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6

  • 集运欧线多合约跌幅超20% ILA码头罢工结束“后遗症”?

    国庆节前飘红的集运指数(欧线)期货(EC),节后开盘首日大跌。有机构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其中原因主要是美国东海岸码头工人罢工结束情绪影响,此外还包括欧美线运价持续下降,以及资金向其他期货品种流动等因素。 截至今日收盘,EC2504、EC2506跌20%,EC2502、EC2508跌幅在22%左右,EC2412跌幅也近20%,仅EC2410上涨,涨幅1.44%。 就集运市场来看,ILA(International Longshoremen's Association)码头工人的大罢工时间仅仅从当地时间10月1日持续至了10月3日,根据马士基公告,10月4日美国东部和墨西哥湾沿岸的大多港口已恢复作业。由此,班轮公司此前宣布征收的附加费也取消。 法国达飞集团在近日公告中称,原定于2024年10月11日生效的相关港口收费目前不会实施。 这使得由美东码头工人罢工带来的涨价预期,也随着罢工的快速结束而消散。目前欧美线集运运价处于持续下跌状态,相比节前又有了进一步下降。 从现货运价来看,极羽科技10月8日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欧线上海至鹿特丹航线近期出发的航次运费报价跌破3000美元/FEU,报价范围在2906美元/FEU-4718美元/FEU;美线上海至长滩、洛杉矶航线运费报价范围在3920美元/FEU-7213美元/FEU。当前报价相比国庆节前进一步降低,9月20日,欧线上海至鹿特丹航线运价在3382美元/FEU-4508美元/FEU;上海至长滩、洛杉矶航线运价为4213美元/FEU-8415美元/FEU。 至于现货运价的后续走势,海通期货今日发布的报告称,仍需要关注国庆节后是否存在揽货压力导致班轮公司进一步调降集运运价。同时,关注节后需求恢复情况,是否能匹配运力供给端的增长,抑或进一步放大供给过剩的矛盾,给予运价下行压力。

  • 行业涨价落地!集运欧线期货创近3个月新高 港股相关概念逆市上涨

    今日港股大盘继续走弱,但受近期地缘风险升级和行业涨价预期影响,部分航运概念股逆市上涨。 截至发稿,乐舱物流(02490.HK)涨超22%,该股近三个交易日累涨近五成。此外,中集集团(02039.HK)涨近1%。青岛港(06198.HK)、中国外运(00598.HK)也跟涨。 消息面上,由于近期地缘风险不断,欧线集运期货主力合约连续3天上涨。继前一日大幅收涨7%后,截至发稿,欧线集运期货主连日内又涨近4%,触及近三个月新高。 而更为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各大船公司新一轮提涨运价逐步落地,进一步带动市场情绪升温。 据悉,自4月15日起,达飞、MSC、赫伯罗特、马士基、HMM等船公司相继上调部分航线的费率,涉及欧地、南美、非洲等航线。 其中,马士基宣布提涨5月欧线运费,上海至鹿特丹运价调整为1975/3800,较上周有显著提高。达飞紧随其后,宣布自5月1日起提涨欧线运价至2200/4000,市场分析称其他船运公司也可能继续跟进。 国泰君安期货分析师黄柳楠4月16日的报告指出,从今年以来全球宏观、地缘格局看,供应链紊乱可能是常态,集运价格也完全可能丧失季节性规律。 国泰君安期货还称,从基本面来看,5 月订舱量或小幅环比扩张,供给端受绕行及船司控制舱位的影响, 运力供给边际减少,供需改善提升涨价落地预期。二季度或随着海外宽松出现阶段性需求总量扩张的格局。 综合来看,航司上调运价对集运市场将带来持续支撑,考虑到随着需求端旺季来临,中东地缘局势变化等因素,后续集运期货指数仍存在进一步上行可能,或对航运板块带来持续催化。

