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00

  • 10家企业入围中核集团光伏支架框架采购订单

    1月17日,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建设事业部2024-2025年度光伏支架框架采购供应商入围中标候选人公布,中标候选人共计10家,分别是杭州帷盛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国华管塔制造有限公司、新疆汇利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摩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昆山康贝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清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爱康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同景新能源科技(江山)有限公司、江苏火蓝电气有限公司、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支架供货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货物的本体、材料、附件、备品备件、专用工具,以及货物的设计、制造、中间检验、出厂检验和试验、包装、上车装吊、运输至买方指定地点的运输和保险(不含卸货)、现场培训、现场开箱验收、现场指导安装、配合并网验收、技术资料(含软件资料)、技术服务、售后服务等内容。

  • 柔性钙钛矿10MW组件中试线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近日,九江市柔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柔烁光电”)完成了千万级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明冠投资和青创集团联合投资。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10MW钙钛矿中试线建设。 柔烁光电一期计划建设10MW中试线和100MW产能柔性钙钛矿光伏生产线。目前柔烁光电已完成10MW中试线设计,随着本轮融资的结束,即将于2024年年后,正式启动产线建设,同时预计将在2024年中再开放一轮融资,着手100MW量产线建设以及首个KW级示范站建设。

  • 国务院:促进光伏组件等废弃物循环利用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 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奠定基础。坚持先立后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进一步提高,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加快 能源 、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等 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加强绿色科技创新,增强美丽中国建设的内生动力、创新活力。 统筹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建立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提质增效行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促进 废旧风机叶片、 光伏组件 、动力电池、快递包装 等废弃物循环利用 。推进原材料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到2035年,能源和水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关阅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 涉及28个光伏项目!江苏省2024年重大项目清单发布

    1月5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下发2024年江苏省重大项目名单、2024年江苏省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名单。 其中,2024年江苏省重大项目名单中实施项目450个,储备项目60个;其中,涉及光伏项目22个,涵盖颗粒归、电池片、组件及设备制造等领域。2024年江苏省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共计200个,涉及六大类;其中,光伏项目6个,涉及光伏银浆、石英砂等。 2024年江苏省重大光伏项目名单: 2024年江苏省民间投资重点光伏产业项目名单: 点击跳转原文链接: 2024年江苏省重大项目名单、2024年江苏省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名单

  • 投资52.69亿元!横店东磁孙公司拟建设940MW光伏项目

    1月15日,横店东磁发布关于投资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的公告,公司全资孙公司连云港赣榆东尚光伏发电有限公司(简称“东尚发电”)和连云港赣榆东榆光伏发电有限公司(简称“东榆发电”)拟在江苏连云港投资建设三个光伏发电项目,测算总投资约526899万元。 据悉,东尚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东榆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均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总投资分别约362153万元、164,746万元。采用渔光互补模式进行综合开发,购置太阳能组件、支架、升压变电设备、控制设备等,建设升压站、生产办公楼等配套设施。东尚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360MW和280MW, 东榆渔光互补项目装机容量300MW。

  • 最低0.81元/W!中核8GW组件集采开标价格一览

    今日,中核集团光伏组件设备一级集中采购试点项目(第二批)集采开标,采购规模8GW,包含三个标段,p型182组件3GW,p型210组件3GW,n型组件2GW,31家企业参与投标,按照90%双面+10%单面综合报价。 在p型182标段,29家企业投标,最低价0.817元/W,最高0.92元/W,均价0.862元/W。TOP4企业报价有3家低于均价。 p型210标段,21家企业参与投标,最低价0.813元/W,最高0.941元/W,均价0.877元/W。 对于182和210报价,仅1家企业210报价低于182,7家企业报出相同价格,其余210稍高于182,价差0.008~0.036。 n型标段,30家企业投标,最低价0.858元/W,最高价0.9755元/W,均价0.917元/W。同一企业的p型182报价和n型报价价差,最大超1毛,最小2分。 (注:黄底为TOP4组件企业报价,红色字体为最低报价,蓝色字体为最高报价) 综合来看,相较上周中电建42GW的组件集采开标(最低0.81元/W!中电建42GW组件开标价格一览),今日中核集采p型价格最低价相差无几,n型最低价进一步走低,且各标段均价更低。 随着n型渗透加速,特别是终端需求持续走高,p型产品价格加速下滑。不过,据第三方机构数据,由于企业多数P型炉台转为n型,P型M10产能略显不足,进而推动M10硅片价格小幅上涨。与此同时,在厂家持续大幅减产与产线关停下, PERC电池片价格近期呈现触底反弹。 然而,组件端,尽管部分厂家考虑调涨报价,但受订单有限,预期价格下行趋势仍未止稳。 在2024年组件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成本控制、渠道、海外市场将成为考验企业的重要因素。

