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768个
12月24日晚间,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纷纷发布公告,宣布将进行有序减产控产。 通威股份公告称,下属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祥股份”)高纯晶硅产能超过90万吨,分布在四川、云南、内蒙古三个省级行政区,具备规模、成本、技术、市场等多个方面显著领先行业的竞争优势,并实现连续多年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 当前,受西南地区冬季进入枯水期,电力价格环比提升影响,考虑光伏产业总体行情持续处于底部调整阶段,公司旗下永祥股份积极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致力破除“内卷式”竞争,促进光伏产业长期健康发展,逐步安排永祥股份下属云南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四川永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4家高纯晶硅生产公司,根据公司总体生产经营计划进行技改及检修工作,阶段性有序减产控产,后续具体复产安排将根据项目地电力价格变化以及市场行情统筹规划。本次技改检修及减产事项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有助于公司减少高纯晶硅业务经营亏损,预计将对公司总体生产经营及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公司将在停产检修期间对所涉及生产基地各项生产设备进行全面系统性排查、检修,并进行部分技术改造工作,同时统筹组织相关生产基地员工技术培训,以持续保持与提升公司高纯晶硅项目在行业内领先的竞争能力。 另一家硅料龙头大全能源晚间也发布公告称,目前,公司建设有新疆石河子及内蒙古包头两大生产基地,并已形成年产30.5万吨高质量、低能耗、低成本的高纯多晶硅产能,是多晶硅行业主要的市场参与者之一。 当前,多晶硅供求失衡的市场格局依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行业整体持续面临全面亏损的严峻挑战。为严格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规范企业自身行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促进光伏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公司将逐步启动对新疆及内蒙古生产基地高纯多晶硅产线的阶段性检修工作,对部分产线进行有序减产控产。
光伏行业“反内卷”进行时!。 12月24日晚间,大全能源宣布将逐步启动高纯多晶硅部分产线阶段性减产检修工作。 该公司表示,当前多晶硅供求失衡的市场格局依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行业整体持续面临全面亏损的严峻挑战。为严格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规范企业自身行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促进光伏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公司将逐步启动对新疆及内蒙古生产基地高纯多晶硅产线的阶段性检修工作,对部分产线进行有序减产控产。 同日(12月24日),通威股份也在官微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永祥股份致力破除“内卷式”竞争,促进光伏产业长期健康发展,逐步安排永祥股份下属4家高纯晶硅生产公司,根据公司总体生产经营计划进行技改及检修工作, 阶段性有序减产控产,后续具体复产安排将根据项目地电力价格变化以及市场行情统筹规划。 目前,两家公司尚未披露具体的减产计划。 就减产检修事项影响方面,大全能源表示,本次减产检修工作将导致公司高纯多晶硅有效产能有所降低,公司主线产品产销量相应减少,但从全局来看,本次减产检修工作在提高生产装置未来稳定性及产品质量的同时,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减少公司经营亏损,因此预计本次减产检修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通威股份方面同样表示,本次技改检修及减产事项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有助于公司减少高纯晶硅业务经营亏损,预计将对公司总体生产经营及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通威股份、大全能源两家公司均为光伏行业自律公约的签订企业。 