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 3月28日讯:3月28日,受工信部等十部门发布的《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政策刺激,国内铝业股短线拉升,闽发铝业盘中拉升涨停,常铝股份、南山铝业、鹏欣资源等多股纷纷跟涨。
消息面上,3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到2027年,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整体发展水平全球领先。铝资源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力争国内铝土矿资源量增长3%—5%,再生铝产量1500万吨以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铝加工产业集聚区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电解铝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提升至30%以上,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清洁能源使用比例30%以上,新增赤泥的资源综合利用率15%以上。》点击查看详情
具体来看,方案中提到,针对如何强化资源保障基础的问题,该方案提到,一是加快推动国内铝土矿资源增储上产。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新增一批可供开发的铝土矿资源,鼓励开展低品位铝土矿、高硫铝土矿开发利用技术攻关。二是鼓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加强伴生资源评价和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和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三是推动再生铝资源回收利用。支持建立再生铝回收基地和产业集聚区,提升再生铝原料循环利用效率,探索搭建“互联网+资源回收”新模式,推动再生铝与原铝、铝加工融合发展和高值化利用。
此外,其还提到,要稳慎建设氧化铝项目。新改扩建氧化铝项目能效须达到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不再新建或扩建以一水硬铝石为原料的氧化铝生产线,原则上新扩建氧化铝项目(包括使用铝土矿生产氢氧化铝的项目)需有与产能相匹配的权益铝土矿产量,具有一定的赤泥综合利用能力;要优化电解铝产能布局。坚持电解铝产能总量约束,优化电解铝产能置换政策实施,新置换电解铝项目应符合铝液交流电耗不高于13000千瓦时/吨、环保绩效A级等要求,鼓励采用500kA及以上电解槽,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不再新增电解铝产能,鼓励电解铝产能向清洁能源富集、具有环境和能源容量地区转移,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低碳铝产品。加强低碳冶炼等颠覆性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研究探索实施电解铝产能置换差异化政策。
工信部表示,铝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近年来,我国铝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铝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一是产业规模增长。2024年我国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材和再生铝产量保持世界第一,分别约为8500万吨、4400万吨、4950万吨和1050万吨,有力支撑了航空航天、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二是技术水平提升。首创石灰拜耳法、选矿拜耳法等氧化铝生产技术,建成全球最大单条氧化铝生产线,镓、锂、铁等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领先,电解铝综合交流电耗较2020年约下降2%,500kA及以上电解槽产能占比约45%。三是产业结构优化。电解铝产能置换政策有效实施,产能加速向清洁能源富集地区转移,电解铝使用清洁能源比例提升至25%。铝加工集聚化发展效应增强,涌现一批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但与此同时,国内铝资源供给不足、节能降碳压力增大等问题日益凸显。出台《实施方案》,旨在加强全产业链统筹谋划,充分发挥我国铝产业基础好、市场规模大等优势,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SMM观点
针对此次方案提出的一系列要求,SMM观点如下:
围绕“新改扩建氧化铝项目能效须达到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不再新建或扩建以一水硬铝石为原料的氧化铝生产线,原则上新扩建氧化铝项目(包括使用铝土矿生产氢氧化铝的项目)需有与产能相匹配的权益铝土矿产量,具有一定的赤泥综合利用能力”的要求,SMM认为,此要求或对后续氧化铝新增产能有限制作用,但由于目前已有超过1000万吨新增产能在建,所以预计该要求对短期氧化铝产能的扩张影响或有限。
而针对方案要求的“到2027年,力争国内铝土矿资源量增长3%—5%,再生铝产量1500万吨以上”的目标,SMM认为,长期来看,该目标可增加矿端未来的供给预期,缓解当前铝土矿供给紧张的格局,同时,再生铝规模增量提升,在铝元素供给方面形成补充,可以填补原铝产能“天花板”的限制。
在提及重点地区的发展方向时,方案提到,要鼓励山东、内蒙古、新疆等电解铝主要生产地区推广短流程一体化工艺直接以电解铝液为原料生产加工坯料和加工材,打造一批铝加工坯料供应基地和铝加工材生产基地。支持广东、山东、河南等铝加工主要生产地区延伸产业链,打造形成以终端产品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推动江西、湖北、辽宁、安徽河南等地开展再生铝保级循环利用,促进再生铝与铝加工融合发展。SMM认为,该措施相当于增加铝水就地转化率,一旦落地可能会限制社会可流通铝锭的规模,从而造成铝锭流通趋紧,可交割资源或进一步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