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98个
SMM12月16日讯: 截至12月16日周五,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环比周一减少1.37万吨至9.43万吨,较上周五减少1.05万吨。相比周一库存变化,全国各地库存降多增少,除浙江地区外,其余主流地区如上海、广东、江苏都表现去库,江西、成都、天津库存不变。总库存较去年同期的8.58万吨增加0.85万吨。 具体来看,上海地区库存较周一减少1.05万吨至6.34万吨,本周进口比价持续走差,随着疫情放开,部分港口逐渐增阳负担加重,进口铜流入较少,至周内上海库存未得到进口铜补充;此外,周内沪粤价差存在可交易空间,上海地区部分电解铜转运广东地区令库存进一步下降。广东地区库存下降0.36万吨至0.60万吨,除同样面临进口减少外,周边冶炼厂检修发货量减少,广东日度库存十连降,周内库存持续走低。天津地区库存下降仍因北方冶炼厂更青睐于往华东地区发货。 展望后市,据SMM了解下周进口货源情况与上周相差无几,但需关注步入12月下旬,下游年末补货需求增加,且后续若没有货源陆续补充,预计下周库存仍呈现小幅去库。 》点击申请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中金发布研究报告称,光伏电镀铜兼顾降本和提效,可用于HJT/TOPCon/BC等路线,该行预计在N型时代有望成为金属化的主流路线之一。电镀铜目前正处于0到1阶段,该行估计2023年有望进入中试密集期,2024年有望进入小批量量产期,2025年后有望进入渗透率上升期,建议投资者把握电镀铜设备股机会。 中金主要观点如下: 产业背景:解决稀有金属“银”高耗量瓶颈,电镀铜技术恰逢其时。 N型时代银浆成本高昂成为产业核心瓶颈,据该行测算,到2022年底,TOPCon/HJT银浆成本约为0.08/0.16元/W,占电池非硅成本达38%/54%。随着光伏终端装机需求的持续增长,稀有金属“银”的高耗量或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电镀铜工艺可以彻底解决光伏对这一稀有金属的依赖,发展该技术具有战略意义。此外,电镀铜在提效和组件成本节约上也有显著优势。 技术路径:种子层制备+图形化+电镀及后处理三大环节,技术路径尚未统一。 1)种子层制备:改善栅线与TCO膜之间的附着特性和电性能,目前主流方法为PVD制备。2)图形化:在掩膜上形成栅线图形,便于后道工序实现铜栅线的选择性电镀,包括掩膜、曝光、显影等工序,每个环节均存在较多技术路径。3)电镀及后处理:在掩膜开槽部分完成铜电镀,然后去除掩膜和种子层。目前电镀环节的产能和良率提升是电镀铜整体工艺的关键难点。 成本测算:不仅在于金属化环节的降本,提效和组件端优势也应重视。 电镀铜技术可大幅节约浆料用量,瓶颈在于掩膜、药水、设备成熟度,该行估计,电镀铜初步量产后,良率95%的背景下,电镀铜环节的总成本为0.13元/W左右(含人工水电)。应当重视的是,该行认为除金属化环节的降本,电镀铜增效潜力有望带来组件销售溢价(效率提升)和组件端成本(焊带等)节约。 市场空间:电镀铜技术蓄势待发,设备空间放开有望。 该行估计当前的设备价值量单GW大约在1.5~2亿元。该行预计未来导入量产后可以降低到1亿元/GW(2026年)。分设备来看:该行估计当前曝光机PVD约为5000万元/GW左右,曝光机大约在3000~5000万元/GW,电镀机大概在6000万元/GW,此外还有其他设备如显影机、刻蚀机等等。该行预测电镀铜设备2023~2026年市场空间分别为6/15/54/127亿元,CAGR为178%。 风险提示: 新技术验证、设备价格过高、环保相关政策风险。
SMM12月12日讯: 截至12月12日周一,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环比上周五增加0.31万吨至10.79万吨,总库存较去年同期的9.48万吨高1.31万吨。周末全国各主要地区的库存增减各半。具体来看:上海地区库存增加0.57万吨至7.39万吨,广东地区库存减少0.19万吨至0.96万吨,江苏地区库存减少0.1万吨至2.10万吨,浙江地区增加0.09万吨至0.18万吨。 》点击申请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周末上海地区库存增加的原因是,国产和进口铜都有到货但消费一般。广东地区库存减少的原因是,周边3家冶炼厂仍在检修中令到货量持续在低位,料该情况仍要持续到下周才有好转。近期浙江库存持续上升主因冶炼厂发货交仓。 展望本周,我们维持上周五的观点,即据我们了解本周进口到货量或与上周持平,但国产到货量预计会较本周增加,因临近换月冶炼厂发货量会有所增加,整体供应量会比上周略有增加。消费方面,各地疫情管控放开,部分工厂有补货冲量的动作,但我们预计该情况不会持续太久,而且持续走高的铜价也抑制了消费的复苏。因此,预计本周将呈现供需弱复苏的局面,周度库存可能会小幅增加。
SMM12月9讯: 截至12月9日周五,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环比周一减少0.26万吨至10.48万吨,较上周五下降0.79万吨。相比周一库存的变化,全国各地区的库存降多增少,广东、江苏、西南和天津地区库存下降,上海和浙江库存小幅走高。总库存较去年同期的9.01万吨多1.47万吨,其中上海较上年同期高0.02万吨,广东地区较去年同期高0.24万吨,江苏地区高1.35万吨。 》点击申请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具体来看,上海地区库存较周一增加0.38万吨至6.82万吨,本周进口铜到货增加,这是令上海地区库存上升的主要原因。广东地区库存下降0.44万吨至1.15万吨,周边3家冶炼厂进入检修周期发货量减少,是令库存走低的原因之一,此外,直发货减少下游从仓库补货量增加,这从本周日均出库量持续增加也能反映出来。天津库存下降因东北冶炼厂增加发往华东的量导致。 展望后市,据我们了解下周进口到货量或与本周持平,但国产到货量预计会较本周增加,因临近换月冶炼厂发货量会有所增加,整体供应量会比本周略有增加。消费方面,各地疫情管控放开,部分工厂有补货冲量的动作,但我们预计该情况不会持续太久,而且持续走高的铜价也抑制了消费的复苏。因此,预计下周将呈现供需弱复苏的局面,周度库存可能会小幅增加。
