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2

  • 从‘制造’到‘智造’次时代LFP烧结窑炉的智能化跃迁【亚洲电池材料合作沙龙】

    在由SMM组织的 CLNB2025亚洲电池材料合作沙龙·韩国站-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路线专题 上,江苏博涛智能热工股份有限公司, CTO兼代表 崔容洵围绕“从‘制造’到‘智造’次时代LFP烧结窑炉的智能化跃迁”的话题展开分享。 公司概况 博涛: 成立于2010年,专注于焙烧、混合输送、干燥、镀膜等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各类工业窑炉、输送自动线、混合输送设备和干燥处理设备,并提供从混料到包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EPC)。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电子元器件、电子陶瓷、化工、医疗、食品、半导体等多个领域。 主要产品: 各类工业窑炉;全自动外轨循环线;粉料处理设备;混料到包装一站式解决方案(EPC); 应用领域: 新能源电池;电子元器件;电子陶瓷;半导体等; 生产基地: 国内:江苏-苏州;四川-成都;欧洲:匈牙利-布达佩斯;亚洲:韩国-京畿道。 核心工艺/设备 核心工艺剖析 一烧 VS 二烧工艺对比 大颗粒与小颗粒—烧结特性与性能差异 核心设备剖析 烧结设备介绍RHK和RK差异 RHK: 辊道炉是连续式高温烧成用设备。 物料的输送方式为辊轴传动。 根据加热的温度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加热元件。 根据物料特性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炉内耐火材料。 可兼容性强,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的物料以及工艺磁性异物可控性强。 可进行多温区不同气氛、不同压力的分区控制。 RK: 回转炉是一种连续式生产用的高温烧结用设备。 物料的烧成方式是直接将物料放置于炉芯管内,通过炉芯管的旋转,将物料进行煅烧,同时进行输送的设备。 物料的不断翻动使其所有表面都能充分暴露在热气氛或炉壁辐射热中,大大增加了热接触面积,加快了热传递速率,从而提高了整体热效率。 对于需要发生化学反应的工艺(如焙烧、还原、氧化、分解),物料的持续混合确保了反应物之间、反应物与气氛之间的充分接触,使反应进行得更彻底、更均匀。 数字化管理 数字化管理 核心关键点 7大核心关键点如下: 质量主数据: 实时同步LIMS质量标准库,实现多工厂质量数据统一,减少维护工作量; 检验计划: 含取样计划和检验项目计划,生产开始后自动提醒监测点工序进行取样。 取样送检: 工序取样报产出给ERP,检测样品送到实验室后,通过LIMS->ERP->IMES接口记录样品交接记录和样品消耗去向,解决样品管控难的问题。 质量追溯: 按原料、半成品、成品批次正反向追溯生产过程中人、机、料、法、环、测的实际数据和理论数据,异常数据自动提醒。 SPC分析: 可配置过程质量SPC分析参数,可人工调整预警限值和显示内容,可跨车间、跨产线进行过程统计分析。 不合格品管理: 不合格品产生自动汇总到不合格品台账,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对接企业审批系统,审批完成后自动回传审批结论到IMES。 质量控制: IMES提报质量控制活动,与企业审批系统打通统一规范业务流程。 LFP烧结窑炉的智能化跃迁本质 窑炉系统架构智能化层级构建 核心引擎:数字孪生与AI模型 数字孪生: 在虚拟空间中1:1构建窑炉的数字化模型,实时映射物理窑炉的运行状态,用于模拟仿真和工艺预验证。 AI模型: 基于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用于工艺参数推荐、质量预测和故障预警。 智能化窑炉系统-核心功能 收集数据: 收集海量历史运行数据 (如温度、压力、能耗、气体消耗等) 与产品质量数据 (如容量、循环、粒径、压实和倍率等)。 AI分析: 建立工艺参数与性能指标的关联模型,找到最优配方。 预测性维护: 分析设备运行状态,提前预警风机、加热元件的故障,极大减少意外停机。 展望总结 智能化窑炉系统-核心功能 》点击查看 CLNB 2025 亚洲电池材料合作沙龙——韩国站 专题报道

