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

  • SMM:2025年稀土价格整体或将震荡偏强 氧化镨钕供应将整体偏紧

    5月29日,在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主办的 2025 SMM(第二届)稀土产业论坛 上,SMM稀土事业部分析师杨佳文对“2024-2025年中国稀土产业数据解读及展望”这一主题进行了分享。 2024-2025E稀土资源需求情况分析 中国稀土出口量 ►SMM分析 2025年1-4月中国累计出口稀土18962.3吨,同比增长5.1%。目前已经陆续有大型磁材企业拿到了出口许可,预计随着时间的推进,稀土的出口许可将进一步释放。 5月12日,中美达成一致,美方将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24%的关税,同时保留按规定对14257号行政令中规定的中国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并取消4月8-9日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 氧化镨钕下游需求情况 ►SMM分析 2025年,由于钕铁硼磁材出口受限,全年氧化镨钕下游需求情况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5-6月为全年出口低谷;但国内终端产业对氧化镨钕的需求量依旧较高,全年镨钕需求量同比去年仍有5.4%的增长。 目前,国内氧化镨钕需求最大的终端领域依旧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全球电动车渗透率提升带动永磁电机需求;单车钕铁硼用量约2-5kg,直接提振镨钕消费。 2024-2025E稀土资源供应情况分析 预计2025年稀土开采指标将同比持平 ►SMM分析 结合当前市场情况分析,SMM预计2025年稀土开采指标将为27万吨,同比持平。其中岩矿型稀土26.6万吨,离子型稀土1.9万吨。冶炼分离指标将达到34万吨,同比增长34%。 从冶炼分离的角度来看,《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未获得稀土指标的组织和个人不得开展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生产活动,这意味着进口矿的冶炼分离将纳入指标管理范畴。 2025年稀土金属矿进口量同比或将大幅下降 ►SMM分析 2025年1-4月中国稀土金属矿进口量为17614吨,同比减少5%,其中4月进口量3763吨,环比增加18%,同比减少了24%。4月中下旬,MP公告称停止向中国出口稀土矿,但当月仍有3744吨稀土金属矿已经进入了中国。 中国进口的稀土金属矿基本全部来自美国的MP矿,由于美国当地发展自己的稀土产业链,2024年来自美国的稀土金属矿进口量缩减至5.5万吨,从美国目前的扩产情况来看,预计2025年该部分进口量将继续缩减至4.3万吨。 2025年未列名氧化稀土进口量恢复增长 ►SMM分析 2025年1-4月,中国未列名氧化稀土进口量约为12849吨,同比缩减了30%;其中,4月份未列名氧化稀土进口量约为6536吨,同比大约增长了4%,环比约增长了204%。 2025年的未列名氧化稀土进口量有70%来自缅甸,由于当地的政治因素和天气因素,该部分稀土矿产资源进口情况并不稳定,其相关消息也会造成国内的氧化物价格波动。 2025年混合碳酸稀土进口量同比大幅增长 ►SMM分析 2025年1-4月中国混合碳酸稀土进口量3412吨,同比增加了30%,其中,4月份进口量为1144吨,环比减少了26%,同比增加173%。由于马来西亚当地的政策推进及新的稀土开采项目的落地生产,预计2025年的混合碳酸稀土进口量同比将出现显著增加。 据悉,马来西亚当局希望到2025年,稀土产业能够为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贡献约22亿美元,并吸引中美两国的投资,共同建立一体化的稀土产业链。 2025年钍矿砂进口量同比增幅较大 ►SMM分析 2025年1-4月累计进口钍矿砂及其精矿48501吨,同比仅增长1%;2025年1-4月进口量达到21366吨,同比增长幅度达到了146%,该部分进口量主要来自南非地区。 据了解,由于美国MP矿的减少,部分企业选择更多地进口独居石来填补轻稀土矿的空缺,预计2025年全年钍矿砂进口量将达到90171吨,同比增长86%。 2025年镨钕供应量小幅缩减回收产出占比明显上升 2024-2025E氧化镨钕供需平衡及价格 预计2025-2027年氧化镨钕供需格局将相对平衡 其结合全国氧化镨钕供应量、全国氧化镨钕需求量以及2021-2027E年中国氧化镨钕供需平衡等进行分析。 2025年氧化镨钕供应量整体偏紧,约有3000吨供应缺口 2025年,氧化镨钕供应量整体偏紧,1-2月,正处于中国春节期间,终端行业开工率较低,下游需求量在此期间相对较少。 2025——2026年氧化镨钕和镨钕金属价格回顾及预测 ►SMM分析 综合以上情况来看,2025年作为“十四五”的最后一年,稀土各项下游领域发展更加迅速,人形机器人和飞行器有望成为稀土下游需求新的增长点;稀土开采指标也将继续小幅增长以满足下游日益增长的稀土需求。 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国内的稀土原材料供应更加规范、稳定,整个稀土行业的供需格局将更加平衡,预计2025年稀土价格整体将以震荡偏强运行为主。 》点击查看2025 SMM (第二届)稀土产业论坛专题报道

