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三十年,中国能源结构必将翻天覆地。”在昨日举办的“瞰见未来”2023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年论坛上,天合光能CEO高纪凡如是说到。
光伏发电因其可再生、无污染,被视为减碳的抓手之一,同时也是新能源革命的颠覆技术之一。关于光伏产业的技术发展路线,高纪凡认为主要还是得围绕高效率、高功率、高可靠性、高发电量四大核心优势深入展开,并始终以不断降低发电成本作为未来光伏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
目前最为主流的光伏技术是PERC电池,高纪凡表示,这一技术的转换效率基本在23.5%-24.5%之间,主要大量应用于工商业屋顶、户用屋顶、大型变电站。而在未来三到五年的时间里,则有望深度融合隧穿氧化层、硼扩散发射极、背面电极等尖端技术,逐步向TOPCon、IBC、HIT等更为高效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转变,并将电池转换效率进一步提升至25%-28%。
与此同时,钙钛矿/晶体硅叠层电池作为一种比较新型的技术,由于能够更为广泛地吸收太阳光,转化效率高达35%,且拥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近几年的发展速度也相当迅猛;而III-V族的砷化镓电池虽然早已具备超过34%的超高电池转化效率,但由于其制造成本是普通电池的100倍左右,目前主要还是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是该领域电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高纪凡在现场还给大家算了一笔账。2021年5月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14.12亿,其中农村人口5.1亿,按每户4人,每2户有一个适合安装光伏的屋顶测算,共约6000万个屋顶,按平均装机20KW测算,可开发容量达1200GW,约36000亿元规模。但是,“目前我国户用装机量有且仅有240万户,只占整个可装机容量的4%,可见其未来发展前景仍旧十分广阔”。
在近些年电荒和电价改革的双重刺激之下,越来越多工商业用户也开始积极布局光伏系统,“考虑到目前我国现有工商业屋顶面积约有64亿平方米,若其中的半数面积能够安装光伏发电,则其市场容量有望达到320GW”。
当前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可谓如火如荼,但高纪凡同时也提到,眼下光伏能源接入和终端用户需求之间仍存在时空不平衡性问题,换而言之,高比例的新能源接入对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调节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高纪凡表示,在这个问题上,目前市场的解决思路主要还是大力发展绿氢储能技术,通过光伏、制氢、储能的有机结合,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的“削峰填谷”,在有效改善能源接入质量的同时,提升电力运营的整体稳定性。
高纪凡认为,在未来,通过全面推进光伏发电、风电、水电、核电的大规模开发,努力提高电网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调控能力,中国有望逐步告别过去以煤电为绝对主体的传统能源结构,重新构建起一个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全新能源体系。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预测,到2050年,光伏发电在总装机数中的比例将高达50%,全球光伏总装机量则有望达到14000GW。
“到那个时候,以光伏发电为主体,再加上陆上风电、海上风电以及地热、潮汐、氢能等新能源资源,必将成为未来能源变革潮流的主力军。”高纪凡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