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 2月6日讯:1月底,宏达股份发布其2024年业绩预告,据公告显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 2024 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3,300 万元到 3,900 万元,与上年同期亏损9,584 万元的情况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
提及公司业绩扭亏为盈的原因,主要是公司磷化工业务增长以及2024年锌冶炼实现扭亏为盈等原因带动。具体来看,磷化工业务方面,受国际市场行情向好,国内市场拉动和出口政策支撑的影响,磷复肥行业呈现先抑后扬的市场走势。在国家保供稳价政策支持下,2024 年春耕季节市场供不应求,公司磷酸盐系列产品、复合肥产品订单充足,订单大幅增长,公司生产经营产销两旺。受磷酸盐系列产品、复合肥销量大幅增加和液氨等部分大宗原料成本下降影响,公司2024年磷化工经营业绩出现一定幅度增长。
有色金属锌冶炼方面,含黄金、白银、铜等稀贵金属的副产品量、价双升,有效降低了锌冶炼综合生产成本,2024 年公司锌产品及副产品毛利率上升,公司锌冶炼实现扭亏为盈:产销量方面,公司伴生稀贵金属提取技术取得了较大突破,提高了原料中伴生稀贵金属金、银、铜等的回收率,同时公司加大富含金、银、铜的锌精粉采购力度,含黄金、白银、铜等稀贵金属的副产品产销量大幅提升;售价方面,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国际国内宏观因素影响,黄金、白银、铜等贵金属价格大幅上涨,副产品价值大幅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宏达股份等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公司是否有自有矿山的问题,其表示,公司无配套上游铅锌矿山,冶炼所需主原料锌精矿全部为对外采购。公司咋提及冶炼产能时表示,公司现有锌锭产能10万吨/年,锌合金产能10万吨/年。
回顾2024年,期现锌价在较强的宏观利好氛围带动以及锌矿供需错配的背景下强势运行,沪锌2024年年线大涨18.36%,SMM 0#锌锭现货报价年度涨幅也高达19.8%,整体价格上涨明显。
而2024年,国内锌精矿紧缺的情况也在持续干扰着整体锌市场,其中在2024年第二季度,国内便已经有多家锌冶炼厂出现检修减产的情况,进入三季度,随着加工费的大幅下跌和冶炼厂利润倒挂严重,叠加北方季节性检修下,三季度冶炼厂产量下降明显,产量下降至49万吨以下,市场喊出了“联合减产”的预期。
不过进入下半年以来,随着中国锌精矿进口量显著增加,并在第四季度依旧保持高水平,进口矿源持续补充国内市场的供应,加之冶炼厂年底原料库存回升至27天左右,原料压力缓解,在四季度锌价维持高位,冶炼厂得以与矿山协商提高锌矿加工费,综合因素影响下,1月国产锌矿加工费显著上涨。截至1月24日,国产锌精矿周度加工费涨至2200~2500元/金属吨,均价报2350元/金属吨,较10月1450元/金属吨的情况上涨明显。
至于锌锭价格方面,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截至2月6日,SMM 0#锌锭现货报价涨至23520~23620元/吨,均价报23570元/吨,较节前的23480元/吨上涨90元/吨,涨幅达0.38%。
据SMM最新调研显示,从国内锌冶炼厂排产情况来看,2025年2月冶炼厂产量预计较一月环比稍有增加,节后首周2月6日SMM七地锌锭社会库存总量10.70万吨,较1月27题增加3.66万吨,主因春节期间下游企业放假较多采买提货减少,而冶炼厂正常生产持续发货到社会仓库,使得锌锭库存环比大幅增长。节后下游及终端陆续开工,消费缓慢回升,基本面上对内盘锌价支撑有限。叠加应对美国加征关税问题,对于国内后续政策预期较强,SMM预计短期锌价或将震荡整理。
至于黄金价格方面,自春节假期归来之后,受投资者在对关税争端其对经济增长的潜在影响的担忧升级之际寻求避险资产等因素推动,金价屡刷新高,COMEX黄金昨日盘中一度上冲至2906美元/盎司,而国内沪金也最高一度攀升至674.2元/克,一同刷新其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
不少机构对黄金价格后期抱有看涨态度,花旗认为,关税进一步升级将导致在6-12个月内看涨黄金,金价将升至每盎司3000美元;同时看涨白银,将升至每盎司36美元;还看跌铜价在未来三个月将跌至每吨8500美元;高盛维持2026年第二季度金价3000美元/盎司的预测。
中信证券研报也指出,基于其黄金价格分析框架,看好2025年金价。全球央行购金行为有望持续,央行宣布购金的宣示效应可能更加明显。全球市场黄金投资热情可能延续,结构上或为“亚洲下,欧美上”。2025年中东、俄乌等地缘冲突可能更不稳定,有利金价上行。中期内,加密货币和黄金在避险配置中尚不构成竞争关系。根据模型预测,中性假设下,2025年年中COMEX黄金期货价格可达到3100美元/盎司以上。
此外,宏达股份在2024年也不乏拖累业绩的业务。天然气化工方面,受国外合成氨价格低位运行以及国内合成氨产能增加、煤炭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合成氨市场价格持续下滑,2024 年合成氨全年均价比 2023年下降18.73%,2024年公司控股子公司四川绵竹川润化工有限公司合成氨产品盈利水平较上年同期出现一定程度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