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价格会员
所属专题

十四五政策规划汇总

进入2021年,“十四五”拉开序幕,中国制造业又将迎来哪些政策支持性的风口,SMM对十四五政策规划等信息进行了全面汇总,以供市场了解!

 | 进入专题>

十四五政策规划汇总

山东省工信厅发布铝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坚持创新绿色发展 打造产业聚合集群

【山东省工信厅发布铝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坚持创新绿色发展 打造产业聚合集群】山东省铝行业产业链优势,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发展态势良好。“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奋斗目标进军的个五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落实《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促进全省铝行业快速发展打造“山东铝业”品牌,制定本规划。

铝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山东省铝行业产业链优势,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发展态势良好。“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奋斗目标进军的个五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落实《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促进全省铝行业快速发展,打造“山东铝业”品牌,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促进全省铝行业发展的指导性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基础环境

(一)发展现状。

1.产能稳居全国。截至2020年底,全省氧化铝企业5家、产能2670万吨,电解铝企业4家、产能845.5万吨,铝材加工重点企业70余家、加工能力1200余万吨,产能均居全国位。全省氧化铝产量2800万吨、电解铝807.9万吨、铝材加工量1138万吨,分别占全国的38.3%、22.3%和19.7%。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电解铝产能高度集中,并在铝加工材、包装铝材、汽车铝材、轨道交通铝材、航空航天铝材等领域具备竞争优势,形成了魏桥、信发、南山、创新、丛林、华建、三星集团等一批铝加工骨干企业。南山铝业的航空铝材、易拉罐体料,丛林集团的高铁、动车车体,创新金属有限公司的高强高韧铝合金材料、3C电子铝合金型材、汽车轻量化铝合金结构件,三星集团的汽车铝制罐体等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3.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省铝行业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1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院士工作站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共取得专利485项,获奖科技成果17项,起草标准18个。南山铝业的“高精度大卷重宽幅铝合金板带加工技术及产品——罐体料”达到国际水平;7050 AMS航空板材通过波音公司工程认证,正式纳入到波音合格供应商序列。宏创控股研发生产的单面光冷成型复合药用铝箔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赤泥在炼钢过程中的应用基础及关键技术达到国际水平。

4.绿色发展成效明显。2020年,全省铝加工企业电解铝的吨铝(直流)电耗达到12900千瓦时/吨,较2015年下降150千瓦时/吨。信发集团被列为国家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示范企业,被认定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生态型循环铝工业示范基地。魏桥铝电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应用具有国际水平的成套环保技术,在电解槽集气效率、烟囱排放、吨铝总氟排放等方面取得突破,达到欧洲排放标准。

(二)主要问题。

1.原材料对外依存度高。全省铝土矿采购100%依靠国外市场,极易受资源出口国政策变化、法律约束和基础设施薄弱等外部因素影响,进口资源面临新的不确定因素,行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和平稳健康发展。

2.结构性矛盾亟待解决。全省铝产业中产能薄弱,低端产能相对饱和,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附加值不高。2020年全省铝材加工比例为1.41:1,比1.57:1的全国平均水平低0.16个百分点。

3.基础性研究亟需加强。全省铝行业在基础共性关键技术、精深加工技术和应用技术研发不足,产品普遍存在质量稳定性不高和成本高等问题。产学研体系不够,高纯铝、再生铝、铝合金材料、铝基复合材料、成型加工技术、产线设备等方面技术研发、产业化生产尚未开展。

4.环保压力持续加大。全省电解铝企业自备火力电厂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赤泥、阳极残渣等造成的水土污染程度存在。在“双碳”背景下,企业应对环保停工停产的压力巨大,实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尚在探索阶段,赤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产业化”的综合利用尚未形成规模。

(三)面临形势。

从国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铝产业仍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现阶段海外疫情持续发展,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民粹主义以及逆全球化的倾向愈发明显,对铝行业产业链的影响愈加复杂。同时,“一带一路”、区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欧投资协定(CAI)等合作战略将为国际贸易开辟更加包容和开放的路径,为铝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从国内看,“十四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入发展,交通、能源、保障性住房、城镇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工程继续实施,交通运输轻量化、农村电网改造、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将有力推动铝产品市场需求进一步增长,同时也对铝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出更高要求。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扣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全省铝行业规模优势,聚焦聚力铝深加工产业,切实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深入推动产业链条延伸,努力实现铝业结构合理、布局优化、质效提升,加快将全省打造成为级铝业基地。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发展。加强人才建设、技术创新、设备升级,培育品牌意识、创新模式、标准体系,以材料性能、产品质量、终端深度为着力点,加快开发新材料、新产品、新领域,树立“山东铝业”品牌,推进发展。

