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停摆整整半年后,于今年年初与富士康达成合作协议的拜腾终于“阶段性复工”。
“目前研发、生产都是正常推进首款车的量产准备工作。”7月1日,也就是拜腾按计划正常“复工复产”的第一个工作日,有拜腾汽车内部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6月30日之后,我们还有一小部分人员处于待岗状态,会根据接下来量产推进工作的需要逐步召回。”
拜腾的“停摆”是从今年1月1日开始的。2020年最后一天,拜腾下发内部邮件称,在经历了6个月停工停产后,拜腾中国区(不含香港)所有公司目前仍不具备复工复产的条件。经研究决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将延长停工停产期6个月,至2021年6月30日止。
虽然按照拜腾方面的说法,目前已部分“复工”,但与之相伴而来的是另一则“利空”消息。就在拜腾7月1日“复工大限”到来前两日,业界有传闻称富士康即将与拜腾“分手”。该消息称,经过了半年的磨合之后,拜腾内部股东复杂的博弈和持续的“宫斗”让富士康心灰意冷,而身为股东的一汽集团的强势最终让富士康考虑退出。
对于这一传闻,拜腾方面并未予以正面回应,仅表示“目前不方便评论”。
今年1月4日,拜腾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合力加速推进拜腾首款车型的量产制造工作,力争在2022年第一季度前实现量产。
在此前一次中国区业务停摆后的2020年9月,拜腾曾另起炉灶,成立了轻资产运营的盛腾公司。按照计划,盛腾将以产品研发和电动平台技术开发为主,而拜腾则聚焦产品量产和市场销售等业务,两者管理交融、业务互为补充。
“与富士康达成合作协议后,盛腾与拜腾将进行合并,接下来也将以一体化的方式来和富士康进行合作。”彼时,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富士康已经驻派了一支团队进入拜腾,涉及供应链、生产管理等多个环节。
与拜腾达成合作的18天后,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刘扬伟于1月22日通过电话会议形式,出席拜腾汽车全员会,并发表了题为“让拜腾赢”的主题演讲。这在拜腾内部被视为双方合作进入实质阶段的信号。
彼时,据多位参会的拜腾汽车员工透露,刘扬伟在会上提及一汽集团时表示,“拜腾的股东一汽集团懂造车,可以帮助拜腾”。
然而,在这次全员会后,再鲜有富士康与拜腾的消息传出;相反,富士康却在近半年内频频外释放出涉足汽车业的信号。除此前已经明确的为美国电动车初创企业Fisker代工外,还相继传出富士康已与和将与泰国能源企业PPT、越南初创公司VinFast达成协议的消息。此外,富士康还与Stellantis集团在5月18日共同宣布,双方将成立Mobile Drive合资公司,以开发数字座舱及个性化车联网服务。
6月25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宣布成立MIH联盟,旨在创建一个促进出行行业全面合作的开放式EV生态系统,推动行业创新和商机。这也被业界解读为富士康将全面加速进入造车领域。
“在日益扩大在汽车领域声量的同时,现在还不好说富士康是否会真的退出拜腾。”有行业人士分析认为,毕竟拜腾已经有比较成熟的产品,且已具备生产条件,“但(拜腾)各股东方间的协调,同样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真如传闻所言,富士康与一汽的关系如此对立,则不排除富士康退出拜腾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