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MM主办的2023SMM中国铅酸蓄电池应用与绿色循环产业大会-主论坛上,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李士龙表示,国际形势俄乌冲突以来,世界经济整体下滑,国内经济复杂因素增多。2022年以来(不到两年)我国再生金属(铜、铝、铅、锌)迎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当前,废铅酸蓄电池处置产能过剩仍是难点;税收政策与回收体系不完善仍是痛点。未来推动再生铅企业升级,提高技术工艺水平仍是关键;推动政策落地,加大力度打击非法仍是重点。
国家部委出台的相关政策有30多项,地方政府也纷纷制定了有针对性的配套政策,产业规模快速扩大,产业融合快速推进,技术水平加快提升,产品再生利用占比不断加大,对地方经济贡献率持续增长,对环境减碳减排、节能降耗、绿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进一步确立了再生金属是朝阳产业,鼓励健康发展的地位。
全国重点区域对再生金属产业都呈现了不同的亮点,深受当地政府重点支持和扶植。如浙江台州(路桥)再生金属产业园区;江西丰城“铜、铝、铅”,鹰潭(200家再生铜企业),江西涌现了代表性企业保太集团、金叶大铜、自立稀贵金属提炼、上饶致远环保、新月有色等;安徽界首田营园区和太和再生铅超200万吨,其中华铂投资138亿元进军锂电池;河南济源地区豫光金铅、金利、万洋三家代表性的再生铅骨干企业;内蒙和保定地区近两年再生铅企业投产较健康,如雄泰、松赫、通辽泰鼎、天津东邦等;具有特色的大型企业如天能、超威、骆驼、风帆、理士、山东环保集团等。
研发能力投入加大,发展强势,铅酸蓄电池与动力锂电池重视科学布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当前也可关注国内企业去东南也、日本办再生铅企业的动态。
2022年,我国主要再生金属产量合计为1690万吨,同比增长5.4%,再生铜375万吨,再生铝885万吨,再生铅290万吨,再生锌135万吨,其中再生铝增长最快为8.6%,其次是再生铅5.6%。今年1-8月我国再生金属四大品种仍保持快速度增长,按这样的速度到2025年将提前实现2000万吨的目标。
再生铅绿色发展的现状
再生铅是国家鼓励的绿色低碳产业,各部委出台相关政策较多。
2022年8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保部联合印发的“有色金属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有色金属产业结构用能结构明显优化,低碳工艺研发应用取得重要进展,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到24%以上(再生铅已提前达到接近40%)十五五期间,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再生铅也是走在前列的)。
1、再生铅产量、资源和技术
据不完全统计:受疫情影响,2022年我国再生铅产量约360万吨左右,其中规模以上再生铅企业产量约290万吨,与前两年相比有所增加。(这个数与调研的数字有些保守)
随着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大,我国再生铅企业加快了技术装备改进升级的步伐,企业重视研发和科技创新(如安徽超威研发中心)。多数企业以废铅酸电池的铅膏为原料生产出纯度达99.99%的铅锭,湿法再生铅技术也得到了突破性进展。一些新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燃料燃烧加热,没有二氧化硫、铅烟尘和烟气排放,水循环回用零排放,炉子节能降耗,自主研发创新专利增多。我国再生铅酸蓄电池破碎分选技术装备系统(包括预处理技术)市场长期被国外企业把控,经过艰苦的研发创新,湖南江冶、浙矿重工股份、株洲鼎端装备、襄阳远锐等企业生产的铅酸蓄电池整套破碎分选设备,越来越得到企业认可并占领了中国市场。湖南江冶装备走出了国门,株洲鼎端装备开发的锂电池破碎装备取得了新突破,使中国再生铅装备制造水平有了一个量和质的提高。
2、近年来,我国铅酸蓄电池产业和再生铅产业绿色循环上下游联动,推进全产业链提升环保技术水平有了新进展。
河南豫光金铅、湖北骆驼集团、江苏新春兴、山东环保集团、安徽华鑫、华铂集团、安徽大华、河南金利、浙江天能集团、超威集团等企业在园区或产业集聚区形成再生铅闭合循环生产模式。口天能集团、超威集团、风帆集团、骆驼集团等企业建立了回收体系、进行了技术装备升级改造。
以湖南江冶机械和株洲鼎端装备、浙矿重工股份、襄阳远锐为代表的再生铅设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从目前看再生铅酸蓄电池破碎装备接近饱和,装备制造业企业应重视开发新的产品,如动力锂电池,太阳能板等。
3、中国每年80%左右的精铅用于生产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有70%左右金属铅和20%左右的硫酸液。
但铅具有资源性和毒性的二重性,尤其是再生铅,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果不科学规范收集和利用处理,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中国再生铅占比较低,美国90%、日本85%,欧洲各国超过60%,中国40%左右。