  • SMM解析:2025年钕铁硼产量或小增 新能源汽车、家电、机器人需求攀升将成亮点

    5月29日,在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主办的 2025 SMM(第二届)稀土产业论坛 上,SMM稀土事业部分析师苏展鹏分享了政策驱动下的钕铁硼行业变革 供需重构与企业突围之道。 钕铁硼永磁占永磁材料市场主导地位,高性能钕铁硼更是引领行业发展 磁性材料概述: 目前,磁性材料主要分为两大类:永磁材料和软磁材料。永磁材料具有持久的磁性,是应用最广泛的磁性材料。其中,钕铁硼合金和铁氧体永磁材料在科技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软磁材料虽然可以在外部磁场作用下被磁化,但其磁性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丧失。 相较于铁氧体,钕铁硼展现出更高的磁能积和矫顽力,能够在更小体积内提供更强的磁性能。同时,钕铁硼永磁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和稳定性,使其在高端工业、新能源及消费电子领域不可替代,而铁氧体因性能局限多用于低功耗。低成本的中低端应用。 钕铁硼永磁终端市场概述 钕铁硼永磁终端市场主要集中在六大领域: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新型领域、节能电梯、节能家电。其中占主要市场份额是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风力发电、工业机器人等新兴市场。 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等新兴经济兴起、家电和消费电子领域国补政策,为钕铁硼未来市场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但由于房地产市场调整,风电原材料技术突破,使得节能电梯和风力发电对钕铁硼需求量减少。 钕铁硼终端需求情况分析及预测 受出口管制影响 2025年4月份稀土永磁出口同比缩减45% 2025年4月份稀土永磁出口受出口管制影响,同比缩减45%,环比下降51%,但1-4月累计出口量同比增加2%。 由于 4 月份新发布的出口管制措施,对出口贸易产生了一定影响,使得近期出口情况有待改善。随着不含中重稀土的磁材出口恢复顺畅,含中重稀土的许可证按序审批,稀土永磁出口将呈现修复趋势,但短期内难以恢复原先出口量。 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1789万辆,同比增长约29%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24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对钕铁硼需求量为5.7万吨,同比增长38%。 2025年新能源汽车政策呈现“中央统筹+地方细化”的特点,通过消费补贴、技术扶持和公共领域试点推动市场渗透,新能源汽车产量继续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预计将达到1789万辆,同比增长约29%,市场渗透率有望超过55%,对钕铁硼的总需求量将达到7.5万吨。 预测2025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量为87GW,同比增加8%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24年全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80.454GW,同比增长6%,钕铁硼需求量为9735吨,需求同比增速下降21%。受制于成本问题,直驱式电机渗透率逐年下降,导致2024年中国风电装机钕铁硼需求量有所下降。 作为稀土应用的关键终端领域,尽管近期风电行业对稀土的需求增速有所减缓,但从长期来看它依然是稀土需求持续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根据预测,2025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87GW,同比增长9%,对钕铁硼的需求将达到8341吨。 预测2025年全年中国空调产量将达3.2亿台,同比增加18%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24年全年,中国空调产量达到2.7亿台,同比增长10%,对钕铁硼需求量为2.1万吨,需求同比增速为26%。自2024年9月份,政府出台“以旧换新”补贴后、市场迎来“双11”和年末大促等活动叠加,家电市场呈现出上涨行情。 2025年,家电行业在市场需求回暖、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的推动下,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国家以旧换新补贴继续大幅提升,推动空调行业市场产销量明显提升。预计2025年空调产量将增至3.3亿台,同比增加25%,将带来2.6万吨的钕铁硼需求量。 预测2025年节能电梯产量为141万台,同比下降3%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统计,2024年,全国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产量为145.8万台,同比缩减5.8%,对钕铁硼需求量为7508吨,同比增速下降6%。2024年,房地产市场调整对电梯新装需求有一定影响。 2025年基建、工业领域以及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需求增长显著。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市场,为中国电梯企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预计2025年节能电梯产量将达141万台,同比下降3%,对钕铁硼需求量将达到7368吨。 预测2025年手机产量为18.5亿台,同比增长10%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统计,2024年中国手机产量为16.8亿台,同比增长7.3%,对钕铁硼需求量达3362吨,同比增加7.3%。2024年国家推行的“国补”政策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厚的购机补贴,大幅度刺激了市场需求。 