SMM12月5日讯: 截至12月5日周一,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环比上周五减少0.53万吨至10.74万吨,总库存较去年同期的9.12万吨高1.62万吨。周末全国主要地区的库存仅江苏出现小幅增加,其他地区均减少。具体来看:上海地区库存减少0.58万吨至6.44万吨,广东地区库存减少0.04万吨至1.59万吨,江苏地区库存增加0.09万吨至2.28万吨。 》点击申请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周末上海地区库存减少的原因是,进口铜清关量仍不多且部分国产铜在出口。广东地区库存减少的原因是,周边冶炼厂开始检修到货略有减少,且换月后下游消费开始好转,这从近期广东日均出库量走高也能反映出来。 展望本周,我们维持上周五的观点,即据我们了解到本周进口到货会较上周增加,但国产到货量预计仍不会有太大增量,整体供应量会比上周略有增加。消费方面,各地疫情管控力度减弱,预计消费会有弱复苏。因此,预计下周将呈现供需双强的局面,周度库存可能会小幅下降。
SMM12月2讯: 截至12月2日周五,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环比周一减少0.13万吨至11.27万吨,较上周五下降0.07万吨。相比周一库存的变化,全国各地区的库存涨跌各半,华东和天津地区库存下降,华南和西南库存小幅走高。总库存较去年同期的8.27万吨多3万吨,其中上海较上年同期高0.91万吨,广东地区较去年同期高1.04万吨,江苏地区高0.95万吨。 》点击申请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具体来看,上海地区库存较周一减少0.17万吨至7.02万吨,江苏地区库存下降0.04万吨至2.19万吨;本周进口铜到货有限且国产铜到货也不多,再加上跨月后下游补货略有增加,这是令华东地区库存下降的主要原因。广东地区库存增加0.08万吨至1.63万吨,周边冶炼厂恢复正常生产发货量增加,是令库存走高的原因;让广东整体消费仍较弱,这从日均出库量仍维持在低位便能看出。 展望后市,据我们了解下周进口到货会较本周增加,但国产到货量预计仍不会有太大增量,整体供应量会比本周增加。消费方面,各地疫情管控力度减弱,预计消费会有弱复苏。因此,预计下周将呈现供需双强的局面,周度库存可能会小幅下降。
SMM11月28日讯: 截至11月28日周一,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环比上周五增加0.06万吨至11.40万吨,总库存较去年同期的8.94万吨高2.46万吨,近期库存冲高回落关注后市会否重新累库。周末全国主要地区的库存仅广东出现上升,其他地区均减少。具体来看:上海地区库存减少0.52万吨至7.19万吨,广东地区库存增加0.6万吨至1.55万吨,江苏地区库存减少0.01万吨至2.23万吨,天津地区库存减少0.01万吨至0.27万吨。 》点击申请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周末华东地区库存减少的原因是,周末进口铜清关量并不多,部分库存被转移至华南市场,此外,各地疫情散发冶炼厂发货效率略有降低。广东地区库存增加的原因是,国产到货略有增加且消费不佳,北方冶炼厂发货量增加,异地调货也陆续到货,另外因升水过高且临近月末,部分下游企业有停产的动作,这从近期广东日均出库量持续下降也能反映出来。 展望本周,我们维持上周五的观点,即临近月末冶炼厂有清库压力料发货量会增加,但进口铜的量预计增加不明显。而下游月末会减量再加上疫情散发也会对消费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我们预计本周将呈现供应增加消费减弱的状态,库存可能会小幅增加。
SMM11月25讯: 截至11月25日周五,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环比周一减少0.83万吨至11.34万吨,较上周五下降1.46万吨。相比周一库存的变化,全国各地区的库存仅广东略有增加其他地区均是减少的。总库存较去年同期的9.04万吨多2.30万吨,其中上海较上年同期高1.43万吨,广东地区较去年同期低0.16万吨,江苏地区高1.1万吨。 》点击申请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具体来看,上海地区库存较周一减少0.68万吨至7.71万吨,江苏地区库存下降0.22万吨至2.24万吨;本周铜价持续下降下游补货增加,是令华东地区库存下降的主要原因。广东地区库存增加0.21万吨至0.95万吨,广东库存偏低导致升水维持在高位,下游部分铜材企业开工率下降,这从近期广东日均出库量下降也能反映出来。另外,沪粤价差较大刺激华东货源南下广东,这也是令库存走高的原因之一。 展望后市,临近月末冶炼厂有清库压力料发货量会增加,但进口铜的量预计增加不明显。但下游月末会减量再加上疫情散发也会对消费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我们预计下周将呈现供应增加消费减弱的状态,库存可能会小幅增加。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