  • 官方回复!6MW以下光伏项目安全监管职责归谁管

    咨询时间:2023.11.23 咨询问题:请问,户用光伏、工商业分布光伏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是否归能源局监管?装机6MW以下的大棚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的安全生产是否归能源监管?装机6MW以下的地面林光互补、草光互补、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的安全生产是否归能源局监管?谢谢 答复时间:2023.11.30 答复单位:安全司 问题答复:依据《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21号)第三条“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依照本办法,对电力企业的电力运行安全(不包括核安全)、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电力工程质量安全、电力应急、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和电力可靠性工作等方面实施监督管理”的规定,集中式光伏电站是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对象,户用光伏、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不属于上述范围。对于农光互补、林光互补、草光互补等,需根据具体项目是否为集中式光伏电站进行区分。 点击查看原文链接: 关于分布式光伏安全监管职责的咨询

  • 变了!2023年光伏组件出货量TOP20

    出货量,光伏组件企业竞相争夺的关键指标。 两个月前,北极星曾就2023年光伏组件出货量TOP10展开预期(2023光伏组件出货量TOP10前瞻)。而随着惊心动魄的2023年落下帷幕,光伏组件企业又呈现怎样的格局呢? 为此,北极星通过调研及综合第三方机构数据,总结了主流企业2023年组件出货量的数据。可以发现的是,过去一年,各大组件企业出货量均再创新高,老牌依旧,但也不失新面孔,且排位重新洗牌。对于激烈动荡的2024年,多数企业仍旧展现出“雄心”,持续向上冲击,新一年的格局充满变数。 需要强调的是,目前仅为公开数据的企业,且为预期数据,最终以企业公布数据为准。 1、2023年TOP20 与此前预期基本一致,2023年的组件市场再次洗牌。 时隔三年,晶科能源“王者回归”或已是板上钉钉,以超75GW的出货量重夺组件头把交椅。天合光能则锚定70GW最高目标,力争第二。隆基绿能随着调低全年目标,排位或下滑。晶澳科技仍旧稳健。 以上四家巨头也是呈断层式领先的绝对第一阵营,2023年组件总出货量或在270GW左右,同比增长55%,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接下来是老牌巨头阿特斯,以稍超30GW的出货量继续稳坐TOP5位置,但后面是全面加速中的正泰新能和通威太阳能,冲上TOP5或指日可待。 与此同时,东方日升率先受到冲击,但差距并不太大。一道新能同样以明显优势再次挤入前十。 竞争尤为激烈的是第十位置,英利能源、横店东磁、尚德电力、协鑫集成4家企业数据接近。而赶上TOP10的“末班车”,四家企业可谓均是“看点十足”。英利能源由国资入主后已是全新企业,近几年营收、产能、出货连续翻番;横店东磁此前颇为神秘,但驰骋欧洲市场,目前正加速国内市场争夺;尚德电力、协鑫集成均为老牌巨头,持续追进高效技术、产能布局。 TOP10之后,阳光能源、环晟光伏两家的出货量同样可观,特别是阳光能源2023年组件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145%以上。 此外,令人惊喜的还有中清光伏,成立于2021年,短短三年闯入TOP20,2023年组件出货量同比增长194%;航天机电,2023年组件出货超4GW创下新高;华晟新能源,专注于异质结,2023年组件出货同比增长200%+。 2、海外和n型竞赛 纵观2023年各大组件企业的出货量厮杀,在国内市场的极致内卷之下,海外市场及n型竞赛也成为企业保障利润及扩大市占的最强推手。 就海外市场而言,产品、技术、品牌、渠道等,考验着企业的综合实力,打开并非易事。目前公开数据中,海外组件出货占比超50%的企业包括晶科能源、横店东磁、尚德电力、湖南红太阳、大恒能源、航天机电等。 值得重视的是,在全球碳减排的趋势之下,各国相继加大对本土光伏制造的扶持,贸易壁垒不断,国内光伏企业“出海”风险也将逐渐增大,产品之上,产能出海也成趋势之一。 而随着n型迭代速度远超预期,n型产品及产能成为企业追击排位的另一大“杀手锏”。 其中,TOPCon的“排头兵”晶科能源,在75GW+的组件出货中,TOPCon占比60%以上,即超45GW,其预期2024年n型组件出货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至80%以上。 还有“速度派”正泰新能,2023年n型组件出货占比50%。2023年底,正泰新能电池产能达53GW、组件产能55GW,其中TOPCon占比81%。 n型组件出货占比60%以上的还有中清光伏、大恒能源、航天机电。 独树一帜的则是异质结“独角兽”华晟新能源,其2023年的组件出货100%为异质结组件,且较2022年实现大幅增长,这也将一定程度提振异质结军团的信心。 3、2024年预期 当下,价格厮杀、产能出清、行业洗牌等悲观情绪持续围堵光伏制造行业,2024年行业寒冬成为众多业内人士的预期。 从各大企业的2024年组件出货量预期来看,稳定者有之,进取派也不在少数。 如正泰新能2024年预期组件出货再次翻番,达到50~60GW,继续冲击TOP5;协鑫集成预期增长120%;横店东磁、尚德电力预期增长60%以上。 正所谓“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可到来”。跨越行业低谷之后,或将是又一个崭新格局,2024年组件市场又将如何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光伏支架盈利“回暖” 原材料回落与市场扩容是关键 跟踪支架成“新宠”

