站领域外,华晟新能源在工商业、户用等各种分布式场景中也表现出色。 丰富的项目经验:越南北江20MW工商业屋顶项目使用华晟喜马拉雅G12-132版型高效异质结组件,是越南北部地区最大的分布式光伏项目;瑞士图恩的43kW户用屋顶项目采用无框丁基胶异质结组件,具备出色的发电能力……凭借高效稳定的运行和高收益率,华晟异质结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展现了优异的技术实力和产品价值。截至目前,华晟异质结产品已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货超6GW。 此次入围,将进一步推动华晟异质结技术产业化的应用与创新,同时为保碧新能源提供强有力的产品与技术支持。未来,华晟新能源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携手保碧新能源,共同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持续推进异质结产业化进程,以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回应客户的信任与支持,为全球新能源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光储行业目前已经展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在全球均坚持低碳目标的当下,各国也将光储行业的发展作为其低碳路程上的重中之重,市场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如何在白热化的全球竞争中把握时代机遇?全球光伏行业未来又将是繁花似锦还是荆棘遍地? 在SMM即将于2024.10.09 - 2024.10.10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THE EGG召开的 2024 NET ZERO EUROPE 欧洲零碳之路—光伏&储能峰会 中,您将找到答案!在此次大会上,您不仅可以与不同公司的专家和领导讨论光伏的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还可以与政府人员共同讨论光伏的发展政策! 点击下图可了解会议详情~
8月6日,珈伟新能发布关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转让部分参股公司股权的公告,公告显示,基于公司的战略规划和经营发展的长期需要,为充实营运资金,集中资源发展主业,进一步优化公司的经营业务结构,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珈伟(上海)光伏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珈伟”)、江苏华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华源”)拟将所持有参股公司金昌国源电力有限公司30%股权、古浪绿舟光伏发电有限公司 20%股权、古浪振业沙漠光伏发电有限公司 20%股权、金湖振合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20%股权、金昌振新西坡光伏发电有限公司10%股权(以下统称“标的公司”)合计以28,721.17万元的价格转让给西北新华(天津)新能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暂定名,企业名称以工商登记为准,简称“西北新华”)。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及子公司上海珈伟、江苏华源不再持有5家标的公司股权。 截至本公告日,本次交易对手方西北新华(天津)新能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尚未完成设立。根据西北新华设立相关安排,陕西新华水利水电投资有限公司拟作为普通合伙人,陕西新华水利水电投资有限公司之股东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拟作为有限合伙人之一。西北新华(天津)新能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本次交易的受让方,在满足《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的支付条件后,向公司支付相应价款,其支付款项来源于新能源发电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募集资金。 珈伟新能表示,公司本次股权转让符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有利于充实营运资金,集中资源进一步发展公司主营优势业务,减少公司的经营和管理风险。本次转让的股权所属的标的公司为公司及子公司的参股公司,均不属于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内的子公 司,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及子公司不再持有标的公司的股权。
日前,水电五局所属四川能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标秦皇岛昌黎30万千瓦海上光伏试点项目工程建设监理项目,是能达咨询公司首次中标的海上光伏监理项目,为打开海上新能源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秦皇岛昌黎30万千瓦海上光伏试点项目场址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东南方向约 30公里(直线距离)处,场址中心离岸距离约7.3千米,场址占用海域面积约279公顷,经场区地形测量水深约6米-12米。项目直流侧总装机容量为 342.1656兆瓦,交流侧总装机容量约为249.6兆瓦。本工程场内集电线路通过 66千伏海底电缆直接登陆至新建的陆上500千伏升压站。本工程由陆上500千伏升压站升压至500千伏后,由1回500千伏线路送至昌黎 500千伏站。项目采用“全额上网”发电模式,首年上网电量48092.3万千瓦时,首年等效利用小时数为 1406小时。25 年平均发电量45783.8万千瓦时,直流侧25年年均等效满负荷小时数1338小时。 在项目筹备过程中,能达咨询公司凭借丰富的监理经验、专业的技术团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精心制定了详尽的投标方案,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海上光伏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利用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此次中标,充分展示了能达咨询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实力和专业优势,也体现了市场对能达咨询公司的高度认可和信任。 