  • 集运指数(欧线)期货止步两连板 市场人士:红海事件正影响长协谈判 现货价格存虚高风险

    经历前两个涨停,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今日行情稍有回落。 截至财联社记者发稿时,集运指数(欧线)期货近月合约翻绿,远月合约涨幅收窄。从持仓量来看,各个合约均出现减仓的情况,整体减仓逾5000手。 事实上,受近期红海局势愈演愈烈影响,突发消息扰动盘面,导致期货价格跟随现货价格大幅波动。而现货市场部分市场报价已明显高于实际所承担的额外成本,现货价格存在虚高风险。 据中银期货章星昊提供数据显示,1月3日统计即期公开市场报价(1月出运)中,东方海外1月上旬出运下降470美元/TEU至2709美元/TEU、1月下旬出运下降1200美元/TEU至3479美元/TEU;韩新海运1月上旬出运下降1000美元/TEU至2147美元/TEU。 “从报价可以看到,1月下旬实际报价已明显下调。”章星昊认为,从成本环节测算,考虑到保费以及其他潜在成本,绕航后预计增加的成本约80-100美元/TEU。 国投安信期货能源首席分析师高明宇也提到,近期,船公司报价已经达到3000甚至4000美元/TEU以上。但他们了解到,走苏伊士运河会产生通行费,绕航后航程增加会增加燃油成本、船租成本等,但能省去苏伊士运河通行费。经初步测算,绕航后增加的成本约合80美元/TEU(全程),再加上春节前旺季的一些因素,目前船公司的报价还是有些高。 而从时间成本的考量看,他分析,船公司绕航后全部航程会增加约20天,可能会稀释20-30%的运力,因为船舶运行时间加长,船和货柜返回到中国的时间也会相应加长,可能2月份市场上货柜会减少,但是2月份正值中国春节,货量也会减少,因此货柜供不应求的程度不会太高。 整体来看,在供给端,欧线运力继续增加,运力过剩风险仍是影响2024年集运欧线的主要因素。章星昊表示,经与咨询机构了解,截至11月,2023年新船交付量已达到181万TEU,较2022年底时的运价增长约7%,拆解运力不及新交付的10%,11月闲置运力小幅提升。此外,部分新增运力将在2024年一季度集中释放,预计全球2024年新增集装箱船运力将达到200万TEU以上。 招商期货研究员王智杰则认为,需求端,欧洲经济仍然在不断反复筑底中,需求未见显著提升,支持运价上涨动力仍然不足。“中国工厂一般在春节前两周放假,因此年前最后一个出运高峰在1月的第二、三周,但从近期接受的订舱看,目前亚欧航线货量较往年处于较低水平,出运高峰并未发生。市场虽存在爆仓情况,但是短期船期延误、运力不足导致,目前仍有一定调控空间。伴随各大船东逐步接受绕航计划,基本面上缺乏支撑运价继续上涨的动力。” 他直言,红海事件正影响长协谈判,大部分货主对较高海运费的长协价签署意愿不强,维持正常年份的长协价仍是货主的主流想法。本次红海事件,航运供给的恢复将会在较短时间内让市场回归基本面的定价方式,现货市场运价短期上涨无法一直影响长期供大于求的基本面。