    在光伏产业链价减量增的背景下,2024年初,光伏支架行业也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局面。A股该领域主要公司清源股份(603628.SH)、中信博(688408.SH)相关人士均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近期光伏支架出货与订单稳中有升,尤其海外市场拓展情况良好。 近年来,受光伏装机规模、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影响,光伏支架企业的业绩情况并不稳定。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原材料价格回落、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以及技术进步和成本优化,光伏支架行业正在迎来一系列积极的变化。同时,跟踪支架作为行业的新蓝海,其市场潜力正在逐步释放,有望成为光伏行业又一个降本增效的关键点。 海外布局发力 头部企业订单饱满 作为光伏产业链的关键辅材之一,光伏支架系统及其安装成本约占电站投资成本的12%-18%,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寿命及发电效益具有重要影响。根据统计,国内规模较大的头部企业包括江苏国强兴晟、中信博、清源股份等。 中信博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近期光伏支架订单情况不错,尤其是在海外市场公司新签多个大型订单,总体财务数据不方便透露,但是可以关注月底公司将发布的年报预告。 公开资料显示,在中信博的业务结构中,海外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近期中信博在官方微信号等平台相继披露,1月,由中国能建投资建设、搭载中信博天双跟踪系统的乌兹别克斯坦1GW光伏项目首期400MW实现并网发电,该项目是2023年中亚峰会后中资企业在中亚地区落地的首个大型新能源项目。12月末,宣布沙特的1.3GW AR RASS2项目及408MW Al Kahfah项目已经步入交付期已进入交付期。 截至目前,该公司所签下的GW级订单包括在中东市场的沙特ASB 1.5GW、AR RASS2 1.7GW项目,阿布扎比2.1GW项目,乌兹别克斯坦1GW项目等多个GW级大单。截至2023年9月30日,该公司在手订单合计约63亿元,其中固定支架约12亿元,跟踪支架约46亿元。 清源股份相关人士则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近期光伏支架订单情况保持稳定,且公司推进全球化布局,积极扩展国内外销售网络。据悉,公司产品已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 目前,清源股份还计划通过发行可转债募资5.5亿元用于分布式光伏支架智能工厂、能源研究开发中心及补充流动资金三个项目。分布式光伏支架智能工厂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新增分布式光伏支架产能10GW。 此外,ST天龙(300029.SZ)于1月9日披露,与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华能山西省昔阳县光伏发电项目支架采购合同》,合同总计金额为人民币 3818.09 万元。天龙光电表示,该项目的签订与履行预计对公司上一年度及本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还有企业正在跨界进入光伏支架行业。近期华电重工(601226.SH)被市场新列为“光伏概念股”。公司为抢抓内蒙古区域新能源建设市场发展机遇,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华电(巴彦淖尔)新能源高端装备有限公司,开展光伏支架业务。 成本与技术改善 行业盈利回升 一直以来,光伏产业的迭代都主要发生在硅片、电池片环节。实际上,除了这两大环节外,光伏支架也存在很大的降本空间。近年来,受上游钢材、海运费价格走高影响,光伏支架的盈利能力一度承压。 相关企业的业绩波动也非常明显。例如,中信博2019年营收增长10.04%,2020年光景较好,增速37.11%,但2021年装机量下滑,营收下降22.8%,到了2022年又恢复到53.46%。 中信博等企业人士向财联社记者称,光伏支架的盈利能力与原材料价格相关性较高,会跟随大宗市场行情而波动。 据了解,光伏支架的成本构成中,原材料成本占比最大,约有70%,原材料中又以钢材占比最高,超过60%。因此,钢材价格的波动对光伏支架的盈利能力有着重要影响。2023年以来,全国钢材价格呈现弱势运行,这为光伏支架行业的盈利改善提供了有利条件。 