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768个
6月30日,华能新疆公司南疆分公司精河产业园区低碳转型100万千瓦光伏项目施工和设备打捆采购工程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 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规划光伏容量 1000MW,直流侧装机容量为1200.01518MWp,为草光互补项目。 从结果看,两个标段的第一中标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北水利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均为中国电建集团下属公司。 计划工期:本工程计划竣工日期为2025 年 12月 31 日。 根据招标文件,招标范围包含内容为: 光伏区、220kV 汇集站及 100MW/200MWh储能站的土建、安装及调试工程,及相关的集电线路工程、调试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环保工程、交通工程、防洪工程、其他工程 工程检测试验费(除甲方委托第三方工程检测范围以外,且属于影响本工程质量的其他检测均由投标人负责)、专项安全文明施工增加费、物资管理等其他费用。 本项目范围内的所有设备、材料,属于华能集团公司框架协议采购范围内的,均须执行华能集团框架采购结果,签订三方技术协议,招标人与供货单位签订供货合同。集团公司框采目录外(包括框采目录内无法匹配的设备)的所有设备和材料均由投标人自行采购;框采外的设备按照可研设计方案及国网新疆公司接入系统批复执行,必须满足国网新疆公司接入相关要求,如乙供设备、材料清单内缺少项目但又属于本项目并网所必需的设备和材料,均由投标人采购。
6月25日,总投资14.8亿元的浙江一禾电力有限公司年产1GW太阳能光伏非标组件及光储充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在浙江金华武义县泉深线西侧地块正式奠基开工。 据了解,项目总规划建筑面积达20.5万平方米。项目一期引进德国进口激光切片机、全自动串焊机、层压机等国际尖端设备,依托全自动化生产工艺与数字化MES/APS智能排程系统,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GW太阳能智能光伏组件产能,预计年产值超15亿元。 承建单位金华渝盛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透露,项目一期预计12个月完工,同时将同步建设国家级研发测试中心,打造集研发创新、高端制造、系统集成、展示体验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高地。 资料显示,浙江一禾电力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1月,注册资本5,000万,法人代表徐朝晖,经营范围涵盖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与销售、电池制造与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根据股权穿透,其为江西仁江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公司。
近日,凯盛新能(SH:600876)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凯盛(自贡)新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2000t/d光伏组件超薄封装材料项目,预计项目总投资约为13.99亿元。同时,公司及自贡新能源另一股东自贡市金马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将以货币方式对自贡新能源同比例增资5亿元,专项用于投资项目建设。 据凯盛新能测算,项目投产后,预期年均销售收入175,308万元,年均税后利润8,568万元,项目投资回收期为8.63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 凯盛新能表示,本次投资建设的2000t/d光伏组件超薄封装材料项目,在工艺技术、生产线规模和产品种类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符合本公司长远发展战略,有助于加快“低成本、大吨位、多规格”的经营策略落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制造成本,进一步巩固与提升本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市场竞争力。
