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数据低于预期,降息预期上升,金融市场维持乐观情绪
本周美国有多个重要经济数据公布多空参半。上周公布的二季度GDP季率增长3%大幅高于前值也高于一季度,反映美国经济的强韧超预期。本周出炉的7月ISM制造业PMI指数48,较上月低1%,就业指数43.4,较上月低1.6%,非制造业PMI指数50.1,较上月低0.7%,其中就业指数46.4,较上月低0.8%,物价指数69.9,较上月高2.5%,说明制造业和消费仍处于持续放缓中,特别是就业指数大跌,暗示劳动力市场恶化幅度加大。8月7日美国实施新的关税,多数国家关税提高到15-20%,部分国家高于30%。日本、欧盟、加拿大、墨西哥是美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目前还在斗争扯皮中,存在最终关税仍高于15%的可能。此外本周特朗普又宣布对芯片、半导体、药品等实施高关税。总的来说美国的实际关税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很可能带动制造业、消费进一步承压。另外美国7月失业率4.2%,5-7月非农新增就业大幅下跌,也说明美国就业形势正加快转弱。
政策方面,本周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保持利率不变,符合预期,但由于本周数据转弱,市场对9月降息预期大幅提高到95%。特朗普还新任命了一位联储票委,市场对降息的预期提高到年内2-3次,导致美元大幅走弱。
欧洲方面,欧元区7月制造业PMI指数49.8,较上月大幅提高1.7%,服务业PMI指数51,较上月回落0.2%,德国又宣布了1000亿欧元投资项目。总体看欧洲在持续降息和财政支出刺激的情况下制造业维持温和复苏势头,在美国将进入快速降息的预期下,欧洲市场维持看多情绪。但与美国达成的关税协议不利还在扯皮,未来仍存一定不确定性。
另外特朗普启动美俄谈判,其之前威胁的对俄二级制裁可能落空,加上OPEC 议产会议决定自9月起逐月提高产量配额,原油价格出现大幅下跌。这对降低通胀有利。
二、中国出口强韧支撑看多情绪
中国二季度GDP增长5.2%,因国内刺激政策和出口强韧拉动。本周公布的7月制造业PMI指数49.3,较上月下滑0.4%,非制造业PMI指数50.1,较上月下滑0.4%,主因7月各地多极端高温,属于正常的季节性波动范围。不过7月进出口超预期,出口同比增长8%,增速较上月大幅提高0.8%,进口增长4.8%,增速较上月提高2.4%,进口增长主要因价格上涨,出口增长维持强劲,说明我国受美国关税影响确实较小,出口竞争力强。
政治局会议提到加快两重、两新投资、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继续扩大消费补贴,落实生育补贴,总体是年初既定政策的落实。不过随着反内卷改变预期,多个低于成本的商品价格维持回升势头,企业利润持续改善的预期维持,对国内资本市场、商品市场均利好。
总体来说,经济数据显示关税影响在继续起作用,全球经济活动在放缓,但美国和欧洲减税、增加政府支出以及美联储即将快速降息的预期仍支持金融市场整体偏多情绪。
三、供需两弱,现货暂时紧张支撑铜价
本周沪铜库存周内持平,较上周五增加1.6万吨,库存增速放缓,精废价差处于极低水平,精铜替代优势明显。LME库存15.6万吨,较上周增加1.5万吨,因国内炼厂仍在继续出口交仓,现货贴水扩大到60美元。国内到货偏低支撑现货维持升水100元左右,进口亏损收窄到300元以内,估计报关将很快增加,缓解国内现货紧张。下游需求疲弱,保持刚需采购,SMM统计精铜杆开工率较上周继续小幅回落,保持淡季的低水平。
消息面,智利科达尔科旗下特尼恩特矿因地震事故造成6人死亡,已全面停产,该矿年产35万吨,停产引发精矿供应紧张的炒作。不过公司已申请部分矿区恢复生产,可能预示复产会比较快,后续继续关注复产情况。另外三菱集团宣布因加工费亏损旗下一冶炼厂下半年将减产。SMM统计7月国内精铜产量环比增加3.9万吨,日产量3.78万吨较上月持平,累计产量同比增加82万吨,预计8月产量环比微减。7月进口铜及铜材48万吨,环比增加2万吨,预计随着比价回升8月进口将继续增加。
总体来说虽然7月以来随着美国进口窗口关闭LME库存快速增加,但总体非美库存目前仍处极低水平,短时间内现货仍维持偏紧,价格有支撑。但预计8月中下旬起亚洲铜到货将开始明显增加,且当前淡季下游需求疲弱,价格没有持续上涨动力。
四、结论
供需两弱,但供应可能很快增加限制,价格震荡重心回落为主。预计下周主要波动区间78500-77000。
(来源:迈科期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