  • 集运指数期货9个交易日连涨近100% 交易所首次盘中宣布对客户立案调查 假期临近警惕大幅波动

    12月28日开盘,上期所欧线集运期货主力合约宽幅震荡, 截至9:23,上期所欧线集运期货主力合约涨6.46%,此前一度跌近6%,欧线集运主力期货盘中最高涨至1849,1849点也是其8月18日上市以来的高点;值得一提的是,自12月18日欧线集运主力期货启动本轮上涨以来,叠加28日6.46%的涨幅,欧线集运主力期货9个交易日的累计涨幅为99.81%。如此巨幅的波动也引起了交易所的密集出手。 上期能源发出多起公告,盘中罕见发出监管公告。公告提及,对2名涉嫌违规的客户进行立案调查。财联社记者了解到,这也是近一轮关于交易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的监管公告中首次提及立案调查。 相关专业人士称,“立案调查”意味着被上期能源给予纪律处分,后期上期能源将通过官网或其他方式对调查结果进行实名制公告,当事人如果被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的话,还可能影响在资本市场的业务发展。 持仓情况显示,主力和次主力合约的持仓量在12月27日出现较明显下滑,而远月合约的持仓量仍在增加。 国投安信期货能源首席分析师高明宇认为,近期现货即期价格的大幅上行引导期货市场不断走强。从基本面看,尽管航司复航后供应缺口对市场的影响可能延续至春季,4月运价有高于往年中枢的可能,但作为货量的传统淡季,需求下滑也将帮助抚平供应缺口,运价极有可能较1月高点有所回落,所以不应简单以当前价格水平计算合约的基差。 光大期货能源化工分析师杜冰沁也提到,即期运价涨幅明显,现货价格上涨带动期货价格持续上行。部分航司1月初亚欧航线20英尺报价在2000-3000美元/TEU左右,周一SCFIS欧线结算价报1204.81点,环比上周上涨21.7%;上周五SCFI欧线订舱价为1497美金/TEU,环比上涨45.5%。 在她看来,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主力合约为明年4月合约,尽管市场预计当前红海事件的影响将延长当前旺季至明年春节之后,对于4月运价也会产生推升作用,但是并不能完全和现货端即期运价划等号。 东亚期货航运研究员岳晋琛则表示,偏强运行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预期红海危机暂时无法得到一定缓和,随着事态的演进,船公司不断提高明年1月上半月的欧线运费报价。 “但是投资者在关注运价的时候一定要分辨这个报价是否为当前市场的船公司和一级货代的报价,尽量参考有代表性的、贴合SCFIS欧线现货指数编制原则的报价来判断市场行情走势。”岳晋琛分析,因为当前盘面交易的标的是SCFIS欧线指数,代表的是前一周已经开船的班轮公司的实际成交运价水平,如果后续事件有所缓和、船公司陆续复航,当前较高的报价不一定会被市场接受,这会导致未来的SCFIS欧线指数可能不及市场目前的一些大致推算,届时可能面临较大的波动风险。 上期能源也在12月27日再次调整涨跌停板、交易保证金比例等,自12月27日(周三)收盘结算时起,集运指数(欧线)期货EC2404、EC2406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比例调整为22%,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20%。集运指数(欧线)期货EC2408、EC2410、EC2412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比例调整为20%,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18%。 另外,自2023年12月28日(周四)交易起,非期货公司会员、境外特殊非经纪参与者、客户在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合约日内开仓交易的最大数量如下:EC2404、EC2406合约调整为50手,EC2408、EC2410、EC2412合约调整为100手。 展望后期,高明宇认为,本轮行情的核心驱动是红海地缘政治事件持续发酵以及班轮公司提价,冲突事件的演化极易扰动盘面,投资者需注意短期内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尤其是元旦假期临近,假期期间消息面的变动极易影响市场预期,投资者应根据当前保证金、涨跌停板幅度,评估自身风险,理性参与期货市场,会员单位也应做好风险提示。建议投资者可在未来几天调整仓位,提前控制头寸,轻仓观望过节。 杜冰沁提到,根据他们对于船期数据的跟踪显示,目前亚欧航线上超过200艘大型集装箱船只已经有33%的船舶正式实行绕航,恢复红海航行的船只数量较少,除马士基和达飞外暂无其他航司宣布恢复通行,并且马士基和达飞均表示该地区的整体风险并未消除,将依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SMM风险提醒:短期红海局势仍不稳定,行情仍有高位大幅波动的风险。投资者请做好风控措施! 推荐阅读: 》航运巨头货船遇袭 红海局势再升温!欧线集运指数涨20%!上期能源密集出手!【SMM热点追踪】 》分析人士:留意航运市场不确定性风险

