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价格会员
所属专题

SMM光伏快讯

速报光伏行业最新动态,知晓产业核心消息!

 | 进入专题>

SMM光伏快讯

光伏N型组件产业化趋势已显现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26%能效的N型电池很快将量产

光伏已经成为能源结构转型、实现碳中和最重要的能源形式之一,寻求更安全的供应链保障在很多国家被提升到更重要的位置。在此背景下,中国光伏企业如何继续保持竞争力和领先性,持续引领全球光伏行业发展?

在近日举办的2022年度新能源财经(BNEF)上海峰会上,天合光能(688599.SH)董事长高纪凡、金辰股份(603396.SH)董事长总经理李义升、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瞿晓铧博士、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尹绪龙应邀出席光伏领袖对话环节,对上述问题提出见解。

对话嘉宾大多认为,在短期内,中国的光伏制造业仍将在全球竞争中具备相当的优势。此外,N型高效能电池组件成趋势,而TOPCON与HJT(异质结)的技术路线之争,将取决于效率与经济之间的平衡性。其中,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提出:“我们需要进行更全面的开放合作,引领实现零碳新世界。”

N型产业化趋势已显现 三年左右市场份额或超P型

整个光伏行业一直是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的过程,本次对话嘉宾均认同,随着P型PERC的效率已经越来越逼近上限,行业从P型向N型的转型趋势愈发明显。不过,嘉宾们的出发点与侧重点各有不同。

“今年被称之为N型电池组件的元年,未来三到五年将从P型电池组件走向N型电池组件,N型高效能电池组件的产业化趋势已显现。”高纪凡表示,目前量产N型电池平均效率超过25%,未来更高效能的26%的N型电池很快会实现量产。

“就天合光能来说,N型技术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产业化价值逐渐凸显。今年我们全球发布了210+N型的595W、690W等产品,功率可以高出75W,度电成本降低近1.5%。未来突破700W是可预见的。”高纪凡称。

瞿晓铧认为,当下业内最重视的两种电池技术,一是TOPCon、二是HJT(异质结),都是以N型为主的,而这些技术的研发目的都是为了追求更高的效率。

“基于前几次技术升级的经验,我认为不超过半年时间,市场就会接受N型的TOPCon产品。由于HJT产品使用的时间已经很长了,接受HJT产品也不是问题。我估计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N型产品的市场份额会超过PERC产品。”瞿晓铧分析称,“由PERC到TOPCon,电池效率并没有革命性的变化,用户还会评估不同技术的经济性,三年后大家还是会买PERC产品的。”

刘汉元亦认可, HJT与TOPCon均可能成为未来几年行业流行的主角。但他表示,虽然技术上在一定程度都被证明可行,主要的问题是面对效率的提升,工艺环节和生产成本也将增加,如何在效率和经济上实现兼顾,何时能取得平衡,这是未来3-5年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

尹绪龙则表示,英利能源已经在技术路线上有所抉择,“尽管对其他N型电池技术也做了一些储备,但公司选择以发展TOPCon为主。通过TOPCon和相关叠加技术的研发,实现全面提高产业化水平,将是我们三到五年内的主要方向。”

李义升提出,为了焕发产业活力、追求更高效率,最终要聚焦到可靠低成本上,“只有达到技术可靠、工艺可靠、设备可靠,实现可靠成本,才能决定哪一种技术成为未来主流。”

联手出海投资有吸引力 长期取决于政策持续性

近两年以来,以美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一些国家也更加重视光伏产业,持续发布本土制造的激励政策。根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份,已有14个国家和地区发布该类型的贸易政策,而且40%都是在2019年之后提出的。因此,是否进行海外投资布局也成为光伏企业家们关注的话题。

高纪凡表示,在今年出现能源危机的背景下,保障供应链的安全,被很多国家提升到新的高度。他认为,各国均想发展本土产业,但这有两层考量,第一,希望把整个产业链建在本土,避免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例如俄乌战争、疫情以及其他不可知的问题。第二,各国可能更希望本土企业成为未来产业链的重要引擎。“海外投资肯定是值得规划的方向,但是全球的贸易环境确实也比较复杂,我们还在探索其中。”