下一步,能达咨询公司将以此次中标为契机,做好工程履约,不断提升自身在海上光伏领域的监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推动公司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光储行业目前已经展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在全球均坚持低碳目标的当下,各国也将光储行业的发展作为其低碳路程上的重中之重,市场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如何在白热化的全球竞争中把握时代机遇?全球光伏行业未来又将是繁花似锦还是荆棘遍地? 在SMM即将于2024.10.09 - 2024.10.10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THE EGG召开的 2024 NET ZERO EUROPE 欧洲零碳之路—光伏&储能峰会 中,您将找到答案!在此次大会上,您不仅可以与不同公司的专家和领导讨论光伏的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还可以与政府人员共同讨论光伏的发展政策! 点击下图可了解会议详情~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其中提到, 加强产品碳足迹碳标识标准建设。 发布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通则国家标准,统一具体产品的碳足迹核算原则、核算方法、数据质量等要求。 加快研制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产品碳足迹国家标准 ,服务外贸出口新优势。开展电子电器、塑料、建材等重点产品碳足迹标准研制。研究制定产品碳标识认证管理办法,研制碳标识相关国家标准。 其中还提到,按照系统推进、急用先行、开放协同的原则,围绕重点领域研制一批国家标准、采信一批团体标准、突破一批国际标准、启动一批标准化试点。2024年,发布70项碳核算、碳足迹、碳减排、能效能耗、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国家标准,基本实现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全覆盖。 2025年,面向企业、项目、产品的三位一体碳排放核算和评价标准体系基本形成,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技术指标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设100家企业和园区碳排放管理标准化试点。 以下是具体原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 市场监管总局 生态环境部关于 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 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发改环资〔2024〕104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厅、委)、生态环境厅(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入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落实《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各项任务部署,充分发挥计量、标准作用,有效支撑我国碳排放双控和碳定价政策体系建设,制定本行动方案。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按照系统推进、急用先行、开放协同的原则,围绕重点领域研制一批国家标准、采信一批团体标准、突破一批国际标准、启动一批标准化试点。2024年,发布70项碳核算、碳足迹、碳减排、能效能耗、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国家标准,基本实现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全覆盖。2025年,面向企业、项目、产品的三位一体碳排放核算和评价标准体系基本形成,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技术指标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设100家企业和园区碳排放管理标准化试点。 按照统筹发展、需求牵引、创新突破的原则,加强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完善碳计量体系,提升碳计量服务支撑水平。2025年底前,研制20项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开展25项关键计量技术研究,制定50项“双碳”领域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关键领域碳计量技术取得重要突破,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碳计量能力基本具备,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和相关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工作稳步推进。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研制。 加快推进电力、煤炭、钢铁、有色、纺织、交通运输、建材、石化、化工、建筑等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研究及制修订,制定温室气体审定核查、低碳评价等相关配套技术规范,支撑企业碳排放核算工作,有效服务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制定面向园区的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标准。 (二)加强产品碳足迹碳标识标准建设。 