  • 大咖分享:磷酸铁及铁锂固相法制造设备大型化【亚洲电池材料合作沙龙】

    在由SMM组织的 CLNB2025亚洲电池材料合作沙龙·韩国站 上,东莞市星辰锂能咨询有限公司 CEO 刘汉郧围绕“磷酸铁及铁锂固相法制造设备大型化”的话题展开分享。 一、磷酸铁锂现状规模说明 磷酸铁锂趋势回暖, 根据媒体数据统计,2022 年投资新建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超过 40 个,总计规划新增产能超过 525 万吨。现有的规划产能存在一定的过剩风险,市场可能出现高端产能不足、中低端产能过剩的情况,对于行业格局会有较大影响,或将再次迎来行业洗牌。拥有工艺技术优势、成本控制优势、技术迭代优势及与头部电池企业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企业才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磷酸铁锂主流生产工艺 主要有两种: 磷酸铁固相法 (以BYD、湖北WR、湖南裕能、贝特瑞、北大先行等为代表)、 Fe(NO 3 ) 3 液相法 (德方纳米),随着工艺及设备应用成熟,磷酸铁锂技术迭代趋于平稳,且市场需求规模接近大型化工行业体量,将兼具精细及大宗化工产品属性。 磷酸铁锂主要构成成本 为原料(锂源、磷源、铁源)、能耗成本,故钛白粉及磷化工龙头企业凭借磷、铁源一体化优势亦展开布局,拟进军磷酸铁锂行业。伴随产生的工业废水亟待治理。 二、主要工艺路线简要对比 根据主流LFP企业情况: Fe(NO 3 ) 3 液相法: 物料在溶剂中均匀混合,产品一致性高,且缓解前驱体供应瓶颈,但生产管控难度较大:烧结生产氮氧化物; 草酸亚铁固相法: 工艺简单,循环及低温性能相对较好,但生产安全风险较高,烧结生产氨气,影响环境; 磷酸铁固相法: 产品克容量较高,但相比液相法物料混合不均匀,一致性相对较差,且较为依赖磷酸铁产能。 三、磷酸铁固相法工艺流程图 四、FePO₄主要工艺设备(大型化&自动化) 磷酸铁锂设备逐渐向大型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2020年前:亚铁澄清罐20-30方;大型化之后——亚铁澄清罐130方 2020年前:反应釜(氧化/打浆/老化)1.5m³;大型化之后——反应釜最大100方,最大压滤机800平。 2020年前:回转炉年产能0.8万吨/a;大型化之后——回转炉年产能3.5万吨/a; 闪蒸/回转炉单线产能超大型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具有吨产品能耗低、投资省、占地面积少、省人工等强大优势!当前单线产能实现3-5万吨/年,华普金马热能已在行业龙头裕能(云南、贵州)投运10条,建设中6条。 磷酸铁锂固相法工艺流程图 五、磷酸铁锂主要工艺设备(大型化& 自动化) 5.2 喷雾干燥系统 2020年前:喷雾干燥系统:GEA喷雾干燥机:1.1t/h(黄料年产能:8700t/a);大型化之后年产2.5万吨。 5.3 烧成系统(6列 单层气氛辊道炉) 2020年前: 烧成系统:41m4列辊道炉:年产1500t/a(装钵7KG/钵);大型化之后, 100米6列双层年产达到万吨。 国内最先量产的6列2层LFP辊道炉,最大长度90米,在同等产量下,大型化后耗电量降低30%,气密性更好,高度自动化监测,运行更稳定。 5.4 气流粉碎&筛分除铁&包装系统 2020年前: 粉碎系统:气流磨0.5t/h(年产能3960t/h);大型化之后,2.3-2.5T/h,年产2万吨。 5.4 气流粉碎&筛分除铁&包装系统 2020年以前设备:小型设备8-10m³;大型化之后,市场主流规格为20立方,30立方。 对于大规格拼混设备,主轴长度较长,为了方便加工,部分厂家会选用,分段式主轴,在筒体内部主轴上会需要采用螺丝紧固件,加大了异物引入风险同时一旦螺丝脱落会在桶内与搅拌部件卡壳造成涂层及搅拌部件的损坏。上海申银采用一体式通轴设计,桶内无任何螺丝紧固件,确保设备长时间安全生产。 此外,刘总还分享了包括制氮站(供铁锂窑炉)、纯水机组(制备纯水)、制冷机组&空压站(供给冷冻水、压缩空气)、除湿机组(成品包装控制环境温湿度)等在内的配套公辅设备; 七、超滤-反渗透双膜法大型设备 主要原辅料 1、磷酸铁固相法原料单耗:其中LF占比最大原料为硫酸亚铁。 2、100万吨/a产能对应各原料年需求: 七、主要原辅料之硫酸亚铁(钛白副产物) 磷酸铁锂的性能99%由磷酸铁决定,磷酸铁产品和磷酸铁锂企业的对接一般在半年左右,对接指标都是磷酸铁企业定的,所以磷酸铁锂电池赛道,磷酸铁具有议价权。 由于磷源成本占到磷酸铁生产成本的53%以上,长期来看,一体化磷化工龙头企业相较于钛白粉企业和锂电材料玩家,具备资源自给与技术优势,有望在磷酸铁行业竞争中走得更远。 1、据统计,2022年国内钛白粉综合有效产能达到 386 万吨,其中硫酸法346万吨,硫酸法前两大龙头企业分别为龙蟒佰利、中核钛白,产能分别达到65万吨和33万吨; 2、基本满足现在市场建设需求。 八、未来展望 未来展望: 产业布局层面, 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头部电池企业都在积极加码磷酸铁锂电池产能建设,磷酸铁锂市场需求大幅提升。 通讯储能领域, 未来将提供155 GWh的磷酸铁锂电池需求空间,对应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 亿元。 电动船舶领域, 带来的锂电池需求将进入快速增长期,预计2025年电动船舶对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量将超过6 0GWh 。 储能电站: 我国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8.4万亿度,风光占1万亿度。按10%储能计,年需1000亿度电储能,即100Twh电池需求。 》点击查看 CLNB 2025 亚洲电池材料合作沙龙——韩国站 专题报道

