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9

  • 高盛乐观预测:中国股市仍有上涨空间

    自去年9月以来,中国股市持续反弹,上证指数在此期间已经累计上涨逾四成。仅今年以来,涨幅就高达约17%。 不过,本周二和周三,中国股市已经连续两日出现回调。截至收盘,沪指今日跌1.16%,深成指跌0.65%,创业板指涨0.95%。而香港股市也是连两日下跌,今日收盘下跌0.6%。 尽管如此,外资大行高盛对中国股票仍持乐观态度。高盛的一位高管最新表示, 投资者情绪已经显著改善,中国股市仍有上涨空间 。 “我们从客户和投资者那里听到的是,(围绕中国股市的)情绪已经改善”。高盛亚太地区(除日本外)总裁Kevin Sneader周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指出,中国股市的这波反弹具有一定的支撑。 Sneader表示, 虽然一些长线投资者仍在寻求更明确的政策信号,但对冲基金的资金流入状况有所改善 。 他还表示, 中国股市上涨的“一大推动力”仍然是拥有大量储蓄的散户投资者。 根据中国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7月末,中国居民存款规模达160.9万亿元人民币。分析师普遍认为,如此庞大的储蓄规模有望推动中国股市持续上涨。 摩根大通近日也预测,从2025年7月到明年底,约有2.5万亿元人民币的额外储蓄可能流入中国股市,推动股价上涨超过20%。 中国股市近期表现强劲,沪深300指数自7月底以来累计上涨约10%,而同期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全球指数仅上涨1.6%。 投资者对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以及削减过剩产能的努力将重振经济增长的乐观情绪,助推了本轮涨势。 上周,包括刘劲津在内的高盛策略师团队上调了对沪深300指数的年终目标价,理由包括估值具有吸引力、高个位数趋势利润增长、散户兴趣强劲以及潜在的资产重新配置等。

  • 高盛:对2024年大宗商品仍持看好观点

    据外电3月25日消息,高盛(Goldman Sachs)坚持2024年做多大宗商品的观点,今年迄今为止,大宗商品的回报率为9%,预计到年底将进一步升至15%,因需求的周期性和结构性支撑以及地缘政治风险推动。 高盛在周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预计2024年标普GSCI大宗商品指数(S&P GSCI Commodity Index)中除镍和锌外的能源和工业金属等特定行业的回报率将达到20%。 到目前为止,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的数据重振了人们对今年大宗商品周期性支撑的信心,该行补充说,美国和欧洲从今年6月开始降息预计进一步支撑大宗商品需求和价格,特别是铜、铝和成品油。 对大宗商品的结构性支撑依然完好无损,绿色金属需求强劲和石油产品今年迄今的利润率就证明了这一点,而大宗商品投资作为一种地缘政治对冲手段仍有可能发挥作用,这一点从目前的红海航运中断和最近对俄罗斯炼油能力的袭击就可以看出。 铜的看涨特性,比如逐渐稀缺,尤其是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支持了该行对12个月价格上涨40%的预测目标。 不过,高盛对于美国天然气、锂、镍和锌等大宗商品则持看跌观点。 该行称:“我们继续推荐投资者做空2024年10月Henry Hub天然气。” “在工业金属里,基本面最为利空的依然是电池原材料......我们认为,现在宣布这几个熊市果断结束还为时过早。” 按12个月基准,该行认为钴(26,000美元/吨)、镍(15,000美元/吨)和碳酸锂(10,000美元/吨)下行目标分别为9%、13%和27%。

  • 高盛:原油闲置产能即将耗尽 油价今年料再破100美元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大宗商品研究主管Jeff Currie周日表示,油价今年将回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随着闲置产能耗尽,2024年可能面临严重的供应问题。 Currie表示,由于制裁可能导致俄罗斯石油出口下降,而随着中国优化防疫政策、需求预计将恢复,油价将从目前的80美元左右升至100美元以上。 他还称,石油行业缺乏满足需求所需的生产支出也将是油价上涨的一个驱动因素,到2024年,这种产能不足可能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他说,“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是一系列价格飙升,每一次高点都更高,每一次低点也都在抬高。”他说,到5月,石油市场应该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可能会消耗全球生产商大部分未使用的产能。 近几年来,油价波动很大,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跌至20美元以下,在俄乌冲突扰乱了本已无法满足全球需求的供应后,油价飙升至接近130美元。随着炼油厂产能达到极限,运输燃料成本进一步上涨,但各国争相找到替代能源后,运输燃料成本又回落。 上周六,沙特能源部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王子也在最新讲话中谴责炼油能力投资不足,导致全球供应不足。他重申,OPEC+将在决定何时增加产量方面保持谨慎。他还称,欧佩克+限制供应的努力在疫情期间需求暴跌期间拯救了石油市场。 Currie则重申了高盛的观点,即OPEC+将解除产量限制,并寻求在今年晚些时候提高产量。欧佩克及其减产同盟国市场监测委员会本月建议该组织保持石油产量不变。 他说,“目前,由于中国经济尚未完全反弹,我们的贸易仍处于平衡状态。他说,今年晚些时候,当需求超过供应时,产能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 “我们会耗尽闲置产能吗?可能到2024年,你就会遇到一个严重的问题。”他补充道。