发布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通则国家标准,统一具体产品的碳足迹核算原则、核算方法、数据质量等要求。加快研制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产品碳足迹国家标准,服务外贸出口新优势。开展电子电器、塑料、建材等重点产品碳足迹标准研制。研究制定产品碳标识认证管理办法,研制碳标识相关国家标准。 (三)加大项目碳减排标准供给。 开展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余能利用、甲烷减排与利用等典型项目碳减排量核算标准研制工作。条件成熟时,推动将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纳入国家标准体系,支撑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和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等应用场景。 (四)推动碳减排和碳清除技术标准攻关。 加快氢冶金、原料替代、热泵、光伏利用等关键碳减排技术标准研制,在降碳技术领域采信一批先进的团体标准。制定生态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碳清除技术标准,尽快出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量化与核查、相关术语等通用标准。抓紧构建二氧化碳捕集、运输、地质封存全链条标准体系。 (五)提高工业领域能耗标准要求。 修订提高钢铁、炼油、燃煤发电机组、制浆造纸、工业烧碱、稀土冶炼等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全面提升能效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修订完善能源计量、监测、审计等节能配套标准。 (六)加快产品能效标准更新升级。 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修订升级工业通用设备、制冷和供暖设备、办公设备、厨房电器、照明器具产品能效标准,扩大能效产品覆盖范围,加快研制电动汽车充电桩、第五代移动通信(5G)基站设备等新型基础设施能效标准,将高压电机、服务器等产品纳入能效标识管理,研究出台数据中心能效标识实施细则。 (七)加强重点产品和设备循环利用标准研制。 制定汽车、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等回收拆解标准,研究制定农用机械零部件回收利用相关标准。开展退役光伏设备、风电设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研制,加大新能源产品设备的绿色设计标准供给,加快研制再生塑料、再生金属标准。按照《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通则》要求,研制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系列国家标准。 (八)扩大绿色产品评价标准供给。 修订绿色产品评价通则,增加低碳指标,建立分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制定绿证和绿色电力消费相关标准。在消费品基础上,制定钢管、建材、染料等工业品绿色产品评价国家标准,修订卫生陶瓷、建筑陶瓷、纸和纸制品等绿色产品评价标准。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将技术领先、市场成熟度高的团体标准纳入绿色产品评价标准清单。 (九)加强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 面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和碳监测的需要,布局建设一批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加快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建设,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名录,持续做好碳相关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工作。 (十)加强“双碳”相关计量仪器研制和应用。 加快高精度多组分气体快速分析探测仪、光谱仪等碳核算、碳监测相关计量仪器的研制。组织对国产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CEMS)开展计量性能测试评价。 (十一)加强计量对碳排放核算的支撑保障。 制定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规范,推动企业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优化相关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强化碳核算数据优先来源于计量器具的要求。充分发挥国家能耗在线监测系统作用,鼓励企业利用第五代移动通信(5G)、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建立能源和碳排放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按照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建设需求,探索建立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计量实测验证平台。 (十二)开展共性关键碳计量技术研究。 开展碳排放在线监测计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研究,持续开展基于激光雷达、区域和城市尺度反演等碳排放监测计量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烟气捕集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关键计量技术研究,为碳排放统计核算、碳排放在线监测、低碳技术研究等提供计量支撑。 (十三)加强重点领域计量技术研究。 推动加强火电、钢铁、水泥、石化、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碳计量技术研究,开展碳排放直测方法与核算法的比对研究、天然气排放因子实测研究等,在火电领域研制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气体浓度校准装置,不断提升碳排放和碳监测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 (十四)加强碳计量中心建设。 