《科创板日报》记者此前从一家光伏企业高管处获悉,据所签订的自律公约, 光伏企业将从下个月(2025年1月)开始管控产能。 从当前产能情况来看,通威股份下属永祥股份的高纯晶硅 产能超过90万吨。 大全能源则建设有新疆石河子及内蒙古包头两大生产基地,并已形成 年产30.5万吨高纯多晶硅产能。 大全能源今年三季报显示,基于当前市场动态、产品价格及市场趋势的变化情况,结合年度例行检修计划进度,其预计第四季度多晶硅产量3.1万吨至3.4万吨,2024年全年预期产量为20万吨至21万吨。 行业研究机构集邦咨询Trendforce分析师认为, 展望2025年,全年来看,硅料可支撑组件产出约为804GW,而需求仅为659GW,供需差仍然较大, 考虑到目前仍有近30万吨的硅料库存,为实现供需平衡,还需在调降开工率、产能出清及多晶硅期货分流等方面做出努力。 行业综合产能利用率调整至50%-60%区间可基本匹配2025年多晶硅需求, 初步实现供需平衡。时间方面, 若仅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倒逼产业出清,大体上需要8-16个月左右。 另外,分析师还进一步补充道, 硅料、硅片环节对能耗及配额管控相对敏感,但非强制性减产面临不确定性,工信部的能耗管控可执行性较强。 近期,新疆电力巴州发电公司国能巴州抽水蓄能项目配套博湖县60万千瓦光伏项目光伏组件设备采购项目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该公司在招采信息中明确设置了0.6313元/瓦的最高投标限价,远低于11月成本参考价0.69元/瓦的报价。因此,光伏行业协会曾连发“四问”质疑央企项目低价中标结果。 Trendforce分析师认为,假设自律公约体系中的厂商形成体系内与体系外的供应链价格模式,或可从成本角度激励行业自律动作落地。
临近年末,光伏产业链上游多晶硅环节最先吹起“反内卷”号角,并以减产方式落实“自律”公约。今日晚间,通威股份(600438.SH)、大全能源(688303.SH)同时宣布,将逐步启动高纯多晶硅部分产线阶段性减产检修。此外,协鑫科技(03800.HK)公司人士今日晚间对财联社记者透露,公司也将同期进入减产检修工作。 上述公司官微发布的通告中,普遍提到减产将有利于减少高纯晶硅业务经营亏损,预计将对公司总体生产经营及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今年12月5日,包括上述三家企业在内的33家头部光伏企业代表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组织下进行了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专题座谈会。根据会后消息,与会企业代表就如何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进行了探讨。 据悉,核定产能计划将于2025年1月执行。业内分析认为,通过减产实现提价,将上游价格恢复至现金成本之上是当务之急。 超百万吨硅料产能计划进入检修减产 多晶硅是光伏产业链上游环节,此次披露检修减产的三家企业均为多晶硅头部企业,合计产能占行业比例过半。其中,通威股份硅料业务公司永祥股份高纯晶硅产能超过90万吨,大全能源产能为30.5万吨,协鑫科技产能为48万吨,三家合计产能超过160万吨。另据统计,截至2024年10月,国内已投产的硅料产能约为265万吨。 通威股份在官微通告中提到,当前,受西南地区冬季进入枯水期,电力价格环比提升影响,考虑光伏产业总体行情持续处于底部调整阶段,公司旗下永祥股份积极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致力破除“内卷式”竞争,促进光伏产业长期健康发展,逐步安排永祥股份下属4家高纯晶硅生产公司,根据公司总体生产经营计划进行技改及检修工作,阶段性有序减产控产。 大全能源在减产通告中提到,当前,多晶硅供求失衡的市场格局依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行业整体持续面临全面亏损的严峻挑战。 大全能源表示,为严格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规范企业自身行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促进光伏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公司将逐步启动对新疆及内蒙古生产基地高纯多晶硅产线的阶段性检修工作,对部分产线进行有序减产控产。 需要注意的是,多晶硅产能检修是硅料厂每年例行工作,相比于以往常规检修,此次检修则暂时没有明确复产时间规划。通威股份表示,后续具体复产安排将根据项目地电力价格变化以及市场行情统筹规划;大全能源表示,后续公司将视市场变化情况择机复产。 