近日,在 REC Silicon 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股东们批准就两大关键事项展开深入调查:一是位于摩西湖的生产基地停产关闭事件;二是大股东韩国 Hanwha Solutions 集团终止供应协议的行为。 该供应协议原本是与太阳能制造商 Hanwha Qcells 签订的,而 Hanwha Qcells 目前正在美国佐治亚州建设垂直一体化制造基地。作为 Qcells 的控股方,Hanwha 同时也是 REC 的最大股东。协议的终止源于 REC 称其多晶硅未通过质量检测,且 Qcells 方面表示 “无法” 等待进一步工艺改进。然而,这一说法引发了诸多质疑。早在 2024 年 9 月,PV Tech Premium 就曾报道称,REC 的产品质量被其 “客户”(推测为 Hanwha)认定为 “可接受”。多晶硅市场专家 Johannes Bernreuter 和一位美国市场专家也均表示,对后续突然出现的 “质量问题” 说法感到意外。 与此同时,REC Silicon 在股东大会后也进行了一系列人事变动,任命了数名与 Hanwha Solutions 无关联的新董事。公司董事会完成改组,新任成员包括挪威商人 Jens Ulltveit-Moe,新任主席 John Adams,Jane Power,Mike Kerschen 以及律师 Karina Fossmark。其中,Fossmark 在年度股东大会前获得其他股东委托的 1.11 亿股投票权,这些投票权约占公司总股本的 26%。此次变革是由美国对冲基金 Water Street Capital(持有 REC Silicon 8.26% 股份)与代表少数股东的民间团体共同推动的。 此次调查将围绕多个关键要点展开。首先是供应协议终止条款,明确 Hanwha 终止供应协议的具体条件;其次,核查协议项下多晶硅质量检测机构的身份、所在地及专业资质,以确定检测机构是否具备权威性;再者,查证检测过程的实际结果,以及 Hanwha 与检测机构是否存在商业往来,判断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与公正性;另外,确认 Hanwha 是否对检测过程施加不当影响,保证检测程序的独立性;最后,审查 REC Silicon ASA 是否充分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如实说明协议终止相关情况。 在年度股东大会召开前,Hanwha 曾致函声明,若 REC Silicon 董事会发生变动,其可能终止资金支持。事实上,REC Silicon 管理权力格局从 Hanwha 集团手中转移,是数月来质疑与变动积累的结果。今年 5 月,Water Street Capital 就曾对 Hanwha 提出批评,称 “深感失望”,原因正是 Hanwha 于 2024 年底单方面终止了与 REC Silicon 及其子公司 Qcells 的供应协议,该协议原本旨在支持美国佐治亚州太阳能制造基地的建设,而协议的终止也直接导致了摩西湖生产基地的关闭。 不仅如此,今年 4 月,Hanwha 曾通过子公司 Anchor AS,试图以 8880 万美元(每股 2.20 挪威克朗)的价格收购 REC Silicon 剩余股份,并推动其从奥斯陆证券交易所退市。但包括 Water Street 在内的少数股东批评该报价严重低估了 REC 的资产与知识产权价值,将其视为 “恶意压价”。REC Silicon 的部分少数股东开始公开质疑 Hanwha 在供应协议终止及摩西湖工厂关闭事件中的行为,特别指控 Hanwha 未进行透明的信息披露,并称 2024 年事件发展过程存在 “黑箱操作”,尤其是质量检测的具体时间节点,以及与 Qcells 协议终止的关键细节。 Water Street Capital 在股东大会后发表声明称:“我们感谢数千名投资者与我们共同努力,确保 REC Silicon 董事会将公司价值最大化作为首要任务。公司最大股东 Hanwha Solutions 近期威胁称,若失去董事会控制权,将重新评估对 REC 的运营资金支持,这种行为令人遗憾。我们期待 Hanwha 未来能与全体股东开展建设性合作。Water Street Capital 的目标与所有股东完全一致。我们认为,当 Anchor AS 要求股东投票支持其提出的、严重低估公司价值的每股 2.20 挪威克朗报价时,股东并未获得关于公司及资产价值的完整信息。REC Silicon 新任董事会将全力聚焦于为全体股东创造最大价值。”
据上海有色网了解,为破除“内卷式”竞争,近日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自7月开始集体减产30%,此外部分玻璃企业堵口计划开始增多,预计后续国内光伏玻璃供应量将快速下滑,国内供需失衡的状况将获得改善,预计7月国内玻璃产量将下降至45GW左右。 2024年光伏设备板块短期景气度筑底,主要系产能过剩带来的行业压力。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5年5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92.9GW,同比+388.0%,环比+105.5%。国内1-5月累积新增光伏装机197.85GW,同比+150.0%。国联民生证券机械设备团队认为,当前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已处于历史低位,行业在出清进程中,叠加光伏政策正在从供给端、需求端双向发力,2025年行业有望迎来供需改善。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安彩高科 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安阳、焦作、许昌有三条光伏玻璃生产线,合计产能2700吨/天。 福莱特 光伏玻璃总产能已达到19,400吨/天。此外,公司已具备1.6mm光伏玻璃的量产能力,良率趋于稳定。