推动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强化国家碳计量中心顶层制度设计和建设任务推进。研究制定碳计量能力建设指导目录,指导计量技术机构和重点排放单位加强碳计量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碳计量能力水平。 (十五)完善“双碳”相关计量技术规范。 加强“双碳”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编制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审查规范、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校准、煤化工生产企业碳计量器具配置与管理等计量技术规范。 (十六)加强能源计量监督管理。 组织各地区对建筑建材、石化化工、能源、钢铁等传统行业以及数据中心、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开展能源计量审查,帮助用能单位解决节能减排降碳计量难题,不断提升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水平和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国家发展改革委落实“双碳”有关协调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文件制定中强化相关计量、标准要求,推动各项政策要求落地见效。充分发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总体组、全国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及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作用,各有关部门结合分管领域加强协同联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集中推进重点任务落实,有效形成工作合力。 (二)强化宣贯培训。 开展碳核算、碳减排相关计量、标准知识的宣贯培训,增强企业计量意识和能力水平,在企业形成学标准、用标准的氛围。推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建立碳排放管理制度,设立用能和碳排放管理岗位以及专门的计量、标准化人员。鼓励企业与相关高校、专业机构合作举办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标准方面的专业人才培训班。 (三)开展先行先试。 面向企业和园区开展碳排放管理标准化试点,鼓励企业建立碳排放标准管理体系,助力碳排放“算得出、算得准”,引导企业应用先进减排技术,推动碳排放“减得掉、减得下”,到2025年建设100家试点企业和园区。推动企业加强碳计量体系建设,强化碳计量要求,在山东、浙江等地组织200家以上企业开展碳计量审查试点。组织开展零碳园区计量试点和能源资源计量经验交流。 (四)加大经费支持。 各级财政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加大对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基础通用和急用先行标准的支持力度。统筹利用资金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支持碳排放统计核算和碳监测关键计量技术研究、仪器设备研发和应用、计量技术规范制定等。 (五)深化国际合作。 持续推进应对气候变化计量、标准领域国际合作,充分发挥我国专家在国际计量和标准化组织中关键作用,不断提升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持续开展国际标准适用性分析,在电动汽车、新型电力系统、生态碳汇等领域提出一批国际标准提案,加强新领域新技术国际合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 市场监管总局 生 态 环 境 部 2024年7月14日 点击跳转原文链接: 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8月1日,贝盛绿能隆重宣布其位于宁夏中卫市的全新智能制造工厂正式投产,并成功下线首片N Power Pro系列N型TOPCon光伏组件。 宁夏贝盛绿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总投资达30亿元,项目分两期进行建设,包括一期年产3GW高效N型TOPCon组件项目和二期年产2GW高效HJT组件项目,同时配套建3GW铝合金边框生产线和3GWh储能电池生产线。通过采用行业最先进的全自动生产设备和配套MES及ERP先进管理系统,公司致力于将基地打造成为行业标杆的智能化制造工厂,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此次下线的N Power Pro系列N型TOPCon光伏组件是公司最新一代产品,产品采用最新的210R电池技术平台,搭配独特的焊接和封装技术,132半片组件最高功率达620W以上,是工商业及商业地面项目的理想选择。 光储行业目前已经展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在全球均坚持低碳目标的当下,各国也将光储行业的发展作为其低碳路程上的重中之重,市场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如何在白热化的全球竞争中把握时代机遇?全球光伏行业未来又将是繁花似锦还是荆棘遍地? 在SMM即将于2024.10.09 - 2024.10.10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THE EGG召开的 2024 NET ZERO EUROPE 欧洲零碳之路—光伏&储能峰会 中,您将找到答案!在此次大会上,您不仅可以与不同公司的专家和领导讨论光伏的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还可以与政府人员共同讨论光伏的发展政策! 点击下图可了解会议详情~