2.坚持链式发展。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思路,结合工业园区规划,谋划布局全省铝行业发展的整体产业链条,做强型企业,大力发展深加工产业,推动铝产业向价值链迈进。

3.坚持绿色发展。积极应对“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挑战和机遇,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以及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环保等新技术,着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可持续发展。

4.坚持协同发展。结合区域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发展实际,按照铝业上下游产品特点,因地制宜,因企施策,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打造大中小企业协同配合、专精特新蓬勃发展的产业格局。

(三)发展目标。

——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25年,铝产业产值达到8000亿元,终端产品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达到60%以上,铝材产量与电解铝产量比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2.5:1,发展成为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力的铝产业集聚区。

——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25年,行业技术研发投入占利润的比重达到10%以上,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企业与高水平研究机构新增建立联合实验室5个以上,新增授权专利100项以上、获省部级科技成果5项以上、起草行业标准3个以上。

——节能环保进一步改善。到2025年,控制电解铝、氧化铝产能规模,电解槽达到400千安及以上产能水平,电解铝吨铝(直流)电耗下降至12500千瓦时左右。

三、区域布局

依托区位、交通和产业基础优势,强化滨州、聊城、烟台三大核心区和潍坊、临沂两大功能区,辐射带动周边地市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三核、两区支撑”升级的铝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滨州。建设以全产业链为特色的滨州核心区,形成以邹平、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海经济开发区为中心,辐射全市的产业空间布局。发挥骨干企业作用,进一步扩大产能规模和全产业链优势,重点发展轻质高强铝合金、铝板带箔、3C电子、汽车轻量化、铝制家居等五大领域,突破发展活塞、轮毂、汽车用板、汽车底盘用铝合金锻件等中产品,以及铝代钢、代木、代塑等终端产品。以魏桥国科滨州科技园等科技研发平台为支撑,在高纯铝、铝基复合材料、特殊尺寸构件制备技术、铝合金焊接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加快推进山东铝谷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公共服务、商品交易、金融、物流、科技创新等支撑带动作用,打造“中国铝谷”。

(二)聊城。发展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聊城核心区,发挥骨干企业作用,推进绿色铝精深加工智慧产业园建设,发挥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上下游配套优势,推动铝电产业链条高度聚集和节能减排。加快汽车轻量化产品研发,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推动研究制定锻造轮毂行业政策和国家标准。发展高纯铝材料制备,开发球形3D打印粉体、蓝宝石晶体等产品。建立铝加工产业联盟,加快建设铝合金材料创新平台,打造铝精深加工产业基地。

(三)烟台。发展以合金材料为特色的烟台核心区,发挥骨干企业作用,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高技术船舶、食品包装等领域铝产品。充分发挥产业布局、产业链条、产业层次优势,打造山东省铝合金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进一步提升技术含量和品牌形象,拓宽产品应用领域,开发终端应用产品向价值链顶端迈进。

(四)潍坊。发展以铝合金型材及其深加工为特色的潍坊功能区。发挥骨干企业作用,建设铝加工产业园、铝加工应用研究院,发展工业铝材、建筑铝材、工艺装饰铝材、门窗系配套产业,形成规模大、链条的产业体系。探索铝制家具、汽车轻量化铝模板、门窗在线销售、定制业务,放大中国(潍坊)家居门窗博览会效应,进一步扩大市场辐射范围,形成对东北、华北等区域的市场覆盖。

(五)临沂。发展以铝合金装饰材料为特色的临沂功能区。以华东有色金属城、临沂铝型材市场、上海期货交易所铝产品交割仓库为基础,加速发展建筑型材、门窗型材、全铝家居等领域铝型材,汽车、农机领域压铸产品,以及再生铝产品,重点发展铝合金装饰材料及配套产业。建设临港开发区铝产业基地,加快铝行业转型升级。

四、发展重点

围绕铝冶炼、铝合金材料、铝基复合材料、铝加工及深加工等领域,紧扣薄弱环节,加强技术攻关,提高产品质量,拓展产品供给,延伸产业链条,不断增强行业竞争力。

(一)铝冶炼。

1.重点攻克氧化铝、电解铝等节能降耗技术,废气、废渣减排和综合治理技术,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和节能环保水平。

2.加快发展高纯氧化铝粉、(高纯)铝锭制备技术并形成优势产品,发展适用于3D打印使用的高纯、粒度分布集中、球形度高、流动性好、成分可定制的粉体制造产业。

3.加速再生铝产业发展,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借鉴外省经验,再生铝财税优惠政策,支持再生铝企业设备升级改造,建立的铝产品回收管理体系,从炉渣、铝产品下料、铝制品回收等环节制定分类标准,提高再生铝原料循环效率。鼓励企业利用废渣铝直接再生铝合金,扩大铝合金轮毂、发动机壳体等传统再生铝合金锭使用领域,进一步实现废料保级利用。鼓励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整体布局全球化产业版图,促进再生铝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铝合金材料。

