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个
在SMM主办的 2024SMM(第十九届)铝业大会暨首届铝产业博览会 -建筑行业用铝发展论坛 上,中国电建绿洲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主任王亚腾对铝产业供应链、沙特铝产业应用市场进行了阐述。 铝产业供应链浅谈 铝产业供应链从原材料开采、初级加工,到高附加值产品制造和销售的全过程,涵盖了铝的生产、储存、运输、分销等环节;是将铝土矿用拜耳法或烧结法转化为氧化铝,然后再以氧化铝为原料,用高温熔盐电解工艺生产原铝的过程。电解铝添加合金元素后,通过挤压、延压等形式加工成铝型材、板带箔,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机械、汽车、包装、电力等领域。 铝产业链具有生产原料单一、生产工艺单一两大特征:铝土矿几乎是生产氧化铝的唯一原料,氧化铝是生产电解铝的唯一原材料。 铝产业链上游为“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 铝土矿分布较为集中,排在前5位的几内亚、澳大利亚、越南、巴西、牙买加储量占全球的72%。几内亚23%、澳大利亚17%、越南18%、巴西8%、牙买加6%、印尼4.0%、中国3%、印度2% 、其他19%(其中沙特0.7%)。 全球铝土矿产量分布:澳大利亚29.4%、中国20.8%、几内亚16.8%、巴西9.7%、印度7.1%、俄罗斯5%、哈萨克斯坦4.4%、沙特3.5%、牙买加3%。 随着国内氧化铝行业产能的不断释放,产量快速增加,2018年达到最高,为7253.1万吨,同比增长5.09%。到2019年,国内氧化铝产量略微减少,为7247.4万吨,同比下降1%,但仍然继续保持高位发展。截至2020年,中国氧化铝累计产量为7313.2万吨,预计在2021年产量可达7830.82万吨。 电解铝用于生产各种不同用途的铝加工材: 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电解铝消费量总体呈增长趋势。2019年,尽管电解铝消费量增速有所下滑,但较2018年仍增长了2.4%,消费量达到了3672万吨。2020年国内电解铝消费量为3818.8万吨,同比2019年增加5.77%;产量为3708.00万吨,预计在2021年我国电解铝消费量可达3987万吨,产量可达3820.79万吨。 铝产业链中游为铝加工,将原材料铝锭通过熔铸、轧制、挤压和表面处理等工艺和流程,生产出铝型材、管材、棒材等挤压材,板、带、箔等平轧材以及铸造材等各类铝材。我国是铝压延加工大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至2020年,我国铝材产量从2237.50万吨增加到5779.3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94%。 铝材下游为铝制品的应用端,同时也为连接各行业产业链的其中重要一环;需求常年维持6%-7%的稳定增长,呈现较强的抗周期属性。建筑业是我国铝材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2019年数据占比达到33%。近年随着国内房地产行业的下行,建筑业铝材使用逐渐下滑。 沙特铝产业应用市场 沙特2030愿景的主要目标 沙特2030愿景的主要目标是“摆脱石油依赖”,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以及加强地区及国际影响力。 2030愿景的提出背景 沙特2030愿景是在全球经济环境剧变,国内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目的是通过经济多元化和社会发展,实现沙特国家的长期稳定。 沙特2030愿景的实施策略 沙特2030愿景的实施策略包括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非石油产业比重,改善民生福利,以及深化国际合作等。 沙特阿拉伯铝产业供应链概述 沙特铝产业链构成与上一章描述一致,分别为上中下游,包括铝土矿的开采、氧化铝的生产、电解铝的制造、铝型材的制作以及铝材的应用等环节。 供应端:每一个环节需要能源和原材料支持来源于沙特丰富的铝土矿储量及产量1260万吨(2019年数据演算)、化工企业为氧化铝的生产提供原材料、石油和天然气为基础的电力生产供能,供能成本不高,整体看来较为齐全。 需求端:沙特市场对于铝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该行业的消费量将从2021年1480万吨增加到2030年2220万吨。随着沙特经济的转型,其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日益增强,而铝材作为轻量化、环保机械行业材料,建筑材料,其需求量也在持续增长。 从生产源头至铝材的需求来看,沙特铝土矿的基础储量与铝材的产量,是无法满足发展需求的,铝产业供应链与沙特市场的融合,不仅可以满足沙特市场的需求,也可以为铝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市场空间。 主要应用市场端:汽车设备行业、建筑建材行业、新能源行业 汽车设备行业: 2022年沙特汽车总销量突破63万辆。在沙特的“2030愿景”计划中,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沙特政府推出国家电动汽车战略,除了提出要提升电动汽车市占率,沙特政府还为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提供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包括减税和补贴。此外,沙特政府还设定了2030年首都利雅得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30%、电动汽车年产30万辆的目标。数据显示,2022年沙特电动汽车销量只有1000多辆,而2023年上半年已经同比增长超过300%。根据德勤的报告,到2030年,沙特电动汽车市场总值预计将达到280亿美元。 