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主办的2025 (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海外市场论坛上,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 首席顾问 Dennis Roman Gallus围绕“如何进入欧洲: 中国电池企业的机遇与战略政策指引”的话题展开探讨。他表示,欧洲电池市场已成为中国电池企业最重要的海外市场,并且是最大的市场。为了在欧洲市场取得成功,低成本和低碳足迹的本地化生产变得日益重要。市场细分和客户选择是取得市场成功的关键。尽管较小的细分市场可能带来更高的利润,但必须满足关键采购标准—除了价格,企业在本地的影响力和业绩记录尤为重要。可持续性则是基本要求。
进入欧洲市场:中国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1. 欧洲市场是中国电池企业最大的海外市场;
2. 欧盟本地生产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机会——尤其是在2028年之后有更多开放的机会;
3. 精心规划和执行的市场进入是成功进入欧洲市场的前提条件;
欧洲是中国电池企业在中国以外最大的市场
欧洲是唯一预计到2040年实现全电动汽车普及的地区,而北美和中国仍有增长空间。
即使最近电动汽车销量增长放缓,欧洲市场在2030年仍可能增加到900 GWh以上,在2040年达到约1800 GWh
在欧洲,轻型车辆的需求正转向低成本的电池化学成分,如L(M)FP,预计到2032年其市占率将达到约25%
法规在欧盟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关键原材料法案(CRMA)设定到2030年的本地生产目标,通过净零工业法案提供支持
到2032年,预计欧盟的电池需求将转化为对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的需求量约为每年89万吨,对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的需求量约为每年99万吨,以及三元正极材料的需求量约为103万吨。
欧盟本地生产机会对中国企业存在——尤其是在2028年之后有空缺名额
欧盟本地生产的电池可能存在供应不足,因为大部分已宣布的产能来自跟随者和新进入者——到2032年约50%的产能面临风险。
除了电池供应外,由于项目普遍延期和取消,锂原料和精炼锂的本地供应远低于本地需求量
大多数战略原始设备制造商合作伙伴已被指定为电池供应商,直到2028年——尽管此后仍存在“空缺”
当前关于我国可能对欧盟调涨关税的讨论进一步增加了对进口的依赖风险以及本地化的需要
中国目前在电池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导致欧盟高度依赖中国。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倾销关税于2024年推出,作为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补贴的调查的回应,关税从7.8%(特斯拉)到35.3%(上汽),不同的关税级别取决于制造商的不同;关于欧盟当前存在的进一步贸易壁垒的讨论。
贸易战的风险,关税进步收紧,以及中国可能实施出口禁令;高不确定性导致欧盟对本地生产能力的进一步需求增加。
妥善规划和执行的市场进入是成功进入欧洲市场的先决条件
大多数中国厂商选择匈牙利作为生产地点-通常没有全面评估替代方案
匈牙利拥有最有利的成本地位,但熟练劳动力、绿色能源和水资源的供应,以及政治和税收风险构成了严重挑战。
关键要点
欧洲电池市场已成为中国电池企业最重要的海外市场,并且是最大的市场。为了在欧洲市场取得成功,低成本和低碳足迹的本地化生产变得日益重要。
市场细分和客户选择是取得市场成功的关键。尽管较小的细分市场可能带来更高的利润,但必须满足关键采购标准—除了价格,企业在本地的影响力和业绩记录尤为重要。可持续性则是基本要求。
自有投资并非唯一选择,还可以考虑合作伙伴关系和合资企业。选址时需谨慎,不仅要考虑当前成本,还应关注熟练劳动力的可用性、绿色能源的供应以及政治风险。在快速发展的欧洲电池市场中,经过精心规划和执行的市场进入策略是成功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