1.装备用特种铝合金材料。重点发展能源装备、反应堆压力容器等核电主设备用特种铝合金材料,石化用耐热耐蚀合金材料,军工及海工装备用高功率密度耐热高强铝合金材料,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用高强高韧铝合金、高导热电子封装材料等,电力领域用高强高导耐蚀铝合金。研发大坯锭制备工艺,突破特种合金材料纯净化和组织均匀性控制、质量稳定性等技术瓶颈。

2.耐热铝合金材料。加强合金配比调整、组织调控、性能表征等基础研究,提升抗拉强度、长期耐热温度、电导率等材料性能,推进产品在多种服役环境高压输电线领域应用。热处理工艺,发展多种合金体系的低成本快凝耐热铝合金制备工艺。聚焦合金中温脆断问题,开展合金疲劳、耐热机理研究,提高材料韧性。加大材料对钛合金的替代应用,以及在气体涡轮发动机关键部件、航空航天结构件等领域的推广使用。

3.轻质铝合金材料。聚焦高强高韧铝合金体系,从材料成分设计、成型工艺,以及焊接、螺接、铆接、粘接等连接方式,表面处理等关键技术入手,发展汽车轻量化底盘、厢体、冲压成型零部件等车用材料,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可靠性,助力汽车行业轻量化。

4.传统商用铝合金。在现有合金牌号基础上,解决材料成分优化与组织调控、熔炼与铸造工艺控制、塑性加工成形工艺等系列问题,加速相关领域的国产化材料应用。拓展铝合金材料在建筑、家居、文创等领域的应用。

(三)铝基复合材料。

1.加快开发航空航天、核电、汽车运输、电子封装等领域铝基复合材料体系,拓宽铝基复合材料增强相体系的研究范围,加深对增强相强化机理的认识,提高铝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跨越式提升核心性能,扩大铝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

2.推进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短流程化、低成本化进程,着力攻克大尺寸复杂零件等温模锻技术,提高铝基复合材料利用率。开发特殊形状需求的铝基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研发多层铝合金板材、铜包铝合金等层状复合材料,提高铝基复合材料附加值。

(四)铝加工及深加工。

1.轧制加工铝材。铝板带材,重点向航空厚板/薄板、乘用车车身板、铝罐料、精密电子用材及建筑装饰用板带材方向延伸;铝箔材,重点向高纯电子铝箔、电池箔、钎焊复合板带箔材、包装领域用箔、空调箔等方向拓展;铝盘条,重点向铝合金电线电缆等方向延伸。

2.挤压加工铝材。建筑材方面,重点向建筑门窗、建筑幕墙、装饰产品、结构产品等挤压材方面延伸;工业材方面,重点向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装备、汽车、电力传输、精密电子、家具等消费领域所需挤压材延伸,铝棒材,重点向旋压车轮等铝制品延伸。

3.锻造铝材。重点向航天航空和军工配件、汽车零部件等产品延伸,开发铝合金短流程锻造关键技术、大型高致密性构件的液态模锻成形关键技术等。

4.铸造铝材。注重化、多样化产品开发,重点向航天航空、轨道交通、汽车轻量化零部件、5G通讯等领域精密铸件产品延伸,开发大型薄壁无余量铸件、匀质化铝厚板等技术。

五、主要任务

(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引导企业加大培养、引进人才力度,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工作站,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坚持“政产学研金服用”相结合,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探索建立面向用户需求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人才政策、税费减免、研发投入激励等举措,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技术投入,激发企业、人员的创新主动性、积极性,提升全省铝行业创新能力。

(二)产业生态建设工程。加强对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开发新产品,形成新的增长点。针对智能制造、“新基建”等领域,培养优势企业快速成长。支持有条件的铝冶炼及压延加工企业建立大数据平台,运用工业互联网实现全产业链优化,推动上下游信息共享、资源共享、设计共享、生产共享。加强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建设重点企业信息库,实现企业规模、产能转化率、创新能力、“三废”排放等环节的数字化呈现,根据企业发展短板实行针对性引导和服务。

(三)质量品牌提升工程。以军品和民品的标准与质量体系通用化为突破口,构建铝行业及配套通用质量体系。规范行业市场,促进企业技术与管理转型升级,实现行业体系重塑。建立优势产品目录,对符合质量体系的产品给予政策支持并加大推广力度,加快打造全省铝制品名片。