建筑建材行业: 沙特阿拉伯建筑市场规模预计到 2024 年为 703.3 亿美元,预计到 2029 年将达到 913.6 亿美元,在预测期内(2024-2029 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5.37%。未来几年,在沙特阿拉伯各地大力开发的混合用途娱乐综合体、酒店及其他旅游相关项目将成为房屋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为实现沙特阿拉伯“2030愿景”,公共投资基金和国家发展基金将为NEOM新未来城等大型项目提供更多投资,NEOM新未来城的目标是为100万居民提供住房。除此之外,沙特政府和住房部还出台了近78个相关建设计划(保障性住房),继续推动城市住房数量的增长,比如位于吉达的Murcia项目,将以PPP模式开发3500套住房。沙特阿拉伯政府的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将其住房拥有率提高到70%,这也是“2030愿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能源行业: 沙特阿拉伯能源和公用事业基础设施领域将在短期内保持稳定增长,2024年预计同比增长2.8%,2024-2032年间的年均实际增长率为3.6%。随着能源生产的不断多样化,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的部署,是一个关键的投资亮点。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计划(NREP),沙特阿拉伯的目标是将其可再生能源产能增加58.7GW,其中包括40GW的太阳能光伏和16GW的风能等。主要能源开发资源为沙特的新能源能源行业几大巨头公司AC power ,沙特阿美,国际知名新能源玩家等通过联合开发形式所掌控。 融合构想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沙特“2030愿景”的背景下,铝产业供应链与沙特市场的融合是一次富有创新和挑战的尝试。铝产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业,其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直接影响着全球众多行业的发展。而沙特市场,以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巨大的消费潜力,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结合目前国内铝业的产能状况和沙特市场的供需关系,形成以下三种模式构想: 模式一:沙特建立完整产业供应链,复制中国产业供应链 模式二:发挥专项技术优势,沙特建成部分链条与国内完整产业链融合(流程同模式一) 模式三:保留国内产业链,贸易先行
近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广西证监局、上期所联合主办的“中国—东盟大宗商品期现结合服务培训活动(第二期)暨广西铝产业期现市场联动发展专题培训班”在广西百色市圆满结业。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樊新鸿、广西证监局副局长殷刚和上期所副总经理张铭分别为活动致辞。此次活动分析了广西铝产业链上下游现货市场情况,讲解了期货操作要领,旨在提升铝产业企业对期货市场的认知程度和参与深度,从而助推铝产业升级发展,促进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高效联动。 推进铝产业期现联动是大势所趋 樊新鸿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铝产业作为广西传统优势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此同时,广西也面临铝土矿资源逐渐减少、供应链支撑不足、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等挑战,存在着产品链集中在中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精深加工能力不足、要素支撑薄弱等问题,加快推动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在当前铝产业进入动能转换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窗口期,樊新鸿认为,推进铝产业期现联动是大势所趋。2021年7月,广西印发《开展期现结合服务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实施方案》,成为全国首个整体部署期货和现货联动发展的省份。下一步,广西将大力推进期现结合业务,建立期现联动、内外连接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建设保税仓单交易系统,推广仓单融资业务,开展标准仓单与非标准仓单互认互通,布局面向东盟地区的期货交割仓库,增加广西优势产品交割品牌,完善升贴水动态机制等。 殷刚也表示,经过30年的发展,广西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铝工业生产基地,广西铝产业体系已涵盖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精深加工等生产环节,正逐步由资源开发型向综合加工制造型转变。从去年的情况看,国内期货市场在应对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服务保供稳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用好期货市场对提升行业抗风险能力、促进行业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殷刚认为,行业企业应把握机遇,提升运用期货市场促进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具体来看,一要坚定以做强主业为目标。