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价格会员

拐点、洗牌、破圈、谋变 动力电池回收灵魂四问

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车保有量达到2472万辆。7月,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首破50%。种种数据表明,新能源车正在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而伴随新能源车产业发展的除了“安全焦虑”“里程焦虑”“补能焦虑”,还有 “寿命焦虑”。

根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循环寿命测试标准,动力电池的电池容量衰减到初始容量的80%以下时,该动力电池就需从新能源汽车上退役,早期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大致为5-8年,从2021年开始,电池回收产业东风已起。

在2022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欧阳明高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预计到2050年,市场上有一半的电池材料都来自动力电池回收循环体系。

彼时(2022年),碳酸锂价格上涨至接近60万元/吨,原材料价格波动,带动废旧锂电池成“香饽饽”,动力电池退役潮叠加锂价上涨,一时间动力电池回收赛道挤满了想要分食蛋糕的大小玩家。

据工信部规定,2016年起乘用车生产企业执行对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提供8年或者12万公里质保(先到达为准)。今年,我国迎来了首批动力电池“脱保”。

电池回收势在必行,产业“拐点、洗牌、破圈、谋变”等问题正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抢抓市场机遇,引导产业有序发展,今年以来,多部委出手,接连发布政策大礼包,助推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走得快”且“走得稳”!

政策再升级,拐点将至?

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加强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组织开展生产者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建立健全动力电池生态设计、碳足迹核算等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制定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国际标准,推动标准规范国际合作互认。大力推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质量认证,研究制定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开展清理废旧动力电池“作坊式回收”联合专项检查行动。研究旧动力电池进口管理政策。

3 月,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鼓励汽车以旧换新,支持动力电池更新换代。

5 月,交通运输部等十三部门印发《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明确鼓励老旧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推动新能源营运货车在城市物流配送、港口集疏运、干线物流等场景应用。

6月,工信部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提出企业应依据有关政策及标准,开展锂离子电池碳足迹核算。鼓励企业在产品研发阶段加强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设计,做好锂离子电池生产、销售、使用、综合利用等全生命周期资源综合管理。企业应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将研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锂离子电池交由具有处理能力的机构处理。

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措施提出提高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标准。推动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更新车龄8 年及以上的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平均每辆车补贴 6 万元。

7月,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关于印发《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实施细则》的通知,对城市公交企业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更换动力电池,给予定额补贴。鼓励结合客流变化、城市公交行业发展等情况,合理选择更换的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车长类型。每辆车平均补贴6万元,其中,对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的,每辆车平均补贴8万元;对更换动力电池的,每辆车补贴4.2万元。

8月,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公开征求意见。规范条件通过明确企业布局与项目选址、综合利用能力、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人身健康等方面,对开展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或再生利用业务的企业提出要求。

8月,工信部、交通部等八部门发布公告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动力电池更换工作应在确保整车安全的前提下实施,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运营企业、动力电池更换服务提供商应具有法人资格,并遵循“谁主张、谁负责;谁更换、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

可以看出,电池回收产业政策“大礼包”正频繁出台,无论是鼓励以旧换新,鼓励企业在产品研发阶段加强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设计,还是对开展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或再生利用业务的企业提出要求、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组织开展生产者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等等,通过上述政策的发布与实施,正推动电池回收行业的规范化、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促进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企业严重过剩,加速洗牌?

近日,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在与电池网交流时表示,2023年,中国电池实际回收量为62.3万吨,增长很快,整个市场容量在近几年增长迅速。

与此同时,吴辉也指出,目前从事电池回收的企业也非常多,尤其是在2022年碳酸锂等金属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时候,电池回收企业迎来了赚钱的高峰期,大量企业涌入。

据企查查今年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动力蓄电池回收相关企业14.19万家。2014年—2020年,相关企业注册量从0.12万家逐步增长至0.58万家,增速维持在10%—80%的区间内。2021年,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动力蓄电池回收需求相应提升,相关企业爆发式增长357.57%至2.67万家。此后增长趋势仍在继续,2023年全年注册量达4.59万家。截至7月,今年已注册2.01万家。

虽然我国电池回收注册量呈持续增长态势,但回收产能利用率并不高。

据EVTank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中国156家白名单企业锂离子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拆解名义产能达到379.3万吨/年;结合2023年的实际回收量数据,全行业的名义产能利用率仅为16.4%。另外,根据各企业的规划目标,到2028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产能将达到1024.2万吨/年。