  • 接近历史纪录!高盛交易员在大宗商品热潮中获利逾30亿美元

    一度被边缘化的大宗商品交易业务也再次回到高盛舞台的中心,同时点燃了可能持续十年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的希望。 2022年,大宗商品市场风起云涌,高盛的大宗商品交易收入接近历史最高纪录。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高盛大宗商品交易部门的收入在2022年飙升至30亿美元以上,远远高于此前两年每年不到20亿美元收入的规模。扣除与业务相关的费用后,这一部门对高盛全年108亿美元的净利润贡献良多,成为高盛关键的利润引擎。 高盛在1月中旬发布了2022全年业绩,但是没有单独披露大宗商品交易部门的收入和利润等信息。 2022年对高盛的大宗商品交易业务来说,是一个转折之年。在此前的五年中,该部门逐渐被边缘化,但高盛并没有裁撤这个部门。新冠疫情和地缘局势紧张令这一部门重新回到高盛舞台的中心位置,为专注于能源、金属和农产品的交易员创造了最有利可图的环境之一。 对于行业参与者来说,这点燃了可能持续十年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的希望。 在高盛退出消费银行业务并寻求削减成本之际,高盛大宗商品交易业务的卓越能力凸显了其华尔街核心业务的重要性。最近,高盛将银行和市场交易部门合并,在去年,这一部门创造的收入达到了高盛集团收入的近七成。 自1980年代初以来,大宗商品部门在高盛的发展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因此备受关注。但到2017年底,大宗商品交易业务低迷,处理企业并购的投行业务成为高盛收入贡献最多的部门。 2022年爆发的地缘冲突引发了大宗商品大幅波动,这为大宗商品交易员们创造了一个特别有利可图的时期。 高盛大宗商品业务的收入接近创纪录的2009年。高盛大宗商品业务在2006年至2009年之间,每年的收入都在30亿美元左右,其中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也是由于大宗商品大幅波动,当时的收入高达34亿美元。 2022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反复波动。一季度,受乌克兰危机、市场预期向好等因素影响,商品市场表现较为强势。在经历了二季度的宽幅震荡后,下半年美联储加息进程显著加快,市场对于欧美经济衰退的预期升温,商品市场全线回落。年末,“强预期”再度占据上风,主要大宗商品均有所回升。

  • 美国天然气价跌至21个月低位 高盛:将进入熊市周期

    周一(1月30日)纽市盘初,美国天然气期货价格延续大跌势头。 具体行情显示,纽约商品交易所3月交货的亨利枢纽天然气价格日内一度跌约5%至2.61美元/百万英热,为2021年4月以来的低位。现有所反弹,跌幅缩窄至3.6%附近,报2.76美元/百万英热。 (美国天然气期货价格小时图)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8月,这一美国地区的天然气基准价格曾一度升破10美元大关,录得10.03美元的14年高位。但之后该价格一路走低,目前已经较去年高位回落了超七成。 (美国天然气期货价格月线图) 媒体分析指出,美国气价在这几周持续承压,主要原因是市场愈发相信目前欧美地区的天然气储存量足够度过这个冬季,同时美国主要液化天然气(LNG)出口商自由港“推迟至3月重启”的消息也被计入了价格。 近期,美国多地持续遭遇恶劣天气。上周在美国东南部地区,得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等地遭龙卷风侵袭。此外,降雪和寒冷天气还影响到阿肯色州、印第安纳州、密歇根州等地。 气象学家预测,在2月5日前,大部分时间都将比历年冷一些,但2月14日之后可能会比平均气温暖和。随着温和天气的到来,市场预期届时对美国天然气的需求将明显减少。 上周,联邦监管机构授予自由港冷却输送管道和相关系统的许可,而重启液化系统还需要获得新的监管批准。多位分析师表示,他们预计至少3月之前很难看到该工厂将大量的天然气投入生产。 美国顶级投行高盛认为,美国天然气市场或将在2023-2024年进入熊市周期。目前价格尚未形成坚硬的底部,天气变暖、取暖需求下降可能会推动气价进一步下跌。 高盛将2023年夏季美国天然气价格预期从之前的4.15美元/百万英热下调至3.7美元/百万英热,并将2023-2024年冬季天然气价格预期从4.05美元/百万英热下调至3.6美元/百万英热。

  • 外电1月23日消息,高盛(GOLDMAN SACHS)表示,大宗商品今年将产生更高的总回报,将再次跑赢其他资产类别。 高盛表示,“油市尚未计价需求上升和俄罗斯产量下滑的情况。” 高盛表示,“铜或铝等工业金属可能在短期内受益最大,2022年由于宏观面阻力表现不佳。” 高盛预计,2023年WTI原油均价为每桶92美元,2023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每桶97.5美元。 高盛表示,2023年铜均价为每吨9,750美元;镍均价为每吨18,500美元;锌均价为每吨3,738美元;铝均价为每吨3,125美元。