  • 专家分享:超高镍高功率正极材料设计【亚洲电池材料合作沙龙】

    在由SMM组织的 CLNB2025亚洲电池材料合作沙龙·韩国站-三元电池技术路线专题 上,宜宾锂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院院长 张彬围绕“超高镍高功率正极材料设计”的话题展开分享。 高功率应用场景 高功率应用场景——eVTOL 高功率应用场景——具身机器人 高功率应用场景——电动工具 共同点:性能要求 高功率场景共同点 高能量密度: 追求>250 Wh/kg,向400 Wh/kg迈进; 高功率密度: 高放电倍率(4-8C或更高); 安全性: 通过严苛安全测试,防止热失控; 快速充电能力: 支持快充(如1小时内充至80%) 共同点:增长速度快 整个行业都处于刚起步阶段,具备持续的高增长速度 共同点:高附加值 整机价格高,电池系统价值占比相对较低,对价格不敏感,为高镍三元材料的应用提供了较大可能性。 超高镍材料设计 高功率材料难点 难点一:压实密度高≥3.6~3.7g/cm 3 ; 难点二:首次放电容量≥230mAh/g; 难点三:高倍率循环性能≥5C-8C; 难点四:安全性能过充、短路。 形貌设计——提高压实密度 理论模拟与测试结果高度一致,在最佳级配下,材料压实密度最高。 容量设计——提高能量密度 安全设计——提高过充和短路安全 》点击查看 CLNB 2025 亚洲电池材料合作沙龙——韩国站 专题报道

