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享誉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山深处,地球板块运动雕刻出雄奇山川,也孕育出著名的“三江成矿带”腹心地带,这里是全国十大矿产资源富集区之一。年处理矿石1250万吨,目前地下开采的亚洲最大斑岩铜矿山——普朗铜矿就坐落于此。
20多年来,一代代普朗人扎根静谧而神奇的雪山之巅,在“海拔高,追求更高;缺氧气,不缺志气”的普朗精神感召下,以资源报国为使命,以引领行业发展为己任,胸怀“国之大者”,用艰苦卓绝的努力、战天斗地的豪情书写着高原传奇。
在卧冰踏雪中开发建设
2004年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高山峡谷阻隔,交通闭塞。同年3月份,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迪庆有色”)成立,从事普朗铜矿的勘探、基建和开发等工作。作为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普朗铜矿是中央支持云南迪庆实现跨越发展、长治久安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云南省“双百”“三个一百”重点工程。同时,作为中铝集团、中国铜业有限公司转型发展的重点资源性项目,普朗铜矿也承载着国资央企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的重要责任。
矿区海拔3400米~4500米,高寒缺氧,年平均气温只有4摄氏度,最低气温达-27.4摄氏度。在自然条件如此恶劣的地区,建设一座采选一体的现代化矿山实属不易。
2014年6月2日,中铝公司党组作出重大决定:成立普朗铜矿建设指挥部,用行动表明了建设普朗的坚定决心。同时,随着建设思路、定位、目标不断提升,“五个一流”“争国优、创部优”“花园式绿色生态矿山”等理念相继提出,为普朗铜矿树立了建设一流的鲜明导向。
“坚韧拼搏、忠诚担当、开拓奉献”,这句诞生于项目建设期、如今依然高悬在矿区显著位置的铮铮誓言,见证了2017年3月16日二系列项目的投料试车成功。时至今日,这句誓言已成为全体普朗人的价值追求,激励着每一位怀揣梦想来到普朗铜矿的创业者。
“公司组织300余名职工到井下悬挂电缆,从早上8∶30到次日凌晨3点,完成6800米电缆敷设。”“2017年1月12日凌晨1∶30,普朗雪花纷飞,简易板房搭建而成的办公区灯火通明,将写有‘距投料试车还有64天’的倒计时牌照得格外醒目。”收录在《普朗故事》中的43个真实故事,详细记录了普朗铜矿一期采选工程建设的艰辛。
一个“国优”工程、两个“部优”工程、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实现迪庆高原有色金属工业‘零’的突破”“创造了中铝集团‘建一个、成一个、赢一个’的投资奇迹”“成为中国铜业、云南铜业国内最大的原料生产基地、铜精矿‘粮仓’”一系列荣耀和赞誉无不彰显着普朗铜矿建设世界一流铜矿山的底气。
历经多年,愿景在变,但不变的是普朗人创建世界一流铜矿的执着追求。
在蒸蒸日上中追“智”逐“绿”
2017年—2020年,为提高前期经济效益,资源开采从富矿部位“开刀”,得益于先进工艺设备的加持,普朗铜矿度过了4年“高产量+高效益”的“蜜月期”。但富有进取精神的普朗人知道,随着资源禀赋下降和设备损耗,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时不我待、迫在眉睫。来不及享受项目建成的喜悦,普朗人又马不停蹄地投身于智慧矿山和绿色矿山建设的浪潮。
推进建设世界一流铜矿山,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构建“一系统一网络一平台”的智能化建设总体框架,建设井下5G混合专网,实施采、运、选智能控制,加快人工智能应用,打造数字孪生矿山……普朗铜矿在智能化建设道路上主动作为、大胆创新。
近年来,普朗铜矿智能矿山建设迈出扎实步伐:16台远程操作铲运机、1台远程破碎台车,实现了井下采矿作业全机械化、无人化;依托电机车精准定位、自动运行、定速巡航等技术,7台65T有轨电机车实现无人驾驶运输;DCS控制、胶带纵撕监测保护、横撕无损检测、异音智能监测、AI杂物识别等系统,全方位监测运输胶带健康状况;磨矿、浮选、浓密智能控制系统和尾矿输送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半自磨智能给矿控制、磨矿运行状态自动感知与智能决策控制。
“现在采矿、出矿不用下井了,在控制室里就能实现对井下铲运机的精准控制。”位于海拔3660米水平的远程遥控铲运机控制室成为直观了解智能矿山建设成果的“打卡点”。在办公楼中控室内办公的电机车司机也忍不住炫耀:“就像打游戏一样丝滑,只要动动手指,井下电机车就乖乖听我指挥。”