2022年,我国持证(合法)再生铅企业60多家,废铅酸蓄电池处理能力超过1200万吨,铅酸蓄电池回收量突破500万吨。
和原生铅相比,再生铅能耗低,污染物排放少,符合节能减排环保要求。因此,再生铅占比逐年增长。
4、各级政府部门都非常关注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体系建设,对一些环保不达标的再生铅企业实行了关停整改、技改扩建、重组新建等措施,使再生铅企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从规模来讲,美国和日本90%以上的铅来自于再生、欧洲超过70%,中国不到40%。我国从十年前开始,铅消费量平稳增长,矿铅产量呈下降趋势,说明了我国铅消费的增量主要来源于回收利用废铅酸蓄电池。2020年我国30多家规模以上再生铅企业废铅酸蓄电池年处理能力超过1000万吨,铅酸蓄电池回收量突破550万吨,再生铅产能快速增长,已成为我国铅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西梧州循环园区水发集团与安徽超威70万吨再生铅,园区再生铅总量达到165万吨;安徽界首、太和两地合起来200万吨再生铅,河北近100万吨,河南万洋新增20万吨。
从布局看,重点再生铅产业集聚区成为产业绿色发展的新模式。我国再生铅产业向园区化绿色发展,如河南豫光、金利、岷山、湖北骆驼集团、天津东邦、河北风帆集团、江苏新春兴、安徽华铂集团、安徽超威、大华、天畅、浙江天能集团、超威集团、河北雄泰、内蒙古森润等一批较大型再生铅企业已相继筹建再生铅园区,并引进下游铅蓄电池企业,实现产业链延伸,在园区或产业集聚区形成再生铅闭合循环生产模式(这方面尤为突出的安徽太和肖口再生铅园区,6家上市公司从事再生铅,如再加界首合计近200万吨),为地方循环经济绿色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5、全国规模以上再生铅企业大约有30多家,大致分为四类。
第一类,单一从事再生铅生产的企业,这是再生铅企业的主力军(新春兴、天津东邦、河南金利);第二类是电池生产企业控股(南都华铂、安徽超威、大华);第三类是既从事原生铅冶炼也从事再生铅熔炼(河南豫光、岷山);第四类是专业回收铅酸蓄电池企业(上海鑫云宝山基地)。
我国再生铅企业主要分布在河南、江苏、安徽、贵州、河北、江西、广东等,近期辽宁、福建、内蒙、云南、广西、贵州等地新建再生铅项目和技术改造(扩建)比较集中。截至去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4.5亿辆左右(其中汽车3.2亿辆),电动自行车2.8亿辆,电动三轮车7000万辆(不包括军队、公安、消防等),由此可见我国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量还会不断增加。
国内主要再生铅企业处理废电池产能现状
三、再生铅绿色发展的机遇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双碳”、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引领能源革命,电池行业(铅酸蓄电池、锂电动力电池等)亟待升级转型,构建新发展格局!
对十四五发展目标: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
对2035年远景目标: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十四五关键之年,“绿色”成为发展规划的基调色。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加快构建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体系,提升循环再利用品质、降低成本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材料要求。
1、绿色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为再生铅锌行业共识,是必然趋势(绿色工厂,绿色产业链)。
2、绿色发展,再生铅锌是双碳重要内容(再生比原生碳排放少,减碳量大)。再生金属在发展绿色低碳节能减排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2022年铅原料的对外依存度降至13%,远低于铜(83%)铝(60%)锌(44%)锰(96%)等其他金属。此外,与原生铅生产相比,每吨再生铅可节省标煤659公斤,节水235立方,减少固体排放128吨,二氧化硫排放0.03吨,因此,再生铅产业不仅保障了国家战略资源安全,还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3、绿色发展,再生铅锌市场空间大。
4、绿色发展,再生铅锌高端人才增多。
5、绿色发展,再生铅样板企业多。
总目标:再生铅锌高质量创新发展,走绿色低碳之路。
主要表现:先进的技术工艺,包括:
1、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
2、先进的环保装置,三废治理,能耗降低;
3、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企业形象;
4、优秀的从业人员。
四、再生铅绿色发展的主要目标
