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预期和低库存支撑
短期来看,关税冲击略有缓和,国内政策预期支撑仍存,“五一”之前企业有备库需求,库存持续去化,铝价或维持偏强格局。
近期,关税政策对铝价影响明显。北京时间4月3日凌晨,美国“对等关税”靴子落地,特朗普宣布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在前期20%的基础上额外加征34%关税,加征幅度超出预期。基准关税于4月5日生效,“对等关税”于4月9日生效。针对这一行为,中国立即采取反制措施,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受关税政策影响,全球贸易风险加剧,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渐起,避险情绪走高施压铝价。4月7日铝价大幅下挫,开盘价格接近跌停板,主力合约最低下探至19000元/吨。
美国自4月9日起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50%额外进口税费,叠加此前的税额,新增税率累计已达104%。中国亦立即给予反制,将原先34%的关税提高至84%。4月10日凌晨,特朗普再次宣布将对华关税提升至145%,中国宣布对美关税提高至125%。同时,美国宣布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实施90天的关税暂停,欧盟将原定于4月15日针对美国关税的反制措施暂停90天,美国随后又对部分商品豁免“对等关税”。全球层面“对等关税”冲击暂缓,铝价波动幅度收窄。
因为已征收钢铝关税、汽车关税的产品不适用“对等关税”,所以铝价剧烈波动主要源于关税政策带来的全球贸易格局不确定性。但就实际需求影响而言,一方面,我国铝材直接对美出口数量不高,2024年仅占出口总量的4%左右,铝制品直接对美出口略高,2024年占比在16%左右,总体上对直接出口的影响有限;另一方面,近几年,中国对美出口显著下滑,但对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区或国家的出口不断走高,部分产品最终转口进入美国市场。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对各国施行的关税税率不尽相同,且是否会进行生产地溯源也未可知。因而,在关税暂缓期间,主要转口国家与美国的谈判进展需予以重点关注,以便评估对我国铝出口的影响。
此外,我国铝产品通过汽车等终端商品对美的间接出口亦将受到影响。机构数据显示,中国铝的间接出口规模(主要终端商品含铝量)超过300万吨,向美国出口约占15%。4月15日,特朗普表示考虑对进口汽车和零部件关税实施临时豁免,若最终落地,则对铝产品的间接出口将形成一定利好。但美国关税政策反复,不确定性仍较强。面对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外部冲击,国内利好政策提前出台、力度加大值得期待。
基本面方面,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维持高位,产能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在产能天花板的限制下,供给端保持相对稳定,对铝价的扰动有限。需求方面,线缆板块开工率延续上行走势,电网工程推进带来的订单将继续支撑线缆开工率走高;光伏型材在分布式光伏抢装潮下维持高开工率;建筑型材未见明显新增订单;铝板带箔企业开工率因旺季疲态略显、铝价剧烈波动及贸易摩擦加剧而延续回落态势。由于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对等关税”暂缓90天,国内转口贸易缓解了部分出口压力,但出口订单仍受到关税影响,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短期来看,下游需求的支撑仍在,铝价重心下移提振下游采买兴趣,铝锭库存维持去化。机构数据显示,4月17日当周,国内铝锭社会库存为68.9万吨,环比降低5.5万吨,库存水平已经低于去年同期,低库存给予铝价较强支撑。
成本端,氧化铝价格维持低位震荡,部分企业的检修减产尚不能扭转整体的供应过剩格局。电解铝厂利润虽小幅下滑,但仍维持在高位。因此,需警惕铝厂利润高企成为利空情绪发酵的源头。
综上所述,供应维持稳定,需求有光伏抢装和电网投资托底,铝锭库存维持去化,短期基本面仍可给予铝价支撑。但后市随着光伏抢装渐入尾声,光伏板块对铝的需求或大幅缩减,关税政策对出口订单的扰动亦将逐步体现,基本面对铝价的支撑或边际递减。宏观层面,美国与各国的贸易谈判陆续启动,但目前进展相对有限。特朗普称将在一个月内与中国达成协议,但由于美国政策反复无常,全球贸易格局的不确定性仍较大。国内方面,一季度经济数据向好,政策加码预期有所走弱,但4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将召开,政策预期对行情的支撑作用仍在。短期来看,关税冲击略有缓和,国内政策预期支撑仍存,“五一”之前企业有备库需求,库存去化支撑铝价。短期铝价或维持偏强格局,下方支撑关注1950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