在刘汉元看来,海外建厂的计划,是未来5年或更长时间中国企业普遍要面临的客观问题。他表示,中国过去10多年时间形成了聚集发展的优势,从设备到原材料,整体配套产业链供应的完善使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光伏组件和系统供应的国家。由于世界需求量很大,欧美日韩包括“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短期内要在当地形成产业链的支撑,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优势还有相当的难度。但各个地区、各个国家也会有倾向地去牵引本土制造,所以在北美洲、东南亚国家,以及欧洲一些可能的地方,需要观察是否能形成区域性、小的中心,当条件具备时,国内行业伙伴联手出海,把中国的资本、技术、产业链、供应链优势一起推向世界不同的地方。

“经过多次论证以后,我们认为短期内很难形成真正有竞争力的境外制造条件,所以这值得大家双向思考、谨慎对待。”刘汉元称。

瞿晓铧提出,海外贸易政策可以简单分两类,一是惩罚性政策,二是奖励性政策。从历史经验来看,惩罚性政策基本上不能帮助相关国家建立起有竞争力的产业,而奖励性则是有可能的。因政策建设的工厂也有两种,一般性工厂和专业性工厂。一般性工厂的定位是参与全球竞争,专业性工厂是为特定的市场或项目定做的,专业性工厂在项目和政策结束后就很难维持。

“就海外产能的经济竞争力而言,中国光伏花了30年才建立起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链,同时也是在中国发展成为全球制造强国的过程中才做到的。其他国家要形成完整的、有竞争力的光伏产业链,大概需要40年时间。”瞿晓铧认为,在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支持下建设的工厂,可能还是专业性工厂,因为补贴就持续10年,十年后要退坡。美国的光伏能否持续发展,取决于政策的长期持续性。

李义升透露,金辰股份2022年海外市场大约占整体销售收入的30%左右,预计2023年比例将会提升至约40%,从长期来看,可能是四年以后,海外市场占比可能会达到大约50%。他认为,中国光伏产业的主导地位和优势,并不是海外制造整体能够赶上的。

产业链协同降低“光+储”成本 引领实现零碳电力

此外,对话的光伏企业家还对一些业界关注的新型技术发展趋势作出了研判。

刘汉元表示,当下舆论对颗粒硅的探讨比较火热,但实际上,颗粒硅与棒状硅都是近二三十年来同时并行发展的技术,并非新生事物。近几年来颗粒硅在技术或材料上,可能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与棒状硅改良为主的高纯晶硅生产技术比较,还需要在质量和成本上取得综合的平衡。

“截至目前我们判断,颗粒桂和棒状硅将在很长时间内并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棒状硅还具有总体上的优势。”刘汉元预测称。

瞿晓铧认为,钙钛矿呈现出的前景相当可期。“虽然钙钛矿在电池尺寸扩大和长期可靠性等方面还面临很大的挑战,但随着光伏发电在未来逐渐成为主流能源,会迎来巨量资金涌入,资源加持下,这些难题可能都不是太大的难题,会在未来四五年中被逐步解决。钙钛矿也可以在某些领域找到好的应用前景。”他表示,阿特斯虽然现在对钙钛矿领域投入不多,但是乐观其成,静候佳音。

高纪凡则更加重视光储一体化系统的建设。他表示,我国已经把光储系统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了,甚至部分地方提出构建“零碳电力”,这意味着对于稳定可靠的光储一体化系统的需求。“尤其要在用户侧实现像水电站一样全天24小时可调可用。目前天合光能也在储能方面加大研发和投资的力度,希望把‘光加储’的成本降到平价,降到和火电甚至水电一样的水平,才能支撑起未来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兴电力体系建设。”

高纪凡还提出,光伏技术发展主要有两个关键点:第一,以客户价值为导向。无论何种技术,从客户的角度来讲,最后都是看度电成本。不同国家系统成本差异很大,尤其在屋顶光伏上,日本差不多是中国的三到四倍,欧洲也是中国的两倍以上。不同市场对产品可接受的价格有很大差异性,例如高效能的N型电池组件,可能会率先在系统成本更高的市场上铺开。

第二,突出产业链协同的价值。无论是210组件技术,还是现在的210+N型高效能时代,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关键也在于产业链打通,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封装等生产工艺要求更高,才能制造出有更好的技术质量、更佳的经济效益的产品。高纪凡提出,推动N型电池技术快速抵达经济性临界点,关键在于构建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新生态。

嘉宾们还对光伏年度新增装机在哪一年能达到1TW进行预测,其中,瞿晓铧与李义升均明确认为是在2029年,高纪凡与尹绪龙表示将在2030年左右,刘汉元称乐观估计只要再等五六年。

SMM在线问答访问TA的主页

上海有色网资讯中心,在线回答您的提问!

SMM在线问答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