近日,埃及总理穆斯塔法·马德布利(Mostafa Madbouly)在苏伊士运河经济区(SCZONE)阿因苏赫纳工业区见证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由中国新霖飞能科旗下Sunrev Solar公司开发的太阳能能源组件综合工业园区项目正式签约。这一总投资2亿美元的重大项目标志着中埃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迈入新阶段,也为埃及实现2030年绿色经济转型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根据协议,项目将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投资9000万美元,建设两座年产能各2吉瓦(GW)的太阳能电池与组件工厂,预计于2026年上半年投产;第二阶段追加1.1亿美元,聚焦硅锭、硅片等核心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形成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闭环。SCZONE主席瓦利德·贾马尔·埃尔丁(Walid Gamal El-Din)透露,项目占地2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太阳能产业基地之一。 项目预计创造超1800个直接就业岗位,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年出口收入有望达3亿美元,成为埃及非石油类出口的新增长极。马德布利总理在签约仪式上强调:"SCZONE凭借战略区位、税收优惠及一站式服务,已成为全球投资者布局可再生能源的首选地。政府将持续通过政策激励,推动新能源技术本土化,助力埃及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 Sunrev Solar的此次投资与埃及《2030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埃及计划到2035年将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42%,而该项目通过技术转移与本地化生产,将显著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加速清洁能源普及。SCZONE主席表示:"中国企业的技术优势与埃及的市场潜力形成互补,这一合作模式为区域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本。" 此次签约是SCZONE年内引进的第三宗超亿美元新能源投资。分析人士指出,项目落地不仅体现了国际资本对埃及营商环境的信任,更凸显苏伊士运河作为"一带一路"枢纽的战略价值。随着阿因苏赫纳工业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未来有望吸引更多绿色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高端制造项目集聚。 索比光伏网 https://news.solarbe.com/202506/30/390858.html
6月27日,吉林省能源局发布2025年3季度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可开放容量表的公告。根据文件,三季度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达1434.541MW。其中,国网吉林电力有限公司辖区可开放容量为1325.13MW;吉林省地方电力有限公司辖区可开放容量109.411MW。此次公布的11个市(州)中仅白城市包含2个红色预警区域,其余地区均为黄色和绿色预警区域,电网建设承载能力良好。对比此前公布一、二季度可开放容量,三季度规有所下降。除通化市和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可开放容量有所涨幅,其余地区容量均呈现下降趋势。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6月28日,凯盛新能发布公告称,为积极应对行业竞争与挑战,提升大吨位先进产能比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制造成本,公司控股子公司自贡新能源拟投资建设2000t/d光伏组件超薄封装材料项目。公司及自贡新能源另一股东自贡市金马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将以货币方式对自贡新能源同比例增资5亿元,专项用于投资项目建设。 据了解,自贡新能源2000t/d光伏组件超薄封装材料项目位于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沿滩工业园区,项目总投资约为139922万元。 项目计划在自贡新能源现有厂区西侧新购土地558亩,建设一条2000t/d超白光伏压延玻璃生产线,配套建设八条光伏组件超薄封装材料生产线,新建压延联合车间、深加工车间、原料系统、碎玻璃系统、110kv变电站等建筑物,总建筑面积185,170.79m2。配套循环水系统、供配电系统、废水处理系统、空气压缩系统、余热发电站、墙面光伏电站等辅助生产设施。 该项目建设工期为12个月。项目投产后,预期年均销售收入175,308万元,年均税后利润8,568万元。项目投资回收期为8.63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 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凯盛新能的控股子公司自贡新能源,该公司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玻璃、深加工玻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凯盛新能表示,本次投资建设的2000t/d光伏组件超薄封装材料项目,在工艺技术、生产线规模和产品种类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符合本公司长远发展战略,有助于加快“低成本、大吨位、多规格”的经营策略落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制造成本,进一步巩固与提升本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市场竞争力。