7月25日,岳阳市发改委关于发布岳阳市2024年第三季度分布式光伏可开发容量的通知,根据计算原则,岳阳地区分布式光伏接入可开放容量为52.785万千瓦。 以下是具体原文: 关于发布岳阳市2024年第三季度分布式光伏可开发容量的通知 各县市区发改局,国网岳阳供电公司,有关光伏开发企业: 依据国家能源局电力行业标准《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导则》(DL/T2041—2019)及《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湘发改能源〔2024〕509号)相关要求,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组织对各市州经营区范围内的2024年三季度各县市区分布式光伏接入可开放容量进行测算,岳阳地区计算结果公布如下: 一、可开放容量计算原则 1.县市区可开发容量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不向220千伏电网反送电为限。 2.低电压等级设备可开放容量服从高电压等级设备可开放容量。计算设备对应容量时剔除其供电范围内已接入的其他类型电源的出力。 3.110、35、10千伏电压等级公共线路、公共变压器供电范围内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开放容量(含用户产权范围内接入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不得超过本设备对应容量的80%。 二、总体情况 根据计算原则,岳阳地区分布式光伏接入可开放容量为52.785万千瓦。 三、红黄区情况 截止6月底,岳阳地区各县市区可开放容量红色县市区1个,为屈原管理区;黄色县市区2个,为岳阳县和华容县。 四、计算结果 截止6月底,岳阳地区各县市区可开放容量计算结果见附件。 五、相关工作要求 1.各县市区要结合可开放容量情况有序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备案和建设,在开展项目备案时需提醒企业提前了解项目拟接入的台区、线路、变电站是否存在接入受限情况,对接入受限的项目应及时退窗并做好解释工作。 2.各发电企业应严格落实本通知和湘发改能源〔2023〕858号文要求,户用自然人光伏在取得电网企业出具的接入系统方案、其他分布式光伏在取得备案手续和电网企业出具的接入系统方案后,方可开工建设;手续不齐全的,不得开工建设。 3.严禁以自然人名义开发户用非自然人光伏电站,请电网企业办理项目接网时认真甄别项目类型,各县市区能源主管部门同步做好监管监督,如发现相关违规行为的,一律予以严厉查处,并对违规企业项目开发和并网进行限制等。请开发企业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备案和接网时如实填报项目信息。 附件:岳阳地区2024年第三季度各县市区分布式光伏接入可开放容量计算结果 点击跳转原文链接: 关于发布岳阳市2024年第三季度分布式光伏可开发容量的通知
随着时间迈入8月,也意味着光伏上市公司2024年中期业绩预告基本披露结束,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当数据出炉,归母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的预期亏损却依旧让人心痛不已。 据北极星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58家A股光伏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超过2/3的企业面临净利润负增长,预亏总额触目惊心,最低预估已超171亿元,最高则突破211亿元大关,行业整体表现令人唏嘘。 从硅料到硅片,再到电池与组件,光伏主产业链上的29家企业几乎无一幸免,普遍陷入亏损泥潭。这一连锁反应也迅速波及至光伏玻璃、胶膜、背板等辅材环节,大部分辅材企业业绩同样黯淡无光。综合背后原因,产能阶段性供需失衡导致的价格战,以及海外市场贸易壁垒的加剧,共同构成了这场行业寒冬的双重打击。 然而,在行业整体哀鸿遍野之际,光伏设备、支架以及电站开发企业却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以耀眼的业绩预期为行业带来一抹亮色。 光伏设备 2024年上半年,作为产业链中的“卖铲子”者,光伏设备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已公布年中业绩预告的大族激光、捷佳伟创、奥特维以及帝尔激光四家净利润均延续增长态势。其中,大族激光更以12.1亿元~12.6亿元净利润、181.34%~192.97%同比涨幅排名设备环节第一。 光伏电池技术的快速迭代是设备企业成为业绩“优等生”的主因。尽管当下行业“寒风凛冽”,但市场对于TOPCon、BC、HJT以及钙钛矿等技术的研发与产能布局却仍然大刀阔斧。北极星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已有不少于33个光伏制造端项目宣布投产,其中,硅料、硅片、电池、组件投产规模分别达到30万吨、84GW、33.6GW以及31.65GW。而在已明确技术路线的组件投产项目中,TOPCon占比达到41%左右,这不仅明示了N时代的强势到来,更直接带动了光伏产线设备更新迭代需求的激增。已公布业绩预告的设备企业均表示,报告期内,业绩增长都缘于公司在手订单持续验收带来的收入增长。 事实上,光伏设备企业这轮丰收期的帷幕还远未见收拢之意,面对上半年公布的硅料20万吨、硅片165GW、电池175.8GW、组件136.2GW的雄心勃勃扩产计划,可以预见,设备企业未来业绩将持续增长。 光伏电站 如果说设备厂商是这轮光伏技术更替的直接获益者,那电站开发运营企业则是在间接收割产业链扩产的周期红利。 截至目前,上海电力、云南能投、露笑科技、黔源电力、能辉科技、兆新股份共计6家光伏电站开发企业发布2024年中业绩预告,并成为今年上半年光伏上市公司中的净利增长“领头羊”。 具体来看,能辉科技以高达585.88%的最大净利润预估增幅成为统计内58家企业中的最耀眼明星;上海电力则以超过12亿元的净利润预估领跑电站开发环节;兆新股份则成功扭亏为盈,预计净利润同比增幅在101.62%~102.43%,预计实现净利润200万元~300万元。 分析电站开发企业强劲表现的原因,一方面,得益于光伏组件成本下降带来的装机成本降低。2023年以来,伴随着p/n迭代进程推进,n型产品新增产能加速释放,产业链上下游供需错配矛盾不断加深,光伏价格急速步入下行通道并屡屡挑战成本底线。北极星跟踪信息显示,2023年6月至今,光伏电池、组件环节价格跌幅在67%~71%和48%~52%之间,电池片价格早已跌破0.3元/W,PERC/TOPCon组件均价也下滑至0.7-0.83元/W左右。 另一方面,则受益于自身新能源装机规模和发电量快速提升,电站开发企业形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以上海电力为例,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合并口径发电量358.82亿千瓦时,其中,光伏发电完成29.81亿千瓦时,同比上升9.22%;完成上网电量343.90亿千瓦时,同比上升2.63%。而对于发电量上升的主要原因,上海电力称是由于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和发电量实现增长。 