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以来,政府报告内容是经济学家们研究讨论的热门话题。近日,国际金融论坛(IFF)主办以“两会后中国经济解读”为主题的线上学术对话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首席代表史蒂文·艾伦·巴奈特(Steven Alan Barnett),瑞士银行集团董事总经理、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恒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丹等经济学家出席讨论并就房地产、外资直接投资、“新质生产力”等议题发表看法。
预计房地产后续还有更多政策出台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指出,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需要平衡短期增长与结构性改革,这意味着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是着眼于中长期发展并超越经济周期的,而不仅仅是应对短期的经济挑战。
汪涛表示,稳定房地产市场可以提振消费者信心,释放家庭额外储蓄,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汪涛分析称,从短期来看,任何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都有利于促进消费,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和实现GDP增长5%的目标。
恒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丹认为,如果房地产市场趋于稳定,中国整体的国内消费就会上升。
IMF驻华首席代表巴奈特对中国政府当前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表示赞同。他认为,政府部门这些措施非常必要。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房地产低迷对经济增速的影响,他建议政府应继续努力加快房地产稳定复苏,对有生存能力的房地产开发商应予以支持,并推动企业重组,让没有生存能力的开发商退出市场。
汪涛认为,目前稳定房地产行业的政策仍相对温和,她预计后期会有更多的支持政策出台,包括扩大开发商 “白名单 ”以及户籍政策改革。
外资直接投资将2024年迎来反弹
对于利用外资,汪涛认为外国直接投资将在 2024 年反弹。她预测外资企业在今年的盈利能力将有望提升,但由于一些长期因素包括中美经济脱钩、全球经济碎片化和供应链重整等影响,外国直接投资较难恢复到 10 年前的水平。
汪涛认为,从长远来看,外国直接投资的下降可能会影响中国的出口,但是由于全球科技周期和全球进口需求的增长,中国2024 年的出口将好于去年。
王丹认为,在未来外国直接投资不再是推动中国经济必不可少的因素。美国推动的在高科技领域与中国脱钩对中国的供应链影响有限,反而有助于推动中国的中间商品出口。
“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通过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
与会经济学家还对两会热词——“新质生产力”进行了解读,一致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通过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
巴奈特指出,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增长。为此,他认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应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确保公平竞争、统一国内市场。
汪涛认为,创新不仅在高科技领域,在传统领域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她建议,应防范泡沫化在新兴领域导致的产能过剩造成资本和劳动力资源浪费,应更加关注服务业和内需,让市场在新产品的生产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汪涛指出,在农村地区和二三线城市推动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刺激消费,将有助于推动长期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