  • 高盛再度唱多大宗商品:前景为今年最佳

    “大宗商品旗手”高盛大宗商品研究主管Jeff Currie表示,大宗商品的前景是2023年所有资产类别中最强劲的,其面临着一个“完美”的宏观经济环境,且几乎所有关键原材料的库存都极低。而早在去年12月,高盛就曾表示,大宗商品将在2023年再次成为表现最好的资产类别,并给投资者带来超过40%的回报率。 Jeff Currie周一表示,受温暖天气冲击和利率上升的影响,大宗商品的价格出现了回调。但他同时指出,中国的需求开始反弹,而供应方面则投资不足,这意味着今年整体上将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金发姑娘”时刻。他表示:“再也没有比这更看涨大宗商品的组合了。在你所关注的每一个市场,供应都明显不足,无论是库存正处于临界运营水平、还是产能枯竭。” Jeff Currie认为,这与2007-2008年大宗商品价格创纪录的飙升有相似之处。他表示,唯一的例外是欧洲天然气,该地区的库存看起来足以支撑今年的需求。 高盛在上周日上调了对铝价的预期,称欧洲和中国需求上升可能导致该金属供应短缺。该行预计,由于多年的投资不足导致供应无法跟上需求的步伐,到2030年将出现一个为期多年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 不过,大宗商品在2023年的开局并不顺利。由于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以及交易员还在跟踪美欧等西方国家的禁令和价格上限机制对俄罗斯石油和石油产品流动的影响,布伦特原油本月以来已跌逾2%,其价格目前接近每桶84美元。此外,尽管欧洲迎来一股寒冷,但欧洲天然气价格在周一跌至2021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液化天然气的持续流入为欧洲地区天然气供应提供了支撑。 Jeff Currie表示,如果中国需求强劲复苏,同时西方主要经济体结束加息,大宗商品目前的情况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改变。“有人记得2007年1月到2008年7月发生了什么吗?美联储松开刹车,中国需求复苏,欧洲开始快速增长,油价上涨了100美元/桶。”

  • 坚持“大宗牛”!高盛上调铝价预期:中、欧需求回暖料致供应短缺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上调了铝价预期,称欧洲和中国的需求上升可能导致供应短缺。 Nicholas Snowdon和Aditi Rai等高盛分析师在给客户的报告中称,今年伦铝均价可能为每吨3,125美元。这一价格明显高于当前2,595美元的价格,也高于该行此前预测的2,563美元。 高盛还预计,铝的价格将在未来12个月内攀升至每吨3,750美元。 高盛分析师写道:“全球可见库存仅为140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90万吨,且为2002年以来最低,供应缺口的回归将很快引发对稀缺的担忧。在更为良性的宏观环境下,随着美元逆风消退和美联储加息周期放缓,我们预计价格上行势头将逐步积聚到春季。” 去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不久,铝价就创下历史新高。此后,由于欧洲能源危机和全球经济放缓导致许多冶炼厂减产,铝价又大幅下跌。 此外,与许多华尔街银行一样,高盛对大宗商品整体持乐观态度,认为近年来投资不足导致供应缓冲不足。该行预计,随着中国重新开放和全球经济在今年下半年复苏,这一资产类别今年将为投资者带来超过40%的回报。 该行在此前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市场的长期前景是可以预测的,因为供应和技术趋势要持久得多,2023年大宗商品具备再次飙升所需的全部条件。” “从基本面来看,明年大多数大宗商品的环境比我们在2020年10月首次强调超级周期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乐观。”报告称。

  • 中国与欧洲需求上升或致供应短缺 高盛上调今年铝均价预测至3125美元/吨

    高盛上调了铝价预期,称欧洲和中国需求上升可能导致供应短缺。Nicholas Snowdon和Aditi Rai等分析师在给客户的报告中称,今年伦敦金属均价可能为每吨3,125美元。这一价格高于当前2,595美元的价格,也高于该行此前预测的2,563美元。高盛还预计,铝的价格将在未来12个月内攀升至每吨3,750美元。 分析师称:“全球可视库存仅为140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90万吨,且为2002年以来最低,供应缺口的回归将很快引发对稀缺的担忧。在更为良性的宏观环境下,随着美元逆风消退和美联储加息周期放缓,我们预计价格上行势头将逐步积聚到春季。”

  • 高盛再唱多:油价三季度将达到110美元/桶

    高盛表示,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原油价格,将取决于本月晚些时候中国农历新年庆祝活动后的复工复产。 该银行全球大宗商品研究主管Jeff Currie周三表示:“重新开放后最应该关注什么?是石油。什么是空闲的?是飞机、火车和汽车。如果把它们都重新启动,石油需求将会大幅上升。” Currie称,如果中国和其他亚洲经济体全面解除新冠限制,布伦特原油到第三季度可能达到每桶110美元。截至晨时7时25分,布伦特原油上涨0.02%,报82.96美元/桶。 此外,Currie补充称,铜价本周自6月以来首次突破每吨9,000美元,到2023年底可能突破每吨11500美元。长期来看,铜价可能达到每吨15000美元,与托克集团(Trafigura Group)的预测一致。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