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到货量逐年减少
前几年,每到岁末年初,大都是各家铝锭仓储企业最为忙碌和扰头的时节。按理说有客户送货来,到货量大是喜事,但短时间到货集中,满足不了客户库容需求却是一件出力不讨好无利也得办的事。为了服务好厂家和贸易商们,仓库的经营者们不得不每到年末就要开始为年后的爆仓做好准备,联系场地、腾出库容。而每每春节后大多数仓库都被铝锭摆放得满处都是,有的仓库甚至连场内的通道都会被铝锭堵得严严实实。最为紧张的时候,客户来卸一车铝锭需排队上一天的功夫,需等着出点货有了空位才能卸下。来提一车货得耽误上1天的时间再正常不过。爆仓成了华南、华东铝锭仓储行业那几年最真实的写照。
从2019年开始,铝锭仓储业已没有了往年的荣光和繁忙景象,日常仓库货位空得都能跑车,成了停车场是时下有些仓库场景最形象的调侃。仓储业的高光时刻是否已成过去是摆在仓储业面前亟待思考的问题。据业内统计,自2018年以来,到达主要区域和仓库的铝锭就开始减少。2019年更是明显,尤其是到达广东佛山仓库的铝锭就明显减少了三分之一。2020年除了年初集中到达了一点铝锭外,全年大都只是零星到货。前几年整个广东佛山仓储长期保持着30多万吨的铝锭库存,现时常只有10万吨左右。
电解铝产量稳步增长
仓储行业铝锭到货量的减少而所对应的上游电解铝厂家的产量又是怎样的状况呢?近些年来,我国电解铝行业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多次宏观调控,电解铝产能虽已近天花板,但就最近几年的实际产能和产量来说依然保持了稳步增长,短时间内还会一直向上。
据预计,2020年我国电解铝产能将达4296万吨,同比增长3.9%。2020年我国实际运行产能3923万吨,同比增长8.3%;产量将达3715万吨,同比增长3.4%。
一边是国内电解铝产量的稳步增长,另一边却是仓储业的到货量逐年减少吃不饱,有些区域更是断崖式下滑,按理说到达仓库的货物应该增加才对。尽管业内许多人有很多的困惑,然而数据却是真实的摆在眼前,铝锭到库量的减少开始让仓储业感受到了生存与发展的压力,也势必影响到铝锭的贸易格局。
来自有色金属行业内相关机构调研统计,2020年全国16个铝锭仓储地市场日常的铝锭库存约70万吨,较往年上100多万吨的库存大幅减少。这在过去,广东佛山和江苏无锡及上海可是主要的仓储大户,其中以广东、上海和江苏为重,约占到整个铝锭仓储库存吨量的70%以上。
铝锭的去向并非成迷
其实这几年铝行业悄然发生的一些变化和现象为我们佐证了铝锭的去向并非成谜。只是业内大多数人还停留在过去铝产链上游厂家铝锭-仓库-加工厂家模式的思维和模式。
变化一:电解铝企业开始直接熔铸合金棒减少了铝锭的出货。事实上,从2014年起信发集团和希望集团、魏桥集团等许多电解铝企业就开始大量直接铸棒和就地卖铝水了。众所周知,铝锭是铝加工的基础原料,大凡要加工成铝材需将铝锭投炉熔解添加辅料,然后铸成合金棒(业称铝棒),这个环节就存在大量的能源消耗。随着各地环保节能政策的限制和加码,许多电解铝企业为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开始为下游厂家直接生产铝合金棒或将铝水卖给其他企业铸成合金棒,一些下游厂家免去了熔铸过程也养成直接采购铝棒进行加工的习惯。现电解铝厂铝棒生产的比重已越来越大。
变化二:铝行业的产业转移也较大程度改变着铝锭走向。近几年无论是电解铝产能向前期新疆和内蒙等重要煤炭能源地区转移,还是这两年向云南和四川清洁能源省份的转移,而紧跟其后的还有铝加工产业的转移也未停下步伐。原来的广东铝加工一省独大的格局早已被改写。中铝集团、信发集团、魏桥集团等一些龙头电解铝厂纷纷拓展产业链,向下游延伸的触脚也越来越广,并有一众厂家依附其周边,开始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大量消化电解铝厂生产的铝水,以致于出厂的铝锭也越来越少。
变化三:贸易方式的改变使得到达仓库储存的铝锭也在减少。一直以来,铝锭的流转都是先从电解铝厂家发运到各地仓库,再送达至下游加工厂。近两年,其中的交易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贸易商和厂家直接敲订长单,门对门,采购后直接汽车运输到厂或铁路(水路)到达后直接短途汽运转厂,省去了仓储中间环节,直接影响到了许多仓库尤其广东佛山仓库到达的铝锭货量。
变化四:铝锭仓储行业自身数量的增加也变相减少了各自的到货量。铝锭仓储这几年也在不断根据市场需求扩展,已从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发展到河南、山东等16个地区。本地和外地仓储企业的增加使铝锭到货均散开来,也就让原有的仓储企业有了更多竞争的压力,铝锭货量的减少也就再自然不过了。
此外各地的升贴水价差也是影响铝锭到达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当各地运费和升贴水之间出现明显差距时,阶段性的也影响到了各电解铝厂家发往各区域的铝锭到货量,一定会出现彼消此长的货量差异。
新业态下的产业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