  • 60亿!宁德时代海外工厂将采购15.75万吨磷酸铁锂

    来自龙蟠科技(603906)的消息显示,9月15日,龙蟠科技旗下孙公司亚太锂源与全球动力电池领军企业宁德时代(300750)成功签署《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购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约定,自2026年第二季度至2031年间,锂源亚太及其独资或合资公司将向宁德时代海外工厂共计供应15.75万吨高性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龙蟠科技表示,此次合作是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公司锂电材料产品品质与技术实力获得全球头部客户充分认可。通过绑定宁德时代海外基地的长期需求,龙蟠科技不仅为未来锂源亚太五年产能消化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也大幅提升在海外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近年来,龙蟠科技持续深化全球化布局,先后建设印尼生产基地、推进港股上市,此次与宁德时代的合作进一步加速了公司“出海”步伐。 此外,8月21日,龙蟠科技发布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含本数),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拟用于11万吨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项目、8.5万吨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11万吨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项目经营主体为龙蟠科技控股孙公司山东锂源,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拟对控股子公司常州锂源进行增资扩股,再由常州锂源向其全资子公司山东锂源进行增资扩股或借款。项目实施地点是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建设内容为新建年产11万吨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生产线。 8.5万吨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项目经营主体为龙蟠科技控股孙公司湖北锂源,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拟对控股子公司常州锂源进行增资扩股,再由常州锂源向其全资子公司湖北锂源进行增资扩股或借款。项目实施地点是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建设内容为新建年产8.5万吨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生产线。 龙蟠科技分析称,近年来以宁德时代、比亚迪、楚能新能源为代表的电池厂商不断新增产能布局。由于下游头部电池企业在供应商遴选过程中,着重考虑供应商的技术能力和有效产能。因此,对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企业来说,除保持技术优势外,先行扩建高性能产品产能是获取电池厂商新增产能对应订单的必要条件。 业绩方面,上半年,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导致龙蟠科技净利润仍然亏损。但公司通过积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使得磷酸铁锂工厂的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在手订单充裕,主要产品销量稳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36.2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15.34万元,亏损程度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其中,上半年,公司实现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量78,092.76吨,销量78,312.06吨,营收实现23.14亿元。

  • 高压密磷酸铁锂技术研发进程“提速”

