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使用最新版本掌上有色APP扫码进行操作
2023年碳酸锂价格波动、各厂商内卷、下游需求减弱延迟等一系列因素,造成2023年储能整体装机弱于预期。基于储能装机目标和政策推进,保守估计2027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为97GWh,2023-2027年年复合增长率为49.3%。
回顾2023年整体储能市场,虽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但2023年整体增长弱于预期。基于对新能源市场乐观的预期和行业内整体协定的目标来看,未来的新增动力依然充足。聚焦工商储能行业,整体行业发展受到电力储能发展的带动,在2022年有较明显的增量,虽目前其总体量较小,近年因储能系统成本降低、各地分时电价政策落地外加峰谷价差增大,工商业的储能的经济性进一步凸显,未来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和存在较高的投资回报收益。
目前市场电解液市场成熟度高,头部厂商集中度较高。目前钠电电解液制备和材料基本沿用锂电电解液套路。从制备工艺上来看,固相法作为市场主流制备六氟磷酸锂方法,方法成熟应用厂商较多,如从六氟磷酸锂切换到六氟磷酸钠,其产线切换速度快,基本无规模生产限制。相比液相法制备,市场可量产出货厂家少,且其目前在搭配电芯性能表现上弱于固态六氟磷酸钠。但是目前六氟磷酸钠产量较少,且市场各家产品纯度不同,价格从十几万元吧到几十万元不等。如若采用目前纯度最好的产品,钠盐采购成本将大大提升钠电电芯制作成本。从远期来看,六氟磷酸钠售价将逐渐向六氟磷酸锂靠弄,随着产业规模化其售价甚至会低于六氟磷酸锂。
2022年碳酸锂的价格居高不下,发展钠电的声音越来越大。到2023年已有少量钠电电芯开始与下游整车厂商开始合作并推广第一代钠电新能源汽车产品。在此之前,业内尝试将大量锂电材料复用到钠电,如电解液、负极等。
目前层状氧化物虽在应用产业化走的较为超前,但聚阴离子也紧跟其后。从两类技术路线来看,层氧虽然在比容量和能量密度上拥有较强的优势,到哪因其本身结构相变复杂,循环寿命低,稳定性较差,因此较难满足储能场景的应用需求。为填补钠离子电池在储能应用的空白,恰巧聚阴离子在循环稳定和高低温性能表现上都优于层状氧化物,但其比容量较低,能量密度较低,这是目前聚阴离子落后于层状氧化物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聚阴离子分类和种类较多,需要大量时间和人力的投入去明确技术路线的可靠性,导致聚阴离子整体研发和迭代速度较缓慢。
2023年Q3碳酸锂价格持续下滑,稳在15万元/吨左右波动。截止2023年11月27日,电池级碳酸锂报价以突破13万元/吨。从远期来看,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持续下滑,短期内甚至将会毕竟10万元/吨。在此情况下,磷酸铁锂电芯价格继续回落,从2023年Q3价格突破0.5元/Wh,到现在逼近0.4元/Wh,甚至出现部分厂家清理库存导致价格突破0.4元/Wh。基于碳酸锂价格快速回落,对原本2023年热度锐减的纳电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钠电市场整体形势依旧弱于去年的市场预期。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Q2开始虽陆续有纳电池装机A00动力汽车和两轮车的消息放出。从制备成本来看,钠电的制备价格依然高于锂电,短期内不具备竞争优势。然而纳电其本身性质特殊,性能方面有着高倍率和更强的耐低温、高温性能,同时上游资源丰富,未来随着更多厂商进入,碳酸钠的价格将会逐渐降低,甚至价格将低于碳酸锂价格。虽然现在碳酸锂价格回落较快,但锂资源本质上受资源限制,十分依赖进口资源,故此钠电的发展十分具有战略意义。
储能仓提升容量的两个途径:1)提升电芯容量和性能;2)在其他结构件PCS、EMS和消防系统等采取压缩体积的方式,加大电池在仓内占比。从远期来看,电芯在现有尺寸下,容量几乎达到一个峰值,想要继续提升容量密度,可能需要在正负极材料上花费较多功夫,或是选择研发新的电池技术如锂聚合电池。在这种情况下,下一代迭代方向应该会在仓内结构的设计调整上,在保证安全的同时提高电池仓的容量
据SMM数据,新能源汽车全球渗透率持续提升,为新能源发展持续提供动力。从电池角度来看,目前磷酸铁锂将保持较高市占率,但随镍、钴供给端产能释放,和远期价格随时间逐渐回调以及目前市场对电池高能量密度的追求,三元电池的终端市场占比将逐渐提升。其中锂的原料供应渠道将多元化,进一步降低上游矿端的溢价权;锰原料产量或将逐步提升,其中锰酸锂产量达到新高,二氧化锰产量将随三元材料正常排产后逐步恢复;高镍三元将成为主要技术路线,对镍的需求持续扩大,间接推动对硫酸镍的需求放大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下载
版权所有: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09002236号 Copyright © 2000 - 2025 上海有色金属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