(四)绿色经济培育工程。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着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产业园区生态化建设。积极扩大光伏、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新型绿色能源应用,减少煤电用量,降低碳排放。加快绿色智造进程,鼓励企业加快流程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升级。积极开展“碳达峰”行动,制定二氧化碳达峰行动方案,实施碳减排示范工程,开展低碳技术创新。探索实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和碳捕集、封存、综合利用工程试点、示范。

六、生产专篇

(一)健全法规制度。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管、管业务管、管生产经营管”,强化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生产工作的、监督监管职责。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的责任,建立企业对从业人员的生产教育培训、考核、禁入制度,建立生产定期巡查制度,不断降低职业病危害、遏制重特大事故。

(二)提高素养。企业要把生产贯穿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生产、存放、经营等全链条,对从业人员进行全员、全周期的生产教育,敦促职工从强制要求到自我履行,从职业病危害、人身、生产等环节做好预防和控制。

(三)扩大科技投入。建立政府、企业、院校多方参与的技术研发体系,推进铝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逐步淘汰有、环境风险的产能。推广生产、监控、治理、救援等环节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从源头减少危险岗位人员数量,加强风险管控。

(四)落实应急预案。推进信息技术与生产的融合,实现在线监测监控、隐患自查自报。企业、政府的总体应急预案和重点岗位、重点部位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与调用,组织多形式、全员化的应急演练,不断扩大应急预案的覆盖面,提高从业人员现场指挥、应对能力。

七、环境保护专篇

(一)环境影响分析。

铝行业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氧化铝、电解铝、再生铝、铝压延等过程中带来的空气细颗粒物、SO2/NOX等气体、二噁英、挥发性有机物等废气,赤泥、阳极残渣等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等因素。目前,行业环保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废弃物排放总量不断下降,但重污染天气下的限能限产影响依旧存在,行业发展依旧受环境制约。

(二)环境保护措施。

1.以管带治,严格准入。切实加强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对工业园区、产业园做好规划。因地制宜加强对环境影响的监管,不断提高行业准入标准,促使企业不断增强环保意识。

2.节能减排,环保。加快行业低碳生产、清洁流转、循环经济的建立,积极应对“碳达峰”“碳中和”形势,推广新型清洁能源的应用占比,树立一批有特点、能带动的示范项目建设,推进行业低碳发展。

3.延长链条,促进增长。推动魏桥、信发、南山等电解铝企业加大投入,在赤泥、阳极残渣等固体废弃物的治理中取得技术突破;推动再生铝发展,推进铝制品分级回收,逐渐形成铝制品的不降级、短流程回收利用,不断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

4.风险防控,环保。开展行业绩效细分分级,根据不同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规范化管理和指导。对企业生产环节进行分级,对符合环保流程环节的给予放行,避免限产“一刀切”,对绿色、环境友好型企业给予公平发展的机会。

(三)环境保护效果。

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强准入、监管、预警、应急处置等工作,不断提升企业的环保意识、技术控制、减排效果,推动行业整体的资源、能源利用率和清洁生产水平。规划实施后,在保证铝行业污染排放达标的基础上,认真制定落实各项政策,推动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强化全省铝行业发展联合工作机制,发挥重点地市各级政府作用,共同做好行业发展规划、产业布局、技术升级、扩大就业、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工作。加强行业经济运行监测,准确把握铝行业发展形势。各市要依托本规划,制定区域铝行业发展规划,实现行业协同发展。

(二)加大政策法规支持。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各项支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产业集群、重点产品、关键技术给予支持。支持企业承担国家重大和省内重大项目。用好用活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一揽子政策,从财政奖补、土地供给、绿色能源资源配置、税收优惠、技术创新等方面,支持培育“型”企业,落实好再生铝财税优惠政策。鼓励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向重点新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倾斜,吸引和撬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加强法治保障,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行业运行、企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三)强化人才建设。用好用活人才政策,支持企业培养和引进人才、技术团队,支持企业参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探索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传承工匠精神,打造高水平技师队伍。强化技术人才培训,加快知识和技术更新,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

(四)深化国际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促进我省铝行业企业吸引外资与引进技术、管理并举,鼓励企业与境外优势企业在研发创新、标准制定、品牌建设等领域开展合作。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新材料等大型科技合作计划,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建设国际创新合作平台。鼓励企业利用发达国家地区再生金属回收体系建设再生铝冶炼加工能力。

(五)发挥协会作用。依托山东金属学会,由山东省铝业协会牵头,建立行业咨询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加大扶持力度,充实人才队伍,强化行业协会与国家有关机构对接联系,提升协会服务能力。推动行业协会围绕产业规划制定、产业链培育、行业运行调度等重点工作开展调研,邀请专家、机构和企业与山东开展合作交流,促进提升行业发展水平。

》点击查看规划原文

SMM在线问答访问TA的主页

上海有色网资讯中心,在线回答您的提问!

SMM在线问答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