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1.国证新能源汽车指数是覆盖新能源车电池全产业链、大市值权重较高的指数。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新能电池指数)是专注于追踪A股新能源车行业中电池相关细分赛道的指数,样本涵盖上游资源、中游材料与下游电池制造等细分行业龙头,偏重中大市值风格。
2. 回溯历史,近五年新能电池指数收益显著高于宽基指数与同类新能源车行业指数。持续稳定的超额收益来源于新能电池指数较强的盈利能力,近五年新能电池指数平均ROE水平为21.2%,远高于宽基指数与同类行业指数。
3. 新能源车行业政策红利带来的需求走强以及锂电自身的优势是电池指数景气度保持在高位、持续跑赢市场及同类产业链指数的两大原因。
(1)新能源车的行业红利是新能电池指数盈利性强于宽基的基础。自2017年以来,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以及国家发改委等机构采取了一系列密集的政策来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2)锂电行业需求多元化,可以熨平新能源车下游需求的波动,进而获得更稳定更高的ROE中枢:新能电池指数表现优于同类行业指数的核心原因,主要在于其成分股聚焦于新能源车中的电池细分行业,故在享受新能源车扩张红利的同时,叠加了以动力电池为代表的锂电产业自身的红利,并降低了对下游车企交货波动的风险暴露。
4. 两大高成长性赛道料将持续发力,支撑新能电池指数远期的超额收益:
(1)新能源车行业方面,海内外碳中和政策加码,扩张周期料再度延展。
1)国内侧,碳中和规划下,电力行业改革提振储能设备需求。碳中和规划对我国清洁能源替代提出了高要求,“十四五”规划更强调了加大风光电建设规模。
2)海外侧,欧洲乘用车领域碳中和相关限制陆续落地,渗透率边际递增;美国为追赶行业第一梯队位置,近月来政策大力向新能源车行业倾斜,成长空间广阔。
(2)锂电行业方面,锂电池细分产业链上下游共振,行业景气通道打开。
1)上游层面,锂盐价格步入上行周期,业务有望量价齐升。
2)下游层面,疫情促使锂电企业拓展储能电池、消费电池等非动力电池业务:一方面,“十四五”规划推进风光电与分布式电源建设,同时各地陆续出台清洁能源强制配储政策,储能总装机存在潜在的天量缺口。另一方面,消费电子产品受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常态化影响呈现高韧性与高边际属性,消费电池需求料将维持高位。
3)锂电产龙头市占率持续提升,而且研发投入优势显著,尽享行业扩张周期红利。从营收占比来看,2016年以来,宁德时代营收在锂电行业中的比重持续提升,从3%上升至7%附近,龙头企业将持续显著受益于新能源车扩张。此外,横向比较,相比于国际龙头,国内龙头技术研发优势也较为显著,这也有利于其持续保持市场份额优势。
5. 目前首只跟踪新能电池指数的产品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代码159755,简称:电池ETF)将于6月24日上市,为投资者提供一键布局新能源车电池指数的投资工具,可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