    下游市场对高压密磷酸铁锂的需求快速增长,众厂商的布局力度也在不断加大。9月初,德方纳米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该公司第四代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持续获得客户认可,出货量及占比不断提高,在目前的产品结构中占比已达20%-30%。 值得注意的是,德方纳米还透露,该公司已成功开发出第五代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动力与储能领域均可适用,目前已进入中试量产阶段。 今年7月,富临精工公告称,该公司与川发龙蟒共同签署协议并设立合资公司,拟投资新建10万吨/年高压密磷酸铁锂项目。今年5月,万润新能与宁德时代签署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迭代,目标适配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储能大电芯等高端需求。 高压密磷酸铁锂是新的技术趋势,通过提高材料的压实密度,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新的需求。目前市场上该材料供应偏紧,并享有不小的市场议价。 磷酸铁锂迭代路径 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用户对长续航、高快充的需求日益增长,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的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快充电池产品,成为各电池厂商积极布局的重点;同时,储能电池超着300+Ah大容量产品方向不断演进。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也因此朝着高压实密度的方向快速迭代。 从技术迭代路径来看,根据粉体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可分为五代。第一代压实密度为2.1-2.3g/cm³,目前已经基本淘汰;第二代压实密度为2.4-2.5g/cm³,第三代为2.5-2.6g/cm³,这两种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第四代为2.6-2.7g/cm³;第五代则为2.7g/cm³以上。 业内通常将压实密度达2.6g/cm³及以上的磷酸铁锂,定义为高压密产品,即第四代及以上磷酸铁锂材料。“高压密磷酸铁锂能够在相同体积下增加活性物质含量,从而提高电芯的能量密度,提升电池续航能力和快充性能,同时降低综合成本。”业内人士表示。 高压密磷酸铁锂存在较高技术门槛,其生产需在传统工艺基础上新增二次烧结,对前驱体磷酸铁的制备、材料大小颗粒的配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目前以磷酸铁法二烧或草酸亚铁法生产高压密铁锂为主。 从市场供应来看,目前行业内仅有少数企业能够形成有效供给,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国金证券研报显示,2024年业内可供高压密磷酸铁锂的企业主要是富临精工,2025年湖南裕能等企业或将扩大供应,预计2025年行业需求和供给分别为73万吨和78万吨。 据市场数据,压实密度在2.65g/cm³的磷酸铁锂材料,每吨可获得1000元~2000元的产品溢价。 众厂商争相布局 截至目前,富临精工、德方纳米、湖南裕能、龙蟠科技、万润新能、安达科技等众多磷酸铁锂制造商,都已布局高压密磷酸铁锂产品,但在技术能力和产能供给方面有较大差异。 从技术发展进度来看,目前大多数企业处于第四代产品期。湖南裕能表示,该公司YN-13系列属于第四代磷酸铁锂产品,具备超高压实、高容量、满足快充等优势,能够大幅度提升电芯的能量密度,从而更好地满足高端动力和高端储能应用需求,YN-13系列产品已通过重要客户认证,并实现批量供货。 今年3月,龙蟠科技推出其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压实密度大于2.6g/cm³,采用特殊的烧结工艺,可有效降低成本。龙蟠科技表示,2025年该公司将提高高压密产品比例,并将其视为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据了解,目前万润新能已掌握压实密度达2.6g/cm³的第四代产品技术,实验室阶段更高代际产品正在研发。安达科技表示,其第四代磷酸铁锂产品研发正在稳步推进,粉末压实密度达到2.60~2.65g/cm³。 据富临精工透露,其子公司江西升华现有高压密磷酸铁锂年产能30万吨。2024年富临精工锂电正极材料业务营业收入为48.29亿元,同比上升71.99%,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占比100%;2024年,其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能为14.42万吨,产量12.82万吨,产能利用率高达88.9%。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富临精工与宁德时代签署协议,宁德时代将向江西升华支付5亿元预付款,用于富临精工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能建设,并在2025年至2029年期间,每年采购不低于江西升华承诺产能的80%产品。 在新产品方面,据悉德方纳米开发出的第五代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粉体压实密度达2.70~2.75g/cm³,极片压实密度可达2.75g/cm³以上。湖南裕能表示,该公司第五代磷酸铁锂产品正在积极研发中,进展顺利,该款产品可进一步提高产品压实密度等性能。 在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头部企业的带动下,高能量密度、快充等是磷酸铁锂电池的长期技术趋势。不难想象,未来高压密产品在磷酸铁锂市场中的占比将会持续提升,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掌握核心生产工艺,且有能力大规模量产的企业将占据主动地位。

  • 河北邯郸年产2000吨磷酸铁锂项目迎新进展

    近日,河北临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发布“北珂新能源(河北)有限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拟批复决定公示”。 公示信息显示,该项目落地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崇文大街邺都工业园区高新科技产业园,由北珂新能源(河北)有限公司建设。 该项目将租赁厂房建设,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主要建设1条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购置裁切机、除杂机、剥离机、振筛机等设备。项目建成后,年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2000吨。 公开资料显示,北珂新能源(河北)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9月,坐落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高新科技产业园,注册资本1000万元,致力于新能源材料升级再造关键技术开发、工程化设备开发、相关生产线建设与运营,实现电池关键材料的短流程、低成本、无污染的就地及异地升级再造,保障新能源汽车和电化学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北珂新能源已有北京怀柔、河北临漳两个基地,未来将在珠三角、长三角、中部地区进行业务拓展。

