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于外界预测欧洲央行年内可能会比美联储更早、更大幅度地降息,有关“欧元跌至与美元平价”的讨论正在回归市场。
受美国最新CPI数据的影响,美联储的宽松预期明显减弱。根据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LSEG)的数据,市场目前预计欧洲央行上半年执行首次降息的可能性为92.8%,与之相比,美联储的这个数字仅为53.5%。
而芝商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市场认为美联储“首降”的时间点最可能在今年的9月,并且今年很可能总共只进行两次降息,每次降息25个基点,这一幅度甚至要小于“点阵图”暗示的中位数水平。
包括欧洲和美国在内的一众金融机构都认为,两家央行潜在的降息步伐将对汇率押注发挥作用,导致欧元在未来持续走软。截至发稿,欧元兑美元报1.0732,若要跌至1:1,还需对美元下滑近7%。
欧元兑美元月线图
虽然7%对货币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跌幅,但纽约梅隆银行高级策略师Geoffrey Yu认为跌至平价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如果欧洲央行在日内的决议中率先宣布降息,那么年内或许就能够看到这一场景。
随着多个欧元区成员国的物价压力明显缓解,上周公布的欧元区3月份调和消费者物价指数(HICP)初值同比上涨2.4%,核心通胀的同比增幅也放缓至2.9%,外界预计官员们会为上半年的首次降息做好市场准备。
德国银行LBBW预计,欧元将在2025年跌至1.01美元的水平,但首席经济学家Moritz Kraemer表示,如果美联储在欧洲央行放松政策时保持利率不变,美元就会像“热刀切黄油”般、没有阻碍地升至平价。
欧元曾被外界寄予巨大的希望,一度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挑战美元霸权的货币。欧元兑美元曾于2008年升破1.6关口,但在2010年欧债危机爆发后走上了长达十多年持续贬值的道路。
分析认为,虽说美国的经济基本面谈不上多么优秀,但在欧债危机之后,欧洲的经济环境明显落后于美国,令欧元持续承压。特别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能源危机曾让欧元一度跌至0.95美元的20多年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