在吴辉看来,目前,整个电池回收行业仍然是产能过剩、中小企业和小作坊居多,行业极其不规范。

新规实施,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

据吴辉分析,目前来讲,电池回收企业是严重过剩的,真正到了一个成熟阶段,整个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可能也就几十家企业。

展望未来,吴辉表示,随着大量的退役电池进入市场,整个电池回收行业的市场容量会越来越大,国家也会进一步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大量的中小企业和作坊会因为回收渠道受限、回收技术不足、规模太小等被淘汰出局。

白名单重启,如何破圈?

行业洗牌阶段,破圈才有出路。

在2018年,工信部曾公布首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名单,业内称之为“白名单企业”。今年3月,工信部宣布“暂停受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企业申报规范条件”。

据电池网从市场反馈的情况来看,电池回收市场前景广阔,6年时间,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白名单已更新五批,涉及企业扩充至156家。但困扰行业许久的回收渠道混乱,废旧锂电池溯源难,小作坊中间商等问题依然存在。“白名单”企业虽得到官方认可,但并非强制性政策,因此并没有完全得到市场的选择。

有业内人士表示,暂停受理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申报,除了对现有公告白名单企业不合格的情况提出整改,警示回收产业不要盲目投建外,或也意在提高白名单企业的资质含金量。

8月14日,工信部修订形成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与2019年发布的版本相比,在项目选址上新增规定综合利用企业应按要求进入产业园区,建设用地应为工业用地,同时增添了对固体废弃物实现合理回收和规范处理,开展项目节能评估,研发及工艺改进的费用不低于综合利用业务收入3%等要求。

吴辉指出,新的行业规范条件出台,意味着企业可以再次申请电池回收白名单。与此同时,新的规范条件明显比2019年的时候更严苛。

针对政府主管部门来讲,吴辉补充道,行业规范应该根据技术和行业发展趋势逐步更新并提高门槛,强化规范化管理,并且针对电池回收行业进行资质管理,对未进入白名单的企业应该严格禁止从事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从而提高白名单目录的含金量。

锂价格波动,何以谋变?

进入2024年,碳酸锂价格继续下探,迈向7万/吨新关口,与2022年巅峰时期的60万元/吨相比,降幅达88%。

随着锂价走低,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也开始降温。一时间,废旧电池回收生意,从火爆出圈,到注销吊销,充满大起大落。

据企查查3月中旬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我国已有1417家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注销吊销,平均每天关闭约20家,相比2023年同期增加96.5%。2023年,注销吊销量首次突破5000家,达6984家,同比增加141.8%。

锂价持续下跌,电池回收行业盈利空间收窄,除了注销吊销与日俱增,还波及到上市企业,今年上半年,格林美等动力电池回收头部上市公司利润呈现负增长。

吴辉解释道,电池回收的利润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从事电池回收拆解,梯次利用过程产生的利润;另外一部分是来自金属价格本身波动带来的利润。展望未来,吴辉表示,对一个成熟的行业来讲,后期随着整个电池回收行业的逐步成熟,金属价格波动带来的利润影响会逐步减少,不管锂价怎么跌,对电池回收行业的影响相对来讲会越来越小。另外,锂价上下波动,也考验电池回收企业对于未来金属价格一个判断,从而采取提高库存或者降低库存的策略。

由于前期锂价高企,电池回收赛道火热,现阶段政策落地和市场规范化发展,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将逐步走向成熟。随着行业门槛提高,部分缺乏核心技术和合规能力的企业将被淘汰。另外,锂价波动导致盈利不稳定,部分企业也会因抗风险能力弱而退出。

结语:越是经历巨大冲击,越是能检验成色、底色。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正在构建,面对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挑战与机遇,谋变的关键在于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合作,推动整个产业的降本增效、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抢滩电池回收蓝海市场大幕拉开!做企业,有人坚信,“在赛道的选择上,要去已经被验证过商业模式、充分竞争的大红海赛道。”当前,电池回收行业迎来积极变化,随着后续监管趋严,行业格局有望持续优化;而随着企业技术工艺进步,也将推动回收产业迎来更大的成长机遇。

 

暂无简介

陈雪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