不过,此次减产是否能直接抬升多晶硅价格,还有待观望。财联社记者从产业链人士获悉,目前大部分硅料生产企业的开工率都相对较低,但下游对前期库存进行消化还需要一段时间。根据机构数据,当前多晶硅企业卖方库存仍在27.8万吨水平,保持在较高水平(大约2~3个月)。 多晶硅价格有望回归理性 受光伏市场供需失衡、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等多方面影响,光伏企业普遍呈现亏损状态,多晶硅环节尤其典型。今年5月,多晶硅价格首次跌破现金成本,二三季度硅料厂业绩普遍陷入亏损。前三季度,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和协鑫科技分别亏损39.73亿元、10.99亿元和29.71亿元。 根据SMM硅世界消息,得益于先进生产工艺的电耗差、新产能的有效爬坡和企业一体化水平的提升,国内多晶硅企业在生产成本上取得了显著突破,最低生产成本已降至3.5万-4.5万元/吨。 不过,根据硅业分会在上周发布的价格监测数据,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4.03万元/吨,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3.70万元/吨;p型硅料成交均价为3.31万元/吨。市场价格仍在生产成本线之下。 业内分析认为,硅料价格已处于底部,进一步下行的空间已十分有限。但在目前持平状态下,多晶硅仍然面对“越卖越亏”的情形,产能出清不及预期,头部企业开始以“自律”求“自救”,通过减产将上游价格恢复至现金成本之上,有利于减少高纯晶硅业务经营亏损。 硅业分会在周评中提到,预期未来多晶硅价格有望逐步理性回归,并列出三点理由。首先,短期内市场供应大幅减少对市场价格的强力支撑,以及春节之前的集中采购可能造成阶段性供需紧张。 其次,年底之前多晶硅期货上市,并带动期现商进入行业内采购,期货蓄水池对于市场供需和现货价格有利好影响。 最后,行业自律及国内产业政策对于市场的正面影响,对长期市场供需持续利好。
12月24日晚间,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官微突发消息,为积极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破除“内卷式”恶性竞争,两家硅料企业将进行有序减产控产。目前,通威股份多晶硅产能超过90万吨,大全能源已形成年产30.5万吨多晶硅产能,两家企业总产能超120万吨。 12月6日,多家光伏企业签订了自律公约,将从下个月开始管控产能。华创证券研报指出,在当前困境下,行业内企业已意识到通过合作自律的方式才有望实现自救。若后续行业自律公约推进顺利,供需过剩现状有望明显缓解,带动价格及盈利修复。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宇邦新材 主营业务为光伏焊带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国内光伏焊带产品最主要的供应商之一。 通威股份 截至2024年上半年,已形成高纯晶硅年产能超过65万吨,根据公司产能规划,预计2024-2026年,高纯晶硅产能将达到80-100万吨。
SMM 12月24日讯:12月24日,光伏设备板块早间快速攀升,指数盘中最高一度涨逾3%,截至日间收盘,光伏设备板块涨2.39%。个股方面,艾能聚涨逾12%,欧晶科技、京运通封死涨停板,快可电子、海泰新能、钧达股份、亿晶光电等多股纷纷跟涨。 消息面上,民生证券发布研报称,2024年下半年以来,政策明确转向,光伏行业有望通过限价限产、能耗控制政策加快供给出清节奏。需求端来看,海内外需求景气度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新兴市场有望迎来起量。 众所周知,在12月6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上传出多家光伏产业链企业在会上正式签订了自律公约,后续签约方将开始对产能进行管控的消息,据悉,此次参与座谈会的企业数量从10月份“防内卷”的座谈会上的16家增加至33家,涉及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个产业链环节,且头部企业和多家二三线企业均在列。此次会议保密性较高,但从目前传达出来的信息来看,光伏整个产业链对内卷的恶性竞争集体表现出了不认同态度,行业加强“自律”对产业链企业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有业内分析认为,在当前成本和利润下,降低开工负荷就是减少亏损,且产业链上游因为市场集中度较高,相对更容易实现调控,企业普遍有减产的自觉和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据SMM了解,自10月份以来,组件中标价格便已经开始逐步上涨,从大型集采项目的 TOPCon183 组件采购价格来看,9 月仍有较多集采项目的中标价位于 0.65 元/W以下。