废铅蓄电池循环回收利用技术及其高性能铅酸电池制造技术”,列入国家《产业关键技术共性发展指南》。废铅酸蓄电池铅膏连续熔炼工艺、装备和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天能集团、超威集团、湖北金洋等单位,近几年都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关于再生铅解决科技瓶颈的重点专项,在国家科技部组织专家验收中得到了高度评价,属国内领先并获得了国家下发资金的支持,联合国环球基金GF项目对再生铅示范也有支持和帮助。
五、再生铅绿色发展仍需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再生铅锌产业在国家部委的有力推动和企业的自律觉悟提高的背景下,各个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与高质量的标准相比仍有值得关注的问题。
1、高度重视我国再生铅绿色发展的理念
再生铅从业人员必须牢度在思想上扎根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现有再生铅企业在生产新建扩建技改中都应高标准,严要求,做好规划,绿色发展。
2、推动再生铅企业升级,提高技术工艺水平仍是关键
3、推动政策落地,加大力度打击非法仍是重点
4、废铅酸蓄电池处置产能过剩仍是难点
5、税收政策与回收体系不完善仍是痛点
1、推动再生铅锌企业升级,提高技术工艺水平是关键
这些年来,随着政府主管部门监管力度的逐步加强、查处关停了很多无资质非法铅锌冶炼的黑工厂,从而对再生铅锌企业有了新的要求和门槛,尤其对提高回收利用率,控制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再生铅锌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出了严格的标准。
特别以技术工艺转型升级和自动化,三废治理,能耗减少等方面有了新的标准,再生铅锌企业提高生产工作环境卫生条件,采用先进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提高再生铅锌生产规模,淘汰生产规模小,设备落后的企业。
2、再加大力度打击非法,保护合法企业仍是重点
在再生铅回收领域非法收集、转运、处置废铅酸蓄的现象仍较严重,无论从生态环境,市场秩序,损害健康等方面,国家都应该出重拳打击。过去多年来,废铅酸电池回收比较混乱,非法回收冶炼突出并占了上风,严重影响了合法企业原料采购渠道,造成合法正规企业吃不饱,无原料生产,先进设备闲置。另一方面造成资源浪费,税收(国家)流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样的局面必须改变。由于国家加强打击力度,近年来有所好转。
特别以技术工艺转型升级和自动化,三废治理,能耗减少等方面有了新的标准,再生铅企业提高生产工作环境卫生条件,采用先进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提高再生铅生产规模,淘汰生产规模小,设备落后的企业。
近几年来,虽然回收建设方面各级主管部门重视出台一些政策,持证规范回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铅酸蓄电池是特殊商品,废铅酸电池具有价值造成回收无序,一直是影响废铅电池循环利用的重要问题,回收渠道混乱,三无商贩太多,社会源电瓶流向分散,正规企业始终竞争不过三无回收商(如,上海每年15万吨废电瓶,有资质四个回收基地,约收到3.5万吨左右。上海固废中心介绍,上海是回收体系做的最正规的)。诸种现象造成三种后果:
1、三无企业往往无视环境保护,对绿色产业发展带来直接危害;
2、正规再生铅企业长期处在采购原料的被动局面;
3、直接导致税收损失百亿元以上。
推动产业政策、环保政策与财税政策衔接
财税政策40号文件出台后,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仍有一些新问题在探讨。再生铅的绿色发展需要各部门的感情投入和大力关心
再生铅在绿色发展中遇到的具体困难比较多,但在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中又离不开再生铅,期待各部门形成齐抓共管、齐心协力,明确主体责任,铲除再生铅体外循环的“地下产业链”,改变铅酸蓄电池体系中的混乱现状。
3、废铅酸蓄电池处置产能过剩是难点
2022年,我国60多家持证再生铅企业(也有无证的)处理废电池能力超过1200万吨,而当年全国回收报废的铅酸蓄电池500万吨,存在严重的过剩问题,现在再生铅扩建,新建的企业还有好几家。再生铅企业的分布也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湖北,江西,河北,内蒙等区域,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渠道分散,中间环节多,仍有小商贩占主导地位,回收成本高。
这些年由于环保的倒逼,很多再生铅企业加大投入,企业形象越来越好,生产越来越规范,备受全球瞩目的再生铅企业不断增多。企业在绿色发展中特色鲜明、亮点纷呈,涌现了新春兴、天津东邦、安徽超威、华铂、金利、万洋、豫光、天能、骆驼、大华等优秀样板企业。
综上所述,我国再生铅绿色发展已开始着眼高起点,朝着绿色化、科技化、 规模化、多元化、智能数字化等方向发展。该产业资本运作比较成熟,做大做强我国再生铅绿色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其潜力和空间广阔,值得企业家和同行们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