凭借数智赋能,迪庆有色目前实物劳动生产率较初设计提升646吨/人,跻身于国际同行业领先方阵,被云南省安监局确定为“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专项行动试点示范单位,2021年成为全国首个实现5G工业应用的有色金属地下铜矿山。目前,迪庆有色正在实施的8个智能矿山建设子项目,5个已上线试运行,全部投用后,采选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压减作业人员38人。迪庆有色正不断推动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产业因“绿”而活,绿色低碳的发展信念深入践行在普朗铜矿开发建设的方方面面:工业场地分布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呈梯次垂向布置,不占耕地、少占林地,运距最短,物流自流、靠近水源,排水防涝、节能省电;高效节能的自然崩落采矿法,减少巷道凿岩,减少炸药用量,采矿单位矿石电耗每吨4.82千瓦时,达到地下开采一级标准;采用高浓度矿浆输送尾矿,加入6.2公里隧洞,减少长距离输送量,节能1449吨标煤;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到85%、实施回风余热回收,每一份资源在普朗都不会被浪费;实施土地复垦、生态修复,矿区绿化率达到可绿化面积100%。
普朗铜矿2023年入选云南省“绿色矿山”名录,2024年获得“气候灯塔”年度领航奖,完成2023年产品碳足迹分析。迪庆有色的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正在以发展“含绿量”加快提升经济增长“含金量”。
如今的普朗铜矿,原始森林绿意盎然,植被、气候、景观、动植物种群与建矿前没有明显变化,菌类、藤类植物等原生态随处可见。“人在矿中、矿在园中、园在绿中”,工业文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极致经营中一路升华
“十四五”以来,迪庆有色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履行好国有企业的担当和责任。
迪庆有色扎实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力保障铜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和安全稳定,保有铜资源储量、钼资源储量向上攀升,资源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迪庆有色围绕做强、做优、做大主业,全力当好稳增长的主力军,深入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铜精矿含铜产量保持稳产高产,工业产值、营业收入可观,整体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迪庆有色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投入经费3.47亿元,组织实施科技项目70余项,获得授权专利65件,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成果奖励4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2项,建成省级创新平台及创新主体2个。
迪庆有色坚守安全环保底线红线,投入安全环保费用超10亿元,大力推进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取得企业安全标准化二级证书,不断提升本质化安全水平。
迪庆有色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为地方贡献税收18.99亿元,通过委托运输矿山物资,支持当地物流产业发展超2亿元,捐赠资金416万元,派驻驻村干部6人,招录当地职工258人,以“工业+产业+就业”创新模式,助力地方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
迪庆有色全面从严治党筑牢根基、立足全局统筹谋划、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在生产经营、安全环保、科技创新、资源保障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进入2025年以来,迪庆有色全面贯彻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围绕“产量高、指标优、效益好、可持续、智能化、安全环保”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铜矿山步伐。
15-36线深边部补充勘探、外围探矿权深部找矿、2025年生产探矿等项目正在加紧实施,年处理1350万吨矿石提质增效项目、二期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北部矿段新增坑内溜破系统技改工程正在抓紧筹备,新建的安全智能管控中心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矿山典型场景下边缘端多模态AI机器视觉与融合控制技术攻关正酣……新征程上,普朗人以“二次创业”的劲头,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持续抓好企业治理、资源报国、改革创新、绿色生态、社会公益发展主线,依靠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升级,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抢占“制高点”,建设世界一流铜矿山,助推中国铜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