而 10-12 月,诸多大型项目的中标均价都攀升至 0.68-0.7 元/W。此阶段的价格上涨,更多还是在于一体化企业为代表的的主流企业的主动挺价。这也不仅得益于企业对“内卷式竞价”的态度转变,以及组件企业逐步意识到成本价格倒挂的低价竞标的不可持续性,市场信心出现一定恢复。 但需要注意的是,此阶段的中标价上升主要归因于组件头部企业的挺价情绪较为强烈。然而,组件实际执行价格能否持续上升,仍然取决于组件的供需基本面能否支撑。年末进入次年一季度,需求淡季,组件订单量、价疲软,且受制于上游原材料供给缺口,组件厂预计普遍维持低开工,消化原有库存为主,恐将是组件价格的低谷时期。寒冬结束后,次年二季度需求和成本双重支撑下,组件价格有望随整体产业链价格趋势回暖,但涨幅需观察库存和需求量。 》点击查看详情 此外,多晶硅期货和期权合约即将上市,目前距离多晶硅期货上市的2024年12月26日(星期四)已经仅剩2天的时间,前期在主流企业主动挺价,协会会议的召开使得行业自律取得有效进展,市场信心出现一定回复。同时,多晶硅期货将于12月26日正式上线,期货市场的出现给予多晶硅厂家更多选择,叠加下游环节价格的上涨等其他因素综合影响下,多晶硅价格出现上涨。 》点击查看详情 本周, 多晶硅N型料 主流价格在39~42元/千克,暂时维持稳定。据SMM调研显示,本周多晶硅产量回归稳定,多家头部企业产量降无可降。后续1月多晶硅企业有少量减产计划。库存方面,目前多晶硅库存随着本月签单的逐渐进行,多晶硅库存有所下滑。 》点击查看SMM光伏产品现货报价 不过虽说协会意图通过自律来挽救产业链,但对于没有参与此番“自律联盟”的企业而言,为了“活下去”,只能通过降低价格来求生存。这一点,从12月18日和12月22日中国光伏协会评论国电电力新疆巴州发电公司“超低价”光伏组件中标的质疑中也可以窥见一二。 对于当前的光伏市场,海通证券此前表示,当前政策对光伏行业无论是产能还是价格都给出了明确的指引和措施,产业出清、摆脱行业低价恶性竞争已是大势所趋,价格后面上涨可期,建议重视光伏底部拐点带来的巨大弹性。 东海证券此前发布研报指出,预计随着政策端托底以及行业自律推进,短期光伏行业有望恢复有序竞争,产业链价格有望触底回升。中长期看,全球能源转型及光伏降本增效带来经济性,需求端增长预计持续。供应端上,产能出清稳步推进有望优化行业竞争态势,优质产能出海有望收获溢价,各环节博弈进入规范合理状态。预计2025年行业供需矛盾有望缓解,整体行业经营状况有望企稳回暖。
12月23日,广州高新区现代能源集团光伏组件预选供应商库项目中标结果公布,入围企业来自于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招标公告显示,广州高新区现代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根据发展需要,以建立预选供应商库的方式,采购2025-2026年度广州高新区现代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投资的光伏项目或承建的EPC光伏项目所需光伏组件。
北极星不完全统计,近三个月光伏+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EPC定标项目仅5个,规模超700MW,项目集中在四川、河北。 从项目业主来看,石家庄华景冀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启动两个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项目招标,招标规模高达705MW。其中,涞涞G9511、津石G0211、太行山S75高速公路边坡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达到600MW。 从EPC中标价格来看,本次统计的5个EPC项目均为大EPC,均价3.175元/W。最高价为京秦G0121高速公路(遵秦段)分布式光伏项目,中标企业为中建八局发展建设有限公司,中标单价3.58元/W。招标公告显示,按当地发改部门要求的储能配置要求建设储能设施。最低价为南广高速、广邻高速、邻垫高速、达渝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816.0588万元中标,单价2.67元/W。
