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3 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拉开帷幕。欣旺达动力以 “欣驱动,达未来” 为主题,携覆盖纯电、混动、商用车、低空飞行等九大场景的创新解决方案重磅登场,全面展现其从技术突破到生态协同的全链条硬实力,成为车展新能源领域的焦点之一。作为全球领先的储能电芯制造商,欣旺达动力在全球市场上的强势表现以及对技术不断突破的承诺,展示了其在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领先:保障电芯安全性
欣旺达动力在面对600+、800+甚至1000+Ah储能电芯的竞争中,凭借技术领先保持了竞争优势。公司计划于2025年年内量产的600+Ah电芯采用叠片工艺,提高电芯能量密度至426Wh/L。通过优化涂布重量、压实密度、制程工艺参数,解决了高能量密度电芯的浸润难题,保障电芯全生命周期长期可靠性能。此外,创新性的排气通道结构设计为电芯散热提供了保障,进一步提高了其安全性与绝缘等级。
储能电芯产品的容量在逐渐增大,从280Ah到如今的600+Ah,预计未来会继续向更大电芯发展。增大电芯容量能够降低单位瓦时成本,减少集装箱数量,降低土建和运输成本,从而降低初始投资。但随着电芯容量增大,充放电过程中的产热增加,安全性问题成为挑战。欣旺达动力因此采用了热电分离技术和更高绝缘耐压设计,增强电芯的安全性。对于储能电芯的安全性问题,欣旺达动力特别强调了其625Ah电芯所采用的热电分离技术。通过将防爆阀与极柱分置于电芯两端,该技术有效提升了电芯层级安全性,并实现了2000伏绝缘耐压。公司还采用先进的制造体系确保产品的一致性与高水平的制造标准,力求为客户提供高安全性和稳定的储能产品。此外,公司的信息技术支持和严格的制造工艺进一步增强了电芯的整体安全性。
材料选择:平衡安全性与成本
在材料选择方面,欣旺达动力采用安全性高的磷酸铁锂和石墨材料,通过石墨表面钝化处理提升了电芯的长期循环可靠性,同时未增加初始成本。电解液添加剂优化,以及功能性隔膜的选择也在保障电芯安全性能的同时,显著提升电芯长期电性能可靠性,确保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强制安全标准:积极满足政策要求
欣旺达动力储能事业部产品研发总监李晴表示,欣旺达动力一直以来都是通过加严的安全测试要求自己的产品,公司的电池生产完全符合国家对于"不起火,不爆炸"的安全标准。625Ah电芯通过热电分离、内部排气通道设计、功能性隔膜、电解液优化等技术,为客户和用户提供放心可靠的产品。
公司定位与目标:技术创新引领市场
欣旺达动力的储能电芯在2024年已经跻身中国企业全球出货量前十,尤其是314Ah电芯,在大储市场表现突出。在高工发布2024年中国储能系统(直流侧)全球市场出货量榜单中,欣旺达储能稳居前五,彰显其在全球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凭借30年的行业积累,全面覆盖了材料研发、供应链管理、智能制造以及品质管控等领域的全链条管控,并通过数字仿真技术(如热仿真、寿命仿真)支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验证。
未来市场策略与技术方向:全球化发展
欣旺达动力不仅在国内布局了生产基地,还在泰国、摩洛哥和匈牙利等地设立了海外生产基地,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国际市场需求。
储能动力储能事业部产品研发总监表示在未来的技术发展和市场战略中,欣旺达动力将重点推广314Ah以及625Ah电芯,适用于大储、风光配储及工商业储能等场景,并通过前期化学体系研究快速适应新兴应用场景的需求。公司也将在未来提升海外市场业务的利润占比,推动全球化发展。
应对国内外标准差异:积极推进国际认证
面对国内外标准差异,欣旺达动力积极应对。国内市场侧重成本与能量密度,而海外市场则更加关注电芯的安全性与长期寿命。同时,欣旺达动力还推出了碳足迹追踪系统,并为出海电池配置“电池护照”,作为电池护照试点项目的核心参与方,欣旺达动力正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电池产业链向绿色化、透明化、负责任化方向发展,为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应对价格竞争:通过规模化生产优化成本结构
面对价格竞争,欣旺达动力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提升制造效率,从而优化整体成本结构。尽管储能电芯的技术门槛较高,且安全要求严格,但通过持续扩展生产规模,公司能够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保持合理的利润水平。
从消费电池起家,到跻身全球动力电池第一梯队,欣旺达动力的转型之路折射出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崛起逻辑。面对全球汽车产业百年变革,这家企业正以技术为矛、以生态为盾,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浪潮中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