从光伏到石墨电极,热衷追风口的易成新能(300080.SZ),近十年里有一半的时间扣非净利润都在亏损。 对于易成新能而言,从控股股东处并购注入新资产、剥离萎缩资产已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继2024年剥离一大主业电池片业务平煤隆基后,近期易成新能公告称,拟收购其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所持有的河南平煤神马储能80%股权。 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自公司上市以来30多次的资本运作中,超过1000万元的资产收购和出售达10余次,且多与控股股东平煤神马集团的关联交易为主。 涉及的并购标的公司如平煤隆基、开封炭素等,命运有着戏剧般的相似——高溢价并入易成新能,后业绩变脸,走向下坡路。 财报显示,公司关联交易还在持续攀升,资金流入主要靠筹资活动,常年业绩不佳,显然,易成新能的“风口故事”,市场难再买单。 “站在风口 却难起飞” 在最近一次业绩说明会上,曾有投资者对易成新能真诚发问:“多年来每一次易成新能都有机会站在风口,但每次都飞不起来。碳化硅剥离后,碳化硅起飞,从前金刚线、负极材料、光伏电池片、固态电池都提前布局,但却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投资者发问不无道理,易成新能曾手握电池片和石墨电极两大“王炸”业务,但时隔7年易成新能再度大幅亏损。 当前易成新能业务主要分为新能源、新材料两大行业,新能源行业业务主要是风光电站与全钒液流储能电站的开发建设及运营、锂离子电池;新材料行业业务为超高功率石墨电极、负极材料。 继2017年巨亏后,2024年易成新能再度亏损8.51亿元,扣非亏损9.47亿元,同比下滑15588%。 巨亏的原因主要在于剥离电池片主业平煤隆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煤隆基”),除了光伏业务收缩,石墨电极价格受供需失衡影响持续下跌,叠加产能利用率不足,新材料板块利润空间大幅压缩,同时公司对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存货等计提减值3.9亿元,平煤神马再度8.7亿元接手。 有平煤隆基员工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原来有4个车间,现在就剩一个车间在改造,一部分员工已离开平煤隆基。 近日财联社记者实地探访剥离后的平煤隆基,厂区外围都是太阳能电池板,记者在现场看到,确有车间进行改造。 现场有员工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正在改造一个大车间,抢工期阶段,计划今年上半年6月底开工投产,目前已有产线正在调试机械抓手。” 重金转型 成色不佳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是易成新能第一次剥离主业。平煤隆基电池片产品,正在重蹈此前晶硅片切割刃料的覆辙。 在2017年之前,易成新能曾是中国最早和规模最大的晶硅片切割刃料生产企业之一,2013年晶硅片切割刃料业务占公司主营业务8成,市场占有率超40%。 易成新能前身是新大新材,2010年登陆深交所。2013年新大新材收购平顶山易成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易成新材”)100%股权,交易作价8.90亿元,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由自然人变成中国平煤神马集团,2015年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现在的“易成新能”。 但从2017年起,晶硅片切割的产业路径由砂浆切割技术彻底转向金刚线切割技术,易成新能主业因此受到冲击。2013-2016年间,易成新能处于盈利状态,但净利润整体下行趋势,这4年分别为7569.18万元、4585.42万元、640.12万元、2055.72万元。2017年易成新能关停晶硅片切割刃料大部分业务,并大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最终2017年净利润亏损超10亿,净利润同比下滑5496.4%。 在此期间,易成新能又瞄准了电池片业务。当时平煤隆基是国内单体最大的PERC单晶硅电池生产企业。 2018年,易成新能继续亏损2.95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5.62亿元。连续两年大额亏损,易成新能再度并购运作“保壳”。2019年,易成新能剥离晶硅片切割刃料业务,平煤神马以15.57亿元收购了易成新能旗下刃料业务主体平顶山易成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新疆新路标光伏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 易成新能另一大业务也在同年成型。