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官网显示,IDM半导体厂商燕东微向其实控人北京电控定向增发募资40.2亿元的计划,于今日(2月17日)获交易所受理。
燕东微定增募集说明书显示,其此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约2.25亿股,每股发行价格为17.86元/股。同时,燕东微此次发行的股份,将会由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北京电控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
上述再融资计划显示,燕东微拟投入40亿元的募集资金,用于北电集成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投资。
北电集成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总投资金额将高达330亿元。除燕东微参与投资外,还有北京电控、京东方、亦庄国投、北京国管、中发基金、亦庄科技、国芯聚源等共同出资。燕东微全资子公司燕东科技将持有北电集成24.95%的股权。
据了解,北电集成项目已于2024年底前开工建设。项目建设计划显示,预计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设备搬入,2026年底实现量产,2030年满产;项目达产后,年(2031年)收入预计83.40亿元;项目计算期(2027年至2038年)平均税后利润为6.6亿元。
业绩受行业功率产品供给增长冲击 新项目将面向更广场景
北京电控是北京市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业的高科技产业集团,旗下产业主要分布于半导体显示、集成电路、电子信息服务等领域,构建了以“芯”“屏”为核心的产业生态。
燕东微此前表示,北京电控认购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对于支撑北京电控“芯屏”产业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北电集成的投资设立,对燕东微自身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同样意义重大。
燕东微2024年上半年曾表示,以功率器件为例,由于国内总产能迅速提升,致使产品价格整体回落,该公司产能提升不及价格下跌幅度,业绩承压。
今年1月,《科创板日报》记者从燕东微公司人士了解到,这一情况一年后仍未发生显著转变。燕东微相关人士表示,由于国内近年8英寸、12英寸产能“上的比较快”,与燕东微同类型的企业产品供应比较多,因此公司受到一定影响。
对于北电集成项目的开建的影响,该人士表示,制造行业目前以功率产品为主的供给过剩情况更为突出,而北电集成项目的产品将不会再以功率产品为主,而是会面向更广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客户群,另外对行业整体的供给端冲击有限。
北电集成成立后,将由燕东微全资子公司燕东科技控制,北电集成也将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据了解,北电集成项目生产线产品将主要面向显示驱动、数模混合、嵌入式MCU等领域,搭建28nm-55nm HV/MS/RF-CMOS等特色工艺平台,计划建成后产能达5万片/月。
北电集成28nm产线开建 目前仍在梳理设备采买清单
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晶合集成、芯联集成等中国大陆市场主流晶圆厂,2024年伴随市场环境和终端需求改善,主要经营指标几乎均已步入上升通道。而燕东微受市场环境影响更加明显。
如:华虹半导体2024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5.392亿美元,同比增长18.4%;中芯国际2024年销售收入为80.3亿美元,同比增长27%,创下历史新高;芯联集成预计2024年度营收同比增长约22.26%,归母净利润减亏50.1%。
根据燕东微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受消费类产品受宏观环境影响,部分产品需求下滑,导致产品售价下降。燕东微预计,2024年该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06亿元到-1.72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同时该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5.54%。
有分析师表示,预计2025年半导体下游市场复苏进程将根据制程节点的不同有所分化,且头部公司将与其他竞争者拉开差距。
群智咨询(Sigmaintell)半导体事业部资深分析师杨圣心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由于芯片设计行业对工艺成熟度、产能供应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规模较大的晶圆厂的确具备订单获取的显著优势。其中,工艺在55nm以上成熟制程的中小规模晶圆厂面临的主要挑战来自两方面。
“首先在客户订单方面,由于产能较少较难取得头部客户的订单,由于工艺平台单一又较难在短时间内拓展更多领域的客户;其次在价格方面,由于其规模效应上和大厂相比有劣势,在价格竞争中抗风险能力较低。”杨圣心如是称。
据了解,燕东微首发募投项目“特色工艺12吋集成电路生产线”工艺节点为65nm,该产线产品定位为高密度功率器件、显示驱动 IC、电源管理 IC、硅光芯片等。按照计划,该项目二期将于今年7月达产。
对于12英寸线最新的产能利用率情况,燕东微相关人士表示,由于目前产能还在动态上量过程当中,还难以评估。
燕东微在募集说明书中表示,通过北电集成项目搭建28nm-55nm HV/MS/RF-CMOS等特色工艺平台,将推动公司工艺技术能力由现有的65nm向更高工艺节点迈进,提高公司服务相关行业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技术先进性。
从发展趋势来看,尽管先进制程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但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的芯片在全球晶圆代工产能中占比目前仍高于50%, 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其中,28纳米工艺由于高性能、低成本的优势以及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已成为主流晶圆厂在尖端制程之外的最重要竞争点。
上述燕东微公司人士表示,北电集成28nm工艺产线刚开始建设,与公司原有产线相比,会有独立的供应商、开发技术人员以及下游客户等。“2024年年底北电集成项目开工后,设备采买清单还在不断梳理当中;客户方面,还需新产线建设到一定阶段后再与客户进行接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