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最强风投城市”的一家芯片厂商科创板IPO折戟。
4月17日晚间,上交所官网显示,合肥芯谷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芯谷微)上市进程显示已终止。公告称,芯谷微及其保荐人国元证券日前分别提交文件并申请撤回科创板IPO计划。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三条的有关规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对芯谷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
芯谷微主要业务涉及半导体微波毫米波芯片、微波模块和T/R组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主要提供基于GaAs、GaN化合物半导体工艺的系列产品,并围绕相关产品提供技术开发服务。招股书显示,该公司产品和技术下游主要应用于电子对抗、精确制导、雷达探测、军用通信等国防军工领域,并正逐步向仪器仪表、医疗设备、卫星互联网、5G毫米波通信等民用领域拓展。
自去年证监会提出阶段性收紧节奏以来,已有多家半导体产业企业终止其科创板IPO进程,包括安芯电子、芯邦科技、得一微等,而今年以来,科创板陆续也已有16家企业终止申报上市。这些企业中,有不少公司在业绩表现方面有较为明显的“硬伤”。
以芯谷微为例,该公司在业绩方面,近几年营收等财务数据呈现一定的高增长。招股书显示,其2020年至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440.84万元、9958.21万元、1.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2.0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79.10万元、4262.62万元、5780.32万元。
不过,《科创板日报》记者关注到,其利润额整体对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的依赖度较高,业绩高速成长背后的含金量或有不足。在上交所下发的首轮问询中,也对该公司相关事项进行询问。
报告期内,该公司税收优惠金额分别为383.81万元、1211.74万元和1478.16万元,占同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8.96%、28.45%和25.57%;同时,该公司计入当期政府补助的金额分别为958.02万元、1023.88万元和1074.68万元,占同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2.36%、24.04%和18.59%。
芯谷微近几年产品的产销率也并不饱和,募资必要性成疑。招股书显示,其芯片产品在2020年至2022年的产销率分别为84.75%、80.17%、80.40%,模组产品2022年产销率为84.78%。上交所在问询中要求其说明产销率下降原因,以及随着募资扩产带来的产能消化的问题。
芯谷微表示,产销率下滑系其产品种类不断丰富,该公司生产规模有所增加;同时基于自身产品小批量、多批次的交付特点,以及其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为满足客户的及时交付需求,结合自身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在手订单持续增长以及对未来市场需求发展趋势研判等因素综合考虑,需要保持一定的产品备货量。
据了解,芯谷微计划在科创板上市后,投资5亿元用于微波芯片封测及模组产业化项目,该项目将可新增600万只芯片及新增6000组模组产品,并计划在2028年下半年达产。
芯谷微预计,假设未来七年芯片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保持30%、模组收入保持50%,那么预测新增产能将得到有效消化,募投项目建成后将保持产能需求。
而这一估算是否合理、芯谷微未来产品销售究竟能否如预期实现高成长,一定程度还取决于该公司的技术竞争力。
据了解,芯谷微所处军工微波毫米波芯片细分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ADI、Qorvo、MACOM等国外公司以及国内大型军工集团下属单位及少数民营企业。其中,国内厂商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市场。
从芯谷微情况来看,其申报上市时有客户700余家,除部分知名客户外,有超过600家均为中小客户。
芯谷微在产品定价方面亦无足够优势。据了解,由于海外公司具备先发优势,通常定价较高,芯谷微在问询回复中称,该公司为获取客户订单,其在价格上会给予一定优惠,因此主要产品价格一般低于同行业国外知名公司。
当前,科创板在坚守“硬科技”定位、把好上市准入关的背景下,监管对申报科创板企业的研发投入金额、发明专利数量以及营业收入增长率等指标要求进一步提高,同时强化衡量科研投入、科研成果和成长性等指标要求。此外,证监会还将进一步提高对拟上市企业随机抽取检查的比例。
有市场人士观点认为,这意味着对科技企业而言上市难度进一步加大,企业核心技术成色、经营合规性及业绩增长持续性将受到更加严格的审视。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袁帅表示,今年撤单现象的增多可能是市场自我调节和监管政策变化的结果。“对于科创板市场来说,吸引和培育优质企业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认为,规范的企业财务与内控机制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同时未来资本市场不仅需要经营稳健、业绩优良的公司,更需要股权明晰、经营规范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