德国联邦网络局(Bundesnetzagentur)近日公布了 2025 年可再生能源招标的最高电价。与去年相比,2025 年地面光伏和屋顶光伏的电价上限均有所降低。 其中,地面光伏或安装在开放式空间的光伏项目的电价上限设定为 €0.0680/kWh($0.071/kWh),而屋顶光伏电价上限为 €0.1040/kWh($0.11/kWh)。在创新型招标中,光伏表现持续稳健,但上限电价也有所下调,从过去两年保持的 €0.0918/kWh 下调至 2025 年的 €0.090/kWh($0.094/kWh)。 联邦网络局表示,此次光伏和创新型招标的电价上限调整,考虑了未来发电成本的下降预期、过去三轮招标结果以及 2025 年两轮光伏招标中更高的招标量。 联邦网络局补充道:“若不调整电价上限,最高电价将回落至《可再生能源法》中规定的更低水平。在此水平下,2025 年招标量可能面临未能完全利用的风险。” 此外,本轮公布的陆上风电电价上限保持不变,为 €0.0735/kWh($0.076/kWh)。该机构解释说,陆上风电的电价上限保持不变的原因是,投标量积极上升而中标价未有大幅下降。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自高邮经济开发区官微获悉,12月20日上午,扬州新鹏能源35GW大尺寸N型太阳能硅片项目竣工投产仪式举行。 据悉,扬州新鹏能源35GW大尺寸N型太阳能超薄单晶硅片项目,是双良集团与新霖飞集团投资合建的新成果。项目总投资30亿元,其中设备投资10亿元,占地约270亩,建筑面积约12.5万平方米,主要从事大尺寸N型太阳能超薄单晶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开票销售80亿元。
SMM 12月23日讯:12月18日前后,中科云网发布公告称,近日,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硅太阳能电池片采购项目三期中标公示,中科云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第一成交候选人并进入公示期。 据悉,该项目名为浪潮硅太阳能电池片采购项目三期,招标采购人为山东浪潮超高清视频产业有限公司,标的名称为硅太阳能电池片,货物数量达30000万片,公示时间是从自 2024年12月 17日至2024年12月20日。 提及预中标项目对公司的影响,中科云网表示,本次公示项目所涉金额约 7,011 万元,占公司 2023 年度经审计营业总收入的 36.79%,公司与招标人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上述项目的实施不影响公司业务的独立性。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累计中标浪潮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硅太阳能电池片采购项目(含本次中标公示)所涉电池片数量约 11,000 万片,已实际交付 6,811.55 万片。 该项目顺利实施,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最终影响金额以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的结果为准。公司积极做好相关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选择电池片代工厂、资金调配、原材料备货、人员安排及过程管控等具体事务,确保公司能够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光伏电池片交付工作。 不过同时公司也表示,截至12月18日,该项目尚处于中标候选人公示阶段,项目最终结算金额以《中标通知书》及后续签订的合同条款为准。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如果遇到不可预计的或不可抗力等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导致合同无法全部履行或终止的风险。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此前,公司发布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告显示,公司实现1.11亿元的营收,相比去年前三季度下降23.06%,收入主要构成为餐饮团膳和新能源光伏业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858亿元,同比增长64.60%。 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光伏电池项目尚未正式投产。截至目前,公司新能源光伏电池项目已安排2条生产线进场安装,相关工作仍在推进中。近年来行业内外资本纷纷加强投入,加快产能扩张,导致 N 型 TOPCON 电池片价格从 2023 年下半年的较高水平呈持续下行趋势,利润承压,在项目投产即亏损的背景下,公司合理安排新能源光伏项目工作计划。随着新能源行业政策引导、市场价格得到进一步修复,公司将加快工作进度,合理安排新能源基地投产。 据SMM现货显示,以 N型单晶Topcon电池片-210R 报价仅是自2024年5月份以来便已经接近腰斩,5月10日其现货均价在0.405元/瓦,截至12月23日,N型单晶Topcon电池片-210R均价已经跌至0.263元/瓦,跌幅达35.06%。 》点击查看SMM光伏产品现货报价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