  • 上期所出手多个调整 两合约涨跌停幅度扩至20% 业内人士预期短期价格继续高波动

    经 历了周一的行情调整,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继续上攻,整体行情波动加剧。 截至财联社记者发稿时,今天主力合约EC2404一度触及涨停,随后稍有回落。 12月26日,主力合约EC2404午后涨停,成交量降至22.43万手,较周一缩量26.56万手,持仓量小幅增加至9.59万手;EC2406合约跟随上涨,尾盘涨停,盘面back结构(即近月合约价高于远月)进一步加深。 因12月26日EC2404和EC2406合约出现单边市,根据上期所相关风控规定,12月27日EC2404和EC2406合约涨跌停板幅度将调整为20%,交易所保证金比例将调整为22%。 12月26日上期能源发布两则公告。对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EC2404及次主力合约EC2406上2组超过交易限额的账户组进行限制开仓(其中EC2404合约上1组账户组首次达标,限制开仓5个交易日; EC2406合约上1组账户组第3次达标,限制开仓2个月),涉及13名客户;对6组账户组进行限制开仓和限制出金,涉及12名客户。 消息面看,随着马士基在当地时间12月24日宣布恢复红海航行计划后,中远海科船视宝监控数据显示,截至12月26日15:00,共计15艘船已恢复经苏伊士运河的航行,其中13艘为马士基公司船舶。 对此,申银万国期货航运分析师柴玉荣分析,能否成功使得多数集运班轮再度恢复红海-苏伊士运河这一航行路线仍存在不确定性,市场还在继续关注其他班轮公司停止绕航、恢复苏伊士运河航线的情况。 柴玉荣认为,从近期数据来看,每日抵达亚丁湾的集装箱船仍处于低位水平,12月17日至23日每日抵达亚丁湾的集装箱较同期下降了82%,集装箱在苏伊士运河的南行过境量下降,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多头情绪。 12月25日,最新公布的SCFIS欧线为1204.81点,较上期上涨21.7%。SCFIS表征的是前一周已离港的运价水平。 “从盘面上看,12月26日盘面依旧维持近端合约高,远端合约低的back结构,反映了市场对远期运力过剩的预期。从与最近一期SCFIS比较来看,期货依旧维持升水状态293.89点。”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总监贾瑞斌则表示,由于“繁荣卫士”行动的护航力度未达预期,加上船舶在红海安全航行的不确定性,航运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会继续经历价格波动,直至红海的安全问题得到缓解。 值得留意的是,EC2406合约较12月25日持仓量下降(日减仓环比超10%),且EC2404和EC2406合约价差进一步拉大。大地期货研究院查志强认为,这也反映出市场对红海事件局势存在分歧,后续可关注苏伊士运河通行船舶数量变化。 他预计,此次围绕着红海航线的系列事件影响时间会相对较长,各类红海事件的最新消息都可能会放大市场波动性。建议交易者根据交易板幅、保证金等风控措施,审慎评估资金风险,合理控制仓位,并做好实控账户申报。会员单位也应加强风控和对客户的风险提示,做好头寸管理。 贾瑞斌分析,从长期角度来看,当前的地缘风险事件危机对全球贸易和经济有深远影响,航运成本的上升可能会加剧欧洲地区的通货膨胀,进而对其经济复苏构成压力。但后续随着地缘冲突事件的缓解,这种紧张的供需状况会逐渐缓解甚至回到之前预测的运力增长大于需求的情况。 从交易角度来看,他提到需要注意交易所近期连续出台多则监管公告,收紧各合约日内开仓交易,并加强实际控制关系排查。交易者应当严格按照交易所的相关规定合规交易,同时做好实控账户申报,并审慎评估仓位风险,理性参与期货市场。

  • 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上市首月运行平稳

    8月18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成功上市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品种上市一个月以来,总体运行平稳。 从运行情况来看,截至9月15日收盘,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累计运行21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量539.70 万手,累计成交金额2453.44 亿元;期末持仓量为4.65万手,较上市首日增长189.28%。目前,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已引入了15家做市商,做市功能逐步发挥,促进了市场价格的合理形成。从合约结构来看,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各合约运行遵循现货市场淡旺季特征,期限结构合理,持仓量稳步增加,市场稳定性增强。 浙江四邦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银认为,航运市场被视为全球贸易的晴雨表,具有较强的宏观属性。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和航运大国,集装箱运输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开展国际贸易的重要基石。集运指数(欧线)期货能够帮助货主企业精准管理价格风险,合理制订采销计划,稳定企业生产经营。四邦实业也将进一步探索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的应用场景,发挥其套期保值、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 中信期货董事长张皓表示,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为集装箱运输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将在发现价格、规避风险方面发挥突出的作用。目前,产业客户对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关注度较高,已有部分产业客户参与交易。由于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与之前的商品期货存在诸多创新,进而其定价逻辑、交易策略等方面存在差异,市场各方仍在逐步摸索,相信未来随着市场认知逐步成熟,产业参与度料将不断提高。中信期货也将不断加强对航运市场的分析研究,持续做好投资者教育,在服务航运产业链企业风险管理方面发挥优势。 上期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上期所将继续做好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平稳运行工作,助力市场功能逐步发挥,并持续开展市场宣传和培训工作。同时,密切跟踪市场运行状况,根据市场各方反馈,及时优化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合约规则,努力满足集装箱运输行业的风险管理需求,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