随着手机行业的复苏和技术的创新,稀土行业将获得新的发展契机。手机市场需求的增加将推动稀土行业的产能扩展和技术进步。预测2025年手机产量为18.5亿台,同比增长10%,预计,对钕铁硼需求量将达3698吨。 预测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将达94.1万台,同比增长55%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统计,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60.8万台,同比增长41.4%,对钕铁硼需求量为12147吨,同比增速为41%。随着国家“智能制造2035”行动方案深化实施,叠加政府对机器人产业集群的专项补贴,同时新兴应用场景爆发,进一步推动产业自动化改造提速,使工业机器人需求持续扩张。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这一行业的高景气度为稀土永磁材料市场创造了新的增长机会。预测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将达94.1万台,同比增长55%。预计对钕铁硼需求量将达18828吨。 钕铁硼供应情况回顾及预测 预测2025年中国稀土开采指标持平 2025年4月4日,国家发布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政策,钕铁硼市场受到部分影响。结合当前市场情况分析,SMM预计2025年稀土开采指标或将持平。其中岩矿型稀土25.1万吨,离子型稀土1.9万吨。 2025年2月19日,工信部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和《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根据《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我国稀土矿产品范围明确涵盖境外进口矿、独居石副产矿等,首次将进口资源纳入冶炼开采指标,进行总量调控。预测2025年稀土冶炼分离指标将达35万吨。 2025年钕铁硼产量受供需影响将持续上升 作为稀土永磁材料最大生产国,近几年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及消耗量都保持稳定增长趋势。2024年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约为24.65万吨,同比增长14%,预计2025年产量将达26.5万吨。 2025年多个头部企业都有扩产计划,如浙江、江西、内蒙古、北京等地的头部企业。但受出口管制影响,稀土永磁出口缩减,对钕铁硼产量有所影响,或将推迟企业扩产计划。 中国稀土供需格局及后市展望 钕铁硼月度供需平衡及未来预测 2024年11-12月供需缺口加大,主要是受年末终端需求集中释放,如风电项目年底冲刺全年装机目标,下游终端产量都有所上升,对钕铁硼需求量激增。2025年1-2月的终端需求经历24年第四季度的集中释放又加之临近春节,终端需求有所减少,且磁材企业开工减少。 2025年4-7月,受出口管制影响,出口量锐减,又因5月份为传统淡季,磁材接单受终端需求影响,供应量较少,随着6月终端需求复苏,供需缺口持续拉大。从2025年8月份开始,出口许可证审批陆续通过,出口量有所回升,9月份受终端市场提前备货生产影响,需求量激增。 2024——2025年钕铁硼价格走势回顾及原因 以52UH为例,截止2024年12月31日52UH毛坯价格报收390元/公斤,较年初的365元/公斤,累计上涨25元/公斤,涨幅达6.8%。 52UH作为新能源汽车中应用最广泛的毛坯牌号,其价格受终端供需和原料价格影响,整体上价格呈现上涨趋势,但在2025年4月份发布的出口管制影响下,出口订单大幅减少,使得价格有所回落。随着政策的落地缓冲,以及终端需求的增加,预测后期价格将小幅上涨。 2025年稀土发展趋势展望 需求端: 1.受出口管制政策影响,稀土永磁出口大幅缩减影响,尽管随着出口许可证按序审批,但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原先出口量; 2.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行业规模、技术创新、市场渗透率等方面均有望实现显著突破; 3.2025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受绿色转型低碳化影响,持续增长,但由于原材料技术迭代,陆上风电项目对钕铁硼需求量减少,但随着海上风电的发展,对钕铁硼的需求量激增,从长期来看它依然是稀土需求持续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4.2025年家电行业在市场需求回暖、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的推动下,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对钕铁硼需求量持续增加; 5.2025年节能电梯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但基建、工业领域以及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需求增长显著,对钕铁硼需求量下降幅度不大; 6.2025年随着手机行业的复苏和技术的创新,手机市场需求的增加将推动稀土行业的产能扩展和技术进步; 7.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医疗、服务、安防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有望成为稀土下游新的需求增长点,这一趋势在2025年及未来几年将更加显著; 供应端: 1.2025年稀土开采指标尚未下发,受出口管制政策影响,并结合当前市场情况,预计2025年开采指标将同比持平; 2.《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和《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办法》的实施将提高稀土产品流通环节的透明度,以及首次将境外稀土矿纳入冶炼分离指标,方便进行宏观调控,冶炼开采指标将有所增加; 3.受出口管制影响,稀土永磁出口受限,但得益于国内终端市场的需求增加,带动钕铁硼产量增加,2025年钕铁硼产量将小幅增加。 》点击查看2025 SMM (第二届)稀土产业论坛专题报道