光伏支架 作为终端电站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光伏支架企业的产品出货和业绩盈亏与电站装机需求息息相关。得益于国内上半年电站端的突出表现,以及全球范围内光伏装机需求增加,多家A股光伏支架企业净利润预期大幅增长。 具体来看,2024年上半年,意华股份预计实现净利润1.6-1.9亿元,同比增幅位居已披露业绩预期的支架企业榜首,高达186.98%;永臻科技预计实现净利润1.8-2.16亿元,同比增长5.9%-27.08%;振华股份预计净利润1.1-1.4亿元,同比增长40.7%-79.08%。 综合分析,国内外市场需求延续、产品订单充足以及新增产能投产释放为主要原因。以振江股份为例,报告期内,其光伏等业务在手订单充足,新产线投产、新产品已经开始批量发货,推动了公司主营业绩的提升;意华股份则表示,随着美国生产基地投产,相关订单陆续释放,其光伏支架业务效益随之同比增长。 此外,尽管备受关注的支架龙头中信博尚未披露业绩预告,但近期却对外公布了订单情况,截至2024年6月底,其在手订单约66.69亿元(未含税),其中跟踪支架约55.49亿元,同比大涨约183.11%。可以预见,中信博半年报业绩也将会有不错表现。 58家A股光伏上市公司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如下: 光储行业目前已经展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在全球均坚持低碳目标的当下,各国也将光储行业的发展作为其低碳路程上的重中之重,市场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如何在白热化的全球竞争中把握时代机遇?全球光伏行业未来又将是繁花似锦还是荆棘遍地? 在SMM即将于2024.10.09 - 2024.10.10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THE EGG召开的 2024 NET ZERO EUROPE 欧洲零碳之路—光伏&储能峰会 中,您将找到答案!在此次大会上,您不仅可以与不同公司的专家和领导讨论光伏的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还可以与政府人员共同讨论光伏的发展政策! 点击下图可了解会议详情~
8月7日,三星新材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国华金泰(山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华金泰”)投资建设的“4×1200吨/天光伏玻璃、年产500万吨高纯硅基新材料提纯项目”光伏玻璃一期已基本完成各项建设工作,一期窑炉分A窑、B窑,其中B窑已经点火试生产,于近日生产出合格光伏玻璃产品。 “4×1200吨/天光伏玻璃、年产500万吨高纯硅基新材料提纯项目”的投资主体是公司控股子公司国华金泰,项目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项目分两期建设。本项目已被列入山东省重点项目。 项目一期包括光伏玻璃一期和高纯硅基新材料一期,全面投产后可形成光伏玻璃产能2400吨/天、超白砂产能250万吨/年。光伏玻璃一期窑炉有A、B两座,B窑于2024年8月初生产出合格光伏玻璃产品,标志着公司光伏玻璃投资项目由建设期向生产期迈出关键一步。预计整个项目一期工程将于2024年12月31日前实现全面投产。 根据公告,项目一期全部投产运营后,将打通上游超白砂和光伏玻璃产业链。国华金泰通过自建石英砂选矿、提纯工程,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在国华金泰500公里范围内光伏组件厂商众多,可就近解决产品销售问题,降低运输成本,使国华金泰快速成长为光伏玻璃行业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 光储行业目前已经展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在全球均坚持低碳目标的当下,各国也将光储行业的发展作为其低碳路程上的重中之重,市场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如何在白热化的全球竞争中把握时代机遇?全球光伏行业未来又将是繁花似锦还是荆棘遍地? 在SMM即将于2024.10.09 - 2024.10.10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THE EGG召开的 2024 NET ZERO EUROPE 欧洲零碳之路—光伏&储能峰会 中,您将找到答案!在此次大会上,您不仅可以与不同公司的专家和领导讨论光伏的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还可以与政府人员共同讨论光伏的发展政策! 点击下图可了解会议详情~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2024年8月1日,宁夏隆盛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5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常鹏飞,注册地位于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公司经营范围含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电池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由隆基绿能全资子公司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光储行业目前已经展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在全球均坚持低碳目标的当下,各国也将光储行业的发展作为其低碳路程上的重中之重,市场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如何在白热化的全球竞争中把握时代机遇?全球光伏行业未来又将是繁花似锦还是荆棘遍地? 在SMM即将于2024.10.09 - 2024.10.10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THE EGG召开的 2024 NET ZERO EUROPE 欧洲零碳之路—光伏&储能峰会 中,您将找到答案!在此次大会上,您不仅可以与不同公司的专家和领导讨论光伏的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还可以与政府人员共同讨论光伏的发展政策! 点击下图可了解会议详情~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