根据统计,2023年工槽角价格较2022年同期累跌190-380元/吨,H型钢累跌40-120元/吨,上半年行情呈现一波倒“V“形走势,下半年多数时期在震荡中运行。 在此背景下,相关企业的业绩也出现了明显回升。以中信博为例,该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93亿元,同比增长50.22%;实现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353.77%。同样,清源股份也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双增长,分别同比增长26.02%和112.20%。 环保与公用事业分析师许杰向财联社记者表示,除了原材料价格的回落外,光伏支架行业的盈利改善还得益于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随着全球对碳减排和清洁能源的重视加深,各国纷纷加大光伏电站的建设力度。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之一,其光伏装机量持续增长,为光伏支架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预计未来几年,随着全球光伏装机量的进一步提升,光伏支架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盈利改善还得益于光伏支架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成本优化。目前,各大企业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材料替代方案,以进一步降低支架的重量和成本,提高其性价比。光伏综合龙头隆基绿能(601012.SH)、天合光能(688599.SH)也愈加重视光伏支架领域,不断获取专利与推出新产品。 跟踪支架潜力大 或成光伏新蓝海 光伏支架分为固定支架和跟踪支架两大类。其中,跟踪支架作为光伏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潜力正在逐步释放。 据了解,跟踪支架是一种能够跟随太阳转动,从而提高光伏组件发电效率的特殊支架。与传统的固定支架相比,跟踪支架具有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更低的度电成本。 许杰介绍,在过去十年中,跟踪支架在全球光伏市场中的使用快速增长,有些国家跟踪支架的渗透率较高,接近80%。但我国光伏发电市场以集中式发电为主,因此固定支架在整体市场中的占比较高,分布式发电市场渗透率还相对较低,也造成跟踪支架发展相对滞后,仅处于发展萌芽期,目前市场渗透率不足20%。 “一方面是因为国内跟踪支架初期发展较为缓慢,厂商出货良莠不齐,导致有传动装置的跟踪支架更容易发生故障,可靠性存疑,运维费用上升。另一方面,跟踪支架成本相对固定支架较高,在过去的光伏发电补贴时代,政府对于纳入财政补贴范畴的新增集中式光伏电站制定指导价,因此终端电站更关注初始投资成本,较少选择有初始成本溢价的跟踪支架。”许杰称。 近两年,随着我国光伏平价上网政策的逐步推进,固定支架不再满足电站业主对高发电量、高收益的迫切需求,而智能跟踪系统这种提高发电效率最终降低度电成本的产品逐渐受追捧。越来越多的电站业主开始认识到,通过提高发电效率来降低度电成本,是实现光伏电站长期盈利的关键。因此,他们开始将目光转向跟踪支架这一新兴产品。 据悉,仅在2023年SNEC展会期间,就至少有17家企业同步展出跟踪支架系统产品。年底的2023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天合光能也推出全新升级的开拓者 1P跟踪支架,据公司数据,使用该支架配合700W+ 组件,可实现光伏项目总体资本支出降低0.038元/W。 此外,随着集中式地面电站建设的加快和供应链产能扩张,组件价格不断回落,光伏下游环节将持续受益。在这一趋势下,跟踪支架的市场占比有望稳步提升。有机构预测,未来几年内,跟踪支架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率有望达到40%以上。总体来看,跟踪支架凭借发电增益,或成为光伏行业又一个降本增效的关键点、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跟踪支架市场前景广阔,但仍存在一些挑战需要克服。许杰表示,包括如何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降低运维成本,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以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等,这些问题需要行业内外共同努力来解决。