2019年,易成新能作价57.65亿元发行15.21亿股的形式从平煤神马购买开封炭素,开封炭素主要产品为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平煤神马集团承诺业绩,2019年开封炭素扣非净利润不低于7.34亿元,2019年至2020年合计不低于14.16亿元,2019至2021年合计不低于20.9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2015年易成新能曾计划作价8亿元并购开封炭素,但并未成功,时隔4年,开封炭素标的估值上升7倍,这一笔“蛇吞象”收购也是易成新能与平煤神马发生额最大的一笔并购业务。 高溢价购入的开封炭素命运与平煤隆基相似,也在并入易成新能后走向下坡路。2018年,并购前开封炭素扣非净利润20.34亿元,2019年开封炭素扣非后净利润9.85亿元,较2018年有所下滑,但实现承诺利润。2020年,开封炭素业绩急转直下,亏损2.24亿元。据易成新能公告,受新冠疫情影响,开封炭素2020年度、202年度的业绩承诺已延期至2021年度、2022年度履行。 最终,开封炭素业绩承诺未完成,2019年、2021年、2022年合计完成13.69亿元,低于业绩承诺20.9亿元,平煤神马集团向易成新能补偿股份数3.03亿股,已于2024年6月完成股份注销。 10年超30起资本运作 关联交易攀升 易成新能收购之路还在继续。 近期易成新能发布公告,拟收购其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平煤神马”)所持有的河南平煤神马储能有限公司(以下称“储能公司”)80%股权,交易对价为3549.70万元。收购完成后,各股东再同比例增资,易成新能将增资1亿元。 在这笔收购之前,易成新能才刚以自有资金7357.39万元收购一家亏损企业山西梅山湖科技有限公司,旨在提高石墨电极产能。 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近10年易成新能超30起并购事件。易成新能相继收购平襄新能源、华晶新能源、平煤隆基、开封炭素、河南开炭等10多家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权。大多数都是关联交易,收购的累计交易金额约70亿元左右,对手方主要是易成新能第一大股东平煤集团。 频繁的重组、收购并未给易成新能业绩带来明显起色,这10年间,尽管易成新能左手锂电,右手光伏,营业收入从2015年17.09亿元最高攀升至112.45亿元,整体呈现上行趋势,但近一半时间都是亏损状态。 不仅仅是关联资本运作,近五年,易成新能采购类关联交易占比提升迅速。 根据wind数据,易成新能采购类关联交易占营业成本比例已从2020年底7.84%攀升至2024年底46.52%,根据公司年报,2024年采购商品接受劳务关联交易发生额合计15.82亿元,2025年采购商品、接受劳务的关联交易预计达到25亿元。 剥离平煤隆基,“断臂求生”后的易成新能依然不乐观。 公司存货金额近五年持续上升,整体营运能力放缓。2024年存货依然高位维持20.01亿元,与2023年持平,存货周转天数213.8天,在2023年为72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78天,2023年仅为59天。 根据公司财报,资金方面,近五年,易成新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有3年都是流出状态,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5年均为流出状态,资金流入主要靠筹资活动,但在2024年,这三项均为负值。 此外公司存贷双高,2024年货币资金10.86亿元,长短期借款合计13.29亿元,资产负债率已从2020年43.94%提升至59.23%。 频繁并购重组,但业绩长期不景气,市场难再买单。易成新能2022年、2023年两次定增用于锂电和光伏的产能扩张,但均失败收场。根据wind数据,易成新能上市以来通过首发、定增、可转债等方式直接融资募资共计94.29亿元,但现金分红次数仅3次,累计金额8114.02万元。 剥离电池片后,公司将重心投向储能业务,还在酝酿下一次重组并购。 公司在近期表示,将继续坚持“高端碳材、新型储能”的发展战略,围绕石墨电极、负极材料和储能业务进行布局,并推进战略化并购、产业化重组。此外公司还提到,平煤神马集团下属天源新能源与公司旗下中原金太阳均从事新能源电站业务,公司计划在条件成熟时,将天源新能源注入上市公司。 对于易成新能接下来战略安排,财联社记者将持续跟进。
近日,美国薄膜太阳能企业First Solar在一份监管文件中披露了一则重要交易。2025年6月20日,First Solar公司与一家领先金融机构签订了《税收抵免转让协议》,此举被视为公司优化财务策略的关键一步。 根据协议内容,First Solar同意向买方出售价值311,858,186.10美元的先进制造业生产税收抵免。这些税收抵免源于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于美国生产特定组件并出售给第三方所产生,其依据是经修订的1986年《美国国内税收法典》第45X条。该条款旨在鼓励美国本土制造业发展,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税收抵免支持,First Solar凭借其在太阳能组件生产领域的布局和业绩,成功获得了这一政策红利。 在交易价格方面,此次出售的税收抵免购买价格为296,265,276.80美元,且应在生效日一次性支付。对于First Solar而言,这笔资金的及时到账将为公司带来诸多积极影响。一方面,它能够改善公司的现金流状况,为公司后续的研发、生产和市场拓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出售税收抵免,公司可以提前将潜在的税收优惠转化为实际的资金收益,优化财务报表,提升公司的财务灵活性和市场竞争力。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