要明确进入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等业务,是服务于铝产业高质量发展。二要加强内控建设。建立健全参与期货市场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审批流程,通过制度机制管控风险。三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四要借助外脑,充分发挥中介机构作用。 近年来,我国铝期货、期权产品体系不断丰富完善,今年1—10月,沪铝期货累计成交8610万手,成交金额8.7万亿元,累计交割52.3万吨,同比上升74.3%;沪铝期权累计成交917.6万手,同比上升48.2%。 今年以来,包括铝在内的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加剧,给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冲击。上期所一方面严格监管,保证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为企业提供可靠的价格信号;另一方面国内企业积极通过期货和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及时调整库存和经营策略,有效防范和规避了价格大幅波动给生产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 张铭表示,上期所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将继续提升期货市场运行质量和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中的价格影响力。一是主动服务服从国家宏观调控,支持企业风险管理,稳定市场预期。二是积极推动期货和衍生品法出台后的配套制度体系建设,打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三是增加产品供给,推进氧化铝期货上市,推进铝合金、镁、钨、钴等有色期货品种的研发。同时,促进期现结合,不断完善上期综合业务平台功能,提升服务实体企业多样化风险管理需求的能力。四是深耕市场培育,精准服务企业,长效跟踪服务效果,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和实践经验推广到更多企业。 企业需注重遵循套保原则、避免效果评估误区 会上,多位期货和现货界专业人士就广西铝产业如何具体应用风险管理工具作了进一步分享与讲解。 国海良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姜曰磊认为,企业通过利用金融衍生品,可以改变传统的定价体系和业务模式。其中,期货和期权工具都可以帮助铝产业企业锁定价格、降低成本,进而降低市场波动风险,实现预期的风险管理效果。期权能够根据企业个性化的需求进行方案定制,实现下跌有保护、上涨有收益,满足各种风险偏好。 “以当前在有色金属大宗商品中逐渐成熟的基差定价模式为例,基差贸易将传统一口价转化为以期货价格为基准加上基差,给予客户点价权。比如某企业今年6月7日按广东南储均价20770元/吨采购铝锭1000吨 ,同时在沪铝期货2208合约以20850元/吨进行卖出套保890吨,确定成本基差为-80元/吨。随后7月4日,在确定销售基差为0元/吨(平水)的情况下,该企业的买方客户按19030元/吨进行点价,以低于当天市场价130元/吨的价格拿到低成本货源。通过期现结合操作,该铝企虽然现货端亏损了1740元/吨,但通过期货端盈利弥补了亏损,且获得了额外利润。”姜曰磊说。 国海良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场外衍生品部负责人王伟分享了企业进行套期保值的三个要点。首先,企业要搞清自身在产业链中的角色,不同的产业地位有不同的套保思路。比如对于生产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保证生产利润,对利润套保是最合适的套保,而不在于品种或方向的选择。而贸易企业自身的经营就是一种低买高卖的套利行为,是以通过贸易周转获取利差为经营目的,其核心是基差交易。其次,企业要根据产业定位梳理自身所面临的风险,其中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面临的共性风险包括库存数量难确定、资金占用、价格大幅波动等,此外生产企业还面临原材料波动大和生产成本高的风险。最后,要注意避免误区,比如企业在套保时应将期现两端合并来评估套保效果。 结合铝产业现货贸易中套保业务的实践,广投银海铝业海亿贸易公司高级分析师高莹对企业套保时的相关流程进行了梳理。第一步是识别现货风险敞口,从而确定套保方向和数量比例。其中套保数量应考虑现货规模相匹配、市场分析中有利时段及不利时段的区分、企业成本与收益比等。第二步是在操作时要遵循套保原则,包括期现对应、期限接近开平仓,将波动较大的价格风险转化为波动较小的基差风险,注意期限接近原则的价格时机、价格高低点操作处理。此外在持仓过程中还要注意企业资金管理的风险,市场行情不利时是否有追保可能,及时补充期货保证金的能力。最后一步是进行经营套保效果评估。套期保值的效果评价应将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来衡量,以期现对冲后的结果来评估,而非简单地看单边市场的盈亏。 记者还了解到,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上期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挂牌大宗商品期现结合服务基地,有计划地开展市场服务活动。在广西有关单位支持下,50多家铝产业企业100余人参加本次培训,大家充分探讨、深入交流,提高了对期货市场管理风险功能的认识。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