  • 坐标贵州贵阳!一年产3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公示

    近日,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经开区发布了开阳“磷一硫一钛一铜一铁一锂一氟”耦合循环一体化项目(年产3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一期)环境影响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信息。 据悉,项目建设单位为贵州磷化中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地点位于贵州省开阳县工业园区,项目为新建年产3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一期工程,占地129,607.31平方米,年产15万吨磷酸铁锂,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磷酸铁锂生产装置、生产车间、库房及公用配套设施。 资料显示,贵州磷化中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由省属国企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市公司中核钛白(002145)合资成立,经营范围涵盖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电子专用材料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等。 今年上半年,中核钛白实现营业收入37.7亿元,同比增长19.66%;毛利率为13.21%,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9亿元,同比下降14.83%。 中核钛白营业收入主要来自钛白粉、硫酸亚铁、磷矿石、黄磷、磷酸铁等产品销售及物流运输服务,其中钛白粉为核心收入来源,主营产品金红石型钛白粉销售收入占上半年总销售收入的80.17%。随着在建项目落地,中核钛白产能规模扩大,其中钛白粉现有产能近55万吨/年,磷矿石50万吨/年,黄磷12万吨/年,磷酸铁10万吨/年。

  • 7.2GWh!SK On北美签订磷酸铁锂储能电池订单

    9月4日,韩国SK On公司宣布,已与美国Flatiron Energy Development(简称:Flatiron)签署协议,将在2026年至2030年期间供应至多7.2GWh的储能系统电池,供应为磷酸铁锂(LFP)电池,预计总合同额将高达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2.6亿元)。 SK On表示,根据该协议,公司将从2026年下半年开始向Flatiron Energy Development提供采用1GWh磷酸铁锂(LFP)电池的集装箱化ESS装置。 与此同时,SK On还获得了Flatiron在美国推进的6.2GWh储能项目的“优先要约权”。 SK On计划在美国佐治亚州工厂将部分电动汽车电池生产线转换为储能系统生产线,之后开始量产用于储能系统的磷酸铁锂电池,预计明年下半年开始交付。 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5年1-7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 590.7GWh,同比增长35.3%。 其中,1-7月,SK On装车量24.6GWh,同比增长17.4%,市场份额微降至4.2%,排名第五位。

  • 天合/中天/平高入围中海油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物资采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1日,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海油发展-清洁能源公司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物资采购专有协议中标候选人公示。排名前三的中标候选人分别为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平高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另外,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利业新能源有限公司、山东电工时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7家企业未入围。 本项目采购货物主要用于中海油清洁能源公司各储能电站项目,主要分布在天津、广东、山东、河北、江苏等地区,电芯规格要求≥280Ah。 通过对现有及未来市场趋势的深入分析,清洁能源公司为各业主单位提供电化学储能技术服务。 协议有效期:协议自买卖双方签字并盖章之日起生效,执行期限为3年。在协议执行阶段采用“1+1+1”的方式,即协议执行期满1年,买卖双方对协议条款及协议价格均无异议,继续沿用1年;若无法达成一致,则协议自动终止。第3年同第2年的操作方式。协议期满后,如有未执行完毕的订单,该订单应履行完毕。

  • 日本现在正迫切需要LFP电池!

    各位中国的LFP电池制造商 我司将于9月25日在东京举办电池峰会! 【中文版】 9月25日(星期四)第12届 Battery Summit in TOKYO 电池峰会将于2025年9月迎来第12届。本次峰会将与作为中国第一大金属信息提供商的SMM(上海有色网)联合举办,涵盖比以往更广泛的主题!第12届电池峰会将不仅聚焦于锂离子电池,还将涵盖铅酸电池、钠电池等多种电池技术及需求领域,从制造、最新技术、应用到回收,全面展望电池产业的全貌。此外,本次峰会还将特别关注能源存储系统(ESS)和电网用电池。 如各位所知,在固定型电池领域,中国LFP电池的市场份额占据绝对优势,且未来将继续增长。 请参考以下内容! 日本电池市场在可再生能源扩张与电力需求增长下迎来快速增长 这意味着各位将迎来巨大的商机!欢迎前来日本参加推广活动!我们正在积极招募赞助商! 我们期待您的到来!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 info@iruniverse.co.jp 咨询。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