  • 中国今年石油需求有望创新高 市场人士:将成全球油价最强支撑

    作为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的石油消费需求一直是影响全球油价的关键因素之一。 近期,随着中国重新开放,不少市场人士预计,中国今年石油需求将进一步提升,并达到创纪录水平,从而提振全球需求前景和油价。 中国石油需求有望创下新高 根据外媒调查的11位市场观察人士的预期中位数显示,2023年,中国石油消费量日需求有望增加80万桶/天,达到约1600万桶/日的历史最高水平。 市场人士普遍预期,中国石油消费反弹势头可能从第二季度开始显现。因为在第一波感染高峰结束后,人员流动性将更大幅度提升,并释放此前被压抑的运输燃料消费,尤其是汽油和航空燃料消费,同时石化产品需求也在逐步恢复。 其他市场观察人士也都预计中国石油消费将出现大幅反弹的前景。 本周五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2月份的原油进口量创下历史新高,去年第四季度的原油装运量比第三季度增长了近五分之一。与此同时,来自中国的石油买家一直在开拓北美、西非、北海和地中海市场,寻找今年3月和4月能运抵中国的石油。 国际能源署(IEA)在去年12月发布的展望报告中预测,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将以每天170万桶的速度增长,原因就是中国和印度的石油需求都在扩张。 多位市场人士看好油价前景 未来一年,原油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石油需求、欧佩克+的产量、欧美制裁对俄罗斯石油贸易量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趋向等因素。而目前,市场上的石油多头们对油价上升的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中国需求明显增长之上的。 高盛商品研究全球主管杰弗里·柯里(Jeffrey Currie)甚至直言不讳,原油就是重新开放后最好的投资。 柯里预计,布伦特油价将在第三季度达到110美元。荷兰国际集团和瑞银集团也看好石油。 咨询公司Energy Aspects Ltd.分析师在本周一的报告中写道,从总体供需形势来看,中国第二季度强劲的石油需求,可能会抵消因炼油厂维护而导致的原油季节性需求疲软,以及到今年初暖冬导致的季节性需求疲软。 他们补充说,中国石油需求的预期增长,甚至还可能抵消俄罗斯出口下降的影响。

  • 加拿大钢铁商Stelco CEO:钢铁价格将于明年上半年反弹

    过去几周的钢材购买热潮让加拿大钢铁制造商Stelco Holdings首席执行官对未来六个月的前景感到乐观。该公司首席执行官Alan Kestenbaum表示,该公司已经获得了到年底的预订出货,并在明年上半年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 在此之前,由于需求下降,钢铁价格连续数月下跌,生产商难以销售这种对汽车制造和建筑至关重要的金属。钢铁价格今年已经下跌了超过50%,其中仅过去三个月就下跌了近15%,这给Stelco的业务带来了压力。Kestenbaum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三周前我们看到的是定价能力弱和需求疲弱。价格目前已经转向,人们不想错过底部,所以他们试图补充库存。” 此前一天,美国三家最大的钢铁制造商向市场发出了不同的信号,纽柯钢铁(NUE.US)警告可能出现衰退,美国钢铁(X.US)指出,随着客户咨询加速,12月份的需求有所改善。 Kestenbaum并不回避对钢铁市场发表评论。他说,他认为美国经济不太可能出现衰退,主要原因是失业率仍顽固地保持在低位。不过,2023年下半年的钢铁需求完全取决于整体经济的走势。 Kestenbaum在8月称钢铁市场已见底,当时称订单活动在夏季停滞后有所回升。当本周被问及为何会判断失误时,这位CEO指出,他没有意识到买家愿意让库存减少到什么程度。直到现在,Stelco等公司才看到买家开始增加库存。 至于钢铁市场销售的具体关键行业,Kestenbaum表示,他认为明年汽车行业的需求变化不大,因为利率上升令许多消费者难以负担新的汽车贷款。他说,非住宅建筑业也将面临利率上升带来的问题,但他认为除非出现衰退,否则该行业不会下滑太多。 据这位首席执行官表示,钢铁价格将在明年年初出现上涨,然后“略有下跌”。他说:“我不认为我们会有爆炸性的一年——我不认为2023年会是这样。我认为,与过去两年相比,明年将表现一般。”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