  • 沐邦高科光伏投资版图再扩张 年销售目标剑指40亿 资金与竞争考验重重

    光伏产业的新一轮投资热潮正在涌动。沐邦高科(603398.SH)今日公告,与铜陵狮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铜陵高新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携手,签订了《项目投资协议书》。项目计划总投资约70亿元,投建年产10GW-N型高效电池片、10GW切片生产基地项目。不过,在资金压力和市场竞争的双重挑战下,公司能否顺利完成项目建设并实现预期收益,仍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据悉,这一重大项目将分为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工程将建设年产5GW-N型高效电池片、5GW切片项目生产线,预计投资约4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亿元。而二期工程则计划在一期投产后启动,再建设年产5GW-N型高效电池片、5GW切片项目生产线,预计投资3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 项目选址于铜陵狮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占地面积约330亩。为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沐邦高科需在项目投资协议生效后的10个工作日内,在项目所在地注册成立项目公司,并承诺在项目投产后,至少在狮子山高新区园区内经营10年。 值得一提的是,协议还对项目的建设进度、投资强度和经营指标提出了明确要求。狮子山高新区将负责在2024年6月底前完成项目代建厂房的建设任务,而沐邦高科则需在主厂房竣工验收交付后的3个月内,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并投产。此外,项目自开工后3年内,累计形成的固定资产投资应不少于500万元/亩。 在经营指标方面,协议更是设定了高标准。一期工程投产后的第一个经营年度,项目销售收入需达到不低于15亿元,税收不低于1亿元;第二个经营年度销售收入不低于25亿元,税收不低于1.5亿元;第三个经营年度销售收入不低于40亿元,税收不低于2.5亿元;而自项目投产后的第4个至8个经营年度,年均税收更是需保持在3亿元以上。 光伏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沐邦高科斥巨资投建光伏项目,从战略布局的角度来看,公司显然对新能源市场,特别是光伏领域的前景持有非常乐观的态度。不过,投资总是伴随着风险。首先,这一巨额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就是一大挑战。其次,市场竞争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光伏行业已经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各大企业都在加大投资力度,提升产能和技术水平。沐邦高科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根据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2022年末公司经审计的货币资金余额仅为0.51亿元,2023年第三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也仅为1.68亿元(未经审计)。虽然铜陵狮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已承诺提供部分资金支持及相关补助,但项目的协议投资金额仍远高于公司账面货币资金水平。 目前,沐邦高科尚未具体明确本期项目的融资安排。公司表示,后续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如资金紧张,可能会影响项目的投资金额及投资进度。若需要通过银行融资或其他方式解决资金问题,可能会导致财务费用增加,进而对公司净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沐邦高科在光伏领域的投资并非首次。此前,公司已公告了多个投资额达到数十亿元的光伏项目。其中,与梧州市政府合作投资的10GW高效光伏电池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已基本完成土建工作,正在陆续安装调试生产线和相关辅助设备。而与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政府签订的10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投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则已终止。此外,公司还曾与江西省安义县人民政府签订8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项目的投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但也已终止。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